-
「我從包公家鄉來」採訪團探訪商丘包公廟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上午,「我從包公家鄉來」2020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的包公廟,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據介紹,北宋時代的包公廟位於商丘古城南六十餘裡,現在為包公廟鄉政府所在地,此廟是為紀念為官清正的包拯而立的。據包公廟守護者王尊才介紹,此廟最早建於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距今960多年了。歷經歲月的滄桑,原來的古廟毀損於解放初年,現在的包公廟是1994年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的。
-
張明敏:釋放發展活力注入鄉村振興動能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2月16日,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大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明敏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大新村人通過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包公是安徽人,為何在福州閩江邊和海邊建有包公廟祠?
福州南臺島上的潘墩村,在文天祥祠廟的東側,一棵龐大的二級保護古榕樹下,就有一座小規模的包公廟。包公廟旁邊是文昌宮。潘墩村的這個包公廟在古榕下,應該是重修的仿古建築,鋼筋水泥結構,好像一個亭子。包公廟中央「公正廉明」牌匾下,供奉一尊包公像,紅面黑須,被村民以鋼筋及玻璃保護起來了,大概這個包公廟是開放式的,才出此策。
-
新泰市小協鎮「三個借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鵬 通訊員 萬金偉 新泰報導新泰市抓鄉促村工作會議召開後,小協鎮黨委立即制定工作計劃,專題安排部署,聚焦「強黨建、攬人才、促增收」發展目標,持續強化「龍頭」引領,凝聚振興鄉村強大合力。
-
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寫在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
一年來,在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構建鄉村振興美麗大花園建設體系下,把全市作為「大花園」來打造的衢州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頻頻以驚豔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勾起了人們滿滿的鄉愁,走出了一條產村人文融合發展的現代鄉村變革之路。
-
靈臺縣西屯鎮店子村:五大引擎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
在這個美麗富饒的村莊鍾靈毓秀,人居產業共得益彰景象萬千,春華秋實物阜民豐欣欣向榮,文明村鎮正輝煌崛起,脫貧攻堅正收官衝刺,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也已經全面揚帆起航,五大引擎激發農村基層治理新動能,決勝全面小康邁向了新的徵程。
-
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來自遂寧市安居區安居鎮廟兒坡村的報導
2019年升級改造5米寬柏油路,2020年全村實現天然氣通氣,已申報2020年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廟兒坡村獲得的眾多榮譽讓我們來看看該村黨建工作的特色亮點吧: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是各項戰略舉措的組織者、推動者、實施者。
-
...太平鄉小積分激發大動能、突泉鎮初冬的城關村大棚蔬菜開始供應…
【鄉村快訊】太平鄉小積分激發大動能、突泉鎮初冬的城關村大棚蔬菜開始供應… 2020-11-23 2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做好資源要素銜接,為鄉村振興注入核心動能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根本在於抓住「人、地、錢」等關鍵環節,最大限度激發各種資源要素的活力。一是「人」盡其才。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動能、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創造動能、村民自治組織的內生動能,有助於推動構建共生、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共同體,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與「三農」發展的新篇章。
-
「綠美淨安」路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三年來,我省實施農村公路維修改造工程1.3萬公裡,治理村屯路段2000餘處滿眼新綠,風車林立,湖水清澈。眼前的一切,讓人難以想像這裡曾是一片被黃沙覆蓋的荒原。「自打路通了,幹啥都方便了。」組織開展春秋養護會戰,加強路面清掃保潔,累計新植、補植農村公路綠化7000餘公裡,治理村屯路段2000餘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明顯改善。盤山縣、本溪滿族自治縣等地區的鄉村,以路域環境整治、美麗農村路建設等為抓手,成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杆。提升路網支撐能力,以美麗公路促振興。
-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石美片區:黨建 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
在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新方法道路上,片區黨委深刻認識到鄉村治理務必堅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地位不動搖,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鄉村善治道路的一條紅線,堅持問題導向,紮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黨建引領 基層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在探索鄉村治理的過程當中,在服務村民的大事小事中,片區通過「黨建 治理」推動鄉村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河北衡水市冀州區精準施策打造鄉村振興「新坐標」
圖為冀州區北內漳新民居一角。樊加偉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樊加偉)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發展目標,以提升鄉村宜居水平、產業水平和百姓幸福指數為發展動力,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培育特色產業,力促產業興旺。
-
餘杭鸕鳥擴大鄉賢「朋友圈」 集聚鄉村振興新動能
想要實現鄉村振興,謀求新業態,鄉賢人才是關鍵。如今,在鸕鳥鎮,像查惠娟一樣,一批鄉賢懷揣著一顆反哺家鄉建設的心回來了。這得益於鸕鳥鎮鄉賢管理的探索和實踐,有效促進鄉賢「歸巢」創業。近年來,鸕鳥鎮積極探索鄉賢返鄉引導機制,出臺《關於鼓勵鸕鳥鎮鄉賢返鄉創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微信、宣傳冊等形式讓鄉賢了解家鄉的發展動態,展示鸕鳥發展新成果、新進展,增強鄉賢對家鄉的歸屬感、認同感,實現資金回流、項目回歸、人才回鄉。為了加強鄉賢之間的聯繫,前段時間,「同心繪藍圖 共謀新發展」鸕鳥鎮鄉賢聯誼會正式成立。
-
【媒體聚焦】商丘日報:李口西瓜品出鄉村振興「好滋味」
李口鎮黨委書記張明亮說,該鎮一方面爭取資金向合作社傾斜,以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進來,積極走「合作社+基地+社員」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充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產業結構新、產業旺、百姓富的良好局面。五裡楊西瓜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發起人是「西瓜大王」劉同啟和現任五裡楊村黨支部書記楊富先。「當時就是奔著要將五裡楊西瓜產業做大做強成立的合作社。」楊富先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
小漁鄉大變樣 山東濟寧愛湖村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該村村民原為湖中流動漁民,陸居前居無定所,生活水平低。2018年10月,愛湖村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美麗村居試點村莊。改革創新發展的春風讓這個基礎設施落後的村莊重新煥發出振興的生機與活力。 漂泊漁民上岸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建設初期,群眾有些不理解,我們的幹部就拿著建設規劃圖到村民家中徵求意見,召開項目規劃聽證會等會議,盡力滿足群眾的各項需求。」愛湖村村支部書記靳燦說道。
-
綠維文旅:運動休閒對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
讓休閒運動走進鄉村,是一項普惠工作,應該堅決行動起來。促進運動休閒與鄉村生活結合,樹立全民健身的生活理念,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發展,讓休閒運動成為農民健康的崗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實基礎保障。豐富群眾運動生活形式,鑄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倡導農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促進鄉風文明,讓運動引領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為村民生活新時尚。
-
激發發展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農村電商+城鄉融合+解決最後一公裡新體系」,讓農村老百姓實現在家門口寄遞取件、農副產品銷售至全國各地,為老百姓致富和民心工程服好務。鄉村幹部高興地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現在,不僅有「工業品下鄉」服務,還有「農產品進城」通道,政府利用城鄉公交和物流配送專線車為村民銷售香榧、茶葉、桃形李、榨面等農副產品,提供寄送服務,方便快捷,還降低了農戶銷售成本,助推了鄉村振興。
-
威寧大街鄉:美麗鄉村「靚」起來
70歲的威寧自治縣大街鄉營中村村民朱明英說道。朱明英老人的家裡乾淨整潔,客廳沙發整整齊齊,茶几上物品擺放有序,她時時打掃,常常保持,是鄰裡間出了名的「衛生示範戶」。隨著大街鄉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逐步推進,和朱明英老人一樣晨起灑掃庭除的村民越來越多,村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鄉村洗盡纖塵,展露新顏。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安丘地處美麗富饒的山東半島中部,境內平原、丘陵、山區約各佔三分之一,36座青山連綿起伏,56條河流蜿蜒流淌,144萬畝耕地年產優質農產品400多萬噸,是中國蜜桃之鄉、姜蒜之鄉、草莓之鄉、櫻桃之鄉和桑蠶之鄉,作為一個農業大市,農產品銷售的好不好直接牽動著全市的經濟發展,更關乎農民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