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敏:釋放發展活力注入鄉村振興動能

2020-12-22 央廣網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2月16日,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大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明敏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大新村人通過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大新村成立於1979年,轄10個村民小組。隨著銀川市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至2012年底,全村可耕種的土地大部分被徵用。沒地種,當不了農民,卻也融不進城市,不少村民因此而苦惱。

農村要美、農民要富,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是關鍵。思路決定出路。張明敏表示,2015年以來,大新村開展了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經過成立組織、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配置股權,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並發放股權證,村民實現了對村集體資產的「人人持股」。村利用村集體資金實施了城市生態農業觀光園、大新綜合市場等項目,成立了成立大新眾合物業公司、燕宏祥物業公司,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吸納近400名村民就業。2019年村裡實現經營性收入66萬元,村民分紅57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0元。

身為其中的受益者,村民祁寶感慨萬千。脫離土地後,他在家門口的一家超市工作。拿分紅,出租民房,加上在超市上班,一年收入7.2萬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與村裡其他人一同住進樓房,生活便利。「期待村集體資產不斷增值,村民分紅不斷增加。」大新村人吐露著這樣的心聲。

「村民的期盼,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今年11月,張明敏被選為銀川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前不久,張明敏與銀川市的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一同去河南考察學習,對於依託特色產業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有了新認識。回來後,他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因地制宜制定了《大新村「十四五」發展規劃》——

計劃投入200萬元在月牙湖鄉建設肉牛養殖場,村委會出資150萬元,村辦企業出資50萬元。建成後計劃將牛棚出租或村委會自行使用,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大新家園三期建設標準化便民市場,計劃村委會和村辦企業各出資50%,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方便居民生產生活,帶動周邊人員就業。

利用大新村一隊和二隊的土地資源以及村民的技能優勢,在一隊建設花卉基地,二隊建設精果林採摘,帶動一隊、二隊村民就業。在二隊試點建設小型農家樂,創新農業經營形式,增加村民收入。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一個新時代美麗村莊正在崛起。(寧夏日報記者  高菲)

相關焦點

  • 山東省社科聯以融合破題鄄城文旅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
    省社科聯以融合破題鄄城文旅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山東省社科普及周在鄄城縣左營鎮左南社區啟動;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專家在鄄城農村設堂開講;省社科聯專家組深入實地調研融合破題,尋求文化振興路徑。「要深入挖掘、系統整理,讓鄉村記憶有物有人有精神。統籌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定發展規劃,推進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宏明等專家,在鄄城深入實地調研後陸續開出文化振興「處方」。
  • 南昌縣向塘鎮:發展枳殼特色產業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南昌縣向塘鎮:發展枳殼特色產業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2020-12-12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好「兩進兩回」「雙招雙引」 釋放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如何實現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 必須找對路子 近年來,景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符合山區發展的新路子,通過大力推動科技、資金進鄉村,青年、鄉賢回農村,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浙江寧海「春節檔」民宿人氣爆棚 折射鄉村振興活力
    圖為遊客在「楠山南」民宿裡包餃子 蔡麗麗 攝 (新春走基層)浙江寧海「春節檔」民宿人氣爆棚 折射鄉村振興活力中新網寧波2月10日電(記者 李佳贇)準備「原生態」早餐、確認入住名單……在浙江寧海的一個寂寂山村,民宿「桑裡雲煙」的管家盧素娣早早地便忙碌開來。
  • 麻辣財經:鄉村振興,這些發展要素值得關注!
    近年來,伴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發布,各類資源、發展要素和資金加快向鄉村匯聚。我國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
  • 大眾銳評|鄉村振興,靠什麼人?錢從哪來?
    5月20日,大眾日報在頭版和縣域版,刊發了《新農人「結盟」九女峰下》《引進產業資本激活農業新動能》《薛城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介紹了泰安市岱嶽區搭建好平臺,做好服務,吸引更多「新農人」投身鄉村振興;德州臨邑引進產業資本,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使農業由粗放走向精準,由傳統走向科技;棗莊薛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成為集體資產的管理者和受益者。
  • 心得體會範文:推進鄉村振興感悟5篇
    三、科學治理,激發活力構建創新型鄉村基層治理新模式,把返鄉青年、致富能人、「新農人」、大學生村官等人才納入治理體系中,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形成輻射效應,激發鄉村建設各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活力,創新發展思維方式,有效整合生產要素、爭取稀缺要素、流轉閒置要素,達到效益的最大化,以此帶動廣大農民發展致富。
  • 涇縣:提質升級 旅遊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涇縣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百姓收入節節攀升。民宿旅遊是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涇縣加大扶持力度,盤活資源,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用旅遊民宿增色美麗鄉村,助力涇縣全域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 玉州區仁東鎮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力」
    這是仁東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五個加強」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剪影。近年來,仁東鎮黨委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加強組織保障,加強人才培育,加強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建設,加強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據了解,該鎮以村集體經濟作為發展重點,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發展項目。
  • 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寫在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
    」見成效,越來越多的資金、技術、青年、鄉賢走進充滿希望的廣闊田野,匯聚成一股活力四射的發展潮流;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打破束縛「三農」發展的條條框框,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兩堂」走向融合,專家上講臺、農民進課堂,為新時代農民素質提升打造了新平臺;直播帶貨成為農村新時尚、新業態,線上談銷售,線下講故事,農產品銷售搭上數字經濟的「快車道」;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大手筆推進,一個個崛起的綜合體描繪著衢州現代農業的新前景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這份成績單背後,是江西日報社駐村工作隊在澡溪鄉黨委政府引導下,為黃石村鄉村振興注入三股「源頭活水」,即通過黨建引領,建強村級班子;持續產業幫扶,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精準實行兩次產業獎補,激發脫貧戶幹事創業信心。 黨建引領 培育強有力的村「兩委」 火車跑得快,還得車頭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激活發展活力 催生鄉村旅遊新希望
    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乘著易地搬遷、生態文明小康村「一十百千萬」工程,立足「旅遊興鄉」這一理念,深入挖掘資源稟賦,生態旅遊蓬勃興起,著力打造宜居宜遊的鄉村旅遊示範村。 我們認為,要搶抓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機遇,提升改造藏家樂規模,提升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帶動群眾增收奔小康!
  • 榆社縣社城村:產業發展有活力 鄉村振興有動力
    走進晉中市榆社縣社城鎮社城村,道路兩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高質量打贏收官戰」「黨員走在前,工作就不難」「做率先發展的領路人,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等蓬勃生動的黨建宣傳標語引人注目,成為鄉村田園的靚麗一景。「全會召開後,我們充分利用閒置空間,書寫上村民喜聞樂見的標語口號,不僅裝點美化了農村環境,還能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宣傳效果。
  • 以縣域經濟大發展 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法庫縣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瀋陽『十四五』規劃建議,精確找準法庫發展定位,積極融入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著力把法庫縣打造成為『遼寧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瀋陽新興建材產業基地、市民慢生活的休閒之都、瀋陽北部生態涵養區』,切實以縣域經濟大發展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12月16日,法庫縣委書記劉陽春在接受採訪時說。
  • 海寧市鹽官鎮聚力美麗城鎮「產業美」 建設鄉村振興發展示範基地
    當前,海寧市鹽官鎮以「黨建引領·村村聯社」為著力點,深入推進農合聯黨建工作,圍繞「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民發展是關健」的發展宗旨,打造鄉村振興發展示範項目和示範基地,實現以點及面,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的新格局。
  • 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東阿大橋鎮秀清水產堅持『合作社+養殖片區+農戶』模式,高標準建成1個養殖核心區,3個300畝以上的連片基地,帶動周邊村90%以上的坑塘發展黃河鯉魚特色養殖,農戶每畝水面可增收5千元。大橋鎮黨委書記王瑞雪表示,中國海洋大學、煙臺大學等漁業權威高校將在大橋鎮設立科研實訓教學基地,高標準建設「中國黃河鯉魚博物館」。
  • 正定塔元莊:推進農業產業化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塔元莊現代農業示範園的溫室大棚內,尹計平與相關人員交流產業發展情況。長城網記者 馬靜 攝長城網訊(記者 馬靜)12月14日,正定塔元莊舉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活動,中國安全食品河北省推廣辦公室、中國安全食品河北省認證中心、中國安全農產品交易中心在正定縣塔元莊掛牌成立。正定塔元莊與龍濟集團舉行了籤約儀式。中國安全食品河北省推廣辦公室、中國安全食品河北省認證中心揭牌。
  • 激發發展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截至12月15日,嵊州全市鄉村鋪設了295個農村物流服務網點,實現行政村和偏遠山村快遞網點全覆蓋。  構建起城鄉「雙向流通」渠道。鄉村幹部高興地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現在,不僅有「工業品下鄉」服務,還有「農產品進城」通道,政府利用城鄉公交和物流配送專線車為村民銷售香榧、茶葉、桃形李、榨面等農副產品,提供寄送服務,方便快捷,還降低了農戶銷售成本,助推了鄉村振興。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全區農村經濟運行平穩,農村和諧穩定,民生事業持續改善,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新活力不斷增強。▲4月21日,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和裡村水滿田間,美不勝收。黎寒池 攝產業振興取得新成效一是廣西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