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遭到撞擊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北半球是觀測 Neowise 彗星的最佳位置。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綜合編譯 胡文利

近日,一顆直徑約5公裡的彗星吸引了全世界天文愛好者的目光。7月3日起,這顆名為「Neowise」的白色光球搖曳著斑斕的彗尾划過夜幕,向太陽的方向一路飛去。

直到3個月前,還沒人知道Neowise的存在。名為「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勘測探測器」(NEOWISE)的太空望遠鏡在執行監測近地天體任務時發現了它,新彗星因此得名。

「在這件事上,我們是幸運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林德利·詹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因為Neowise正好進入瞭望遠鏡的觀測範圍。」

NASA預測,Neowise有可能成為本年度最熱門的天文現象。未來,隨著Neowise接近地球,北半球的居民可以通過肉眼清晰捕捉到它的蹤跡。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後一段時間,Neowise將出現在夜幕中,並於7月22日到達與地球最近的位置,距離我們約1億公裡。再過一段時間,它就會徹底離開我們的視線。

小行星的「破壞力」十分驚人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彗星是一種溫和而美麗的天體,但它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地球的脆弱。每年都有對地球造成潛在威脅的天體悄然造訪地球,它們中的大部分只是匆匆而過,但難免有一些衝入大氣層,在地球上留下永久的痕跡。

彗星往往行蹤詭秘,人們很難發現它們。這些不速之客只需要很小的體積就能造成極大的破壞,其撞擊地面時發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顆星球。

在46億年的漫長生命裡,地球經歷過無數次天體撞擊,其中破壞力最大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掀起數公裡高的巨浪,釋放出幾十億噸硫磺,長年累月遮天蔽日,終結了長達1.7億年的恐龍時代。

2013年,一顆直徑約20米的隕石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碎了居民的窗戶,造成1400多人受傷。科學家們稱這種小型天體為「城市殺手」。根據NASA的模型,像車里雅賓斯克爆炸這樣規模的天體撞擊事件,大約每60年就會發生一次。

「追蹤」近地天體並不容易

理論上,人類用現代科技應對近地天體帶來的威脅並非難事。NASA曾提出過一些削弱其威力的假想,比如:向近地天體發射太空飛行器,在其附近引爆,或者用雷射加熱天體表面,使其改變運行軌道。

但截至目前,這些方法都是紙上談兵。一個重要原因是,多數情況下,人類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天體的存在。「近年來,我們可能只發現了大約三分之一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詹森表示。

目前,追蹤近地天體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望遠鏡探測天體反射的陽光。不過,天體體積越小,反射光線就越弱,有些天體還會吸收光線。

2019年,一顆直徑約130米的小行星飛向地球,直到距地球7.2萬公裡處才被人發現。「不知道它從哪兒冒出來的。」澳大利亞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告訴美國《華盛頓郵報》。在天文領域,7.2萬公裡是個渺小的數字。值得慶幸的是,這顆小行星並未給地球造成傷害。由於小行星掠過地球的時速將近8.7萬公裡,科學家來不及採取措施阻止其繼續靠近地球。事後,驚魂未定的科學家以「2019 OK」為其命名,聽起來就像「2019年沒事兒」。

NEOWISE任務旨在用紅外線對整個天幕進行兩次掃描,監測近地天體只是它的附帶工作。「這臺望遠鏡早已過了使用期限。」該項目首席研究員艾米·邁因策告訴「商業內幕」,「我們不確定它還能用多久,理論上最多還能用一年。」

2019年9月,NASA宣布了「近地天體監控計劃」(NEOSM)。與NEOWISE不同,NEOSM專門追蹤近地天體,通過紅外傳感器探測到哪怕最難以被發現的黑暗行星。陽光會使天體升溫,即便不反射光線,也會發出紅外線。不過,該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如果融資順利,該計劃最早將在2025年啟動。

無論如何,彗星Neowise的出現都讓無數天文愛好者激動不已。「這是個不容錯過的天文景觀。」NASA表示,下一次它出現在地球夜幕中時,將在6800年以後。責任編輯:賈曉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12800年前地球遭到彗星強烈撞擊?這是有力證據!
    智li發現撞擊證據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地質學名譽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和同事們多年前開始研究更新世末期發生的一次重大宇宙撞擊的跡象時,他們幾乎不知道預測的氣候影響會有多麼深遠
  •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實際上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還沒有任何實物粒子可以達到光速,因此,我們只需將這顆隕石逐漸加速到接近光速即可,想像一下,現在有一顆直徑達30米的龐大隕石,正以光速的1%,也就是每秒3000公裡的速度向地球飛去,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 小行星撞擊地球摧毀了恐龍,海洋微生物讓地球生命復甦
    恐龍滅絕之謎現已揭曉,6600萬年前,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隨後碰撞引發超級火山噴發,導致地球氣候發生顯著變化,最終恐龍在一連串的災難中無法適應,最終走向了滅絕之路。Science最新消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撞擊殺死了大多數恐龍,海洋微生物幫助了生命的復甦,為生命的繁衍創造了條件。
  • 其它星球布滿撞擊坑,為什麼地球上卻很難看到?
    每年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小天體數以萬計,但至今地球上已證實的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一共200個左右。這和月球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地球受到撞擊的概率其實不比其他星球少,而在地球上留下的撞擊坑卻比較少,也沒有那麼明顯。導致這種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就從外因和內因兩大方面來分析一下這種差異現象。
  • 2013年的隕石撞擊地球,空中被莫名解體,是誰在保護人類?
    2013年的隕石撞擊地球,空中被莫名解體,是誰在保護人類?地球對所有生物而言,更像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提供最好的資源,孕育世間萬物,用它龐大的身軀為生物們撐起保護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實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只停留於表面,地球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多了,我們只顧享受地球上的資源,卻忽視地球正在飽受摧殘。歷史上曾有多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只差那麼一點點,有可能會給地球帶來潛在性的威脅。
  • 26年前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阻擋,地球會怎麼樣?
    隨著彗星在木星大氣層下落的深度逐漸增加,底部大氣層的密度也隨之加大,對彗星產生了強烈的阻擋作用,每個彗星碎塊在這個衝擊力作用下迅速分崩離析,撞擊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迅速點亮了撞擊區域,形成了耀眼的光斑,隨後巨大的衝擊波將隕石碎片向四周擴散,對木星大氣層造成了更大的擾動,最終形成的撞擊痕跡,其直徑甚至要比地球的直徑還要大。
  • 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擋,1994年那顆彗星會撞擊到地球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那麼地球的運行將無時無刻不會受到外來天體撞擊的嚴重影響,地球運行軌道的穩定性、地球生命的誕生和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可以說,如果沒有木星,就沒有地球上目前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更不用說人類的誕生和演化了。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同時由於撞擊導致爆發13級超級大地震,地震的衝擊波迅速擴散到四周,並導致地球內部巖漿噴湧而出,巨大的火山隨即而噴發出來,手足無措的恐龍幾乎無處躲藏,接下來受到撞擊影響的海洋捲起巨大的海嘯,並以極快的速度衝上陸地,猶如一面幾百米的「水牆」拍向大地清空一切。
  • 為什麼地球上的撞擊坑那麼少?
    比如,表面積只有3793萬平方公裡(只有地球的7.4%)的月球上,直徑大於20公裡的撞擊坑有近7000個,直徑大於1公裡的撞擊坑…emmm不是天文數字,也就…一百多萬個吧。(左)典型的月球高地地貌,撞擊坑遍布。來源:NASA。(右)月球上直徑大於20 km的撞擊坑分布。
  • 「奇觀」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十大撞擊坑
    (圖片來源:科學)不管是山丘大小還是山脈大小,隕石撞擊都是太陽系中最具破壞力的力量之一。在地球上,飛行的太空碎片觸發了生物大滅絕,但同樣致命的小行星也可能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提供了生命的種子。小行星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億年。這是已知的10個最大的撞擊坑,從最大到最小。
  • 恐龍殺手小行星可能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了地球
    恐龍殺手小行星可能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巴黎的兩倍的小行星撞向地球,毀滅了所有陸地上的恐龍和地球上75%的生命。周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為,這塊巨大的太空巖石以最致命的60度角度撞擊了地球。災難性的撞擊將足夠多的碎片和氣體拋向大氣層上部,從根本上改變了氣候,使恐龍都瀕臨滅絕。在分析小行星撞擊的墨西哥南部200公裡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結構時,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模擬。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地球從此進入哺乳動物時代。我們在感嘆恐龍消逝的同時,心中不免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這場世界末日級的天災,恐龍能不能存活至今?哺乳動物還有機會接管地球嗎?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撞擊給了科學家們研究新天體現象的機會。這也是一個警鐘,太陽系中仍在發生著大碰撞,如果木星容易受到撞擊,那麼地球也同樣如此,如果是地球被彗星撞擊,那麼會引起全球性大氣層災難,就像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一樣。
  • 1994年的彗星撞擊地球,為什麼沒有發生?結果是被它截胡了
    根據觀測其路徑,推測出了該彗星的軌道,發現這顆彗星是非常有可能撞擊地球,如果一旦被證實,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將重演6500萬年前的災難,但是幸運的是,科學家們發現該彗星會經過木星的引力範圍,而且是會被木星給截胡,這讓科學家們很是高興。
  • 大平洋是遠古時期月球撞擊地球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大一樣,月球遠比其他行星的衛星要大得多,按常理地球是很難靠自身引力捕獲到像月球這樣大的一顆衛星的,實際上月球形成於遠古時期一次隕石對地球的撞擊,而太平洋就是那個被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的概率大不大?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相對來說發生的隕石撞擊概率比較小,再加上前面還有木星和月亮替我們的地球阻擋了一部分的攻擊,剩下的零零碎碎的隕石碎塊在路過大氣層的時候就被燒成灰了,除了五億年前那場滅絕了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以外,地球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經歷過比較大的隕石撞擊了
  • 美國航天局闢謠:2012年彗星不會撞擊地球
    答:這個故事開始於一個假象的行星-Nibiru,蘇美爾人認為它最終會撞擊地球。這個災難發生的日期最初被認為是2003年5月,但是奇怪的是那一天什麼也沒發生,所以這個「末日」的時間又被推遲到了2012年12月。然後這兩個謠言就和古代瑪雅人的2012冬至點日期聯繫在一起從而加強了這個謠言的可信度。
  • 2029年,毀神星阿波菲斯可能撞擊地球!人類能夠避免災難發生嗎
    根據科學家們的預測,如果阿波菲斯真的與地球發生撞擊,其釋放的能量將會達到6400萬億千焦耳,這相當於1.53萬億千克當量的TNT同時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1萬倍,這對地球來說可能不算啥,但這足以輕易摧毀一個巨大的國家。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有3顆,而只有地球誕生發展了生命,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地球在46億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遭受了過一些天體撞擊,但好在並沒有中斷生命的進化,最終,還是進出了高級生命-人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 如果木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
    科學家估測,這顆彗星直徑長達5千米,這次撞擊所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00萬顆氫彈爆炸時產生的能量之和,這次撞擊產生了最大撞擊面直徑有3萬千米,比地球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