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碗招牌的滷肉飯和家常味道的小菜餵飽了一代人!

2021-02-13 上海微生活


誰說深夜食堂般的治癒感,晚上才有!

在長樂路上就有一家從早開到晚的小店,

就如「深夜食堂」般一樣溫暖

近20年的店齡,

用一碗招牌的滷肉飯和家常味道的小菜

餵飽了一代人

很多住在附近的8090後,都是從小辰光就吃到現在的

對他們而言,這裡雖然不是老字號,

只要一碗滷肉飯,幾碟小菜,就是心裡的「老飯店」吧



/ 近20年如一日的味道,會帶人回到過去 /

小資君隨意地翻了一下點評

幾乎每篇點評裡都有著食客們的故事和記憶

有小時候在附近上學的,朋友推薦來的,故地重遊的

手術前偷偷來吃的,來附近看電影偶遇的

讓這間小屋子就像是一個儲存舊時光記憶的魔方

一推開門,就能讓每個曾經來過這裡的食客回到過去

/ 長樂路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


十幾年過去了

這間小屋的環境幾乎沒有改變

沿街深色的木質風門面

透明的窗戶的繁體字菜單

和時光一起慢慢變老的斑駁和破舊感

在小資君看來,卻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小資君每次在此行色匆匆趕路時

都會出現如同五郎君瞬間餓肚子的情況

推開門,老闆娘的一句利落的「今天要吃點什麼」

於是,

屬於小資君的《孤獨的美食家》開始上演了

而對於老食客而言,這裡就像熟悉的家一樣吧

隨手一開門,客廳就到了

老闆和老闆娘都擁有著一顆好記憶的腦袋

老客愛吃的菜也早已熟記於心

一落座,這些喜歡的家常小菜

便會馬上呈現在老客們的眼前


店主空閒時,也會和附近吃飯的老食客扯扯家常,

熟悉的上海話就像是「通關密語」,

就算是不說話,聽聽都覺得很親切

/ 20年不變的滷肉飯 /

滷肉飯/10元

要說這家店最特色的就是這裡的滷肉飯了吧!雖然賣相看著很隨意,碗邊還有著「時光裂痕」,但只要吃上一口,就會想吃第二口,第三口…

攪拌後,醬油色的滷肉汁會依附在米飯上,瞬間就讓這碗米飯充滿著濃油赤醬的精氣神和肉香的靈魂!

入口米飯軟硬適中,鮮甜濃鬱,每一口小小的肉粒在舌尖充滿著存在感,油潤潤的滋味最是撩人心胃了~蘿蔔片就像是調味的「」中場休息」,爽脆可口~如果混著米飯一起吃,唇齒起伏起間層層疊疊出鮮甜,滿足感翻倍~

小資君有一次還點過牛肉麵,相對滷肉飯就顯得稍稍遜色,如果是第一次去吃的小夥伴還是建議吃滷肉飯!

/ 無雷區的家常小菜 /

豆乾/4元

店家把一塊塊豆腐乾都切成條狀的,讓滷汁更能滲透其中,從豆乾的切面都可以看出滿滿的汁水呢~鹹鮮中帶著清爽的豆香味,非常下飯!


蒸蛋/4元

滿滿的一碗,散發著淡黃色的柔和光暈,表面上還鑲著幾顆可珍貴的肉糜粒,柔嫩「肌膚」一觸即破,如同嫩豆腐般的觸感~


嫩嫩的蒸蛋幾乎是一直滑入嘴中的,在舌尖綻放出蛋香味~水嫩嫩的感覺就像吃到了布丁一樣美好~


蔬菜/3元

汆水燙熟的味道,乾淨的味道,在咀嚼間倒是更能嘗出青菜的那份清爽感!

土豆牛肉(湯)/7元

不鏽鋼材質的小碗配上小湯勺,無意間就把小資君帶回了有些遙遠的年代~小碗裡是滿滿的土豆,是粉粉潤潤的,可以說是的酥到小資君的心裡去了啦~

往下舀就會發現的底部的牛肉粒不少呢~肉質緊實充滿著霸道的嚼勁,配上酥軟的土豆,剛柔並濟的美味~

湯汁是清湯牛肉味的,回味間還可以嘗到淡淡的咖喱味和土豆的樸實香甜味~

在這家小店裡

平易近人的價格,讓人感動到落淚

還可以和店主爺叔阿姨嘎嘎三湖

菜品賣相隨意,

雖然是普通級別的好吃,不驚豔,

但往往打動食客們心胃的就是

這份食物裡的不變的人情味吧

 地址   長樂路203號(近茂名南路) 

 人均   20元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日 10:30-22:00

相關焦點

  • 來一碗絕妙的滷肉飯
    說起滷肉飯,便不禁飄來一陣自帶腦補的飯菜香。肉末加上醬油的完美搭配,往白米飯上一澆,攪拌均勻,讓米飯充分吸收滷汁,小小一碗的平價料理,卻藏著家常料理的情懷和精華。他家的滷肉飯可以說一碗很節制的飯——滷肉鹹淡剛好,肥瘦剛好,飯的軟硬剛好,醃蘿蔔的酸度剛好,米粒分明的口感剛好,滷汁混在飯裡的程度和多少剛好。其他小菜感興趣的可以逐個試試。點個小份的滷肉飯加上一個刈包,滷肉、酸菜、香菜、花生糖,外皮Q軟。咬下去滷肉會直接化在嘴裡,香噴,不油膩,嚼到花生糖的花生碎時香氣max,飽足感剛剛好再多一點。
  • 在上海市中心的10元滷肉飯真香
    他們家用一碗招牌的滷肉飯和家常味道的小菜,贏得了周圍居民和上班族的口碑。 人均基本只要20元左右,就能來一份滷肉飯+1-2個小菜!以招牌滷肉飯為例子,1996年是賣5塊錢,現在賣10塊錢,24年只漲了5塊錢!
  • 滷肉飯,快餐店的招牌飯,教你在家做,超簡單,比外賣好吃百倍
    滷肉飯,快餐店的招牌飯,教你在家做,超簡單,比外賣好吃百倍。說起滷肉飯,是臺灣很有名的小吃,街頭的小吃攤隨處可見,也成為了一些快餐店的招牌飯。一碗好吃的滷肉飯,除了米飯要晶瑩剔透,那一勺滷肉也要色澤紅亮、軟糯鹹香,入口即化,再加上滷肉汁滷煮入味的雞蛋,和一根綠色的青菜,嘖嘖嘖,香呀!我還是挺喜歡吃滷肉飯的,只是外邊吃的,滷肉只有一點點,根本吃不過癮,而且價格還不便宜,量也不大,一碗就那麼一點,飯量大的一份根本吃不飽,還不如自己在家裡做,想吃多少肉就盛多少肉,再把肉湯澆到米飯裡一拌,超級超級香啊!
  • 吃遍大連┃一碗油浸浸的滷肉飯,味香肉濃,一口入魂!
    老友這家開了好久好久了,味道好吃、菜量很大、米飯可以添、上菜快、吃飯點人多。招牌和香肉飯兩者都是搭配著大頭菜,滷肉飯肉質挺嫩,招牌的肉稍稍有些幹,但可以加香辣汁。附近的小夥伴,中午可以去當工作餐。香肉飯和招牌飯,沒啥太大的區別,就是一個甜口一個鹹口的。肉可以要瘦的,少肥,還可以加醬汁,肉的味道一點不油膩,香氣撲鼻。口感厚實但不塞牙,咀嚼感強。香辣牛肉飯很棒,拌著湯汁吃下去特別過癮!可以選擇的種類也很多,葷的素的都有,每份飯還配一碗湯。地址:大連市中山區杏林街民生巷7-1-3號(嘉信國際酒店旁)
  • 這一碗黯然銷魂滷肉飯,好吃到要上天!
    臺灣作家焦桐曾說,在臺灣,有人煙處就有滷肉飯。《中餐廳》裡,地道的臺灣人蘇有朋和曾經的大廚張亮都曾掌勺滷肉飯。作為觀眾,隔著屏幕看著那一碗熱氣騰騰、晶瑩剔透的白米飯,再淋上一大勺琥珀色入口即化的醬汁,口中不自覺地發生了巴普洛夫效應。
  • 廈門這幾家滷肉飯,讓我想起了媽媽的味道!
    五花肉絲肥而不膩,用它烹製出的滷肉飯拌一拌,黏黏的豬油讓你忍不住想舔一舔嘴唇,圓潤飽滿的東北米,甘甜好吃有嚼頭!滷肉飯很香有嚼勁,瘦肉比較多,湯汁很香,略甜,澆在飯裡味道不錯,滷蛋很入味哦!滷肉飯口感偏鹹,味道很香,醬汁濃鬱很下飯,滷蛋也配的很好吃,關鍵是這麼出名的店價格還很實惠。
  • 吃遍大連丨滷肉滷汁白米飯,一碗有靈魂的滷肉飯,降溫天最配~
    瘦肉為滷肉飯提供肉汁,和嚼起來的香酥口感;肥肉則為滷肉飯提供香氣和滑嫩感;豬皮是粘合劑,將上述的味道統一融合在一起。噴香的米飯,拌上臺灣小料獨家秘制的滷肉,就做成了一份香氣馥鬱的臺式滷肉飯!滷肉肥瘦相間,軟糯Q彈,吃起來並不會覺得很膩。就算是不愛吃肥肉的女生也會抵不住它的誘惑!分量也是肉眼可見。配的蘿蔔小菜也很爽口,帶著濃鬱湯汁的滷肉、一顆滷蛋、蔬菜和米飯,很豐盛的一燉。
  • 讓我們,好好吃一碗滷肉飯
    一碗滷肉飯,沁心於它的平易近人。滷,這種做法也是家庭中最常見的料理,遇見它讓人找到家的味道,就像媽媽燒的菜,小小一碗,香噴噴,肉與飯一起下肚,溫暖而充實。  我的經驗是,紅蔥頭末和蒜酥要留到最後10到15分鐘左右再放,這樣能最大程度保留蔥和蒜的口感與香味。鍋要用砂鍋,雖是小火慢燉,但是砂鍋釋放出的遠紅外線可以很好的保溫,慢滷出來的肉味道特別香濃醇厚。
  • 臺灣人的鄉愁,都在一碗滷肉飯裡
    但在大多數臺灣人心裡,不管這些小吃是有多麼琳琅滿目,或是掛出「臺灣第一家」、「XXX大王」等嚇人的招牌,都敵不過一碗滷肉飯。 滷肉飯才是臺灣平民小吃之王。臺北滷肉飯的配湯多為竹筍湯、苦瓜排骨湯等蔬菜肉湯;而臺南養殖業發達,蝨目魚湯、魚丸湯則是主角,有時候甚至點上幾個家常小炒,滷肉飯反而退居其次。 雖然南北滷肉飯略有差別,但靈魂都在一個滷字。臺灣滷肉飯迷人的甜鹹香氣,全依靠滷汁,所以店家對食材、配比有嚴格的要求。
  • 發現廈門 一份好吃的滷肉飯覓食攻略 ~
    他家的滷肉飯可以說一碗很節制的飯——滷肉鹹淡剛好,肥瘦剛好,飯的軟硬剛好,醃蘿蔔的酸度剛好,米粒分明的口感剛好,滷汁混在飯裡的程度和多少剛好。其他小菜感興趣的可以逐個試試。點個小份的滷肉飯加上一個刈包,滷肉、酸菜、香菜、花生糖,外皮Q軟。咬下去滷肉會直接化在嘴裡,香噴,不油膩,嚼到花生糖的花生碎時香氣max,飽足感剛剛好再多一點。
  • 一碗滷肉飯的幸福,家的味道,愛的味道
    去臺灣旅行的時候愛上了滷肉飯的味道,鮮香的醬汁包裹著米飯,雞蛋滷味十足,搭配著嬌嫩的蔬菜,清香美味十分誘人,隔著遠遠的都能聞到香味。回家之後吃過很多滷肉飯但是總覺得味道差了些,為了做出最為純正的滷肉飯於是開始了在家自學模式。
  • 秘密廈門|帶你吃遍廈門8家滷肉飯
    肉末加上醬油的完美搭配,往白米飯上一澆,攪拌均勻,讓米飯充分吸收滷汁,小小一碗的平價料理,卻藏著家常料理的情懷和精華。當然,滷肉飯以臺式為經典,但除此之外在廈門你也還能吃到其他風味。他家的滷肉飯可以說一碗很節制的飯——滷肉鹹淡剛好,肥瘦剛好,飯的軟硬剛好,醃蘿蔔的酸度剛好,米粒分明的口感剛好,滷汁混在飯裡的程度和多少剛好。其他小菜感興趣的可以逐個試試。點個小份的滷肉飯加上一個刈包,滷肉、酸菜、香菜、花生糖,外皮Q軟。咬下去滷肉會直接化在嘴裡,香噴,不油膩,嚼到花生糖的花生碎時香氣max,飽足感剛剛好再多一點。
  • 合集 8家好店送給愛滷肉飯的你,內附做法喲!
    肉末加上醬油的完美搭配,往白米飯上一澆,攪拌均勻,讓米飯充分吸收滷汁,小小一碗的平價料理,卻藏著家常料理的情懷和精華。當然,滷肉飯以臺式為經典,但除此之外在廈門你也還能吃到其他風味。他家的滷肉飯可以說一碗很節制的飯——滷肉鹹淡剛好,肥瘦剛好,飯的軟硬剛好,醃蘿蔔的酸度剛好,米粒分明的口感剛好,滷汁混在飯裡的程度和多少剛好。其他小菜感興趣的可以逐個試試。點個小份的滷肉飯加上一個刈包,滷肉、酸菜、香菜、花生糖,外皮Q軟。咬下去滷肉會直接化在嘴裡,香噴,不油膩,嚼到花生糖的花生碎時香氣max,飽足感剛剛好再多一點。
  • 滷肉飯怎麼做_家常滷肉飯的做法
    滷肉飯怎麼做,家常滷肉飯的做法,我的滷肉飯不敢稱正宗的臺式滷肉飯,因為平時吃的滷肉飯口味也不一樣,我已傻傻分不清楚到底哪種是真正的正宗
  • 【外婆屯滷肉飯】人均只要10+!肉量足,米飯香!外婆家滷肉飯,帶給你家的味道!滿滿一口,都是愛!
    兒時去外婆家,外婆總喜歡做一碗滷肉飯。
  • 臺灣這碗滷肉飯,是你在這個冬天最大的溫暖來源..
    但在大多數臺灣人心裡,不管這些小吃是有多麼琳琅滿目,或是掛出「臺灣第一家」、「XXX大王」等嚇人的招牌,都敵不過一碗滷肉飯。 滷肉飯才是臺灣平民小吃之王。直到我看到這樣一段話:滷肉飯必須吃小碗的,呼嚕呼嚕幾口就吃完。若不夠,那就再叫上一碗,但如果變成大碗,反而奇怪,味道好像也差了一些。今天就來一碗吧?點擊下圖,進入美食專區
  • 老闆,我要一碗滷肉飯
    「老闆,我要一碗滷肉飯。」【這裡是美食歷史小課堂,急著看安利的可以直接往下拉到重點】聽起來下裡巴人的滷肉飯,竟然有一個陽春白雪的出身。往上追溯啊,大概可以到周朝。天子每頓飯有八道菜式,其中兩道都是將肉醬剁好,蓋在一盅米飯上,澆淋脂油肉汁,只不過一道用糯米(史稱淳熬),一道用粳米(淳母)。然而,是幾百年前遷往臺灣的福建人把滷肉飯升華成平民美食。一家上下少說都得幾十口人,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滷肉飯是人們唯一能想到平均分配的食物——把豬肉在鍋中滷爛,拌入米飯,每人都能吃上一口肉。還有一種起源詳情請見巧媳婦滷肉飯店裡的這張圖。(沒錯就是這麼懶。)
  • 臺灣正宗滷肉飯,你都吃過嗎?
    鬍鬚張創始人張炎泉先生,常常忙碌到深夜,平均一天只睡三到四小時,實在沒時間去打理和生意一樣好到茂盛的鬍子,「鬍鬚張」就這麼被叫開了。滷肉飯,鬍鬚張兩個成了標配,儼然臺北平民美食的代表。現在在臺北一不留神就可以看到鬍鬚張的招牌。招牌滷肉飯真夠味,澆頭選用豬頸肉,切成肉絲,而非肉丁。滷汁香濃醇厚,肉絲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就自足圓滿,滋味俱全。去臺北的話,絕對不容錯過的滷肉飯店。
  • 家常小菜,簡單又美味,就是家的味道
    忙碌了2、3個小時,做好了10個菜,糖醋桂魚,蔥油鵪鶉蛋,鹹肉蒸螃蟹,青椒炒黃鱔片,白灼小河蝦,油燜雷筍,糖醋荸薺,涼拌海蜇,桂花蘿蔔絲,清炒繡花錦菜,再加買的兩個熟菜,酥魚和桂花藕和一個點心八寶飯,滿滿的一桌,孩子特別喜歡,看著這一切,感覺特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