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2020-12-26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

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

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1.囟門

寶寶剛生下來,頭上有髒髒的頭垢等分泌物,愛乾淨的寶媽會想方設法為寶寶洗掉。但對於這個部位,清潔不當反而會對寶寶造成損傷。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不小心碰到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的頭皮十分嬌弱,不建議強行清洗。寶媽給寶寶清洗頭垢的時候,先塗抹橄欖油,過一段時間浸溼後再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清洗。同時不要洗得太頻繁,以免破壞頭部天然的保護層。

2.鼻腔

寶寶鼻腔內出現分泌物,很多寶媽就會想清理乾淨。但鼻腔內布滿毛細血管,處理不當會造成損傷。寶寶的鼻屎雖然看起來不乾淨,但對鼻腔起著保護作用,如果寶媽非要清理,一定要用軟棉籤類的物品,沾溼後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摳,避免傷害鼻腔。

3.耳朵

當寶寶的耳道內出現耳屎時,寶媽們不要急著清理。寶寶嬌弱,耳屎能有效保護耳道,防止小飛蟲、灰塵等異物進入。時間久了,耳屎會隨著寶寶大哭或日常抖動自行排出,不需要過度清理。寶寶耳道窄,十分脆弱,不小心挖到很容易受傷,影響聽力。如果不小心進水,媽媽一定要及時擦乾,以免發炎。

4.肚臍

寶寶的肚臍是腹部最脆弱的地方,需要額外保護。寶寶出生後,與媽媽相連的臍帶被剪斷,結痂處會自行脫落,要小心保護。寶媽給寶寶清洗身體的時候,不要讓肚臍碰到水,以免發炎,同時要注意消毒,勤換紗布,做好護理工作。

5.女寶私處

不同於男寶,女寶寶的私處更需要保護。有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女寶會有一層分泌物,這時候不要急著清洗,分泌物是一層天然屏障,能抵禦細菌侵蝕,維持酸鹼平衡。為女寶清洗私處要從前往後,不要過度清潔,破壞天然的保護層。

6.眼角

很多寶寶出生後眼角會出現眼屎,尤其是身體容易上火的寶寶,眼屎會更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寶媽要注意清潔方式,不要讓寶寶的眼睛進水,傷害眼睛。建議用溼毛巾將孩子眼部輕輕沾溼,然後再輕柔地擦拭,不要過度清洗。

寶寶的清潔工作很重要,不光這幾個部位需要保護,為寶寶洗澡也有講究

1.要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注意關閉門窗,洗完後及時擦乾,以免受涼;

2.提前試好水溫,不要過高或過低,試水溫的時候最好使用寶寶專用測量計,不要用手,以免發生誤差燙傷寶寶;

3.洗澡要在寶寶健康時進行,否則抵抗力差,越洗越容易生病。同時,要保證寶寶身上沒有傷口,避免感染;

照顧寶寶是一門大學問,媽媽們不能粗心大意,要不斷了解相關知識,走出育兒盲區,科學育兒,才能給寶寶更好得保障。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嬰兒5個部位髒點好,父母如果過度清潔,可能會傷害寶寶健康
    孩子有5個地方就該「髒」,寶爸寶媽不要隨意清潔。肚臍其實有經驗的老人經常會提醒新手媽媽肚臍裡的灰一定不能摳,豆媽從大寶那時起就經常被奶奶和姥姥提醒。晨晨媽媽本來就很注重寶寶每次大小便後的清潔,而又經常使用洗護用品,這簡直就是給小寶寶的PP「雪上加霜」。她的做法是典型的「過度清潔」。想來晨晨也是可憐,本來因為肚臍受涼拉肚子,這邊媽媽又不斷地給她清洗小屁屁,這一裡一外就把孩子折騰病了。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照顧新生兒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不要對月嫂懷有偏見,要多學習,才能照顧好寶寶。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給新生兒洗澡要這4個部分要小心,太愛乾淨容易傷到娃新生兒通過三個產程脫離母體,成功被分娩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溫暖的子宮,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失去安全感,身體各項發育也不完善,需要媽媽更精心的呵護。
  • 夏季洗澡時,寶寶這三個部位不能過度清潔,髒一點更健康
    有些「強迫症」家長,總希望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一點灰塵都不留,這其實是不好的習慣,因為對於寶寶來說,有些部位髒一些,反而會更健康!有時候太乾淨未必是好事,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一、肚臍肚臍是凹進去的,相對於其它部位來說更容易藏汙納垢,有段時間不清潔裡面就黑乎乎的,看著很不乾淨。但清潔肚臍可不能硬摳,如果摳了肚臍可能會引發寶寶腹部疼痛,甚至導致腹瀉嘔吐等。
  • 女人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健康,男人別嫌棄
    有些女性特別的愛乾淨,每天都會進行洗澡,而且女性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私處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稍不注意的話就會使女性患上婦科疾病,影響身體的健康。生活當中很多女性對私處的護理特別上心,一般都會每天用溫水清洗私處,而且有些女性還會選擇一些洗護用品來清洗。
  • 寶寶的這5個部位再髒也不要亂摳!忍住!
    。有些部位啊,越清潔寶寶越遭罪!快來看看是哪些部位?正確清洗方法又是怎樣?糕媽今天就從頭到腳一次幫你們弄明白!別亂摳,這反而會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皮膚損傷和感染。如果你的強迫症,真的控制不住,有個小方子可以給你:勤洗頭能幫助控制乳痂的發展,你可以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給寶寶洗頭髮,再用軟毛小刷子輕輕刷去鱗屑。如果鱗屑還是很難去除,就在寶寶的頭皮上塗抹凡士林或幾滴油,等個幾分鐘。
  • 面對新生兒手足無措?媽媽護理好十個關鍵部位,讓寶寶健康成長
    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前囟要到一歲以後才閉合,後囟大概出生後兩個月就閉合,在沒有閉合的這段時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好。
  • 寶寶這 4 個地方不能太乾淨,頻繁清潔會害了娃
    很多媽媽對孩子身體的乾淨程度,有著近乎於「潔癖」的追求,總擔心一些看上去髒髒的物質會傷害到娃。但其實適度的「髒」反而能保護孩子的身體。比如說寶寶身上的這四個部位,它們看起來髒髒的,可如果過度清潔,反倒會損壞寶寶健康。鼻屎噁心還有礙呼吸 ?亂挖有百害無一利!
  • 寶寶身上這些部位真的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小心傷了娃
    很多家長對寶寶的要求都是完美主義者,從頭到腳必須乾淨清爽,不能允許有一點「髒東西」的存在。寶寶白白嫩嫩的,確實很招人喜愛,但也並不是所有部位都一定要徹底清潔。太過於追求完美,小心傷害了寶寶哦~寶寶的身體非常嬌嫩,尤其是頭骨的結構。家長輕輕的撫摸寶寶的腦袋會發現,在頭頂有兩處塌陷並且軟軟的。
  • 女人洗澡時,4個部位別「亂搓」,再髒也忍一忍
    但是在清潔身體的過程中有某些重要的部位不能夠使勁揉搓,否則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哪些重點部位建議女性不要使勁揉搓呢?1、肚臍眼女性在清潔自己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多方面問題,特別是肚臍眼這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
  • 新生兒有幾個異常,恰好說明身體健康,但四個月後沒消失就該警惕
    4、抓握反射父母將手或別的東西放進寶寶的手指,他們會緊緊地抓住,這種反射屬於一種原始、與生俱來的能力消失時間:新生兒出生5周後會表現得特別明顯,抓握的力量也會很大,在3~4個月後就會逐步消失。如果寶寶在4個月後,仍然還有這種反射,就需要家長帶娃去醫院進行檢查了。
  • 寶寶這7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得太乾淨!媽媽們要牢記~
    這是寶寶顱骨連結位置的骨頭缺失部位,學名囟門。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前囟門一般在寶寶6個月內開始逐漸變小,大部分在18個月左右完全閉合。如果寶寶超過2歲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就要去看下醫生了。後囟門一般在寶寶2~3個月左右閉合。其中,缺乏維生素D的寶寶,可能引起佝僂病,這時會導致囟門閉合的時間較晚。雖然此時的囟門沒有完全閉合,缺乏頭骨的保護。
  •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剛出生後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新手媽媽們沒有經驗,非常容易手忙腳亂。其實很多小常識準媽媽們都可以提前學習一樣,這樣孩子出生的時候才能有備無患。 1、 寶寶臍帶未掉前怎麼處理?
  • 新生兒護理細節多,過度清潔也是錯,下面幾個地方別多洗
    孩子在剛剛出生之後,作為父母也會萬分的緊張,有很多新手父母之前沒有經歷過,所以不知道該如何來護理新生兒,因此也曾經做錯過很多的事情。專業的醫生就表示在護理新生兒過程中6個部位不要過度清潔,否則只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 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人體這些部位「髒」點對健康反到有利~~~
    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關注健康的表現之一,就是注重個人衛生。灰塵、細菌、病毒、分泌物,最好統統清理乾淨,這樣才會保證不生病。 但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裡,根本就做不到細菌、病毒不沾身。更重要的是,人體的一些部位過分乾淨,反而會對健康不利。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反而讓寶寶們自己玩耍不管那麼多的更健康,所以這就有了一種新說法,說做細菌激發免疫力的說法。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
  • 給新生兒戴手套防撓臉?這些「危害」遠比撓傷臉嚴重,爸媽別再做
    01、案例:給新生兒戴手套防撓臉,卻遭遇「截肢」大禍一個新生兒出生後經常撓臉,把小臉撓的「傷痕累累」,奶奶看了很心疼。在鄰居的介紹下,趕緊給寶寶買了副「防抓臉手套」戴上,為了防止手套被蹭下來,還在手腕處打了個結。戴上以後,果真不撓臉了,奶奶看了很滿意。
  • 新生兒有4個部位很脆弱,護理時要格外小心,以免帶來傷害!
    新生兒的出生,給一家人都帶來喜悅之情,經常是這個摟完那個抱,簡直對娃愛不釋手。雖然這是家人喜歡娃的表現,但是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比較低,最好不要跟太多人接觸,以免讓娃受到感染,尤其是新生寶寶,身上的這幾個部位特別敏感,家長如果呵護不當,很容易讓娃生病。
  • 身體的這些部位,千萬不要過度清潔
    今天看完就別再錯下去了有個冷知識你可能不知道——皮膚其實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同時,它也是人體與外界的第一道屏障,對內可「縮水」,對外可抵抗各種理化刺激。俗話說「要面子,也要裡子」,皮膚就是我們的「面子」。很多人為了乾淨或更美,對「面子」下手可是真狠。
  • 寶寶洗澡好處多,但是有3個時間段再髒也不能洗,爸媽別弄巧成拙
    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忍不住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本想著讓寶寶舒坦一些,卻不小心誤入了好幾個洗澡的「坑」,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娘家,隔壁家的寶寶剛滿月,我就帶孩子過去探望了一下。去的時候,奶奶正在給寶寶洗澡,據說是出生後的第3次洗澡,剛放進水裡的時候寶寶還挺興奮的,可是沒一會兒就開始吐奶,奶水大口大口的嘔吐出來,嚇得奶奶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
  • 新生兒的胃有多大?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他們出生後的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寶媽們快別擔心了。喝完母乳喝奶粉,別撐壞寶寶雨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和其他媽媽一樣她也經常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雖然寶寶剛剛滿月,但她每次都會給寶寶喝很多奶。有時甚至會餵完母乳後,再衝一點奶粉再給寶寶喝,寶寶也很給面子每次都會喝一點,但之後卻會吐奶。雨晴的媽媽告訴她:「寶寶吃不了那麼多的,餵太多當然就會吐奶了,你可別把孩子撐壞了。」新生兒的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