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紅李子柒在網上上傳了一段視頻,裡面是關於做泡菜的內容,想不到竟然遭到韓國網友的圍攻:中國人做什麼泡菜。韓國網友炸鍋的理由是,他們認定泡菜是韓國傳統的食物。更有韓國網友給出所謂的證據,認為李子柒在做泡菜時都沒有用到泡菜冰箱,所以就此推斷泡菜不是中國的食物。就連李子柒發布的另一條做柿餅的視頻,韓國網友也很生氣,紛紛稱:請注意,柿餅也是我們的。
韓國網友的言論,激起了中國網友的不滿與反擊。很多網友引經據典,來證明泡菜是中國的,有人稱,柿餅也是中國的,而韓國在古代只是中國的附屬國,就連韓國人祖先也是中國人遷徙過去,留下的子孫後代繁衍而來。更有網友認為韓國人狂妄自大的同時,又不懂得尊重歷史,顛倒黑白。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泡菜和柿餅究竟是韓國還是中國的傳統食物。單說導致雙方網友劍拔弩張,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究竟是為什麼?
有人說,是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缺乏宣傳以及文化輸出,導致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並不能很全面、詳細的了解中國,或者說對中國的印象,仍舊停留在上個世紀初期那種貧窮、落後、物資匱乏的狀態。這也就使得很多本來屬於我們的各種傳統文化,都被他國提前打上了標籤。只有我們國人自己堅定地認為這些東西是我們的。更有人擔心,到我們的下一代,會更加一無所知。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一事曾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韓國搶申了我們的端午節。雖後經官方闢謠,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跟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而且在2009年的時候,我國端午節也申遺成功,但是通過這件事,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在宣揚傳統節日、傳統食物時的超前意識,遠遠不夠,這也導致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知道國外的聖誕節、感恩節等,卻對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知之甚少。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於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更加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上下五千年濃縮的精華,是不應該被後人輕易遺忘和丟棄的。網友們爭論的泡菜、柿餅出自哪國一事,也恰恰說明了我國在文化輸出方面,很多地方做得還是不夠到位的。如果能夠讓世人都清楚了解到泡菜、柿餅就是我國的傳統食物,那麼現在也就不會出現這樣大的爭論。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無論是國家之間,還是人和人的互動,都日益頻繁,這既是我們充分展示、宣傳優秀傳統文化的好時機,也是加強中國與國際的交流,多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飲食、服飾的機會。
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話題。或許可以通過更多像李子柒這樣的網紅來做宣傳推廣,像網紅的力量效應,在李子柒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證明。
李子柒不僅是國內的網紅,更是世界的網紅,藉由她的視頻,很多外國人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知道原來哪些東西是中國的,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有哪些。讓其他國家的人,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或者有一個想要去深入了解的興趣。為此,在培養網紅時,也可利用榜樣的力量,將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承和宣揚,減少因誤會和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另外,只有加強文化輸入,增加文化自信,在面對類似言論攻擊時,我們也才能漂亮地回擊。
對於我國的文化輸出,你有什麼看法和好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