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變了|湯底|火鍋|日本料理|麻辣燙_網易訂閱

2021-02-08 網易

  「速食」的關東煮

  但還會有靈魂嗎

  

  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日本通」,微信號:ribentong-517japan。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天氣越來越冷,便利店裡的關東煮也變得越發可人起來。

  在日本,便利店裡的關東煮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畢竟相比小攤、家庭餐廳和居酒屋,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才更是「日常」。

  電爐裡水汽蒸騰,各種食材不停的咕嘟冒泡,蘿蔔、豆腐、雞蛋等平時認為「一般貨色」的食材,此時也能讓人食指大動。

  就像初冬的陽光似的,一下子就讓你從胃暖到心,幸福感達到滿分。

  然而,這種溫暖給日本便利店帶來了巨大困擾……

  至於究竟是怎樣的困擾?在說這個之前,我們要先從關東煮說起。

  01

  日本的關東煮

  

  在日語裡的關東煮(おでん)和我們理解的關東煮略有區別,

  おでん/御田 原本有「田楽」的別稱。熟悉日本料理的朋友們聽到田樂一詞肯定都能搶答了,

  沒錯,現代關東煮正是起源自江戶時代非常受人們歡迎的市井小吃「味增田樂」(即烤豆腐配味增蘸醬)。

  

  味增田樂

  雖然是烤物出身,但江戶時代整個社會蓬勃發展,創造力驚人。

  很快就有人發現,把原本用來烤的豆腐、魔芋放到木魚花高湯裡煮,再加上醬油、白糖和料酒調味,既能下酒又能當飯,簡直不能更贊。

  當代日劇裡所出現的,下班了到關東煮小攤喝上一圈燒酒的情節,就是從那時興起的。

  

  這種變化自江戶的吃法,不但在江戶十分流行,也在大阪等關西地區成為了大家的心頭好,至於名字,來自關東地區,就叫「關東煮」好了。

  於是乎,這種湯型的關東煮就把「關東煮」(おでん)這一名字佔為己有,在江戶民俗百科《守貞謾稿》一書裡所介紹的關東煮,就已經是這種連湯帶水的了。

  直到1937年所發行的《軍隊烹煮法》(軍隊調理法)一書中,已明確記載了「關東煮」是在昆布出汁的高湯裡煮魔芋、蘿蔔、芋頭和竹輪等菜品的做法,完全沒有烤豆腐什麼事兒了。

  

  日本各地的關東煮的在湯底、風味和配菜都略有區別,

  關東地區的關東煮比較重口味,多用濃口醬油調味,而關西風味(怎麼不叫關西煮呢)的關東煮則偏愛淡口醬油,其口味也更為清淡質樸一些。

  

  湯底裡出汁昆布和木魚花的比例、浸泡的時間、熬煮的時間,關火的時機都大有講究,而什麼食材切成什麼樣子烹煮多少時間,更是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地方。

  比如想做出關東煮裡浸透湯汁鮮甜可人的雞蛋,要實現煮好溏心蛋,剝殼後再放到湯汁裡反覆加熱冷卻,如此能最大化的讓雞蛋吸收湯汁,也就更好吃一點了。

  

  

  這就好比我們的麻辣燙,看似弄點丸子蔬菜,再配個湯底就能開店迎客了,但也許相鄰兩家店的味道都可能有天壤之別,全在花的功夫多少。

  02

  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困擾

  那麼問題就來了。

  不同食材所需的烹煮時間各不相同,這對便利店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只是記住幾十種食材的放入、烹煮和替換的時間就已經夠麻煩的了,實際操作起來更是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不同食材要在不同時間放入

  曾經有電視臺和網際網路媒體對全家和羅森就關東煮問題進行了採訪,結果頗有意思。

  一方面,便利店覺得賣關東煮這東西根本不賺錢,羅森分析師渡邊廣明稱,每家賣關東煮的店,一天至少要賣100個才能賺錢。

  

  渡邊廣明同學的吐槽

  另一方麵店員也吐槽說,自己費盡心思做出來的關東煮,經常沒人來買…經常性泡了一點最後只能淪落到,要不自己吃掉,要不就扔掉的窘境,簡直不能更慘。

  

  全家店長的吐槽

  合著一通操作猛如虎,老闆就賺五毛五,「剩菜」還得與垃圾為伍。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問,那我們國內便利店的關東煮呢?

  嚴格來說,在我們國內便利店裡所售賣的並非是「日本關東煮」,更多類似於「中式煮串串」。

  料包的湯底+速凍食材 想要和 精細的出汁+新鮮食材 相提並論顯然不太可能,

  當然我們能「認為」日本的關東煮「不講武德」,用淡雅的高湯偷襲我們的料包。

  

  不知是不是這個想法被日本的人們所接受(真的嗎?滑稽臉),於是乎,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也發生了變化……

  03

  速食關東煮的出現

  針對上面提到的種種困擾,早在2019年,日本的各大便利店就逐漸開始推行 「杯裝」速食的關東煮。

  

  便利店三巨頭的速食關東煮

  全家/711/羅森的便利店三巨頭分別推出了袋裝/杯裝的關東煮,享用關東煮的流程也從原來的「路邊攤」模式轉換成了「吃便當」模式。

  

  速食關東煮 左:全家 中:711 右:羅森

  

  左上:711 右上:羅森 下方:全家

  畢竟袋裝關東煮幾乎沒有浪費的煩惱。

  而烹飪的過程,也僅僅只是在你選購之後,放進微波爐加熱個1分鐘那麼簡單,這個步驟甚至都不需要店員來操作,熟客們基本都能實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全家的速食關東煮

  

  如果買個幾袋回家放在冰箱,更是能實現「關東煮自由」,豈不妙哉。

  

  

  這倒是蠻契合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背景。

  當然,也不乏有人吐槽,說這樣的關東煮「木得靈魂」,或者說不想要套餐,只想選自己喜歡的品種……

  

  關東煮常客的吐槽

  所以現如今大部分日本的便利店裡,現煮的關東煮並沒有完全取消,而是縮減範圍的階段。

  現煮的和速食的一起賣,也既順應了時勢,也做出了改變。

  

  此外,為了應對2020年的頭等大問題「新冠」,日本便利店關東煮區域前設置起了77釐米長的關東煮隔板,名曰「關東煮防護罩(おでんシールド)」,中二氣質盡顯。

  只有你想購買的時候才開蓋,而非如同往年一樣「敞開式」的吸引客戶。

  

  那塊透明板就是「防護罩」

  

  看不清裡面是啥呢

  還統一了食材的價格,一律90日元,並且針對蘿蔔、雞蛋等人氣商品提供了固定套餐,反正大部人來就買這幾樣,避免了一部分的「無效」交流時間。精簡食材也有利於減少食物的浪費。

  

  日劇《校對女孩河野悅子》沉迷關東煮的十元

  說到底,這個還是來自於人們日益增長的美食需求和高漲的人工費用之間的矛盾。小通覺得速食食品,只要味道還行,多個選擇那也是不壞的嘛。

  就像冬天能呼朋喚友在火鍋店吃的大汗淋漓固然痛快,

  但在萬籟寂靜的冬夜,獨享一份熱氣騰騰的自熱火鍋那也是別樣的享受。

  來聊聊:

  對于越來越多的

  「速食關東煮/螺螄粉」等速食食品

  大家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便利店的關東煮,變了
    熟悉日本料理的朋友們聽到田樂一詞肯定都能搶答了,  沒錯,現代關東煮正是起源自江戶時代非常受人們歡迎的市井小吃「味增田樂」(即烤豆腐配味增蘸醬)。    日本各地的關東煮的在湯底、風味和配菜都略有區別,  關東地區的關東煮比較重口味,多用濃口醬油調味,而關西風味(怎麼不叫關西煮呢)的關東煮則偏愛淡口醬油,其口味也更為清淡質樸一些。
  • 日本居然還有「關東煮日」,這種便利店美食年輕人最喜歡
    業內有一種略顯極端的說法,看一家便利店地不地道,嘗嘗他的關東煮就夠了。日本有很多美食都是源於中國,不過關東煮卻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血統。這種美食本名御田,是最早源自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早在明治時代,東京就出現了關東煮的路邊攤。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關西人來到關東,帶來了關西風格的關東煮,使關東煮的材料更加豐富,味道變得更加清淡。
  • 日本配料,百分之80以上的純肉質—健康關東煮(出口日本市場,跟廉價的澱粉丸子絕對不一樣)
    ----⚠️本團特別提示#都是關東煮,自家做的和便利店有什麼不一樣?#說到關東煮,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便利店裡,那些在湯汁裡泡了一整天的澱粉丸子🍢?便利店關東煮的湯底,一般用速溶粉包兌水做成,而煮物也大多是耐煮的速凍製品。
  • 竹籤上的深夜溫暖:關東煮,串串香和麻辣燙 食物志
    以生活節奏快而聞名的日本工薪族喜歡在下班途中就著一壺清酒來點「御田」,這種風潮漸漸在日本各個城市催生出了眾多的「御田」街攤,久而久之竟成了日本市民文化的組成部分。還記得文章的開頭提醒注意「御田」的讀音為oden麼?最先將關東煮引進到中國大陸的是日本便利店「羅森」,而其最初給關東煮起的名字正是「熬點」。「熬點」通常材料包括煮雞蛋、蘿蔔、魔竽、竹輪等,這些材料都放在昆布或者鰹魚湯裡煮。
  • 同樣是街邊攤,為何「關東煮」沒有「麻辣燙」這麼受人歡迎?
    如果說起路邊的小攤子,不管你喜歡吃的是鐵板燒還是涼皮,大家都一定看到過擺在路邊街口處的關東煮,關東煮裡頭有很多蔬菜和不少種類的丸子,感覺上吃起來有點像麻辣燙,但是口味卻比較的清淡,關東煮再挑好食材之後,需要放在特殊的鮮湯裡頭進行水煮,吃起來味道很鮮嫩,但是因為日本口味的,所以它會比較淡,人氣也不像是其他小吃攤那麼高!
  • 來自日本的關東煮,做法超簡單,湯底很關鍵,重要1步不能少
    關東煮的湯底這麼鮮,原來是因為這個秘訣,吃過的準誇關東煮是源自於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隨著普及程度的提高,現在在許多小吃街、小吃店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關東煮的材料一般包括雞蛋、土豆、魚丸等,每一種食材都放在互不相通的鐵格子裡,用事先熬製好的高湯小火慢煮。
  • 為啥日本最火的關東煮就是幹不過麻辣燙?因為關東煮太講究了
    相比路邊攤的麻辣燙,從日本引進過來的關東煮似乎更有逼格。一場秋風,又把這沉睡已久的關東煮給吹醒了。
  • 火鍋是一群人的狂歡,關東煮是一個人的放空?
    寒潮一來,就忍不住想吃些熱乎東西——涮羊肉、老火鍋……當然也少不了關東煮。但最近,關東煮之國日本卻傳出個不太好的消息:人手不足的原因,日本三大便利店巨頭宣布可能會逐步淘汰現煮關東煮,改而使用微波爐關東煮。
  • 什麼是關東煮,便利店關東煮製作
    像串串香起源於成都以紅湯湯底為主一樣,關東煮就是起源於日本關東地區的一種小吃。本名御田,是一種源自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明治時代東京就出現了關東煮的路邊攤。冬天,吃關東煮是很多日本人的溫暖記憶。上世紀70年代末7—11便利店就開始銷售關東煮跟串串香一樣,一口關東煮鍋在海鮮湯底的作用下,可以涮盡天下食材。湯底到了我國後也演變出了很多種,麻辣、甜辣、咖喱等。很多傳統便利店觀念的人士,會有疑問,這還是關東煮嗎?「回答是肯定的,是的」。社會在不斷的進化發展,消費者同樣在進化和發展。
  • 麻辣燙和關東煮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中,讓人傻傻分不清的麻辣燙和關東煮深受廣大學子們的喜愛。到飯點就去吃麻辣燙或關東煮,似乎成了部分同學們的日常選擇。麻辣燙是起源於四川樂山牛華鎮的傳統小吃,而關東煮則是一種源於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麻辣燙一般是放在一個大圓中鍋中烹飪,而關東煮則是用四方形的鐵架。兩種不同的器具展現的是中日不同的文化底蘊。儘管日本的許多文化都傳自中國,但中日雙方將文化融入於生活中的程度與方面卻不同。於中國而言,「圓」即圓滿,既代表著團圓、闔家安康,又意味著和諧與完美。
  • 再懶也能搞定 地道的日本關東煮
    關東煮,本名御田,是日本關東地區的一種料理。
  • 正宗關東煮在家做,日式湯底的秘方就在這兒!
    今天是美食傑陪伴你的第 6天關東煮,又可以叫「熬點」,是日本關東地區很普及的一道火鍋料理。將材料放入高湯中小火燉煮,味道十分鮮美,別有一番風味。在關東一帶,不同地方的關東煮的湯料選擇各不相同,可以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大多以魚味食品為主。
  • 這個冬天 就用關東煮(おでん)溫暖自己
    想想與朋友在火鍋前舉箸搶食,圍爐聚飲的熱鬧,對著鍋裡的肉肉激動得不知從何下手。經常搶著搶著,東西就沒了。這就是吃火鍋往往會吃多的原因。畫面太美好,幸福感比體重重要啊。可以沒有能溫暖的人,但要有令自己溫暖的生活。在這個冬天裡,不妨嘗試一鍋食材豐富、熱氣騰騰的日式火鍋「關東煮」。
  • 就是便利店裡的那個關東煮嗎?對對對,沒錯.
    關東煮本名おでん(oden),原本是出自日本關東地區的煮串料理,但關東煮這個名字卻是關西人給取的。(等等,關東關西連口音都要相互嘲諷的恩怨呢???)到了中國,我們加上火鍋底料,就有辣味的啦~~國內便利店的關東煮都被我戲稱為「洗鍋水關東煮」,味道真的不怎麼樣。畢竟關東煮的靈魂是那一鍋出汁(日式高湯),怎麼可能是一鍋味精水能比的嘛。
  • 日本傳統美食關東煮,到了中國卻備受冷眼,你喜歡吃嗎?
    關東煮是日本的傳統美食,如果如果日本的話,應該會發現在日本街頭,有很多關東煮的店鋪。關東煮店的門面非常小,而且通常都是晚上營養,甚至能開到第二天零食,所以很多人晚上都去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夜宵。通常都是各種店鋪的一角,放著做關東煮用的「格格鍋」。關東煮一眼看上去類似於我們國家的串串、缽缽雞還有麻辣燙,但是口感卻不太一樣。關東煮的口感太清淡,如果不多放點辣椒麻油,根本就沒什麼滋味,但是如果放上辣椒麻油了,那就和我們國家的麻辣燙沒什麼區別了。特別是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人,吃關東煮就像吃白面一樣,一點都不過癮,他們喜歡的是辣,所以相對於關東煮,他們會選擇麻辣燙、火鍋、缽缽雞等。
  • 關東煮好吃看得見,想要做好一鍋關東煮,最關鍵的秘訣就是這個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美食是:【家庭版關東煮】。這兩天朋友的便利店轉型,上了一些快餐和小食,正好女兒考完期末考試,帶著她沒事去轉了轉,去了以後品嘗了一下店裡的關東煮,味道還不錯,孩子很喜歡吃,以前沒關注過這類小食,回家試著做了一下,沒想到還得到了一家人的誇獎,冬天裡吃上一鍋熱騰騰的關東煮,暖心又暖胃的,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所以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喜歡。
  • 綠蔬房原創:(關東煮)底湯做法大全
    老吃中國火鍋膩了是不是該換換口味,時下關東煮是受國人喜愛的一道日本煮物,可是外邊幾乎清一色的久煮高湯實在讓人糾結,食材經過反覆高溫蒸煮營養已經完全流失,嘌呤過高,口味也偏重,讓人食而不爽。這個問題對綠蔬房來說再簡單不過,我們特意推出了關東煮料理包,自製高湯調配出關東煮底湯,精選食材,想怎麼吃,吃多少隨你喜次,保證每一口吃到的都是健康,足不出戶在家就能輕易搞定地道的關東煮。
  • 適合擺攤的暴利小吃,一鍋關東煮火遍南北,夜宵再也不愁賣
    本章節講述的街頭暴利小食是【關東煮】。本期介紹的關東煮,與重慶麻辣燙相似,均以湯為主,菜品為輔,不同的是麻辣燙講究麻和辣,關東煮則講究湯底鮮味和醬料的獨特關東煮源自於日本的關東,是日本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各大便利店均有售,在中國臺灣也十分流行,在中國就成了東北的「火鍋」,湯底主要採用海帶熬製出鮮甜味
  • 當關東煮加入了千頁豆腐,神奇又搞笑,吃關東煮你必點的是什麼?
    關東煮是源自日本的一個叫關東地方的料理,好吃的秘訣在於湯底,然後加入各種豆腐,腸之類的小吃煮上入味,就可以吃了。相信大家都吃過關東煮,這也是便利店必備的小吃,你們吃關東煮,最喜歡點的是什麼呢?現在好多街頭小吃也有關東煮,尤其是冬天,點上一份熱氣騰騰的關東煮吃著感覺特別溫暖,我最喜歡點的是海帶,豆腐串,還有魚丸,覺得關東煮還是挺貴的,那麼一小串有的還要幾塊錢,簡直是吃不過癮啊。
  • 這個世界的最治癒料理,我投關東煮一票.
    更令人羨慕的是,河野住在一間關東煮料理店的樓上,工作或者感情不順利的時候,都可以和店裡的熟客們聊聊天,或約來幾個好友談談心。沒有什麼困難,是河野最愛的大根(白蘿蔔)和溫泉玉子(溏心蛋)安慰不了的。 吃飽之後,不再畏懼推門而出,呼吸陰冷的空氣。即使在總是豔陽高照的洛杉磯,你若情緒低落,也總會有這樣一份溫暖的吃食,能填滿你那寥落清冷的心。主營傳統日本壽司,刺身非常鮮甜,還有非常特別的鵝肝壽司。關東煮除了湯底偏鹹之外,其它一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