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缺乏爆款的綜藝市場,帶給我們什麼?

2020-12-21 36kr

2020年在各大衛視跨年晚會的激烈鬥爭中拉開帷幕。回顧2019年,劇集市場收穫滿滿,多部作品口碑與熱度齊飛,「爆款」貫穿整個2019,在如此熱鬧景象背後,襯託得綜藝市場更顯現出一片冷清境況。

經歷了2018年迎來慢綜藝和婚戀觀察類綜藝順勢崛起,2019年綜藝市場進入了趨於理性的成熟期,也迎來了新的突破口與瓶頸期。

變化:「綜N代」網臺不同維度革新,小眾題材扎堆出圈層爆款

縱觀2019年上線播出的綜藝節目,「綜N代」仍然是主力軍。

無論臺綜還是網綜,都出現了生命力長達三至六年的節目。臺綜方面,《中國好聲音》《歌手》《奔跑吧》《極限挑戰》《歡樂喜劇人》《最強大腦》《蒙面唱將》《王牌對王牌》等老牌綜藝長至播出第七季,短至也已播出四季,並且始終是各衛視平臺的主推節目。網綜方面,雖然節目平均存活期不如臺綜一般久,仍然有《奇葩說》播至第六季,《明星大偵探》播至第五季,《吐槽大會》播至第四季,《圓桌派》《了不起的匠人》《明日之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節目也邁入第三個年頭。

網綜不如臺綜「高齡」節目的數量多,但是整體數量上,「綜3代」「綜2代」不斷湧現,為網綜做出了重要補充。而當觀眾審美日益變幻,新類型節目層出不窮,「綜N代」不僅面臨市場的淘汰與競爭,更面臨著收視疲軟,影響力下降的景象,不復以往榮光。

例如曾經打開了臺綜新格局現象級節目的《中國好聲音》,據CSM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播出時,收視率曾突破6%,火爆成績一直延續至2015年,前四季每一集平均收視均突破4%。今年播出的《中國好聲音2019》相較前作收視率和話題量均出現了明顯下滑,平均收視率跌至1%。

為打破觀眾的審美疲勞,各大類型的「綜N代」紛紛踏上了「革新」道路,並且網臺綜藝分別形成了不同模式的創新。

臺綜方面,《王牌對王牌》《奔跑吧》《快樂大本營》等節目表明,流量藝人的加入能夠為「綜N代」節目獲取高話題度,故而《蒙面唱將》《歡樂喜劇人》等節目也開始用「新老結合」的形式注入新生力量。網綜方面,節目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進行改變和創新,以此探索和迎合年輕觀眾的審美口味,如《妻子的浪漫旅行》打破「妻子旅行,丈夫觀察」的形式,變為「彼此旅行,互相觀察」,在保留IP品牌特色之外,將節目主題展現更加全面和細緻,並提升新鮮感。

在「綜N代」之外,原創節目的「生存鬥爭」也在激烈進行著。2019年,綜藝市場除了原有的題材之外,湧現出一批以小眾文化為主的垂直題材綜藝。例如在音樂題材中細分出的以樂隊題材為主的《樂隊的夏天》、以華語唱作為主的《我是唱作人》。

另外,2019年的原創綜藝,開始紮根於當代生活中,除了以年輕觀眾喜歡的小眾文化為主,更創作出大批與年輕觀眾生活習慣、喜好相關的題材綜藝。例如折射出職場生活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令人心動的offer》等,還有與健身、減肥等主題相關的《哎呀好身材》《頭號行動派》,更有以戶內外遊戲、競技為主的《密室大逃脫》《終極高手》......

如「綜N代」一樣,一湧而上的原創綜藝一出現便帶著「創新」內容而來,在模式上可以劃分成兩種:一是在原有題材上更加垂直細分,進一步打造圈層化;二是結合當下年輕觀眾生活習慣而衍生新類型,擴大創新化。

若要用一個關鍵詞來總結2019年的綜藝市場,「創新」則再合適不過。而在全民求爆款的當下,與「爆款」貫穿整年的劇集市場不同,2019年卻不是綜藝市場的「爆款元年」。

從類型上看,2019年綜藝市場可謂是全面開花,熱鬧非凡,新老類型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題材主要集中在音樂、婚戀交友、親子代際、文化、語言等類型中,另外,戶外遊戲、演技、旅行,美食等類型綜藝也始終是綜藝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此熱鬧至極的鬥爭,最終卻沒有在成績方面有所助力,2019年綜藝播出的數量、熱度及播映成績來看,都較去年呈下滑趨勢。

2019年共上線406檔綜藝,包括205檔電視綜藝,201檔網絡綜藝,艾漫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網上線綜藝141檔,與2018年上半年 194檔綜藝相比,減少了53部,銳減30%。CSM媒介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綜藝節目人均收視總量為2114分鐘,同比2018年上半年2444分鐘,下滑了13.5%。

電視綜藝衰落,網絡綜藝崛起,是2019年綜藝市場的一大趨勢。而同質化嚴重、圈層化明顯,直接導致了老牌綜藝式微、新型綜藝難固粉。故而,2019年的綜藝市場,無論是「綜N代」還是「綜一代」,創新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主要發展因素。

然而,從2019年綜藝市場的反響來看,即便各類型節目積極創新,仍然進入了創作上的瓶頸期。

一方面,如劇集的爆款公式失效一樣,綜藝市場也開始面臨著「流量失靈」的問題,《慢遊全世界》《女兒們的戀愛2》《蒙面唱將》因迪麗熱巴、鄭爽、範丞丞等流量藝人而造成話題的曇花一現,以及《創造營2019》《青春有你》等偶像選秀綜藝影響力下降,表明流量明星也難以撐起綜藝市場的一片天。另一方面,面對觀眾的日益下降的耐心以及不斷增長的審美疲勞,如何在同質化嚴重、同類型過度飽和的綜藝市場開闢出一條新道路,並不是即刻能夠解決的難題。

在年輕觀眾佔領綜藝市場主要受眾之時,如何緊跟潮流獲得年輕觀眾的共鳴,則是綜藝市場的主要創作方向。雖然「爆款」沒有固定的公式,但可以從另一角度找到突破口。

《主持人大賽》的火爆表明,一檔節目若要成功獲得全民受眾,並提升影響力以拉攏新粉絲,需要紮根於節目質量,用正確的形式將主題表達,以認真的態度打造品質化和精品化。這一點,從多檔「綜N代」口碑下滑遭到觀眾詬病便有跡可循,2019年,《極限挑戰》《奔跑吧》等節目影響力下降,絕大部分原因是其口碑的直線下滑,最終輸給了在諸多用品質延續IP效應的「綜N代」,如《奇葩說6》《明星大偵探5》中。

除《主持人大賽》之外,《樂隊的夏天》《奇遇人生》《這!就是街舞》等因高口碑而破圈的全民爆款或圈層爆款,也都證明了雖然觀眾對於綜藝的耐心正在逐漸下降,但是對於高品質節目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

從整體上看,這幾檔節目從節目模式到類型上均不相同,卻具備著三個相同點:節奏上毫不拖沓、情感上準確表達、呼應主題並進行升華。如今很多綜藝無法兼顧這三點,很多節目太過注重熱度打造的「偽爆款」,刻意製造矛盾、激起觀眾爭議,或打亂剪輯法則,或主題跑偏,忘記其「獲得觀眾共鳴」的真正初衷。

其實,綜藝市場開啟積極創新模式,是推動市場發展的有利之舉,而在打造創新化的同時注重品質化,則是2019年因「缺乏爆款」而得到的經驗之一,接下來要做的是汲取上一年收穫的經驗與教訓,將品質化作為新打法,否則只注重話題而失掉口碑,只是隔靴搔癢。

相關焦點

  • 誰說2019年綜藝市場無爆款?你錯過了最重要的關鍵詞
    來源:DT財經2017年經歷了《中國有嘻哈》的「嘻哈熱」,2018年開闢了《偶像練習生》的「偶像元年」,轉眼到了2019年,曾經備受矚目的偶像選秀星光黯淡,遊戲競技節目口碑下滑,《中國好聲音》、《中國新說唱》等綜N代難以煥發新生,綜藝市場卻並沒有出現令人期待的新爆款。
  • 2019年,綜藝走出「舒適圈」
    經劇焦一線統計,總結出2019年綜藝行業的三大特點:1、視頻網站找到「黃金搭檔」,走出「舒適圈」也能再造爆款 2、垂直細分仍是趨勢,但與往年的「垂」又不盡相同3、爆款新風向:靠話題在綜藝領域資歷深厚的燦星,曾出品《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等一系列熱門衛視綜藝。2018年,燦星進軍網綜市場,推出了原創綜藝《這!就是街舞》。2019年,《這!就是街舞2》升級前作,在話題熱度和圈層效應方面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 2019綜藝市場:類型多元化 明星素人化 臺綜網絡化 傳播社會化
    接下來,我們從類型多元化、明星素人化、臺綜網絡化、傳播社會化這幾大特點,回顧2019年綜藝市場發展態勢,也由此展望2020年綜藝行業發展未來。,2018年文化類節目井噴,全年超過50檔,而在2019年綜藝市場節目類型則更加多元。
  • 請回答,綜藝2019|年度9大關鍵詞
    19年偶像養成,熱度漸漸褪去;被重視的演技綜藝,高開低走;音綜上,繼續挖掘未被看見的垂直領域;各式各樣的視角,小而美的觀察迎來井噴;招商縮水、雙冠名、賣貨成為最具2019特色的綜藝現象之一。縱觀全年,難以找出一檔現象級的爆款。相較於2018年的黑馬之姿,「穩定」二字成為2019年綜藝的代名詞。
  • 走進「爆款工廠」(上):揭秘愛奇藝綜藝戰隊的創新引擎
    該工作室在2018年以爆款男團選拔綜藝《偶像練習生》開啟了國內偶像3.0時代,引發同類綜藝熱潮,同時也將偶像產業、粉絲經濟帶上了風口。回顧國內綜藝製作的發展歷程,部門制、中心制以及中心+工作室等等多種組織架構都曾出現並被衛視和網際網路平臺廣泛應用。在海外,韓國的綜藝市場由電視臺主導,具體節目的企劃和製作是以PD(Program Director,製作人兼導演)為核心的團隊全權負責。
  • 選品:2019年歐美市場泳裝趨勢&爆款單品清單
    研究發現,泳裝是上半年選品備貨的首選,其中幾個泳裝產業帶出貨量在70%左右;另據Technavio最新發布的市場研究,全球泳裝市場預計將以6%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 Anemone聯合創始人Joshua Shaub十分看好豹紋泳衣在2019年成為爆款品類。隨著動物花紋已經風靡時尚圈數個季度,這一元素顯然展現出無季節區別的爆款體質。 4、雙穿設計
  • 2019年債券市場回顧:行情有點「雞肋」 但大事真不少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2019年債券市場回顧:行情有點「雞肋」,但大事件真不少回顧最近十年的債券市場行情,2019年是相對最平淡的一年,既無明確的牛熊方向,全年利率振幅也相對較小。雖然這是很平淡的一年,但是2019 年的債券市場又帶給我們諸多新感悟。外部環境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內部經濟運行發現很多傳統規律似乎不再應驗。政策複雜多變,市場屢起波瀾。2018年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2019年會是牛市的繼續。很簡單的邏輯,慣性思維下的趨勢性。但是真實的2019年債券市場經歷了經濟企穩到回落,通脹回落到回升,貿易摩擦起起伏伏等,市場整體呈現震蕩走勢。
  • 年度基金市場透視(三)丨2019爆款基金經理風格全解析
    圖1:2019年爆款基金基金經理特徵數據來源:BETA基金經理資料庫02 當前風格適應度:基本一般,除了劉格菘七位2019爆款基金的基金經理,廣發基金的劉格菘在當前市場風格裡面排名市場第一,興全基金的謝治宇、睿遠基金的傅鵬博、興全基金的任相棟、前海開源的邱傑排名市場1/4—1/2,景順長城的劉彥春、南方基金的駱帥排名市場
  • 碳市場年度回顧:2019年碳市場價值創歷史新高
    碳市場年度回顧:2019年碳市場價值創歷史新高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Refinitiv路孚特    2020/6/15 13:32:24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路孚特對全球碳交易量和碳價格的評估,2019年全球碳市場的總價值增長了34%,達到1940十五歐元。
  • 一首歌告別2019——年度綜藝「出圈」歌曲盤點
    經歷了傳統唱片時代、網絡數字時代,如今,層出不窮的音樂類綜藝改變了公眾的聽歌方式和歌曲的爆紅路徑:對聽眾而言,在綜藝裡發現音樂,接著轉移到音樂平臺,擴充歌單,已成為常態;而對歌曲來說,從音樂類綜藝中脫穎而出之後,下一步就是登陸主流音樂平臺,獲得更高的關注度。2019年,音樂類綜藝多面開花。
  • 2019天貓雙11「爆款清單」升級背後,引領全新消費觀
    天貓雙11爆款清單的成功不僅在於貼近消費者需求,還在於緊跟流行並且創造流行。2016 年,天貓雙 11 官⽅爆款清單首次推出「直播盛典」,並揭曉爆款清單 H5;2017年,盛典升級,與⽕星情報局合作,將盛典以「明星+綜藝」的形式呈現;2018年,盛典維持具有儀式感的雙 11 官⽅爆款清單發布活動定調。
  • 2019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9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19年股市回顧與反思(上):行情軌跡  2019 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陳出新、對方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A 股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回顧2019,玩具市場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白駒過隙,轉眼間2019年結束了。猶記得2019年開年之初,玩具行業對今年的市場前景頗為擔憂,認為2019年會是未來10年行業發展最好的一年。如今,回顧全年的玩具市場,平淡是主基調,既沒有全年熱銷的爆款玩具,也沒有某個新渠道玩具銷售表現格外亮眼。當然,在平淡之外,玩具市場仍有值得關注的亮點。
  • 2019年戀愛觀察類綜藝大爆發,素人離成名有多遠?
    她在中國火爆到什麼程度呢,不僅屢次出現在各大KOL的文章裡,各大論壇對「她會選擇誰」討論的不亦樂乎,網易雲音樂還有粉絲專門建立了專屬歌單。愛操心的網友,甚至將「最後變心」的男生叫「大豬蹄子」,渣男的又一別稱。後來,這個詞也火了。這一現象,可謂是一次「破次元」的出名,足以見得年輕群體對戀愛類綜藝的喜愛程度。
  • 2019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9年股市行情怎麼樣
    2019年股市回顧與反思(上):行情軌跡  2019 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陳出新、對方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A 股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回首2019 年,大事回顧、行情節奏、驅動邏輯、結構特徵,從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經驗與教訓,對2020 年又有哪些啟示呢。  2019 年A 股運行的六個階段  2019 年全年,上證綜指累計上漲近20%,萬得全A 指數上漲近30%,上證50 指數和創業板指更是漲幅高達40%左右。
  • 揭秘暑期綜藝版圖:姐姐、樂隊、街舞…爆款製造者都是老江湖
    在經歷疫情突發、中高考順延、排播推後等一系列「意外事件」後,今年暑期綜藝市場可謂是「異彩紛呈」。 6月,各大平臺重磅綜藝均未登場,芒果的新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枝獨秀成為了全網爆款。7月,優愛騰綜N代內容全部扎堆,《明日之子樂團季》《這!就是街舞》《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依次上線並將戰火燃至8月。
  • 內卷愈發嚴重,慢綜藝如何慢得恰到好處?
    可市場的齒輪一旦啟動,就沒那麼容易暫停。即便慢綜藝節目遭到不同程度的質疑,國內渴望復刻《嚮往的生活》爆紅經歷的綜藝節目仍在一檔接一檔的推出。慢綜藝慢在哪裡?為何能走紅? 注意力這麼稀缺的時代,觀眾為什麼願意把時間花在這些看似無聊、節奏慢、缺乏高潮的節目內容上呢?
  • 守正既有爆款IP,創新「三更」青春綜藝,愛奇藝打造偶像宇宙
    而選取派對作為特定場景,將讓THE9以及明星嘉賓們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同時帶給用戶沉浸式體驗感。不僅在綜藝樣式上進行創新,愛奇藝也將以「三更」概念探索偶像生態的其他新形態。作為在線視頻平臺巨頭,愛奇藝近年來積累豐富的頭部綜藝IP資源,打造出多項爆款內容作品。
  • 2019綜藝七星|獨舌年稿
    文/千千2019年,綜藝市場和整個影視行業的關係更加密切了。影視劇開機少了,演員都去上綜藝了。三大演技類綜藝播完了,導演、導師就位了。偶像元年剛過去,第二年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2019年過去了,綜藝陪伴大家的時間並沒有變少,綜藝所引發的話題討論也始終熱烈。以下精選了七部綜藝,以它們為切口,來梳理這一年綜藝觀眾的情緒和喜好,綜藝市場的潮流和動向。
  • 獨立電影的終結與2019年院線電影回顧
    行至2020年,影視行業走過了影視寒冬的唱衰,也經歷了幾部票房奇蹟續寫的神話,回顧去年的電影似乎成了一件極有儀式感的事情。這不僅是回望過去一年的電影,也是告別21世紀的最初二十年。因此,我們在這個時候收穫了無數關於上一個或者兩個decade的榜單,這裡面自然也包含著一種對無可挽回的過去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