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2021-01-15 科技耳目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升及現代生活的壓力,人們對於時間越來越敏感,特別是當代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在吃飯方面,更多的是選擇外賣來節省用餐時間,在這「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式,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大外賣平臺是「餓了麼」及「美團」。

而「餓了麼」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但它的創始人並非馬雲,而是名為張旭豪的年輕人。

他是「餓了麼」網上訂餐的創始人,為何要將其讓給馬雲經營呢。

張旭豪,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和幾個夥伴看重了餐飲行業外送行業,也看中了其突破口,幾個人一起開始創業,在幾次交談中意外因為一句玩笑話「餓了麼」而得取靈感,將其命名。

創業是快樂的,幾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散發著他們朝氣蓬勃的氣息,仗著自己年輕,總想幹一番大事業,而他們也做到了。他們將「餓了麼」運營得不錯,更是在餐飲方面,造就了便捷的用餐事業。因為這新穎且便捷的用餐方式,外賣很快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加之它符合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很快就受到了大眾的喜愛,而也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加入這個行業。

原本一切應該風生水起。

然,創業總會碰壁,因為資金及種種緣故,張旭豪的創業之路舉步維艱,加之「美團外賣」這匹黑馬的進入,使得張旭豪的創業之路更是如履薄冰。

2013年11月,美團上線「美團外賣」。

由於財大氣粗的「美團外賣」加入,「餓了麼」面臨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競爭壓力。

面對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張旭豪的「餓了麼」該怎麼辦呢?

「美團外賣」的出現,使得幾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事實也證明了「餓了麼」確實出現了危機。

一個是靠團購起家有著強大背景的公司,一個是沒有任何背景的單一平臺。

燒錢的競爭,巨頭的碾壓,資本的追逐,哪一項都足夠讓「餓了麼」崩潰。

面對公司的業績下滑,幾個年輕人陷入困境。要想讓「餓了麼」在這狹縫裡繼續生存,為了讓公司繼續運行下去,張旭豪想到了一個辦法:

找一個強大的靠山——馬雲!

這個資本過硬的阿里巴巴無疑是他們最大的投靠者。

經過深思熟慮,2018年,張旭豪和馬雲,經過兩次商談,以665億的價格將「餓了麼」託付給他。

時間也證明了張旭豪的選擇是正確的,「餓了麼」經過阿里巴巴的經營調整,將「餓了麼」併入阿里旗下,運行得非常不錯,很快「餓了麼」又重新以『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在阿里的運營下,更是突破了之前的業績,「餓了麼」像鳳凰一般「涅槃重生」。

與那匹「黑馬」美團的競爭,「餓了麼」依舊站在原來的位置。

那麼,張旭豪將「餓了麼」賣給馬雲,他現在怎麼樣了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12月,張旭豪依舊在「餓了麼」擔任董事長一職,有人會好奇,他不是將「餓了麼」賣給馬雲了嗎?怎麼還會擔任董事長呢?

其實張旭豪將「餓了麼」移交給阿里巴巴後,並沒有離開「餓了麼」。

張旭豪為「餓了麼」付出了很多血淚,馬雲也是個眼光毒辣的投資者,面對人才,怎能輕易放過?

2020年11月,張旭豪以5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第34位。阿里不但併入了「餓了麼」,也併入了一位合作夥伴。

這個非凡的成就也證實了,張旭豪是個優秀的創業者。

有人會設想,現在外賣行業那麼吃香,十個人裡有八個吃飯靠點外賣,市場需求量那麼大,即便不讓給阿里,也能繼續經營下去,讓給馬雲經營,太虧了。

也有人覺得創業風險大,即便是市場需求量再大,面對資本的壓制,最終還是會被資本一家獨大,那麼激烈的競爭力,沒有背景的「餓了麼」很快就會被「美團」吞沒。與其在自己手裡舉步維艱,不如交給阿里讓能者引領會更好。

在這快節奏的生活裡,外賣這一行業也漸漸被人熟知,更有年輕人選擇去送外賣。

你點外賣嗎?用哪個平臺呢?

(本文由科技耳目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80後小夥,如今在做什麼?
    ——張旭豪 這句話是張旭豪說的,實際上他說的並沒有錯,餓了麼這個訂餐系統出現之後,確實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張旭豪也實現了自己通過技術實現改變這一最終原始的衝動。
  • 兩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張旭豪,賺了665億後如今在幹啥
    在這「外賣」行業中的佼佼者又當屬「美團」和「餓了麼」,大家能夠在這些平臺上點餐下單,在家裡就能夠享用曾經要出門才能吃到的美食。隨著外賣市場的擴大,關於這一市場的規則也越來越規範化。美團外賣主要是依託於其app存在,外賣只是它其中的一項業務。而「餓了麼」則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做外賣的軟體。它於2008年由張旭豪等人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2年的風雨歷程。
  •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小夥,當初以為自己不虧,現狀如何
    現在國內的大的外賣平臺其實並不多,影響力最大的也只有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了。作為外賣界的巨頭。在阿里集團的經營下,餓了麼也變得越來越好。甚至還隱隱有著能夠超越美團外賣的潛力。其實餓了麼並不是一開始就在阿里集團的旗下。
  • 23歲成立餓了麼,33歲套現665億,張旭豪:用10年養一輩子,划算
    2010年11月,餓了麼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不僅覆蓋了整個上海地區,還延伸至杭州、蘇州、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餓了麼註冊會員超2萬人,日均訂單量3000多份,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眼光,餓了麼的融資狀況一路飄紅;2011年至2014年,餓了麼一直走在外賣快餐的高速車上
  • 兩個幸運80後,狠狠抓住移動網際網路風口,創業3年多,套現超10億
    3年後賣給美團,胡瑋煒套現15億從容離場,留下的是一串串的羨慕嫉妒恨。 另一個80後的故事更加彪悍,他就是餓了嗎的張旭豪。時光回到2008年,85年出生的張旭豪當時正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晚上和室友們經常打遊戲到凌晨,毫無困意,就是肚子咕嚕咕嚕叫,他們打遍了學校附近的餐館電話想點份外賣,結果不是關門就是不送,搞的幾個人非常鬱悶。
  • 2008年汶川地震時,最先丟下學生逃走的範美忠,如今怎樣了?
    而如今,距離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快12年的時間,範美忠過得如何了呢?昔日的教師範美忠已經是47歲的年紀了,他的小兒子在2015年出生,剛好跟女兒湊成了一個好字。他當初因地震時間一度差點失去工作,在事件平息之後他依然在光亞學校教書。直到2015年的時候他才選擇辭職,只是因為覺得這份工作不再適合他。如今的他是個自由工作者,也可以說是全職奶爸。
  • 餓了麼想「蛻變」,張旭豪要把AI這頂「帽子」變成「呢子大衣」
    圖註:外賣機器人「萬小餓」收購百度外賣後,餓了麼又「亮劍」了,這次劍刃沒有指向美團,而是逼向了人工智慧。近日,餓了麼打造的外賣機器人「萬小餓」亮相了,並喊出了「解決最後一公裡配送問題」的口號。餓了麼的雙腳,想要踏進人工智慧表面上看,餓了麼是一家外賣公司,和人工智慧怎麼都扯不上關係。
  • 喬任梁事件致微博宕機;餓了麼張旭豪批評上海人太安逸;創業導師稱...
    市值約合2659.30億美元。2、「鋼琴黑」炒至2萬元 第二批蘋果手機官網預購今天開啟 昨天是iPhone 7及7 plus 首發日,不少「果粉」一大清早便在各大線下門店排起了長龍,而三大運營商及各大線上平臺的銷售情況也堪稱「火爆」,其中,高配版「鋼琴黑」黃牛價甚至已炒至2萬餘元。 據悉,蘋果官網將在今天上午8點開啟第二批預約購買。
  • 滴滴回應「女乘客遭司機騷擾」;張旭豪:餓了麼保持獨立,將發力新零售;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在北京四環上路 | 極客早知道
    張旭豪:餓了麼繼續保持獨立,將發力新零售在阿里巴巴集團以 95 億美元全資收購了餓了麼後,餓了麼創始人兼現任董事長張旭豪就接受了各方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張旭豪談到了餓了麼與阿里體系的關係,他稱餓了麼會作為獨立品牌、獨立公司、獨立運營,跟整個阿里巴巴新零售體系是協作的關係。在談及接受收購的原因時,張旭豪稱實現公司願景需要資源和生態的補充,阿里巴巴在價值觀和布局上最為契合。張旭豪還透露了餓了麼 2018 年的業務規劃,包括內部新零售和新餐飲的融合組合結構的調整升級,並稱不會因為這次收購改變原先的組織架構。
  • 餓了麼推「e頓健康餐」,讓你邊吃邊瘦身!
    關於餓了麼張旭豪宣布減肥這事……不如我們還是看看那些適合減肥的「e頓健康餐「吧話說前陣子小餓在翻看後臺留言時,突然有一條很辣眼睛:Excuse me?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一臉懵逼,一些餓了麼早期的同事都知道,CEO張旭豪原本也是一枚又瘦又帥的小鮮肉……不過現在呢……小餓不說!(壞笑中)那麼是什麼讓他突然堅定地挑戰減肥,還定了28天的小目標?他是認真的麼?
  • 郭臺銘大撤退,軟銀套現離場,馬雲退休後的阿里現在怎麼樣了?
    公告顯示,按照獲得成本計算,富士康創投最新的交易實現收益1.33億美元,而富士康創投拋售了價值2.72億美元的股票。按照交割最近交易日阿里巴巴的收盤價來計算,鴻海集團仍持有阿里大約價值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25億元)的股票。
  • 中國富豪關閉300家公司,套現500億,攜全家移民海外
    而且這些富豪的身價也越來越高了,2010年宗慶後問鼎中國首富時,財富還是7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460億左右。僅僅10年後,中國首富馬雲的財富就超過了4000億元人民幣。可是富豪人數和財富增長的同時,移民的富豪也越來越多了。
  • 2年燒光6000億的軟銀,憑什麼逆轉?
    原創:小馬哥來源:每日經濟觀察(ID:xmjdy520)引言:說起馬雲,阿里,餓了麼,滴滴,……,恐怕在國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幾個國內最有名的網際網路巨頭背後,都有同一個金主爸爸,對,馬雲"爸爸"也得認的金主"爸爸"。
  • 真正的香港富豪,家裡東西太亂,他隨便賣掉幾件家具就套現2億多
    劉鑾雄在2008年中冒險抄底美國銀行債券,一戰就獲利500億現金。這樣的操作李嘉誠肯定是不敢做的。另外一點,李嘉誠很多經典的投資,其實都不是個人名義的,而是以公司的名義,所以這些很多利潤都不是進入李嘉誠的口袋。劉鑾雄則不一樣,他的投資大部分都是個人名義,這也是為何如今華人置業的股份市值才60多億,但是劉鑾雄的身家超過千億的原因。
  • 馬雲套現430億;央視曝光刷單兼職騙局;理想汽車正式提交美股IPO...
    馬雲套現430億;央視曝光刷單兼職騙局;理想汽車正式提交美股IPO文件;芒果超媒市值反超愛奇藝... 430 億,馬雲罕見大舉減持阿里股票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等網際網路龍頭股價頻頻創新高,但其創始人卻接連減持。
  • 馬雲螞蟻集團的命運,10年前已經被決定
    A+H股同步上市,345億美元募集資金,3100億美元估值。 當初有人統計,因為螞蟻上市,將有50多人身價瞬間過億,上萬名阿里系員工從中受益。 馬雲財富更是會增加270億美元,一躍超過騰訊馬化騰,成為全球華人首富。
  • 香港經濟差,眾人賣房套現!磁帶大王連賣3豪宅,套現上億!
    本港經濟不振,物業投資者亦趁高位沽貨套現,其中有「磁帶大王」之稱的陳秉志,最近連沽3個住宅單位,套現逾億元。 其中比華利山J座中層1室,連2個車位,以4550萬元售出,較兩年前同座同室較低層的單位成交價,低約350萬元;而又一居4座E室極高層單位,以1388萬元售出,較約1年前成交的低層單位
  • 他是馬雲手下隱藏最深的「員工」,掌握450億資產,如今怎樣了?
    ——海濤法師相信馬雲在中國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畢竟他是中國的首富,所以很多人也都會非常的羨慕馬雲,而馬雲手下的員工也都是個個都是英才,因為一個成功的人背後總是有無數的人推動,有一個強大的團隊,馬雲如何能夠不成功呢?而接下來我們的故事也是關於馬雲的一個「員工」。他是馬雲手下隱藏最深的「員工」,掌握450億資產,如今怎樣了?
  • 孫正義拋棄華為5G,斷供晶片,又套現阿里1.2萬億,馬雲終究出手
    華為在2020年2月宣布,該公司已經贏得了91份商用5G合同,其中47份來自歐洲。與愛立信的81份合同和諾基亞的67份合同相比,華為的5G訂單是最多的。即便美國對華為打壓,但還是沒能限制華為的發展。除了拒絕華為5G的美國和日本外,世界其他國家對華為表示歡迎。華為任正非已辭去公司董事會職務。華為前總裁孫亞芳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職務,由田興普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