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80後小夥,如今在做什麼?

2020-12-26 騰訊網

我最早的創業初心並不是賺錢,是想通過技術改變、實現一些東西,從而改變周圍的人,這是一種最原始的衝動。——張旭豪

這句話是張旭豪說的,實際上他說的並沒有錯,餓了麼這個訂餐系統出現之後,確實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張旭豪也實現了自己通過技術實現改變這一最終原始的衝動。

▲張旭豪

前言

網際網路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在用手機隨時可以下單,餓了也不用出門去,只要一部手機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吃穿用度,生活變得十分的便利。現在出門買東西人們也都不需要再帶現金了,通過手機掃碼就能夠支付,這也是通過技術改變的一種生活狀態。

不得不提的還有訂餐app,人們可以躺在家中就訂到好吃的食物,這讓生活變得十分便利,

11年前,張旭豪創辦餓了麼這家公司,就是想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態,如今已經實現了這個願望,而2年前張旭豪也把餓了麼以665億的價格賣給了阿里,那現在的他在做什麼?

▲張旭豪創業初期

幾個年輕人聯手創辦

說起餓了麼的創辦,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這也是非常真實的。張旭豪和幾個聯合創始人分別是康嘉,汪淵,葉峰、曹文學,大家都是上海交大的同學,晚上學習好很晚的時候有人會餓,那個時候他們就希望能有人把飯菜送到門口,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心願最後由他們實現了。

那個時候並沒有網絡訂餐系統,而這幾個人的專業也剛好和這個是一致的,而且他們也都訂餐方面的需求,於是幾個人一合計覺得這件事情可行,於是就開始製作這個訂餐系統。那個時候他們幾個聯合創始人也都面臨著畢業的壓力,自主創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餓了麼聯合創始人

創業初期的艱難

創業都是非常艱難的他們也當然不能例外,啟動資金是幾個人湊出來了,接下來還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其中還有人為了這個項目放棄了去微軟工作的機會,還有2個人為了研發這個程序而選擇了休學,但是他們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最開始因為只是想要試水,所以他們只選擇了一家飯店來承包外賣業務,之後攤子鋪的越來越大,因為張旭豪是整個事情的牽頭人,所以他負責的就會更多一些,一天只能睡幾個小時,而且在非常忙碌的時候他還要承擔送餐的業務。

▲張旭豪

走向輝煌的餓了麼

經過幾年時間的運營,他們已經變成了國內很有價值的初創公司,在2015年的時候餓了麼得到了兩筆比較大的融資加起來有10億,而且很多大企業都對他們十分的看好,而且也的確越做越好。

最開始的餓了麼只接受送餐業務,後來慢慢品類慢慢增多就形成一個美食、醫藥、小商品、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的全品類配送的程序,就這樣張旭豪把餓了麼做成了一個獨角獸行業。但是,張旭豪最後沒有選擇把餓了麼留在自己手裡,在阿里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把餓了麼以665億價格賣給了阿里。

▲阿里巴巴收購餓了麼

綜述:

現在的張旭豪並沒有開始其他的項目,他現在為阿里服務,繼續運營著他曾經一手創造的餓了麼,不知道是因為對自己曾經的「孩子」捨不得,還是阿里給出的條件太好,總之他沒有離開餓了麼這個項目。而且在最新的調查中顯示張旭豪的身家已經有55億,絕對是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和很多富二代相比,張旭豪完全是靠自己獲得了財富的積累,年紀輕輕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是令人佩服的。

【參考資料】《80後」白手起家富豪 》《張旭豪「餓」出來的創業》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由於財大氣粗的「美團外賣」加入,「餓了麼」面臨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競爭壓力。面對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張旭豪的「餓了麼」該怎麼辦呢?「美團外賣」的出現,使得幾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事實也證明了「餓了麼」確實出現了危機。一個是靠團購起家有著強大背景的公司,一個是沒有任何背景的單一平臺。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小夥,當初以為自己不虧,現狀如何
    現在國內的大的外賣平臺其實並不多,影響力最大的也只有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了。作為外賣界的巨頭。在阿里集團的經營下,餓了麼也變得越來越好。甚至還隱隱有著能夠超越美團外賣的潛力。其實餓了麼並不是一開始就在阿里集團的旗下。
  • 兩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的張旭豪,賺了665億後如今在幹啥
    在這「外賣」行業中的佼佼者又當屬「美團」和「餓了麼」,大家能夠在這些平臺上點餐下單,在家裡就能夠享用曾經要出門才能吃到的美食。隨著外賣市場的擴大,關於這一市場的規則也越來越規範化。美團外賣主要是依託於其app存在,外賣只是它其中的一項業務。而「餓了麼」則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做外賣的軟體。它於2008年由張旭豪等人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2年的風雨歷程。
  • 兩個幸運80後,狠狠抓住移動網際網路風口,創業3年多,套現超10億
    移動網際網路不但成就了小米的雷軍,還成就了一大批年輕人,其中最幸運的當屬這兩個80後,他們創業3年多,最後離場收穫超過10億現金。 3年後賣給美團,胡瑋煒套現15億從容離場,留下的是一串串的羨慕嫉妒恨。 另一個80後的故事更加彪悍,他就是餓了嗎的張旭豪。時光回到2008年,85年出生的張旭豪當時正在上海交大讀研究生,晚上和室友們經常打遊戲到凌晨,毫無困意,就是肚子咕嚕咕嚕叫,他們打遍了學校附近的餐館電話想點份外賣,結果不是關門就是不送,搞的幾個人非常鬱悶。
  • 23歲成立餓了麼,33歲套現665億,張旭豪:用10年養一輩子,划算
    2010年11月,餓了麼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不僅覆蓋了整個上海地區,還延伸至杭州、蘇州、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餓了麼註冊會員超2萬人,日均訂單量3000多份,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眼光,餓了麼的融資狀況一路飄紅;2011年至2014年,餓了麼一直走在外賣快餐的高速車上
  • 郭臺銘大撤退,軟銀套現離場,馬雲退休後的阿里現在怎麼樣了?
    本次富士康創投共出售了阿里巴巴133.8萬股ADS,交易價格為203.82美元,交易總金額高達2.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鴻海在公告中表示,拋售過半阿里的股票主要是為了實現投資收益。這已經是郭臺銘2019年以來第二次拋售阿里的股票了。
  • 127億賣掉公司後,如今再套現18億
    127億賣掉公司後,如今再套現18億!在這幾十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很多人踩對風口,在各行各業成功,成為了富人。在現代社會,人人都想賺到錢,成為有錢人,但是我們發現,並不容易,很多人工資只有幾千元,生活成本高,買房成本高,就算拼搏了一輩子,最後才發現自己是普通人。
  • 回顧2020年,餓了麼都幹了些什麼?
    而以"餓了麼"為代表的外賣平臺,也順勢而為,從過去單一的餐飲外送服務,搖身一變成為本地生活服務的頭號玩家。有數據顯示,這一年的餓了麼,各項經營數據漲勢喜人。藉助人們線上消費的習慣養成,餓了麼可謂打了一場漂亮的本地生活服務翻身仗。那麼,餓了麼這一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才能登上這個時代的巔峰,成為本地生活服務的領導者?
  • 餓了麼2020疫情下的外賣大考
    電商淘寶極力下沉的同時,作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平臺餓了麼自然也向著三四線城市進發。2018年4月份,餓了麼被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併與口碑融合,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聲稱主打數位化服務,全面推動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數位化升級,戰略目標也由原來主攻一二線城市轉變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積極投資和擴張業務。
  • 方便麵比3年前少賣80億包 消費者不餓了麼
    世界方便麵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2013年,中國方便麵年銷量從424.7億包增長至462.2億包;從增速來看,2011年國內方便麵銷量同比上升0.4%;2012年同比增長3.7%;2013年同比增長4.97%。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然而,這種持續、穩步攀升的趨勢卻在2013年之後出現了轉折。
  • 2年燒光6000億的軟銀,憑什麼逆轉?
    原創:小馬哥來源:每日經濟觀察(ID:xmjdy520)引言:說起馬雲,阿里,餓了麼,滴滴,……,恐怕在國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幾個國內最有名的網際網路巨頭背後,都有同一個金主爸爸,對,馬雲"爸爸"也得認的金主"爸爸"。
  • 星巴克與餓了麼又撒糖!啡快上線餓了麼
    #美團餓了麼支付方式口水戰# #「啡快」上線餓了麼##餓了麼闢謠不支持微信支付# #星巴克巨虧近7億美元# 全球的餐飲業都在疫情中大受打擊,紛紛上線外賣業務,星巴克在全球損失已達7億。7月29日,主打「在線點、到店取」的星巴克「啡快」服務登陸餓了麼快速自取頻道。加上「專星送」,星巴克兩項在線點創新服務,已在餓了麼集齊。這也是2018年餓了麼與星巴克達成合作後,對消費者服務的又一次升級。
  • 餓了麼給商家免費打廣告的啟示
    如果近期你發現公交地鐵、街頭巷尾、路邊的廣告牌鋪滿了火鍋、烤串、大盤雞等等誘人的美食海報,不要驚訝,收收口水,這全是餓了麼幹的「好事」。4月13日,餓了麼宣布在全國80座城市包下近4萬塊戶外廣告、10萬個酒店電視和480萬臺網際網路電視資源,免費開放給中小型餐飲企業,幫他們打廣告。
  • 餓了麼推推樂園是什麼?為何火爆朋友圈
    近期受疫情影響一直響應號召呆在家裡,但也始終沒有閒著,昨天下午被朋友圈的信息所吸引,無意中接觸到了餓了麼推推樂園,研究了一會發現十分火爆,很快判斷是社交電商的模式,估計也有小夥伴也是剛接觸到推推樂園,但不清楚具體是什麼,那麼就和大家來分享下餓了麼推推樂園是什麼?
  • 「外賣員」王一博上崗,餓了麼大「變臉」,讓你不餓也要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從餓了麼進入阿里巴巴的第一天開始,外界對於兩者到底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就非常關注,因為對於阿里而言,斥重金「迎娶」回家的餓了麼,不可能只是作為一個外賣平臺;而在背靠阿里獲得前所未有的資源和賦能之後,餓了麼的野心也絕不僅僅局限於此。
  • 餓了麼F輪「系列」融資遭質疑 餐飲外賣O2O是偽需求?
    本報記者 王麗娜 北京報導餓了麼近日上演「系列」烏龍事件,引發業界對虛報融資質疑的呼聲。近日,餓了麼宣布新一輪融資金額達6.3億美元。不過,據外媒VentureBeat報導,外賣O2O平臺餓了麼最新一輪融資金額造假,實際融資額少於4億美元。
  • 香港經濟差,眾人賣房套現!磁帶大王連賣3豪宅,套現上億!
    本港經濟不振,物業投資者亦趁高位沽貨套現,其中有「磁帶大王」之稱的陳秉志,最近連沽3個住宅單位,套現逾億元。 其中比華利山J座中層1室,連2個車位,以4550萬元售出,較兩年前同座同室較低層的單位成交價,低約350萬元;而又一居4座E室極高層單位,以1388萬元售出,較約1年前成交的低層單位
  • 先吃飯後付款!口碑餓了麼開啟「城市生活周」
    餓了麼口碑聯合飛豬、阿里健康等共同參與,與星巴克、肯德基、海底撈、奈雪的茶等百大品牌、百萬商家,在上海、北京、杭州、太原、成都等地將「城市生活周」推向高潮。這是在3月16日宣布全面擁抱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推出「七大商家賦能計劃」,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大學後,口碑餓了麼參與的新年第一次重大節日。
  • 5年內連投5家獨角獸,阿里想在印度複製一個阿里?
    據印度公司 Tracxn 發布的數據,截至 2019 年 12 月 11 日,中國在印度的總投資已經達到 80 億美元,相比十年前增長了 40 倍。原因是過去阿里、騰訊的投資者取得了超高回報,而現在巨頭和機構投資者們希望再下賭注,培育出印度本土阿里、美團、頭條、滴滴等,以期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也是從 2015 年開始,騰訊和阿里開始在印度加大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