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復學已有一段時間,
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
有關體育課戴口罩的話題
引起家長們的關注
學校內的體育課怎麼上?
●有的戴口罩有的不戴口罩●
26日上午,在鼓樓小學的操場上,三(2)班和四(5)班的學生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做起課前熱身運動和行走訓練。記者在現場看到同學們有的佩戴醫用口罩,有的沒有戴口罩。在結束熱身運動後,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原地往返跑遊戲。在往返跑前,體育老師建議同學們取下口罩。學生胡梓愉告訴記者,她喜歡上體育課,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現在體育課以做操、球類運動及小遊戲等為主。
當天下午,在解放路小學的操場上,學生被分為五個區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體育運動。「我們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足球。」解放路小學老師楊旭光表示,體育課開始前,他們主要讓學生保持距離,儘量分散。在體育課上口罩是可以戴也可以不戴的,但是我們明確規定在上體育課時不能戴N95口罩,因為那個口罩容易造成孩子呼吸不暢。
在樹人初級中學的校園內,學生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操場。「手臂伸開,前後左右對此,保持距離……」在老師的口號提醒下,大家有序分散,前後左右都保持在1米的距離,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同學們都取下了口罩。
採訪過程中,家長也均表示不建議孩子戴著口罩做劇烈運動,可能會引起缺氧。家長吳先生說,建議體育課在通風的戶外進行,進行體育活動時,可不戴口罩,儘量選擇可保持一定距離的運動項目。
●體育課課時量和運動項目都有調整●
徐州市鼓樓小學副校長王琳表示,因為要實行錯峰入學,體育課課時量進行了壓縮,上午一節課是35分鐘,下午一節課是30分鐘。除了在教學內容上有所改變,在體育課的場地、上下課路線上等具體環節上,也儘量減少人員流動,保障學生安全。
王琳說,現在天氣越來越炎熱,體育課分為室內課和室外課兩種。如果當天的天氣預報高溫超過35℃,下午的體育課全部是以室內課為主,室內課有兩部分內容:第一是老師講解體育知識,其次是室內墊上運動或者上肢動作。
室外課前10分鐘是老師帶領學生進行一些高抬腿、舒展的運動,起到準備作用;中間的教學主要是開展一些遊戲以及球類運動,競賽性質、趣味性比較強的。另外,學校也主動和中考接軌,給孩子們教授一些立定跳遠等項目的運動技巧。最後,孩子們會有5到8分鐘的放鬆運動。
解放路小學體育老師楊旭光也表示,學校在體育課的一些運動項目上進行了調整,比如身體接觸比較密集的運動項目儘量不組織開展,在室外多組織學生進行球類運動、跳繩。
第二就是不能做太劇烈的運動,因為孩子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開始上課後要循序漸進,因此現在體育課運動多是低密度和中密度的運動。
第三,所有體育運動器材,在體育課結束後都會進行統一消殺。課後也會及時提醒學生運動後的注意事項,有序組織學生洗手消毒後排隊返回教室。
連結
複課後體育課怎麼上
教育部出臺《指導意見》
體育活動一般保持1.5米間距,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統一距離、統一速度的集體跑步……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複課後「體育課怎麼上」的問題給出了規範性意見。
《意見》強調,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學校要優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居家學習和複課後體育教學的銜接,複課初期可以適當降低課程標準規定的運動強度及密度要求,多安排非身體接觸性的體能練習和以發展心肺功能為主的單人項目。切實落實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暫停學校大型聚集性活動和運動會。
根據《意見》要求,學校要為師生配備好參加體育活動必要的防疫物資,在課前課後及時對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進行適度消毒防護,合理安排使用運動器材,避免交叉使用。師生體育活動應安排在戶外或通風較好的體育場館進行,一般保持1.5米間距,或對間隔距離進行最大化安排,儘量減少接觸。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
徐報融媒記者 李小委/文 秦媛/圖
原標題:《復學後,我市中小學體育課改成這樣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