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簡寫為 UV。可以表徵化合物中價電子的躍遷,進而可以輔助確定化合物的結構和表徵化合物的性質。濃度:2×10-5 mol/L macromolecules,
2018, 51, 8652−8661典型的 UV 譜圖如圖1 所示,在橫坐標較小處吸收值較高。這是因為「當光的波長減小到一定數值時,溶劑會對它產生強烈的吸收(即溶劑不透明),這就是所謂的』端吸收』,樣品的吸收帶應處於溶劑的透明範圍。透明範圍的最短波長稱透明界限。」 常用
溶劑的透明界限如表1 所示。「人對可見光是可感知的。不同波長的光具有不同的顏色,這稱為
光譜色。白光照到物體上,物體吸收一定範圍波長的光,顯示出其餘波長範圍的光,後者稱為
補色。」 一些光譜色和補色的對應關係如表2。UV 可以分析化合物結構,但在分析化合物結構的實際情況中,核磁共振(NMR)或者質譜(MS)更常用。UV 也可以進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光譜變化,研究化合物的性質。價電子躍遷有四種類型,如圖2。例如,與 σ-σ* 躍遷相比,π-π* 躍遷所需激發光的能量更低,波長更長,因此 π-π 躍遷峰的橫坐標要比 σ-σ* 躍遷峰的橫坐標(波長)更大,更靠右,發生紅移。藍移反之。▲ 圖2 四種價電子躍遷形式和其對應的有機化合物類型
例如對於飽和的碳氫化合物
甲烷,化合物中全部為 σ 鍵,價電子全為 σ 電子。則只能進行 σ-σ* 躍遷,因此吸收波長很短,其最大吸收僅為 125 nm,位於遠紫外區域。如果在上述基礎上引入雜原子 O、N、S 等,即引入了 n 電子,如
溴化物,可能出現 n-σ* 躍遷,因此吸收可能紅移到近紫外,但實際上在近紫外區吸收很弱。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因為含有 π 電子或形成共軛結構,也會引起光譜紅移。如圖3 所示,順式二苯乙烯比反式二苯乙烯吸收藍移,因為順式結構兩個苯環擠在一起,影響了共軛分子的平面性,引起了能量差變化,導致光譜藍移。主要環境變量為測試溶液光譜時溶劑的影響,一般採用小極性溶劑,因為大極性溶劑可能會影響吸收圖譜。對於
π-π* 躍遷,「激發態比基態的極性強,因此極性溶劑對激發態的作用比基態強,可使激發態的能量降低較多」,因而能差變小,發生紅移。而對於
n-π* 躍遷,「在質子溶劑中,溶質 N 或者 O 上的 n 軌道中的電子可以被質子溶劑質子化,質子化後的雜原子增加了吸電子的作用,吸引 n 軌道的電子更加靠近核而能量降低」,因此在 n-π* 躍遷中能差變大,即所需光的波長變短,光譜藍移。具體實例可以參考裴堅教授發表的論文: Unraveling the Solution-Stat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of Donor–Acceptor Polym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lid-State Morphology and Charge-Transport Properties, Adv. Mater. 2017, 29, 1701072。一種化合物可能擁有多個吸收峰,這些峰的相對強弱變化可以推測出化合物的相關性質。一般步驟是先弄清某類化合物通常會有那幾個吸收峰,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再進行對比。以基於異靛藍的聚合物
P2-rn 和
P3-rn 為例進行說明。在這類基於異靛藍的 D-A 聚合物中,一般具有兩個吸收帶,band I 和 band II。band I 又細分為 0-0 峰和 0-1 峰等,其中 0-0 峰表示分子的聚集狀態,越高說明聚集越強。這兩個聚合物結構的差異僅在其中一條烷基側鏈的大小不同,
P3-rn 的烷基側鏈比
P3-rn 的多出 8 個 C 原子。從 UV 圖中可以看出,從
P2-rn 到
P3-rn,0-0 峰的強度 /0-1 峰的強度減小,說明
P3-rn 在溶液中的聚集更弱,這和溶解性對比圖所示相吻合,相同濃度下,
P3-rn 的溶解性明顯較好,即分子更不易聚集,分散的更好。▲ 圖4 溶解性和 UV 光譜(溶劑:1,2,4-三氯苯;濃度:2×10-5 mol/L)「基於異靛藍的給體-受體型共軛聚合物及其有機薄膜電晶體器件」 碩士論文 2018觀點:影響 UV 圖譜的因素本質上都是影響了
價電子的躍遷。我們在拿到一個 UV 圖譜的時候可以首先了解同
類型或者類似結構的分子的 UV 圖譜的大概「長相」。然後分析光譜的
峰的左右移動(紅移/藍移),
峰的上下(高度)變化,從而得到分子自身結構和分子與分子間相互作用的信息。3. Macromolecules,
2018, 51, 8652−86614. Adv. Mater.
2012, 24, 6457–64615. 「基於異靛藍的給體-受體型共軛聚合物及其有機薄膜電晶體器件」 碩士論文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