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搶跑新賽道——探尋江蘇千億民企高質量發展之道③

2021-01-11 江蘇經濟報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數位化時代的到來。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此前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6次提及數位化。近日,記者跟隨省工商聯走訪江蘇千億民營企業發現,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已在江蘇掀起,這些民營企業「大哥大」早已在新賽道上搶先起跑,著力構建數位化發展的新生態,充分享受數字創新與變革帶來的紅利。

機器換人從容應對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給經濟生產帶來極大影響。特別是在戰「疫」攻堅期,眾多行業陷入停滯,鋼鐵企業也階段性面臨「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人員到不了」三大難題。然而,沙鋼不但挺過了這場「陣痛」,還及時把失去的時間搶了回來,憑藉的就是機器換人這一最直接的「解藥」。

「我們從2011年就開始啟動機器換人計劃。」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陳少慧介紹說,從自動打捆機、自動貼標機器人到無人行車系統、自動造球系統等,沙鋼先後投用了一批智能裝置和工業機器人。去年6月底,沙鋼冷軋廠酸軋車間原料庫無人化行車改造項目試運行,不僅實現了原料庫系統的全自動無人化控制,還可實時監控行車各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並對故障報警,大幅減少了設備故障及其排查維護時間。無人行車運行以來,設備故障減少了55%以上,原來燈火通明的庫區也變成了全天候黑燈運行模式,僅電費一年就能節約60萬元。

機器換人只是開始,沙鋼已打造一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車間和8個省級智能製造車間。去年8月21日,沙鋼國家智能製造項目「高端線材全流程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又順利通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總投資4億元,建成後生產效率提高了31.5%,運營成本降低23.2%,產品研製周期縮短35.4%,產品不良率降低26.8%,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9.7%。

恆力集團也打造了多個智能化工廠,同時開發了基於網際網路的營銷訂單及服務系統「紡團網」,如今應用於集團旗下3家化纖公司,所有產品銷售服務均可在移動端實現運行。「一個銷售訂單從接單到發貨,原本最快需要4個小時的審核流程,在『紡團網』系統裡,最多只要10分鐘。」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秘李峰說。

盤活要素挖掘數字價值

亨通產業基地的20個省級智造車間裡幾乎看不到工人,所有設備的生產狀況、控制目標、進度、溫度等主要工藝參數都由光纖集中監控系統實時監測記錄,這裡已實現遠程工藝配方給定、導入和設備訪問。「光有自動化流水線、裝備了機器人,並不能認為已經實現了智能製造。對企業而言,智能製造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亨通集團董事長崔根良說。

如果說智能製造讓製造企業大大降本提質,提高生產效率,那麼對數據這一生產要素的挖掘與共享,更促進了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產品開發模式、商業模式創新,正逐步成為提升企業核心價值的重要驅動力。

南通三建集成應用5G、GIS、物聯網等技術,融合BIM+PM+智慧工地等系統,正逐步推進數字建造,其以人工智慧、區域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核心的「築集採」供應鏈平臺去年交易量突破千億元。

盛虹集團不僅在印染工藝技術、綠色環保、流程管控、售後服務各環節建立大數據協同,革新原有生產經營模式,還推進從石化、化纖到印染的全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形成上遊原料到終端產品、技術研發到下遊應用的高效、智能融合新模式,正在打造集「數字互聯、研發創新、量質並舉、應用拓展」為一體的世界級數位化紡織基地。

沙鋼的全流程數位化材料設計與工藝仿真平臺則改變了產品研發模式,在縮短研發周期的同時,也提升了個性化定製服務能力。陳少慧以橋梁纜索鋼S92B的開發為例說,按照傳統做法需要先確定成分,通常用小爐子試煉、通過熱模擬實驗設計工藝,軋制後發現組織性能不合就調整成分和工藝再來一遍。現在成分和工藝設計試錯都可在智能化仿真平臺上完成,節約研發周期35%以上。在挖掘自身數據資源的同時,沙鋼還收購國外大數據企業,聯合龍頭企業成立大數據產業聯盟。

開足馬力擁抱數字未來

一鍵式自動化煉鋼、連鑄坯智能噴碼機器人,實現無人化的智慧生產,多個生產車間成功入選省級、市級「示範智能車間」; 先後建成能源管控中心、遠程集中計量等系統,實現平臺化的智慧管理;上線設備信息管理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MMS製造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中天雲商」、進出廠一體化管控系統等項目,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走進中天鋼鐵的車間,只見到幾名工人坐在控制室電腦屏幕前從容操作。

「未來,我們在南通建設的綠色精品鋼工廠,工人遠程操作現場甚至會遠離高爐、轉爐等生產區域超過5公裡。」中天鋼鐵集團總裁助理、信息工程部部長魏巍自豪地對記者說。

2020年8月,中天綠色精品鋼示範工程項目在南通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000億元,規劃鋼鐵產能2000萬噸,將以「大型化、高效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設計理念為指導,按照「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戰略目標,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千億級高端綠色臨港鋼鐵產業園。「建成後的產業園將是最潔淨、最智慧、最高效、最安全、最優質的。」魏巍告訴記者,該項目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畫,所以在開工建設之前就將企業數字新基建部分融入設計中。新工廠將配套大規模集控系統、智能製造控制平臺、自動化控制系統,全系統應用高端工業機器人替代工人,實現遠程操作,不僅全員勞動生產率將提升至2000噸/人年,還將大幅提高崗位安全。

「數字經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5G+網際網路』『黑燈工廠』、智慧集控中心等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副總裁高一平說。去年,中天鋼鐵投入2000萬元對常州廠區實施了5G全覆蓋,優特鋼「智造」項目成為全國鋼鐵行業首家「5G+工業網際網路」集成創新應用項目試點示範。下一步,集團將加速建設智慧、數字新鋼城。

2020年11月25日,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創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接任公司董事長,開啟新零售2.0計劃,聚焦消費新場景,以數據驅動,重構人、貨、場,重新塑造產業鏈、價值鏈和體驗鏈。

面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民營企業已在數位化新賽道上開足馬力,全速前行。

江蘇經濟報記者 杜穎梅 劉菁 張韓虹

相關焦點

  • 探訪蘇州千億民企高質量發展「秘訣」
    中央媒體採風團來蘇州採風蘇報訊(記者 陳秀雅)為營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讓先進典型引領前行,日前,江蘇省工商聯啟動「千億民企高質量發展媒體行」活動。香港大公文匯、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華工商時報等10家全國媒體來蘇採風,先後深入恆力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亨通集團有限公司、協鑫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千億級民營企業,實地了解蘇州民營經濟取得的新成效。據了解,全省千億規模民營企業共11家。其中,5家來自蘇州,即恆力、沙鋼、盛虹、亨通和協鑫,數量位居全省第一,佔據半壁江山。
  • 財經獵豹|探秘江蘇民企「千億俱樂部」蘇州製造業「五虎上將」
    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骨骼,多年來,江蘇民營經濟以製造業為根基蓬勃發展,在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江蘇十三地市中,被譽為「全國最強地級市」的蘇州對江蘇經濟的貢獻尤為出眾。在這座溫婉的水鄉,勤勞聰慧的蘇州人不僅建起了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還孕育了多家千億級的民營企業。江蘇11家千億民企中,蘇州企業佔5家,且均是製造業企業,為江蘇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發展的「樣本」。
  • 漢馬科技:發力新能源 搶跑「新賽道」
    ,促進綠色轉型發展。在綠色發展成為主流的今天,低碳環保方面的絕對優勢推動新能源商用車加速發展。而漢馬科技早在2016年3月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項目,是國內較早布局新能源重卡領域的企業之一。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總經理助理 胡珊:經過三年的技術積累,現在已經形成了純電動、混動、燃料電池三大領域新能源整車技術開發平臺,九個系列的整車產品研發平臺,涵蓋了牽引物流車、城市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等多個重卡產品。
  • 金光鹽城纖維素纖維一體化產業基地奠基 攜手江蘇奏響高質量發展新...
    踐行綠色環保助力江蘇與鹽城綠色循環經濟與高質量發展正如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黃志源先生在2017年10月投資籤約儀式中提到的,金光集團在未來20年的發展戰略中,將投資目光聚焦中國江蘇省。鹽城產業基地是全球造紙行業領軍企業APP(中國)與江蘇攜手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重大落地舉措。鹽城產業基地將採用先進的纖維製造與紡織科技技術,與金光集團APP(中國)一貫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綠色承諾一脈相承,是其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造紙領域之外的全新延展。
  • 江蘇交控構建新發展優勢 引領交通體系高質量發展
    立足「國際影響、國內領先」的目標追求,未來的江蘇交控將著力構建新發展優勢,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省屬企業前列,努力成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 蹄疾步穩 高質量發展交出「新答卷 20年前,江蘇交通發展迎來歷史性節點。
  • 浙江發布新一輪民企百強榜單,吉利控股、青山控股、恆逸集團前三
    百強民企中有92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上年度,其中巨星控股、祥生實業、聞泰通訊分別以98.54%、65.84%、65.18%位居營收增幅前三,折射出浙江民企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直面困難,勇於挑戰,搶佔「風口」,做大做強步伐在加快。千億級企業屬浙江民企高質量發展中的「頭雁」。
  • 用友聯袂雲投集團舉辦數位化轉型論壇 推動雲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把握歷史機遇,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並加快推進雲南省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全面推動雲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成志出席本次論壇,並指出:「國有企業總體規模較大、產業層次較多、業務領域較寬,數位化轉型對國有企業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具有雙重意義。」要堅持戰略引領、頂層設計、基礎統一和小思維、大缺口四個原則,真正把數位化轉型與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助推高質量發展。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對我國經濟帶來重大衝擊,但也為促進信息技術發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帶來了機遇。 在這樣一個快速迭代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國有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 中國製造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塑造發展新優勢
    (經濟觀察)中國製造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塑造發展新優勢中新社佛山12月20日電 (記者 程景偉)2020中國企業數位化峰會12月18日至19日在廣東佛山舉辦。與會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製造業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塑造了高質量發展新優勢。2020中國企業數位化峰會暨賽意信息用戶大會主論壇在廣東佛山舉辦。
  • 江蘇銀行沈蓓潔:新爆款「隨e融」領銜數位化轉型新氣象
    新引擎:智慧化引領全盤戰略布局  沈蓓潔首先通過簡述歷史沿革,回顧了江蘇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演進。2017年,夏平董事長首次提出「致力於打造最具網際網路大數據基因的銀行」的戰略方向;2019年,江蘇銀行制定了新五年發展規劃,提出服務領先銀行的總體戰略,將「大數據」納入戰略規劃十大重點工程之一;2020年,江蘇銀行提出全面實施智慧金融進化工程,把「智慧進化」聚焦到客戶體驗上,藉助金融科技理念實現領先市場的「客戶體驗」,構建起真正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力爭在金融服務體驗上比肩網際網路公司。
  • 長三角專家圓桌論道探尋相城高質量發展動力之源
    新華網南京12月16日電(記者劉巍巍)新時代相城精神圓桌會議15日在蘇州市相城區舉行,來自長三角區域的多位專家學者聚首論道,聚焦相城在高質量發展中形成的新經驗、新舉措,探尋推動相城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
  • 瑞安:聚力製造業 數位化轉型
    瑞安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發展製造業智能製造,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打造溫州鞋行業智能化程度最高生產線2019年,瑞安圍繞當地傳統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需求,搭建智能製造創新服務平臺,先後招引13家優質服務機構入駐。在這些服務商大軍中,卻有一支成立不足半年的「奇兵」中電興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半年時間創造了9942萬元的驕人業績。
  •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疫情嚴重時曾爆倉 未來將加快數位化轉型
    蒙牛集團總裁、國際乳品聯合會董事盧敏放表示,此次疫情對全球的乳業產業鏈造成了嚴重衝擊,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蒙牛也在加快乳業產業園建設,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並通過併購重組等戰略方式打開國際市場。「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營養健康的認知大幅提升、喝奶習慣增多,為乳業乃至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好的基礎,未來將是中國乳業發展的黃金10年。」盧敏放稱。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五:數位化轉型戰略
    一、數位化轉型是資訊時代企業級核心戰略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企業發展環境日益複雜多變,機遇挑戰並存。全球經濟從增量發展轉向存量競爭,資源環境剛性約束日益增強,企業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我國產業發展亟需開闢價值創造新空間、由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躍升。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組織邏輯和體系變革,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數位化轉型化解不確定性,是當前戰略轉型核心。
  • DEC2020數位化生態大會:助力數位化轉型與數字經濟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在致辭中指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一種信息技術的變革創新,但遠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智能」,它需要持續性的迭代創新、靈活性的保障機制、敏捷性的組織性結構、可靠性的安全屏障,只有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全新轉變,才能邁向新目標。
  • 千億級產業「集團軍」並進 湛江高質量發展勢頭迅猛
    記者 劉冀城 攝    智慧製造,智慧工廠 處處閃現智慧之光    為順應智能化、數位化新趨勢,湛江鋼鐵積極以智能工廠為載體推進智慧製造,推動管理變革與流程再造,建立鋼鐵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 聚焦民航新基建 數位化助推民航高質量發展
    為了推動疫後生產恢復及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出臺新基建政策,加快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經濟發展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作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及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的行業之一,民航業的新基建及疫後恢復成為社會各界乃至國家關注的焦點。
  • 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核集團召開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
    12月8日,在京組織召開集團公司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會議就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決策部署,加大力度貫徹國資委《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對當前重點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 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 北京電信發布PERFECT京品專線
    來源標題:100G超級寬帶助力新基建 100G帶寬的全光網專線在京面市了。記者昨天(12月11日)獲悉,為了助力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北京電信在京發布了PERFECT京品專線。
  • 共建創新生態,華泰證券力推全行業數位化轉型
    12月9日,2020華泰金融科技投資峰會在南京舉辦,探討如何在全球新格局下,加速前沿科技與傳統金融的融合,通過打造創新生態,實現產業與資本共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金融始終是華泰的立命之本,而科技是助力前行的最重要手段。」華泰證券執行長周易表示,秉承平臺化、開放化的理念,華泰致力於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也希望推動全行業數位化轉型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