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數位化時代的到來。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此前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6次提及數位化。近日,記者跟隨省工商聯走訪江蘇千億民營企業發現,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已在江蘇掀起,這些民營企業「大哥大」早已在新賽道上搶先起跑,著力構建數位化發展的新生態,充分享受數字創新與變革帶來的紅利。
機器換人從容應對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給經濟生產帶來極大影響。特別是在戰「疫」攻堅期,眾多行業陷入停滯,鋼鐵企業也階段性面臨「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人員到不了」三大難題。然而,沙鋼不但挺過了這場「陣痛」,還及時把失去的時間搶了回來,憑藉的就是機器換人這一最直接的「解藥」。
「我們從2011年就開始啟動機器換人計劃。」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陳少慧介紹說,從自動打捆機、自動貼標機器人到無人行車系統、自動造球系統等,沙鋼先後投用了一批智能裝置和工業機器人。去年6月底,沙鋼冷軋廠酸軋車間原料庫無人化行車改造項目試運行,不僅實現了原料庫系統的全自動無人化控制,還可實時監控行車各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並對故障報警,大幅減少了設備故障及其排查維護時間。無人行車運行以來,設備故障減少了55%以上,原來燈火通明的庫區也變成了全天候黑燈運行模式,僅電費一年就能節約60萬元。
機器換人只是開始,沙鋼已打造一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車間和8個省級智能製造車間。去年8月21日,沙鋼國家智能製造項目「高端線材全流程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又順利通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總投資4億元,建成後生產效率提高了31.5%,運營成本降低23.2%,產品研製周期縮短35.4%,產品不良率降低26.8%,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9.7%。
恆力集團也打造了多個智能化工廠,同時開發了基於網際網路的營銷訂單及服務系統「紡團網」,如今應用於集團旗下3家化纖公司,所有產品銷售服務均可在移動端實現運行。「一個銷售訂單從接單到發貨,原本最快需要4個小時的審核流程,在『紡團網』系統裡,最多只要10分鐘。」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秘李峰說。
盤活要素挖掘數字價值
亨通產業基地的20個省級智造車間裡幾乎看不到工人,所有設備的生產狀況、控制目標、進度、溫度等主要工藝參數都由光纖集中監控系統實時監測記錄,這裡已實現遠程工藝配方給定、導入和設備訪問。「光有自動化流水線、裝備了機器人,並不能認為已經實現了智能製造。對企業而言,智能製造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亨通集團董事長崔根良說。
如果說智能製造讓製造企業大大降本提質,提高生產效率,那麼對數據這一生產要素的挖掘與共享,更促進了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產品開發模式、商業模式創新,正逐步成為提升企業核心價值的重要驅動力。
南通三建集成應用5G、GIS、物聯網等技術,融合BIM+PM+智慧工地等系統,正逐步推進數字建造,其以人工智慧、區域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核心的「築集採」供應鏈平臺去年交易量突破千億元。
盛虹集團不僅在印染工藝技術、綠色環保、流程管控、售後服務各環節建立大數據協同,革新原有生產經營模式,還推進從石化、化纖到印染的全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形成上遊原料到終端產品、技術研發到下遊應用的高效、智能融合新模式,正在打造集「數字互聯、研發創新、量質並舉、應用拓展」為一體的世界級數位化紡織基地。
沙鋼的全流程數位化材料設計與工藝仿真平臺則改變了產品研發模式,在縮短研發周期的同時,也提升了個性化定製服務能力。陳少慧以橋梁纜索鋼S92B的開發為例說,按照傳統做法需要先確定成分,通常用小爐子試煉、通過熱模擬實驗設計工藝,軋制後發現組織性能不合就調整成分和工藝再來一遍。現在成分和工藝設計試錯都可在智能化仿真平臺上完成,節約研發周期35%以上。在挖掘自身數據資源的同時,沙鋼還收購國外大數據企業,聯合龍頭企業成立大數據產業聯盟。
開足馬力擁抱數字未來
一鍵式自動化煉鋼、連鑄坯智能噴碼機器人,實現無人化的智慧生產,多個生產車間成功入選省級、市級「示範智能車間」; 先後建成能源管控中心、遠程集中計量等系統,實現平臺化的智慧管理;上線設備信息管理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MMS製造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中天雲商」、進出廠一體化管控系統等項目,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走進中天鋼鐵的車間,只見到幾名工人坐在控制室電腦屏幕前從容操作。
「未來,我們在南通建設的綠色精品鋼工廠,工人遠程操作現場甚至會遠離高爐、轉爐等生產區域超過5公裡。」中天鋼鐵集團總裁助理、信息工程部部長魏巍自豪地對記者說。
2020年8月,中天綠色精品鋼示範工程項目在南通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000億元,規劃鋼鐵產能2000萬噸,將以「大型化、高效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設計理念為指導,按照「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戰略目標,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千億級高端綠色臨港鋼鐵產業園。「建成後的產業園將是最潔淨、最智慧、最高效、最安全、最優質的。」魏巍告訴記者,該項目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畫,所以在開工建設之前就將企業數字新基建部分融入設計中。新工廠將配套大規模集控系統、智能製造控制平臺、自動化控制系統,全系統應用高端工業機器人替代工人,實現遠程操作,不僅全員勞動生產率將提升至2000噸/人年,還將大幅提高崗位安全。
「數字經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5G+網際網路』『黑燈工廠』、智慧集控中心等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副總裁高一平說。去年,中天鋼鐵投入2000萬元對常州廠區實施了5G全覆蓋,優特鋼「智造」項目成為全國鋼鐵行業首家「5G+工業網際網路」集成創新應用項目試點示範。下一步,集團將加速建設智慧、數字新鋼城。
2020年11月25日,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創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接任公司董事長,開啟新零售2.0計劃,聚焦消費新場景,以數據驅動,重構人、貨、場,重新塑造產業鏈、價值鏈和體驗鏈。
面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江蘇民營企業已在數位化新賽道上開足馬力,全速前行。
江蘇經濟報記者 杜穎梅 劉菁 張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