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9日電 (張燕徵)5月28日,蒙牛集團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蒙牛集團總裁、國際乳品聯合會董事盧敏放表示,此次疫情對全球的乳業產業鏈造成了嚴重衝擊,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蒙牛也在加快乳業產業園建設,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並通過併購重組等戰略方式打開國際市場。「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營養健康的認知大幅提升、喝奶習慣增多,為乳業乃至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好的基礎,未來將是中國乳業發展的黃金10年。」盧敏放稱。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 中新經緯 張燕徵攝
盧敏放表示,在疫情最嚴重時期,公司基本停止出貨,每天有16000噸牛奶被收購進來,大概有兩個星期處於爆倉狀態。「疫情時期,我們沒有倒一滴奶,也沒有拒收奶農的一滴奶。為保障乳製品產業鏈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
他介紹道,乳業產業鏈的上遊是奶牛,每天都在定量產奶,受疫情影響,全球很多商店、超市關閉,牛奶銷量在急劇萎縮。盧敏放坦言,疫情期間,蒙牛每天收購的原奶加工成超4000噸的奶粉,相較於之前,平均一噸損失15000元。
在盧敏放看來,保障廣大奶農的利益就是保障乳業鏈的未來。「我們當時的決策就是,堅決不倒奶、堅持從奶農手中收購原奶。我們還向全國合作牧場緊急調撥了30億元資金提前預付奶款,保障牧場持續發展。」
隨著疫情持續向好,中國乳製品銷售渠道已逐漸恢復。盧敏放表示,蒙牛的所有業務在3月份基本已恢復正常,4月份銷售業務比去年同期有兩位數的增長,5月份,在供奶方面還有一定的緊張。
此外,疫情也讓乳製品行業加快了數位化轉型。盧敏放表示,蒙牛之前為了推數位化轉型,做了很多事情,但效果並不那麼明顯,疫情的到來,則加速了集團的轉型。「2月份,我們在全國有10萬個社群營銷群,短短幾周時間,銷售額比例從零佔到全集團銷售額的10%。」
盧敏放指出,數位化的「新基建」能推動整個乳業供應鏈效率的提升。「我們在內蒙古等地正在建設的中國乳業產業園就是『新基建』的一環,物聯網、數位化物流、數位化供應鏈將把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全網打通。」
據悉,2019年9月,蒙牛耗資70.96億元收購澳洲第一奶粉品牌貝拉米,3個月後,又以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1.87億)現金對價收購澳洲品牌乳品及飲料公司LDD的100%股份。針對收購品牌企業接下來的發展,盧敏放稱,貝拉米一季度的業績高於蒙牛預期,貝拉米國內奶粉註冊基本上按照時間表在推進,重組後的雅士利品牌也有不錯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市值在2019年5月8日突破千億,成為第2家市值破千億的中國乳業公司。受疫情影響,今年蒙牛銷售額能否達到目標也備受市場關注。
對此,盧敏放表示,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各種維度的財務指標進行支撐,公司不會特意去做到一個如1001億的數字,更注重的是如何高質量的發展。「我們當年設立這個目標,就是為了推動企業加速發展,現在蒙牛要重回蒙牛速度,能不能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重新回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來,這個才是達到千億目標背後的問題。」(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