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4月銷售雙位數增長、無報復性消費 總裁稱鮮奶業務每年翻一番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財經

由於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牛奶銷售遭到一定衝擊,科迪乳業、新乳業甚至陷入了淨虧之中。

5月28日下午,蒙牛總裁盧敏放在北京接受《五穀財經》等國內主流媒體群訪時表示,疫情期間,蒙牛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最嚴重的時候出貨很少很少,而每天卻有1.6萬噸牛奶進來,因為奶牛是不可能停止出奶的;但是,為了保護產業鏈,蒙牛還是堅持不倒一滴奶、不拒收一滴奶,所以整個公司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儘管在疫情期間蒙牛的銷售壓力很大,但是,蒙牛的管理團隊堅信,疫情過後,牛奶銷售一定會恢復,只不過是堅持幾個月的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2020年3月初,國內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企業開始復工復產,民眾陸續恢復正常生活,而進入4月,本土疫情基本被阻斷,雖然境外輸入壓力較大、本土還要防止反彈,但是,整體來看,國內民眾生活已經如常,餐飲、夜場、超市等各個行業都已基本復甦,牛奶消費開始強勢反彈。

以蒙牛為例,盧敏放透露,2020年3月銷售已經基本恢復,4月銷售則保持了雙位數增長態勢,而5月銷售勢頭則更好。「疫情過後,民眾對營養的認知大幅提升了,喝奶的習慣增加了,這個不光是對蒙牛,對整個乳業的發展都有了很好的基礎。」

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也指出,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公眾對牛奶攝入更加關注,調查結果顯示,四成以上的成人和孩子增加了乳製品攝入量。此外,41.5%的成人和超過50%的1-6歲兒童增加了乳製品攝入的種類。

基於此,近日以來,A股上的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莊園牧場的股票表現特別突出,資本信心得到提振。

「我之前一直講中國乳業的黃金10年,大家可能聽著沒有什麼概念,而疫情發生以後,我覺得加速了這件事情的產生」,盧敏放表示,非常看好中國乳業未來5到10年的發展,「1月不喝的牛奶,你不可能疫情過後再補回來,所以在牛奶上,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但是,作為健康產業,牛奶的這種健康性、可持續性的消費基礎將會更加堅實。」

而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也表示:「牛奶中提升免疫力排行第一位的就是乳鐵蛋白。乳鐵蛋白也是牛奶中所特有的一類營養的成分,對於提升免疫力有重要作用。這一觀點也正逐步地被人們所接受。」

實際上,在疫情期間,由於各地運輸不暢,上遊奶源一度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為了保護養殖戶,蒙牛加大了噴粉力度。

然而,盧敏放表示,目前牛奶消費已經恢復,因此,不僅沒有噴粉,而且在供奶上還有一點緊張,從行業來看,已經恢復正常水平了,即供需平衡。

值得關注的是,以常溫奶起家的蒙牛,近年來,加大了鮮奶業務的發展力度,並藉助現代牧業、聖牧等大型牧場在全國各地的奶源,積極發掘鮮奶市場。

鮮奶又稱巴氏殺菌奶,屬於低溫乳品範疇。相比於常溫奶,鮮奶對於奶源布局、冷鏈體系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為優化鮮奶業務供應鏈,2019年,蒙牛進一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長期布局。其位於清遠和天津工廠於2019年上半年已成功投產,產能及市場反應速度實現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019年,蒙牛的鮮奶業務實現了三位數的同比增幅,旗下「每日鮮語」品牌銷售同比增長近500%,一舉成為國內高端鮮奶第一品牌。

「蒙牛好幾個新興業務增長都非常快,我們對鮮奶的要求就是每年翻一番,我剛剛看了數字,蒙牛鮮奶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雙位數,從零到現在已經是雙位數,牢牢佔據第二名(市場份額)已經沒有問題了,接下來蒙牛就是要做(鮮奶)老大」,盧敏放表示,鮮奶業務發展勢頭非常好,同樣常溫奶業務的勢頭也很好,比如特侖蘇銷售依然是雙位數增長,已經將近兩百億元的體量了。

不過,也有投資者擔心,隨著鮮奶市場的全面崛起,常溫奶市場增長會受到一定擠壓,那是否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呢?

至少在盧敏放看來,鮮奶和常溫奶之間不存在發展衝突,兩者都有各自的角色,都有各自的需求,不是某一個漲了,另一個就會跌了,「蒙牛的鮮奶都是當天生產、當天上架,所以要在全國各地供應鮮奶,對於企業的挑戰還是很大的,你把鮮奶從黑龍江弄到廣東,這是什麼概念?從產業鏈角度來講也是不科學的。」

相關焦點

  • 勇戰疫情 業績超預期 蒙牛2020中報可比業務同比增長9.4%
    8月26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20年中期財報。業績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及社會消費品領域增長勢頭放緩的形勢下,上半年蒙牛各項業務均已實現強勁復甦,收入達375.335億元,歸母淨利潤12.115億元,可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
  • 蒙牛上半年營收可比增長9.4%,低溫牛奶業績幾乎翻倍
    公告稱, 2020年上半年,蒙牛的可比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68.877億元,相較於2019年上半年337.154億元,同比增長9.4%左右。淨利潤方面,蒙牛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12.115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 蒙牛2020中報:近三位數增長每日鮮語穩居高端鮮奶第一品牌!
    來源:金融界網站8月26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20年中期財報。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各項業務均已實現了強勁復甦,收入達375.3億元,歸母淨利潤12.1億元,可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
  • 剛剛,蒙牛總裁盧敏放給出「雅士利+貝拉米」三年小目標!
    尤其是5、6月份增長更加強勁」,8月27日,蒙牛、雅士利舉行的中期業績說明會上,對於備受關注的蒙牛奶粉業務,蒙牛總裁盧敏放也回應投資者表示,貝拉米與雅士利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進入行業前三,而行業前三必須是進入百億軍團。
  • 拆解蒙牛:資產負債率再創新高 丟掉「現金奶牛」
    低溫酸奶方面,儘管行業萎靡,但基於賽道「領跑者」的優勢及渠道下沉的拉動作用,蒙牛2019年該塊業務營收仍實現正增長,連續第15年穩居行業第一。 鮮奶方面,作為蒙牛近年來著重發力的方向,尚處在高速成長期,2019年的營收超過7億元,增速在三位數以上,每日鮮語品牌銷售同比增長近500%。
  • 蒙牛2019年營收近800億,疫情影響今年二三月銷售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實現收入790.299億元,較2018年的689.771億元增長14.6%;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上升34.9%至41.054億元,2018年同期為30.430億元。按蒙牛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其他四大業務板塊來看,佔比最的高液態奶收入678.78億元,該板塊包括特侖蘇、純甄等常溫主力大單品,以及優益C、冠益乳等低溫大單品。
  • 蒙牛鮮奶市場份額佔比達到7.1%
    蒙牛集團近日發布2019年年報,其中顯示,鮮奶作為蒙牛最年輕的業務板塊發展迅速,成為業績黑馬,市場份額從3.1%增長到7.1%,實現銷售同比三位數增長,其中,「每日鮮語」市場份額翻番,已經成為高端第一品牌,「現代牧場」躍居中端鮮奶第二品牌。據悉,為優化鮮奶業務供應鏈,2019年,蒙牛進一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長期布局。
  • 蒙牛近30億元買這家澳大利亞乳品巨頭!收購貝拉米2月後再出手
    後者是澳大利亞第二大乳企,也是日本麒麟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在澳大利亞的乳品業務。公告顯示,蒙牛根據股份買賣協議將予收購的資產為銷售股份。目標公司將於完成時成為蒙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而目標公司的財務業績將併入蒙牛集團的財務報表,且蒙牛集團將擁有目標集團的全部有形及無形資產。目標公司的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其標誌性的知名品牌乳品及飲料產品。
  • 常溫奶失寵,蒙牛伊利光明血拼鮮奶,一升5塊錢,水比奶都貴了?
    目前市場銷量約在300萬噸的規模,五到六年市場容量可以再翻一番,達到500-600萬噸的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000萬噸,因此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 想必,各大乳業巨頭都已看到了鮮奶市場的商機。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鮮奶市場已成為我國眾多乳企爭搶的「香餑餑」。
  • 雅詩蘭黛集團中國市場3月動態:恢復雙位數增長
    雅詩蘭黛集團中國市場3月動態:恢復雙位數增長 CBO首頁 | 作者:吳思馨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05-12  訪問量:
  • 日清食品(01475.HK):4Q2020中、港兩地業務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
    機構:國元國際評級:買入目標價 :7.7 港元投資要點疫情再次爆發,香港業務收入保持良好增勢: 進入 4Q2020,中國香港疫情再次反覆,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繼續提 振方便食品的消費需求,預期四季度,公司於香港地區收入仍可實現雙位 數字增長
  • 可口可樂和蒙牛要在中國合資了
    其中,在低溫酸奶業務領域,蒙牛和法國食品巨頭達能早已進行了合資,後者帶來了「碧優」酸奶品牌。蒙牛在2019年底時指出,公司的低溫酸奶業務在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逆市保持了高單位數增長,「連續15年蟬聯市場最大份額」。至於鮮奶業務,蒙牛稱其持續聚焦每日鮮語及現代牧場兩大品牌,收入同比增長三位數,突破7億元。
  • 鮮奶行情異軍突起,乳業股都漲瘋了
    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國內的乳液市場發展迅速,銷售額增速維持在16%以上,但是在2008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導致行業增速下滑至6.3%,到2015年起中國乳製品行業消費市場仍然低迷,行業低單個位數增速期,近5年複合增長率僅在4.3%。在2019年中國乳製品銷售規模達4196億元。
  • 歐萊雅 肯德基 蒙牛:數位化創新如何帶動逆勢增長?
    2020年,歐萊雅一季度營收降4.8%,中國市場收入逆勢增長6.4%。 這背後,離不開數位化的驅動。不論從科技化的產品、供應鏈的自我突破,還是消費者洞察、數位化營銷,歐萊雅中國正致力將科技變革貫徹到整個價值鏈。
  • 蒙牛成立國際事業部,發揮海外業務協同效應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3月26日,蒙牛乳業發布2019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790.3億元、淨利潤41.05億元郭鐵均取得雙位數增長。本次財報中,蒙牛透露已成立「國際事業部」來綜合管理海外品牌及海外市場業務,在全球乳業資產價值鏈配置的基礎上,發揮海外業務協同效應。
  • 北京SKP今年銷售收入將達175億元,繼續雙位數增長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實體商業受新冠疫情影響重大,而北京SKP逆勢而上成功吸引消費回流。12月17日,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丹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北京SKP今年全年有望實現銷售收入約175億元,繼續實現銷售雙位數增長。
  • 乳企上半年業績出爐:雀巢居首位,伊利蒙牛國內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雀巢在財報中稱,中國銀鷺花生牛奶和罐裝八寶粥業務的戰略審視仍在進行中,戰略審視預計將於2021年初完成。根據達能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銷售業績。上半年,達能實現銷售收入約12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013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銷量保持平穩,同比增長0.1%。從業務構成來看,上半年不同產品品類和渠道的業績表現呈現顯著差異。
  • 融中財經:蒙牛與可口可樂喜結良緣 還生下混血兒「可牛了」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各項業務均已實現了強勁復甦,收入達375.3億元,其中,蒙牛鮮奶業務實現了近一倍的超預期增長,「每日鮮語」三位數增長。前段時間,可口可樂發布了第三季度的報告,全球業績普遍下滑,但唯獨中國市場,汽水業務強勁增長,幾乎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情況。
  • 蒙牛乳業(02319)的2020:A面國際化乳企,B面踐行社會責任標杆
    正如蒙牛近幾年每年的股價表現,不顯山不漏水,但以5年為周期,公司股價從2014年收盤的11.82港元,到2020年12月4日創下43.4港元歷史新高,期間最高漲幅達到約267%,領先行業。即便在2020年這樣特殊的年份,蒙牛仍有最高近4成的股價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