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驚又稱為「叫魂」「喊魂」等,流行於全國各地。中國傳統的位理學認為:
一是人有疾病將死,魂魄離散,須招魂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因而有「招魂」之俗。
二是嬰孩兒童若驚嚇所致,以致魂不附體,此時即須叫魂收驚,使魂魄歸來,除病消災,各地方式大同小異,今天特別說說「喊驚」。
通常來說「喊驚」是母親的專利,一般都在晚飯前後。「喊驚」前先上三炷香。香點燃之後就開始喊,喊的時候要帶上孩子的名字,如小名為狗娃的孩子就喊:「狗娃嚇掉魂回來了沒有?」狗娃媽門外喊,狗娃爹在睡房裡答「狗娃嚇掉魂回來了。」門外的人喊一聲,睡房的人應一腔,一般要喊上十數八腔。喊聲由低到高,悠揚高昂,顯示出父母對受驚嚇的孩子關切的心情。
這一切做法通常極為有效。
「叫魂」體現了大人對孩子的關懷之情,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徹底的安全感。有朋友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叫魂經歷:
「我小時候也被母親喊過魂。那時我有四五歲,因為纏著正在工作的爸爸,爸爸百般解釋都沒有用,一氣之下,爸爸抱著我往機井房跑去。
來到機井旁,我看到深不見底的井底,聽井底的青蛙『呱呱』的叫聲,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聲說:『我不鬧了。』第二天我即不吃不喝,神情恍惚。媽不住地埋怨爸,最後他們決定為我喊魂。我躺在床上,聽媽在門外焦急的喊聲,爸爸坐在床邊,一隻手摸著我的額頭,一隻手握住我的小手,不時地給母親應腔。
心裡頗受安慰,覺得爸爸媽媽那麼親我疼我。第二天又吃了媽給蒸的雞蛋羹,不到中午又活蹦亂跳玩去了。現在想起父母那時呼叫的聲音,心裡還湧起一陣溫暖。那是一種徹底的安全感:孩子,不用怕,爸爸就在你床邊,媽媽也快過來了。」
孩子受驚嚇後,「魂」掉了,第二天「叫魂」後才恢復正常。
介紹如下:
一種情況:通常於簷下、床頭或受嚇的地方,燒幾支香及冥紙,將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後擺動,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響,再將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東方米糧,西方米糧,南方米糧,北方米糧,四大五方米糧。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來歸啊!請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膽來歸啊!」等等。
另一種情況:以小孩的年紀月生(八字)寫在紅紙上,置於灶臺,紙上放一碗水,並點香燭叩頭。然後取一個鬥,遮以包袱,點火尋覓社腳下的蟢蛛,並連喊「某官(老大為大官,老二為二官)歸來!」直至找到二三個蟢蛛,放在鬥中,捧至小孩枕這,邊走邊喊,放下蚊帳後畢。數分鐘後,方可揭開帳子。
東北、華北、南京等地,通常由家人認定其驚悸失魂之處。一人持呼孩童之名,一人叫「回來吧!」一呼一喊,行至彼處。持衣履者張開衣履,'象徵性地一張一閉,然後挾於腋下,高呼孩童之名,另一人則答以「回來了!」表示魂魄已被系住。一路上復呼應一遍,則認為靈魂已經復體。
在風水圈子裡,朋友路人這樣介紹「叫魂」的15種方法,供朋友們參考:
1.用一張蓋過郵戳的郵票,在患者床下燒掉,叫其人名字,然後說回來了。就好了。
2.用一張蓋過郵戳的郵票,在患者床下燒掉,叫其人名字,然後說回來了。就好了。
3.此法需要練一次,五月端午中午午時對著太陽跪念,老祖傳牌令,金剛兩面排,千裡拘魂症,快入本性來,念108遍,以後不需再修,用就可以了,用時念咒一遍,手做捧狀,咒念完,念聲,疾!叫那人名字,摸一下頭,說回來了,就好了。此法效果很大,通過電話也可以操作,對於大人小孩甚至動物都可以靈驗。
4.黃昏時分,拿一個炒菜的鏟子,把門打開,邊用鏟子敲打門,邊反覆地叫"某某(孩子的名字),回來吧!" 家中另一人配合應答"回來了,已經回來了!".
5.天黑的時候,先把孩子哄睡著,你抱她在房間裡;讓你媽或者你老婆在廚房水缸邊(大點的水桶也行),從水缸裡舀一瓢水再倒進水缸,一邊舀一邊喊:「**(孩子的名字),回來喲~~~」聲音不用很大,你在房間裡能聽到就行;那邊每喊一聲,你這邊就輕聲的應一句:
「回來了喲~~~」連喊個三五分鐘,喊兩三天就會好了。
6.用一隻碗,裡面裝上半碗清水,拿一根筷子用手立在水中,一邊念人名——家中死去的親屬的名字,念到誰的名字,如果筷子立住了,就開始跪拜,請求這位親屬不要為難小孩子,然後把水和筷子一起倒在外面。
7.如果您的寶寶晚上睡著了時候,眼睛不是閉合的,而是半睜半合的,就是嚇到了。一般老人都會拿上孩子的衣服,傍晚時分在家門口附近喊著孩子乳名說跟誰回家了。比如孩子叫小娜,由姥姥喊就說:「小娜,跟姥姥回家了啊」。
還有就是可以用珍珠粉和著羚羊角煮的水吞下,也是定驚的。但一般不要請神漢神婆,他們呢多是用硃砂畫符後燒灰衝水給孩子喝下,硃砂當然是有定驚的效果,可對孩子腎功能和肝功能不好!
8.晚上,讓孩子躺在床上,你用一個小碗,裝滿小米,在孩子身上懸空端著轉上幾個圈子,然後,用手拍著床邊,叫著「***,回來了」,叫上幾聲後,再用手拍一下地面,再拍一個床邊,重複幾次。最後,抱著孩子輕聲說「***,回來了,***,回來了...」,讓孩子睡下,明天一定會好。
9.知道梔子花嗎?花開了以後會有結果子一樣的東西,拿拿東西搗爛了,麵粉調和起來。做成小餅。拿破布一條,綁在小孩的手上。就是麵餅要綁在小胳膊上。就是手掌心對上來的小手臂上,我不知道這樣描述你清楚不?然後就叫魂,半夜到村口就叫就可以了,叫孩子小名。叫他回來。第二天孩子的手是烏青的。
10.確認孩子受驚嚇的地方,晚上,拿一件小孩的衣服,到事發地點,嘴裡不停地說:**(小孩的乳名),咱們回家啦.然後回家,路上不停的重複上面的話.到你家門口,喊:**,回來啦嗎?屋裡有人代答:回來了.三遍.進屋,把衣服蓋在孩子身上,睡一覺.
11.你帶孩子到他第一次見到那個人的地方,時間無所謂,傍晚的時候比較好,但周圍不要太吵雜,以免小孩子分神.然後就輕拍她的頭,說一些安慰的話.重要的是語氣要充滿溫柔,讓她趕到安慰.話的內容主要是讓她不要怕之類的,要點是要連續而且押韻.
比如撫摸她的頭髮同時說"摸摸毛,嚇不著"之類的.這些話不斷重複就可以了。記住要點就是語氣溫柔,不斷重複,讓她趕到得到安慰.需要媽媽去執行,爸爸迴避,最好是讓你的孩子知道這是在給他"叫魂兒".不需要隱瞞.要讓她相信,她被嚇著了,"叫魂兒"對她有幫助。
12.找一根針(新針)。一根紅線,一根香,把紅線綁住香,再穿到針裡,然後在孩子睡覺頭的位置扎在牆上,把香點燃,直到有香灰掉落就好了。
13.如果小孩子受到驚嚇特別厲害,要帶他或她到受到驚嚇的地方,在地上畫個圈圈,圈圈裡寫個十字,讓小孩子站在那圈圈裡,在那個受到驚嚇的地方把魂叫回來。
不過,一般情況是不用這樣麻煩的。我們的孩子若是夜裡受驚哭泣,就是拉著小耳朵叫叫就好了。
14.在午夜12點後3點前,在寶寶醒的時候,需要寶寶配合,媽媽坐在床邊一邊唱一邊拍床邊:
媽媽:床幫神,床幫神,小孩兒沒魂你去尋;
媽媽:遠的你去找,近的你去尋;
媽媽:遇山你答應,隔河你應聲;
媽媽:寶寶(叫寶寶的名字)回來吧;
寶寶:回來了(寶寶一定要及時應,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說話或
配合可以讓爸爸幫忙)再重複兩次
媽媽:寶寶(叫寶寶的名字)回來吧;
寶寶:回來了
搞定
15.在太陽沒有落山前,在寶寶的手脈處寫上「白馬大將軍,曉魂快上身」十個字,男左女右。
點擊查看精選道學文章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仙道貴生 無量度人
修行交流
微信:sunmq161
點右下方"寫評論"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