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教程 | 藝術留學 | 名畫鑑賞 | 畫師分享
藝術課堂 | 粉絲投稿 | 星空好物 | 星空周刊
出名要趁早,許多人大學畢業之後事業才剛剛開始起步。可是相同年齡的米開朗基羅,已經擁有震撼世界的代表作了!
年少成名的米開朗基羅,除了年輕時具備一線藝術家的才華外,他也很懂得如何把握住每一次來之不易的創作機會,將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打造成了精美的藝術品。
佛羅倫斯派的米開朗基羅是怎麼走紅的?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是什麼?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哀悼基督》,一起回到文藝復興時期吧!
《哀悼基督》
1498年
175cm
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是憑藉《哀悼基督》這件偉大的藝術作品,迅速的走紅,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
雕刻《哀悼基督》的時候,米開朗基羅才剛剛23歲,耗時三年才完成這件藝術品。
米開朗基羅一生雕刻了三件名為《哀悼基督》的雕塑,但是最有名的《哀悼基督》是今天我們提到的這件雕塑。
後兩件雕塑是米開朗基羅在晚年完成的,其中有一件雕塑米開朗基羅臨終前還在打造,因此有許多傳言說那一件雕塑米開朗基羅最後沒有完成。
《哀悼基督》講述了耶穌在經過了十字架上的折磨,最終離開了人世,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溫柔的把耶穌抱在了懷裡,帶著沉痛悲傷的心情,接受了耶穌死亡的事實。
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對於這個人物的塑造,米開朗基羅將她雕刻的比耶穌還要年輕許多。
因為米開朗基羅想要呈現出一個聖潔女人的形象,讓瑪利亞的青春永駐,所以這件雕塑與以往藝術作品裡瑪利亞的形象,有很大的出入。
《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接受了紅衣主教的邀請,為教堂所作的一件命題雕像。
但是這件雕像的創作背後,還有一段隱喻故事。
文藝復興的領導者薩伏納羅拉遭到了迫害,被宣判了死刑。這件事情對於米開朗基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哀悼基督》這件雕塑可以理解為米開朗基羅對於此事的看法。
雕塑裡描繪的內容,是母親瑪利亞永遠失去了她的兒子耶穌。而現實裡,國家也永遠失去了薩伏納羅拉。對於這個殘酷的事實,所有人理應進行著悲傷的哀悼。
《哀悼基督》是典型的三角形構圖,為了讓這件雕塑更加穩定,米開朗基羅為瑪利亞雕刻了繁重的衣裙,從而承載了耶穌軀體的重量,形成了穩固的效果。
為了完成《哀悼基督》,米開朗基羅找了很多的模特,畫了很多草稿,最後才開始進行雕刻。
耶穌的聖痕在他的腹部上,米開朗基羅處理的十分唯美,但也感覺到了耶穌的痛楚。
米開朗基羅將瑪利亞的神情,刻畫的溫柔恬靜,但越是平靜的表情,背後越是隱藏著巨大的悲傷。
《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留下簽名的作品,他的籤名在瑪利亞的束帶上。其實一開始雕塑是沒有籤名的,但是這總被誤認為是其他藝術家的作品,米開朗基羅只好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1972年一名男子拿著錘子瘋狂的砸向《哀悼基督》雕像,致使聖母瑪利亞的左臂掉落下來,臉部也遭到了嚴重的毀容。
雕塑掉落的碎片多達50餘塊,被在場的圍觀群眾們全部拿走。隨後,《哀悼基督》的修復工作也開始展開,專家們取下了《哀悼基督》後方的石頭進行修補,力求復原成原作的效果。
《哀悼基督》被毀之後,保護措施從原來簡單的圍欄變成了現在的防彈玻璃。
《哀悼基督》是一件看完會流淚的雕塑作品,明明瑪利亞在隱忍著悲傷,讓事情平靜的告一段落。可是為什麼看到這件雕塑的我們,卻早已經哭了呢?
《哀悼基督》別名「聖母憐子圖」,瑪利亞也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呀,她永遠失去了她的兒子,卻還在強撐著,真的是越看越覺得心酸呀!
米開朗基羅的23歲,為我們帶來了《哀悼基督》!即便有太多的悲傷,也請平靜下來再做告別吧!
- end -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刪
官方微信,歡迎聯繫:ylxk18669
為全國粉絲提供線上繪畫教程
為藝術愛好者提供美術/藝術知識
為藝術留學生提供專業作品集指導
為學生成長、藝術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