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哈尼問大家:在國內哪種考試最難?不同專業的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就數據而言,最為艱難的恐怕還是註冊會計師與司法考試。
正如段子裡所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正因為相關知識的繁複性以及備考的艱難,司法考試成為了學生們談之色變的科目。
眾人皆說法考枯燥,然而在這位講師的課堂中,學法卻成為了一種享受(特指但不專指不需要進行司法考試的人員)。
這位老師叫做羅翔,湖南耒陽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畢業,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刑法學、刑法哲學、經濟刑法、性犯罪。
想必大家早已聽說過他的鼎鼎大名,能夠將艱澀難懂的法律知識講得引人入勝,甚至火出圈外,流傳甚廣,不得不令人驚嘆。
即便是對司法不感興趣的人而言,他的講座同樣具有極大的觀賞性,各種案例信手拈來,法律講解妙語連珠,哪怕慕名而來的觀眾聽不明白,也能給出這樣的評價:下飯。
曾經,我們在各種視頻平臺上見到了羅翔老師講座的精彩片段,對這位人稱「刑法學小王子」的教授心生敬佩,卻自認為難以接近。
而當羅老師正式入駐B站後,一日收穫百萬粉絲,驚嘆之餘同樣能夠了解到他的講座受眾究竟何其之廣。
由於並非相關專業,哈尼很難向大家解釋羅老師的水平有多高,但我們說他著作等身,絕對名副其實。
有人抱怨過法學的枯燥,亦有人懷疑過充滿趣味性的講解方式是否會影響到法律的威嚴,但在羅老師眼中:講得有趣便不能使人感受到法律的威嚴了嗎?法律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在他的講解之下,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原本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識變得有趣,甚至讓人為之著迷。
鑑於羅老師在進行舉例時經常使用一個人物張三,要麼無惡不作,要麼死了祭天,被網友們戲稱為「法外狂徒張三」。
這裡簡化一下,叫他狂三,鑑於其在同一個時空中實現了多種犯罪,所以時崎,嗯,二次元的要素集齊了(不是)。
有趣的是,當你在B站上搜索「張三」時,首先出現的是羅老師。
把複雜的事情揉碎了,用簡單到老太太都能聽懂的方式講給你聽,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講解風格,這正是羅老師廣受歡迎的原因。
當羅老師任職的法律教育機構免費提供大量法律教學資源時,絕對想不到那群半禿的法學生會將其中的精彩片段剪輯後傳到各大平臺,然後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看到視頻標題的哈尼往往直接迷惑,這玩意能過審真的離譜。
那些經典案例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想像,現實確實比藝術離譜。
現在哈尼終於理解為什麼央視會把各種普法節目安排到午間檔了,這玩意從始至終都很下飯,聽法律講座確實能上癮。
事實上,所有的法學教授都是段子手,他們的工作從來不會離開對無數案例的分析與整理,法律學多了確實容易喪失人性(霧)。
哈尼並未拜讀過羅老師的著作,不過曾經專門在網上找過他筆下的文章:邏輯清晰,語言洗鍊,對案例的剖析洞若觀火。
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羅老師在熒幕外身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堅定操守。
案例可以講成段子,但將法律娛樂化並非羅老師所願,他始終以敬畏且嚴肅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正是我們尊敬他的原因。
對於我們而言,他的課程確實如同相聲一般百聽不厭,他的法學段子傳遍全國各處,本身就是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普法進程。
當你像追番追劇一般觀看羅老師的講座時,這正是法律的勝利。
從一知半解到熟記於心,我們對法律的理解在不斷加深,現在的中國要遠強過哈尼出生的時代,而我們相信未來會更好。
觀看羅老師講座的人無處不在,正如哈尼也在納悶自己一個學習敲代碼的為何會沉迷其中。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同時希望我們都能如願以償。
這裡是哈尼次元說,期待大家的關注與指教,我們下期再見!
往期文章:
崩壞三《後崩壞書》開啟:起舞於虛空之中!
當你玩遊戲開修改器的時候,你還是熱愛遊戲的那個你嗎?
《我的三體》:真正足以打動人心的國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