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真正學懂了,能夠應用到寫作中

2020-12-26 騰訊網

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持續更新中)

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功用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的 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自然是高中語文教學環節中的重點,第一,每次考試書面表達 從來都是語文考卷中的重頭戲;第二,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可以顯示出學生將課堂 知識向應用能力轉化的水平,或者說它是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體現。就考卷 而言,書面表達在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開放性試題、寫作中都有體現;就實用 而言,寫作中則體現得尤為明顯。

這裡說到學好文言文能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2001 年的高考中,江蘇南京市十三中的考生蔣聽捷同學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隨即,很多媒體給予了熱情關注。由於他首開先河,接著北京、甘肅等 地的學生中在隨後幾年的高考中出現了很多古文寫作的現象。這些學生在考場如此 緊張的氛圍中能用文言寫作,足以證明他們對文言的熱愛和他們深厚的文言功底以 及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

當然,筆者並非在此倡導學生用文言寫作,畢竟現代漢語才是當今通用語言形 式,我們不能逆流而動,與時代背道而馳。但學好文言文而使筆下文字增色的例子 的確不少。

很多學生喜歡看小說,男生讀金庸,女生讀瓊瑤。其實武俠和言情小說作家比 比皆是,為什麼金庸和瓊瑤的小說最受人推崇呢?

仔細琢磨我們不難看出,這兩位 作家的古典文學底蘊豐厚,二人作品中古詩詞俯拾即是。就連瓊瑤的《碧雲天》、《庭院深深》、《卻上心頭》、《在水一方》、《月滿西樓》等等這些小說的名字,均取材於 古典文學作品。

「珠簾卷,暮雲愁。垂柳暗鎖青樓,煙雨濛濛如畫,輕風吹旋收。 香斷錦屏新別,人閒玉簟初秋。多少舊歡新恨,書杳杳、夢悠悠。」這是瓊瑤的小 說《煙雨濛濛》中引用的詩詞,選自歐陽修的《聖無憂》,她還在《卻上心頭》中 引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碧雲天》、《寒煙翠》中引用了範仲淹的《蘇簾幕》等 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金庸小說也不例外。《飛狐外傳》第十四回中的對聯「紅 蠟燭移桃枝起,紫羅衫動柘枝來。」就引自白居易的《柘枝妓》。

《笑傲江湖》第十 四回「論杯」中祖千秋提到幾句詩「玉碗盛來琥珀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 琶馬上催」、「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分別引自李白的《客中行》、王 翰的《涼州詞》和白居易的《杭州春望》,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再贅述了。我在這 裡所說的學好文言文對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理由有三。

首先,文言文簡潔流暢,少閒筆。現在的學生由於生活閱歷有限,自身寫作素 材積累不多,寫作時總是從遠古走來,入題慢、廢話多,堆砌辭藻以湊足字數,而 文言文就少了這一毛病。選入教材的《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因勢利導存鄭於危 難、《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循循善誘救趙於水火、《遊褒禪山記》的敘議結合闡述 人生哲理等等,它們都是文言文中短小精悍的代表:記事詳略得當,委曲簡潔;寫 人雖寥寥數語,卻栩栩如生。文言文的這些優勢教師都可以在講課時對學生進行遷 移訓練。

其次,文言文情真意切,少矯飾。作文,尤其是應試作文,學生為文造情的現 象非常嚴重。由於平時很少注意觀察生活,寫出的文章很多都是無病呻吟。記得有 一次月考讓學生以「面對生活」為話題作文一篇,很多學生選用的材料或是父親不 幸殘疾,或是母親重病,有的乾脆父母雙亡。開始閱卷時我們還沒察覺,後來越來 越多這樣的事例,才知道上當了。到課堂上一問,學生的答案是「我們沒有生活經 驗,只有編啊。」

而文言文中有很多語言優美卻又卻催人淚下的例文。比如李密的《陳情表》中, 他所面對的是眾所周知的虐君晉武帝,而他為了 「辭不赴命」選擇了要供養祖母這 一理由,動之以情,最後晉武帝不僅答應了他的請求,還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養 其祖母膳。「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 是漏。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 這是上文提到的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的句子,此書一出,丘遲即降。從這些優 秀的文言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應該以情動人。

還有,文言文句式整散錯落,詞採優美。比如《阿房宮賦》、《滕王閣序》、《過 秦論》等等。但是,這些文章的詞採優美並不同於學生的堆砌辭藻,古人在音韻和 諧,句式齊整,詞採優美的同時兼顧了內容的充實,所謂「文質兼美」。上述文章 均是此類的典範之作。

以上這些都是文言文中可供學生借鑑的地方。但學生雖是主體,教師終歸是主 導,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文言文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視文言文 作為「文」的一面,我們要加強引導,讓學生汲取精華,做到「取人之長,為我所用」。

相關焦點

  • 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有什麼用,我們要不要學文言文?
    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有什麼用,我們要不要學文言文?學習文言文有用嗎?答案有兩種,無非是有或者沒有。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完全沒有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根本就不會接觸到文言文,因此認為文言文是一種無用的存在,有些人甚至強烈要求要把文言文從中小學教材中剔除出去。
  • 電子辭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高考英語試卷中,書面表達共計40分,佔據試卷總分的27%。如何能夠在寫作部分獲得高分,將會是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要求學生在進行寫作部分的時候,要學會正確地使用詞彙和句式,使語言表達連貫銜接順暢,能夠表達出作者的寫作目的。
  • 文言文「不美」了?網友呼籲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文言文,真的行嗎?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這是現在學生自己歸納的「語文三怕」。「文言文」被排在「第一怕」,由此可見,對學生來說文言文的確是非常難學的內容。於是有人提議「刪除文言文」,把要學的文言文都翻譯成「白話文」來學習,這樣就好理解多了。然而,但凡對「中國文化」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絕不能從語文教材裡面取消!
  • 學生黨公認「最難背」的文言文,能全背的是學霸,學渣:背到想哭
    文/樺樺育兒經相信在各位的學生時代中,大家都經歷過背文言文的階段,背課文是能夠幫助到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所以語文老師們也是經常會讓同學們背誦一篇文章。這樣還可以夯實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考試中也能更加順暢。但是每一篇的文章難度都是不一樣的,語文也充分地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學生最難背的課文當屬是文言文了,篇幅較長不說,而且有些字還不叫拗口。所以學生們想把整篇背下來也是很不容易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哪些學生公認最難背的文言文有哪些吧!
  • 文言文的學習,搞懂字句之外,更要多些人文積累
    當然這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有那一句「天下苦文言文久矣」的參照,學習的過程中這一小小的插曲,如行進中有奇異的小景致令人愉悅一般。 以後的教學中也嘗試著去尋找這樣的樂趣,偶爾也會得之,但越來越發現,學習文言文的根本,還是要從文言文自身的特點出發。
  • 從中考看小學語文文言文學習,只背誦很難提高,跟著考試走才有效
    小學生文言文學習,老師通常會以背誦為主,因為很難對小學生講清楚文言文學習的要點。儘管大語文的提倡是把語文學習運用到生活中,但是在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比較難使用到文言文。但這並不是說,小學生學文言文、古詩詞就沒有用,學習文言文了解語言的發展規律,體會古人的文學修養,其實就是閱讀基礎的練習。
  • 文言文快速提分學習計劃,中高考想拿高分不發愁
    文言文是考試的必考項目,根據考綱要求,著重考核學生對文章的詞語或句子的理解,像實詞虛詞的含義或用法、倒裝句的翻譯、文學基本常識等。 許多學生會把焦點放在語法規則的學習上,如背誦常用虛詞「之乎者也」不同語境下的意義。先學語法,效果往往不佳,而且學習過程極其枯燥。
  • 多年語文老師揭秘:文言文可不能這麼學
    今天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提問了幾句《誡子書》這篇文言文中的重點語句。只是結果出乎意料,被提問的孩子在回答「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時,一直在撓頭「我明明記得啊,怎麼就順不下來了」。其實這是很多學生初學文言文的誤區:以為只需要把整篇文言文的翻譯背誦下來就可以了。
  • 高三學生被4篇文言文難倒?尤其是第2篇,學生:比中彩票都難!
    離騷在高中文言文之中算是為數不多超長的內容了,不過好在這篇文言文不用全部背誦,只需要背誦其中的節選就夠了。但是,你以為這就輕鬆了嗎?不,難度並不低。想當初多少學霸、學神敗在這篇文言文之上,文中的「兮」字實在是太多了,背誦起來不僅不通順,而且很拗口,當一個班的同學都在那裡「嗚呼哀哉」那場面讓慄子姐姐一度認為自己跟他們都能在同一水平線上了。
  • 學好文言文和古詩的方法一樣,先學字後學句,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
    不少同學都覺得,和古詩詞比起來,文言文很難學。光是實詞、虛詞等語法就能把人學迷糊了,而且古代人真的是這麼說話嗎?大家用文言文交流起來也太費勁了。我們的學生站在現代語文的基礎上看古代漢語,有不理解的地方很正常。知識學好文言文,其實和古詩詞的學習方法一樣,都是先疏通文字再理解句子,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體會到古代人通過文字表達的情感。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 什麼才是真正富有?《周易》中可能會有答案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呢?上一卦同人卦中講「我與人和」,大有卦中講「物歸我有」,這就像是一種因果關係。《象辭》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大有卦的卦象是乾(天)下離(火)上,火在天上,光明普照。君子看到這種現象,就知道要遏制惡念、發揚善念,順應天道賦予人的美好使命。
  • 文言文教學,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看完這篇恍然大悟
    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不求甚解」未必不好,然後追本溯源,從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說起,全面分析了這句話的意思,認為前後兩部分「緊緊相連,交相闡明」,進而提出自己對「不求甚解」的認識:「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於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麼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
  • 高考作文該不該寫文言文? 看看語言泰鬥王力教授怎麼說
    想起2001年,一篇題為《赤兔之死》的文言作文獲滿分,此後幾乎每年全國都會出現一兩例高考文言文作文優作,由此也引發了該不該提倡學生用文言寫作多年的討論。關於一般青年們用文言文寫作的問題,語言泰鬥王力先生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學不好固然是貽笑大方,學好了也就是作繭自縛。文章越像古文,就越不像現代的話。」本期的「國風堂」,我們就接著王力教授的觀點談一談這個問題。
  • 中學生文言文功底好,家長:從小學開始小古文學習,全靠打基礎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重難點,是很多同學非常頭疼的知識內容,那就是文言文學習。到了中學,文言文的段落、選材都開始加長變難,很多同學讀不懂,認為比小學還難學。漸漸地也對語文失去了興趣。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關於課文的選取,更是突出了古詩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
  • 含蓄典雅,腹有詩書氣自華:如何從高一開始,學好文言文
    第二,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被學生忽視,這是語文學科教學本身的問題,重理輕文是學生的常態。第三,文言文相對於閱讀寫作,知識點繁雜,記憶背誦難度更大,學生更不容易接受。作為古代書面語,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文言文佔據了重要地位,所以,文言文中,有許多名言名句乃至名篇,有的甚至固化為成語流傳,那麼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僅舉一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蕩》——意思是沒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終的。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於勸解人要善始善終。
  • 三年級小學生寫文言文贊老師,老師「驚掉下巴」
    日前,武漢市江岸區瀋陽路小學三年級學生楊演樺,獨具匠心地用文言文來表白喜歡的「白師」,英語老師白浪將該文在朋友圈曬出後,不僅實力圈粉引來一眾朋友點讚,還有人贊該學生為古文「神娃」。該文全文如下:《吾最愛之師——白師》師姓白,性如蜜,令吾溫暖親切。初遇白師,心憂師嚴且厲,後遇一事令悟白師嚴且柔。一日白師課上,吾同窗忘帶硃筆向吾借。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本文是我的原創書《學成語 ,通文言》的編寫體例編寫體例1.本傳共收錄成語5000 餘條,主要是針對高考大綱要求的120個(本書加入7個,實為127個)實詞。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3.詞條編排規則是:先列出要解釋的單字,然後分別列出其意項,舉出該義項的成語,並如以解釋。一個意項多條成語的,逐條列出。
  • 高中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生僻字很多,你還背得出來嗎?
    很多人在初高中時期都背誦過語文課本中的優秀文言文,比如「逍遙遊」,「離騷」等。相比於詩歌的押韻和郎朗上口,文言文由於篇幅較長,生僻字較多,成為很多學生的噩夢,基本上背誦一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今天我們就要介紹這篇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
  • 初中文言文學習法:3個筆記法把文言文學透,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點,從小學階段開始,我們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問題:背誦、抄寫、釋義、閱讀……每一個學習環節做不好,基礎打不好,文言文的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到了初中,隨著課文難度篇幅的增大,語文是越來越難學了。考試中,文言文再也不是書中的課文節選,有些段落每個字你都認識,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根本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