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2020-12-16 關山聽風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這裡既然說的是「農村人」,那我就按農村裡的傳統介紹一下,看看「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句話,與讀者朋友當地的鄉俗鄉情相差有多大,與農村傳統習俗差距有多大,農村到底有沒有這種情況。

1、農村舊俗,「眾人眾事」的紅白喜事,都是不請自來,白事娘舅要「報」

什麼是「眾人眾事」?就是說,家裡的紅白喜事,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出工出力上,必須在眾人的協助下才能完成的事。說明白一點,就是一個家庭的事情,成為一個村子裡人要共同的事情,互相幫忙不分彼此。這種事情在農村有兩種。

第一種是建房豎排。

農村建房被稱為「千百年好事」,也稱「百年大計」,這種事自然是喜事,也就是通常說的紅事。舊時建房,我國大部分地區建的都是木結構房子。現在一些古村落,從外面看是磚屋,事實上還是以木結構為主,裡面的四排三進,是木結構的,外面三面用磚牆砌,叫封火牆。因此,從外面看,青磚青瓦,不像是木結構房子,而實際上內部結構還是以木質結構為主。比如我國著名的徽式民居,就是這樣的房子。北方傳統的大型建築也是這類似這種房子。

這種房子的修建,先要把排立起來。豎排時要幾十個勞動力,一小部分是主人請的,大部分是主動幫忙的,無論是請的還是主動來幫忙的,都不要支付工錢。一般來說,立排的那天也就是上梁的吉日。舊時習俗,要辦酒宴。

舊時,建房隨禮,不像現在,大多封紅包,那時的農村大多送米送菜和油等。事實上都是一些帶扶助性的物品,農村俗語叫「親幫親,鄰幫鄰」,我國優秀鄉村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建房送禮,一般不用回手禮。平時一些村裡鄰居鬧過矛盾,甚至相互之間不說話。在建房時送一些禮物上門,從此也就冰釋前嫌,雙方都很體面地和好。

也就因為如此,舊時農村建房豎排上梁,在很多農村都被列入「眾人眾事」,不用請,自己上門來幫忙。

現在,農村很多地方建房都用鋼筋混凝土和磚,不用豎排了。但一些農村的親戚之間的人情還是少不了。比如說,封頂的時候,親戚都會來送禮祝賀。有的農村,每建一層樓,均有親戚請建房工人的吃酒。

第二是白事。

農村逢哪家有喪事,也被納入了「眾人眾事」。 辦喪事需要很多人手幫忙,包括陪夜,大多是村裡人主動上門幫忙。只是過去幫忙是無償的,義務性的,現在農村一些發達到地方,很多已經是商業化和專業化了。比如,辦酒席都外包給專業隊伍。這種事現在的人大多比較熟悉,這裡也就不贅述了。

白事有的親戚中必須禮數要到,那就是娘舅家。舊時,報娘舅可不是報個信那麼簡單,必須要長子上門報喪,還要帶上能辦幾桌酒的酒,一般放到排行老大的舅舅家,再由舅舅組織娘舅家的人吃飯,商量奔喪的相關事宜。如果不報喪,娘舅家是不會上門的,還有可能從此就斷絕親戚間的來往。

2、紅喜事鄰居不請也自來,嫁女結婚娘舅要「請」

村裡哪家有結婚、嫁女、生小孩、做生日、做壽等這樣的喜事,作為同一個村,或者同一個家族的人來說,就看人家辦不辦酒,如果辦酒,按傳統習俗,不用請,自已會上門來。一些地方稱「趕灑」,一些地方稱吃喜酒、做生日、祝壽等。直到現在很多農村都是如此,除非搬到城裡去了,或者早早搬離了家鄉,發請貼以示尊重。要是還生活在農村裡,給村裡人或者自己的家族發請帖,人家會說發請帖的人有什麼毛病,或者說是不是把村裡人得罪完了,非得請人家才會上門?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這家人先前與村裡人「老死不與人相來往」,現在自己逢喜事,想熱鬧一下,又怕沒人上門,所以就向村裡人發請帖。其實,像這種情況,即使這家人發了請帖,別人也照樣不上門來。俗語說:「人情是把鋸,你來我去」,說得文雅一點叫「禮尚往來」。

如果「紅事不請不到」專說娘舅,想想農村習俗也不對。農村紅事中要請的一般只有嫁女和結婚。按農村的規矩,嫁女叫做「接舅舅」,其實也就是說口頭告訴他們就行了,用不著發請貼,其他親戚也稱「接」。只有男子結婚,娘親舅大,必須要上門送請帖。就是現在有了電話,聯繫很方便,但上舅舅家的門送請帖,這個程序省不了,不然就是對舅舅的不恭,不請他們肯定不會來。其他親戚也必須下請貼,才符合農村傳統禮節。但村裡人和家族人是不用請得,來不來由他們自己決定,一般都會主動上門來祝賀。

其他的紅事,娘舅不請也會主動上門,比如滿月酒,一般在坐月子時就來看過了,禮也送了,辦酒時不可能不請他們來。還有生日酒、祝壽酒等,他們會主動上門來。特別是祝壽酒,娘舅一般都是離壽辰還有幾個月,就主動上門來打聽辦不辦酒,好提前做準備。在農村,一般娘舅家來祝壽是最風光的。

總而言之,「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種說法,說是「農村人」說得,很不準確的,與我國農村的傳統風俗文化不相符。就是在城鎮,這種說法也不是事實,欠準確。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儘管紅白事同等重要,但是在農村卻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啥呢?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家中辦喜酒,那麼人們在收到請帖以後才會去參加,如果沒有收到請帖的話,就不會前去幫忙或參加婚禮。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而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就能夠簡潔明了地概括出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種習俗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麼在這句話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等到結婚那一天,除了親朋好友之外,村裡人大部分都會前來,圍坐在灶臺邊上邊吃邊聊,什麼都不需要幹,主人家也非常歡迎,畢竟結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人多了熱鬧。所以在農村結婚,幹活的都是一個「門種」的人,其他人只需要等著吃喝就行了,所以就有了「紅事等吃喝」的說法。
  • 紅事推後,白事從簡,疫情過後白事還能這樣實施嗎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目前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新型肺炎的發展情況,因為疫情一天不能解除,大家都不能放下心去工作,當下發展的形勢依然是非常嚴峻,城市和農村都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目前小編依然被滯留在農村老家,所以對農村目前防疫措施還是比較了解的,近段時間村裡有幾家紅白喜事,紅事一律往後推
  • 黃龍白事從簡 紅事推後
    2018年支部及時為一家人申請了低保,逢年過節還時常接濟,讓這個被困難壓得喘不過氣的家庭重燃生活下去的信心。老人不在後,按照傳統習俗,白事操辦過程中免不了有大量人員聚集。村支書曹紅喜心裡明白要是依然按「老規矩」辦事,無疑會給當前的疫情防控帶來極大風險。事關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傳統習俗必須給疫情防控讓路,否則,一旦因人員聚集出現病毒傳播,後果不堪設想。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在以前的農村要說最熱鬧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紅白事了,可能很多小孩更喜歡紅事,因為可以收到喜糖,對於白事是心有畏懼的。不過在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我們村有不少小孩,更喜歡別人家辦白事,看人家出嬪。除了小孩愛去看人家出嬪,一些大人也會去圍觀。
  • 以前農村有白事,村民都會自發去幫忙,現在為何有人不願意去了呢
    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農村居民都會自覺去遵守。比如,農村居民有人過世,事主的家人吱一聲,大家都會去幫忙(不去不行嗎)?其實這種現象,是和以前的傳統習俗有關。在現今可不一定就有人會遵守了,原因下面給大家講下:為何村裡一有白事,農村居民一定要過去幫忙一、在以前,從有人過世,再到入葬,這是一個很繁瑣的流程,會把事主的家人累個夠嗆。從過世後的守夜、停屍、報喪、弔唁、做七、再到入葬等等,每一項都要做到。這是很耗精力的事情,通常事主家人就是再多,也是忙不過來的。
  • 定州市關於疫情期間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關於疫情期間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全市城鄉廣大居民: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蔓延,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我省近期出現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 農村老話「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啥意思?該怎麼送禮
    喜慶的日子在農村是大家都歡樂的日子,這一天所有的不開心都會被收藏起來,因為「大吉大利事事順」是咱老祖宗留給咱們的規矩,這高興的一天客人肯定是想著過來沾沾喜氣的,可一些特殊情況來不了也是情有可原的,最關鍵的是客人也通過隨禮金的方式表達了祝賀,如果這時候在用不好的心情去想這個事情,那麼就是對客人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同時也會影響其它客人的心情,所以在辦紅事的時候,一旦出現禮到人不到的情況
  • 冬季白事增多,白事「新怪象」成為負擔,農民:不讓別人說嫌話
    導讀:冬季白事增多,白事「新怪象」成為負擔,農民:不讓別人說嫌話今天已經是正式進入12月份了,天氣寒冷了,到7號就要到大雪節氣了,冬季的寒風已經有寒風刺骨的感覺了。在農村,老年人最怕的季節就是寒冷的冬季,這也與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老化抵禦寒冷的能力下降有直接關係,所以一到冬天,老人們也很少出門了,都窩在家裡烤火,或者手裡拿一個烤火罐,一個小罐子,裡面放著帶火芯的草木炭灰,利用餘熱給手部供暖,這是老人常用節能的方法。
  • 引導居民群眾做好疫情防控 崖州區倡導紅事緩辦白事從簡
    本報訊(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林志猛 通訊員 周瑜)為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聚集,崖州區對近期轄區內發生的多起婚事喪事及時介入,引導居民群眾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的事例在崖州區並不是個例。截至目前,崖州區居民共取消或延期紅事5場次,簡辦白事25場次。宴席可延期,戰「疫」不滯後。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崖州區通過大喇叭、微信群、橫幅、一封信等形式,充分發揮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 農村紅白喜事出多少人情合適?老農:每年紅包不少於3萬塊!
    ,服務員問他是紅事還是白事?結果他直接懟回去,說你們家跟閻王爺有親戚啊,白事有提前一個月預定的嗎?雖然只是一個段子,其實真的就反映出了在農村裡面紅白喜事的一種說法叫做紅事叫,白事到。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結婚的喜宴的話,一般是要先自己去通知親戚朋友,到時候到場。但是白事的時候,一般親戚朋友都會主動的上門。而在上門之後都要隨份子,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那麼在農村裡面隨份子的話一般要給多少錢呢?
  • 紅事緩辦、白事簡辦!雲南馬關縣發布通告:不得組織參加「殺豬飯...
    每經編輯:王曉波 雲南省馬關縣人民政府網站11日發布《關於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暫停各類演出、文體賽事、花山節等活動;廣大人民群眾不得組織、不得參加「殺豬飯」「過年走訪」等聚集性活動,嚴格執行「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白事辦理要按規定報村委會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是存在於農村裡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每個地方的農村都有,而且這些老規矩極有權威性,不是寫在紙上的,但是村裡每個人都在遵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農村白事時找人幫忙,不找就不說了,找了就必須去,因為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再比如紅事端盤子,管你在外面是老闆還是打工的,讓你端你就得端,別廢話,也不能拒絕。這就是這句話完整的意思,這是句歇後語,按照這句話中的意思,這是不錯的。
  • 農村白事講究多?什麼事情不能做?你知道嗎
    一個日日相見,相處聊天的人,憑空就從世界上消失,相信這是他身邊親戚朋友都無法接受的。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它們永遠都活在最親近人的心裡。祭奠先人的方式有很多,特別是在人剛去世時,往往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儀式,不讓其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個世界。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給多少錢?聽聽大家怎麼說!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段子,有一個人去酒店訂宴席,服務員問他是紅事還是白事?結果他直接懟回去,說你們家跟閻王爺有親戚啊,白事有提前一個月預定的嗎?雖然只是一個段子,其實真的就反映出了在農村裡面紅白喜事的一種說法叫做紅事叫,白事到。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結婚的喜宴的話,一般是要先自己去通知親戚朋友,到時候到場。
  • 大連金普新區發布一號令:「紅事」一律停辦,「白事」必須從簡,嚴禁...
    【#大連# 金普新區發布一號令:「紅事」一律停辦,「白事」必須從簡,嚴禁人員聚集】經大連金普新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研究決定,下達命令如下:1.全區各單位各部門要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依託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單元樓(村民小組)、黨員(骨幹戶)五級網格化聯防聯控體系,形成嚴密鏈條,層層壓實責任。
  • 蚌埠馬城鎮草寺村:紅事延緩白事從簡 移風易俗攜手抗「疫」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禹會區馬城鎮草寺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推進移風易俗,本著倡議紅白喜事「紅事延緩、白事從簡」的原則,主動上門宣傳動員,將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聲音傳遍鄉村的每個角落,最大限度的減少交叉感染,阻斷疫情傳播。
  • 出嫁當天,新娘臨時加價要十萬離娘錢,不料紅事變白事
    在很多人眼裡,結婚必須要講排場,因為這關乎到娘婆兩家的面子問題。隨著生活檔次的提高,結婚費用也在水漲船高,男方條件再不寬裕,也都會盡力按照習俗操辦婚禮,該有的禮節和環節一樣不少,爭取做得讓女方滿意。在一些農村地區,彩禮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還有三斤三兩,直接上稱。
  • 長期吃外賣,這3個危害不請自來,別不當回事!
    健康是身體的大事,生活中,如果你長期吃外賣,那麼你的身體將會受到下面這3個影響,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外賣沒你想的那麼好,看看關於外賣的幾個健康隱患:●外賣的健康隱患一:衛生不達標、營養不達標: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外賣並不健康,安全衛生也有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