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2020-12-21 農人牛牛

在以前的農村要說最熱鬧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紅白事了,可能很多小孩更喜歡紅事,因為可以收到喜糖,對於白事是心有畏懼的。不過在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我們村有不少小孩,更喜歡別人家辦白事,看人家出嬪。除了小孩愛去看人家出嬪,一些大人也會去圍觀。

至於為何別人家辦白事,有人喜歡去圍觀,這其中有什麼門道嗎?下面給大家講解下。

農村小孩喜歡看出殯的原因

小孩愛去看人家出殯,並不是小孩的膽量過人,而是有誘惑,戰勝了他們對出殯的畏懼。在90年初和更早之前,對於農村小孩來講,零花錢是很侈奢的東西,那時農村家庭多數較為貧寒,小孩能得到零花錢的機會是很少的。

不過在我們當地有個習俗,是可以滿足小孩拿零花錢的願望,那就是白事。

在我們村當事主家把棺抬到墓地時,為了答謝一路送葬的路人和小孩,會給他們發錢(80年代年前是發火柴),這個錢少的有5分,土豪會發5毛、1元、5元都有。有人可能覺得這錢拿了好嗎?其實我們當地一般只有小孩會拿這錢,大人是不好意思跟上去拿的。大人也不反對小孩去領這個錢,不過都會告訴小孩,拿到錢後,往土裡搓一搓去一下晦氣,這樣就可以安心花這筆錢了。我們村裡把這錢叫做:分花彩。

一些土豪家庭,為了吸引更多的小孩去,會用撒錢的方式,這樣動作麻利的小孩去送一次殯,可能就能得到幾塊錢。這錢父母是不會沒收的,只能小孩自己用,因此我們小時候一些膽大的孩子,看到人家出殯就會跟上去,就是為了得些零花錢。

小孩是去看出殯是為了得到零花錢,農村大人們去看出殯,卻是有不同的目的

1、農村人喜歡攀比,白事也會攀比,一些大人去看別人家的出殯,主要是看人家辦的規模。這樣自己心裡也有底,以後自己再去模仿。

2、有些人是純粹是看熱鬧的,這些人一般是婦女較多,她們會通過別人穿的衣服,猜測與逝者的關係。也會討論,哪個人是在假哭等等之類的。

3、有些農村地區,白事出殯的時候,會請樂團。我曾經見過有老人過世,事主的家人請了個樂團在那演唱。不過因為不是專業的樂團,唱的其實也一般,唱的歌曲也是千奇百怪,什麼鐵窗淚、常回家看看這類的歌曲,都會演唱。至於網上講的在墳前跳舞的那種低俗表演,我是沒有見到過。

綜上所述,農村殯葬也是一種傳統的文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對於農村人喜歡去觀看別人家出殯,多數是有當地獨特的習俗在裡面,比如我們當地以前會給陌生人發彩錢,就會吸引到一些小孩去觀看。

對於事主來講,花些小錢,壯大白事的隊伍,也是件極為划算的事情,畢竟人多顯得熱鬧,有面子。而那些大人之所以去圍觀,也多數是處於看熱鬧的心態。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有白事,村民都會自發去幫忙,現在為何有人不願意去了呢
    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農村居民都會自覺去遵守。比如,農村居民有人過世,事主的家人吱一聲,大家都會去幫忙(不去不行嗎)?其實這種現象,是和以前的傳統習俗有關。在現今可不一定就有人會遵守了,原因下面給大家講下:為何村裡一有白事,農村居民一定要過去幫忙一、在以前,從有人過世,再到入葬,這是一個很繁瑣的流程,會把事主的家人累個夠嗆。從過世後的守夜、停屍、報喪、弔唁、做七、再到入葬等等,每一項都要做到。這是很耗精力的事情,通常事主家人就是再多,也是忙不過來的。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紅白事事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也特別受農民的重視。農村人最講究「遠親不如近鄰」,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幫忙,等到自己家中有事情需要別人來幫忙時,其他人也會來自家幫忙。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一些城市人或者農村新生代,他們對於農村傳統習俗文化不了解的人,看到農村有人過世,事主在辦完喪事之後,會大擺筵席,席間村民們推杯交盞,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悲傷之情。就感到不解,家中有人過世,不是件悲傷的事情嗎,為何會有事主大擺筵席的做法,這合適嗎?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 農村白事講究多?什麼事情不能做?你知道嗎
    農村又是較為封建迷信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講究更多。參加白事時,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說不好就會有「晦氣」。那麼去農村參加白事時,什麼事應該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棺材很重,路途又遠,所以難免有人會說「很重」「很累」「走的太慢」的話,發些牢騷。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說這些話會讓棺材變得越來越重,大家也會走的越來越慢,反而加重了負擔。所以,如果去抬棺材的話,一定不要有抱怨,這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
  • 冬季白事增多,白事「新怪象」成為負擔,農民:不讓別人說嫌話
    在農村,老年人最怕的季節就是寒冷的冬季,這也與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老化抵禦寒冷的能力下降有直接關係,所以一到冬天,老人們也很少出門了,都窩在家裡烤火,或者手裡拿一個烤火罐,一個小罐子,裡面放著帶火芯的草木炭灰,利用餘熱給手部供暖,這是老人常用節能的方法。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北方的農村,結婚前幾天,首先要在院子裡壘起幾個大灶臺,然後準備一些柴火,等到結婚前一天的時候,再去村民家裡借一些桌子和板凳,當然這一天就會有很多同姓村民前來幫忙,主要是壓餄烙面和做其他菜品,餄烙面是第二天早上吃的。
  • 農村老話「大人盼做田,小孩望過年」是真的嗎?今非昔比,過時了
    「大人盼做田,小孩望過年」是80年代以前的農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老話,如今還有多少農村人記得呢?我認為這句老話沒有歷史傳承性、也沒有歷史的延續性,它僅僅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猶如打油詩一般的口頭禪而已,在科技高度發達、物質非常富足的今天,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礎,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了,是一句過時了的農村老話。
  • 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而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
    當5歲的孩子這麼問你: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而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你要慶幸:他的觀察能力很強,他開始察覺到,規則的差別。——媽媽,我為什麼不能用ipad,你卻天天捧著手機呢?——爸爸,為什麼我要學習寫字,你們卻不練習寫字呢?其實,孩子要大人聽得常常是大人要孩子聽的話,而如果沒有一視同仁,大人可以獨立於規則之外,孩子的教育會事倍功半。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而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就能夠簡潔明了地概括出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種習俗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麼在這句話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 在農村,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過年時不願意給小孩「發紅包」
    寫在前面:在農村,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過年時不願意給小孩「發紅包」?在過年的時候,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包一個紅包給晚輩,這是中國人的習俗。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而在中國,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的傳統習俗保存得更完整。
  • 進入冬天后,農村辦白事的增多,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由於冬季地裡邊已經沒有農活,所以人們會選擇在農閒時舉辦婚禮來,這樣前來參加的親朋好友會很多,婚禮也會很熱鬧。那麼在入冬後,農村的白事也會增多是怎麼回事呢?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原因一、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舊疾。
  • 紅事推後,白事從簡,疫情過後白事還能這樣實施嗎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目前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新型肺炎的發展情況,因為疫情一天不能解除,大家都不能放下心去工作,當下發展的形勢依然是非常嚴峻,城市和農村都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目前小編依然被滯留在農村老家,所以對農村目前防疫措施還是比較了解的,近段時間村裡有幾家紅白喜事,紅事一律往後推
  • 農村怪象:出殯前要「摔盆」,這是什麼意思?聽聽老農民怎麼說
    在農村,是道家最盛行的地方,不管在農村哪個地區,只要是葬禮上都少不了一些儀式,而每次儀式上請的人都是道家的,這些儀式很緊湊,大生活在農村的應該都看見過一些葬禮上的儀式環節吧,接下來,我們要講的也是這些儀式中的一個,農村怪象:出殯前要「摔盆」,這是什麼意思?聽聽老農民怎麼說。
  • 夢見死人出殯
    夢見死人出殯  表示你的身體健康會很容易恢復  未婚的人夢見死人出殯
  • 小孩話題不會少,他為什麼會鬧覺?大人也是有好奇心的
    說到小孩,話題可以說是源源不斷的,是沒有辦法能夠說得完的。畢竟小孩太小,他所能表述的比較少,但是大人一直在旁邊都會有觀察到小孩的各種習慣。因此,對於小孩的很多習慣,大人都會有好奇心。所以在聊天起來的時候都會說到小孩的種種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導致小孩怎麼樣,這要怎麼樣去解決?
  • 業主因隔壁小區白事擾民集資買高音喇叭對吵
    「對於13幢東面金沙家園辦理喪(齋)事噪音擾民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和休息。業主反應強烈,投訴較多未果的情況下,自發組織,準備在13幢頂樓或其他幢頂樓架設擴音設備、掛設橫幅,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現向全體業主集資,暫定每戶100元……」  近期,這張從早城社區中外公寓小區業主群裡傳出的公告,引起了很多人關注,一時議論紛紛。
  • 農村一種「天價」植物,您家地裡就有?一斤上千元,小孩飲食方面常用
    一種「天價」植物,您家地裡就有?一斤上千元,小孩飲食方面常用在以前,農村小孩吃不進東西,什麼都不想吃,整個皮膚黃黃的,看起來面黃肌瘦,也有農民認為是喝水嗆著了,特別是以前的農村小孩可能缺乏安全意識,和大人一起到河裡遊泳,大人認為是遊泳導致被水嗆著了,所以面黃肌瘦。這種時候一般會去尋找獨腳金用於煲湯或煮水給孩子喝。
  • 農村老話「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啥意思?該怎麼送禮
    最近村子裡也不知道怎麼了,三天兩頭就有隨禮的活動,也許這到了年跟前,大家想著趕緊結婚,省的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讓辦,所以筆者最近這錢包是越來越癟了。其實到了冬季農村的白事也是不少,因為冬季是慢性病的高發期,就在前幾天筆者就隨了一份白事禮,因為是多年的鄰居,所以就去幫著忙活了幾天。
  • 為什麼給領導送禮被打臉?缺心眼才硬去送,高手都用這3個禮數
    別人建議他主動跟領導走動走動。前不久,領導父親過世舉辦告別儀式,林子正好回老家休年假沒有趕上。林子認為這是向領導示好的機會,回來後就包了一千元,到領導辦公室「表示」一下。林子把信封遞給領導說,老人過世,我正好回老家了,這一千元略表心意。領導像接了「火炭」一樣,立即把信封推給林子,臉色鐵青,很不高興地說,「白包哪有後來補送的。趕緊拿走,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