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2020-12-13 農人牛牛

一些城市人或者農村新生代,他們對於農村傳統習俗文化不了解的人,看到農村有人過世,事主在辦完喪事之後,會大擺筵席,席間村民們推杯交盞,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悲傷之情。就感到不解,家中有人過世,不是件悲傷的事情嗎,為何會有事主大擺筵席的做法,這合適嗎?

其實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擺筵席,也不是對逝者不尊重的意思。

喪事之後擺筵席,主要是出自三個原因,具體是哪三個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享一下:

農村擺各種酒席,其實都有相關的名稱與習俗,比如:結婚請人吃喝擺酒叫喜酒,給小孩滿月慶生,叫滿月酒,如果是百日慶生又叫百日宴;農民搬新家擺酒叫喬遷酒;老人過壽又叫壽酒。

但白事上的酒席,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這種酒席叫解穢酒,有些地方稱為豆腐飯、豆兒飯等。解穢酒是啥意思呢?

雖然我們傳統文化講究死者為大,一個人過世後要為其舉辦一場葬禮,讓他入土為安。不過死亡畢竟並不是件吉利的事情,特別是對那些請人參加葬禮的鄉親們,他們與事主不沾親帶戚的,完全是為於對逝者的尊重,才自發請來送行。

這時事主就需要在葬禮結束之後,給送行的人擺一道解穢酒,這酒的作用就是去除汙穢(晦氣),然後解穢酒,通常豆腐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

豆腐因其與「都福」諧音,也就意寓著事主要告別憂傷,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都要幸福安康。

民間對於解穢酒必上豆腐,也有另一個解釋,就是告訴所有人的,這過世的人,他是像豆腐一樣,清清白白走的,不許任何人再對他進行議論、中傷。

喪事之後辦筵席,另一個原因在於中華優良的禮儀文化上

農村流傳的一句俗語叫:人生只吃三碗飯,自己只能吃一碗,另外兩碗別人替你吃。這三碗飯中最後的一碗,指的就是白事的酒席。

我們想一下,別人來參加你的葬禮,擔心你家人沒有錢給你舉辦葬禮,給送來了帛金(以前古人對白事隨禮的份子錢的稱呼),為你追悼,為你送行。

可能年齡小的農村人,他們並不知道在以前農村白事的流程、規矩是相對的繁重,要連續舉辦好幾天,一場白事流程下來,會讓事主家人累趴下來。所以很多事情需要鄉親們幫忙,才能順利舉辦下來。

以我們傳統的重禮儀文化,鄉親們這麼費心幫忙,他們肯定也會累,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答謝人家呢?

而在整個葬禮之後,擺筵席,就是對別人的一種答謝方法,雖然說農村現在白事早已簡辦,但這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葬禮之後擺筵席,最後一個原因在於農村有「喜喪」

一個人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避免,以前的人認為,只要老人他年齡夠大(通常是80歲以上)、四世同堂、後代無夭折、無病無災走的,滿足這四個要求,這樣的老人就可以稱為喜喪。

達到喜喪的標準,事主家人就應該本著斯人已逝,活著的人該好好活著,不必為老人過多悲傷。這時就可以擺筵席,為老人能如此安詳的走完這一生,替他感到高興。

結論: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在事後大擺筵席,並不是對老人不尊重的意思,只要你了解以上的傳統農村習俗,就知道白事擺筵席,是與傳統的民俗文化有關,這也是農村一種重視人情往來的體現。畢竟悲傷的是事主,但前來參加白事的人,事主應該替自己過世的家人,好好答謝他們。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有白事,村民都會自發去幫忙,現在為何有人不願意去了呢
    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農村居民都會自覺去遵守。比如,農村居民有人過世,事主的家人吱一聲,大家都會去幫忙(不去不行嗎)?其實這種現象,是和以前的傳統習俗有關。在現今可不一定就有人會遵守了,原因下面給大家講下:為何村裡一有白事,農村居民一定要過去幫忙一、在以前,從有人過世,再到入葬,這是一個很繁瑣的流程,會把事主的家人累個夠嗆。從過世後的守夜、停屍、報喪、弔唁、做七、再到入葬等等,每一項都要做到。這是很耗精力的事情,通常事主家人就是再多,也是忙不過來的。
  • 農村老人常說「睡覺不要腳朝西」,有道理嗎?農村人睡覺有啥講究
    導語:農村老人常說「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話暗含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睡覺有啥講究?因為年輕人的器官活力很強,基本上對這種影響是沒什麼感覺的,而老年人,由於心臟等各種器官衰弱了,這種血液流速的變化,影響就大了, 大家如果有留意下話,可以看看那些老人,如果他一直都是南北方向睡覺的話,突破改成東西方向睡,一年以後,那身體會變得虛弱很多,所以,年輕人睡覺,可以無所謂。西方是往生地,如果一個人睡覺時,腳朝西,那麼是說已經一腳踏入往生了。
  • 農村老人過世,哪種情況下才能算是喜喪?除了年齡還有三個標準
    農村老人過世,能不能稱為喜喪,在以前是有嚴格的標準的。這個標準雖然年齡佔了最大的比重,但並不是唯一的,還有其他的標準在這裡面。像是我爺爺奶奶雖然都是在百歲之後,才走的,但是他們要是按傳統的要求來講,其實並不能稱為喜喪。
  • 農村吃宴席,酒怎麼成為了餐桌上的擺設?
    提要:農村吃宴席,酒怎麼成為了餐桌上的擺設?老家農村宴席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中擺一下,當然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去餐飯的也多了起來,不過無論是去飯店還是在農家院自己家中擺酒席,如今餐桌上吃酒的人確實少了許多。
  • 在農村給老人過壽,為啥不過70歲大壽?這是啥原因呢?看完明白了
    人到60之後,就會舉辦壽宴,以慶賀和祝福老人能夠健康長壽。一般農村做壽的時候,把七十歲稱之為為「大壽」,把八十歲稱之為為「上壽」,九十歲的為「老壽」、百歲老人為「期頤」,對於不同歲數的做壽都有不同的稱呼和說法。而且在農村對於歲數的多少,也有很多的講究。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們村當事主家把棺抬到墓地時,為了答謝一路送葬的路人和小孩,會給他們發錢(80年代年前是發火柴),這個錢少的有5分,土豪會發5毛、1元、5元都有。有人可能覺得這錢拿了好嗎?其實我們當地一般只有小孩會拿這錢,大人是不好意思跟上去拿的。
  • 農村宴席大多都是給了份子錢,人卻不去,是感情淡?老農說出答案
    結婚的一大程序是擺酒席,有時候領了結婚證還不能被大家承認,而是要擺個酒席請上親朋好友,這樣才能被親戚好友承認你們是夫妻。從前說到農村的酒席,大家都覺得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能夠吃上一頓好的,而且村裡沒什麼娛樂活動,能夠去酒席是件天大的事。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大家都知道,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待客之道,講究餐桌禮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俗語吧,這句俗語在山東和東北特別流行。那麼它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來客人了做飯不要做三個菜。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農村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婚喪這種大事上,有人把這些老理看成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這其實屬於一種農村的民俗文化,除了一部分有迷信成分外,多數都是對生活的細節進行約束和規範,以免造成損失和讓人看笑話。今天就來說一說農村喪禮上的一些講究。
  • 盧青青:老人過壽,「辦了,家裡兒女都有面子」
    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筆者想從作為事情起點的老人過壽聊起,以辦酒形式呈現的做壽既是人情交往的公共平臺,也是尊老孝老的社會體現,通過老人過壽可以窺探農村養老面貌的一二。 一 在農民的生活軌跡中,有諸多重要的人生節點會通過儀式活動呈現,比如紅白事(即子女婚嫁和老人過世),做壽也是其中一個面向。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啥意思?有道理嗎?
    咱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即使在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中,餐飲禮儀上的一些講究說法兒,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否則,不僅會鬧出不必要的笑話,有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一些誤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直接影響到彼此之間的感情,就好比今天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700一桌的宴席,滿滿一桌子菜,網友:真實惠,飯店至少上千
    又到了年底扎堆結婚吃酒席的時候了,每年年底總是會有好幾個「紅色炸彈」,身邊很多親朋好友結婚,輪著吃酒席的節奏,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大家都習慣在飯店或者酒店裡宴席了,因為這樣全部都包給酒店做了,自家人倒是輕鬆了不少,酒店裡都安排妥妥的,家長們也更省心一些,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那種地道的農村宴席,就是請村裡的大廚來家裡做菜,然後全村人都來幫忙的那種,特別熱鬧,炒的大鐵鍋菜吃著也更香了
  • 農村老人常說「夏不坐樹,冬不坐石」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總是會聽到過老人說一些話,這些話朗朗上口,如同順口溜一般,而且一部分還都押韻。當然,農村這個老話押韻押的是方言韻,當地人一聽就懂,外地人可能就會一臉懵。總之呢,這些老人總是會在長嘆一聲後,或者是一臉嚴肅地說出兩句話來,這些話也有特定的場合,比如說一個年輕人冬天穿得很薄,那麼老人就會嘆口氣說圖利索你不穿棉,老了凍出關節炎。
  • 宴席文化之宴席種類
    這一類宴席,民間用之最繁。民間有「莊戶人,三大喜,上梁(指蓋房)娶妻添新喜(指生小孩)」的俗語。因為是辦喜事,宴席講究豐盛熱烈,宴席規格也有區別,菜品組成也有講究,如婚娶宴,就有數種。男家迎新娘進家第一天,要大辦宴席,廣宴親朋好友,稱之為「喜席」或「喜宴」,入宴者稱為「喝喜酒」。此宴一般中午舉行,日落前結束。這是「迎親宴」。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宴席的六大菜譜,個個都是經典
    在我老家的農村,每年每月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宴席,宴席上的每菜道道都是經典,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農村宴席的六大名菜,農村人辦宴席都會做些什麼好吃又經典的菜呢!味道濃鬱,扣肉肥而不膩,所以這道菜農村辦宴席都會做的一道菜。第二個:粉蒸排骨粉蒸排骨屬於家常菜譜,主要原料是排骨,口味是鹹香,工藝是蒸,烹飪難度屬於中級。豬排骨可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對於農民來說,手裡有了錢也是和城市的人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房子的問題,城裡人居住是不用蓋房子的,購買小區就可以了,但是農民要想改善居住的環境,就要蓋房子了,這幾年宅基地已經確權了,也是明確了宅基地蓋房的標準,那麼很多的農民就會選擇在年底的時候蓋上房子,那麼對於蓋房子來說,在農村也是有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老人去世業主地下車庫擺酒席:地面空間小沒法擺,不是喜事不講究
    據悉,當天這戶人家的老人去世,因地面空間小不好擺酒席,所以業主和物管商量後才擺在了地下。「不是喜事,大家也不太講究。」承辦酒席的範師傅說,以前在鄉村誰家都有地擺酒席,現在小區無地可擺,去飯店消費也高,只好將就一下。網友評論:「農村拆遷的,不然你擋了人家車位人家能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