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最可怕的窮病,是「金錢恐懼症」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團長和他的主創團 團長說心理 收錄於話題#問答4#財商2#個人成長4#心理學3

大綿羊志強

團長,怎樣看到自己的絕對優勢,讓自己值錢呢?

A:你好,絕對優勢,是由相對優勢發展出來的。

絕對優勢,就是你的能力,你比別人更好的地方。

它從哪裡來呢?

以團長為例,我現在有好幾個身份,心理學作家、心理學導師、企業家、投資人,很多人都問我,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時間做那麼多的事。

其實很簡單,我從不做家務。

不是我不屑於做家務,而是做家務不是我的相對優勢。一天只有24小時,我不能什麼都自己做,這樣我就沒時間發展我的絕對優勢了。

我願意花錢請鐘點工,把這項工作分配出去。

鐘點工1小時價值100塊錢,但是我自己的價值,1小時不止100元。比如我做心理諮詢,我不說我的收費,按照市場行情的收費,1小時就是300~800元,我有能力1小時賺800元,我為什麼還要做1小時100元的工作呢?

當我不做低價值(低價值不等於低級,別槓)的工作,我就有時間來學習、成長自己,當我成長了自己,我的絕對優勢就高了。

這就叫絕對優勢來源於相對優勢。

當你能把你沒有相對優勢的事情儘量分配出去,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這樣你的時間就更有保障,你也才更有可能去做提升自己絕對優勢的事情。

當然,找到絕對優勢,不是你今天看了這篇文章,明天就有了,只要你真正把自己的時間分配到你能創造最大價值的事情上,你的絕對優勢,就會慢慢顯現出來。

彩色BOBO:

我跟別人談到錢的時候,我就會逃避,一談到利益的事情,我就沒法行動,我也不敢去賺別人的錢,我這是哪種創傷?

A:創傷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過敏,一種是屏蔽。

過敏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的身體會過敏,有人對海鮮過敏,有人對花粉過敏,過敏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自己,讓你遠離過敏源。

身體會過敏,心理也會。

我有個同事,她天不怕地不怕,再強勢的人、再壯實的流氓她都不會畏懼,但她唯獨非常怕狗,是狗都怕。

我家裡養了一隻可愛的博美,懂小狗習性的朋友會知道,這是非常乖巧的寵物狗,人見人愛,沒有攻擊性。

但她每次來我家之前都會畏懼地說"團長,快把你家狗關起來",不然她就不敢進門,即便只是順便來我家拿個東西,在門口站一會兒,她也要我把小狗關起來才行。

為什麼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偏偏害怕一隻根本傷害不了她的小狗呢?原來,她小時候曾被一條惡狗追逐過,傷害過。幼年的經歷給她留下了痛苦的記憶,所以她長大會遠離小狗這個傷害源,這叫過敏。

還有些人在該享受戀愛的年紀,對異性完全失去了興趣。很可能是在童年的時候被異性傷害過,當被傷害時,大腦就會有一種"以偏概全"的功能,關閉了對異性的感知能力,TA就會把所有異性都打入冷宮,本該有的心動、情動都消失了,這是對異性過敏。

除了對小動物過敏,對異性過敏,也有人會對金錢過敏。

大多數人都對金錢財富有興趣,但有的人就是不屑於談錢,很有可能就是他在過往的經歷中曾經被有錢人很不友好的對待過,大腦就關閉了他在金錢領域的反應。

除了過敏,還有一種創傷的形式,是屏蔽。

周星馳有部電影《賭聖》,他有種能力:「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對方就真的看不到他。

潛意識會保護我們對令我們反感的東西視而不見。

比如,人群中有些人,你一看就討厭他,你明明不認識他,更不了解他,為什麼會討厭他呢?

你也許會說「感覺」,但感覺怎麼來的呢?

往往是有這些特徵的人以前傷害過你,比如你的父母,所以以後你一碰到和他們相似的人,你內在的反感就開始出現了。潛意識為了不讓你觸碰到這份不好的感受,會讓你對這些人「視而不見」。你就會屏蔽他們,去找那些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同樣,你對人會屏蔽,對錢也會屏蔽。一個真正喜歡錢的人,滿大街都能看到賺錢的機會,空氣中都瀰漫著金錢的味道。但是一個被錢傷害過的人,就看不到錢,有錢的人他看不到,賺錢的機會,他也感覺不到。

創傷大概就是這兩種可能性了,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因為曾經被和錢有關的人、事、物傷害過,至少你感覺到被傷害了。

如果你仍舊希望自己的世界多姿多彩,生命越活越富足,你可以選擇學習心理學,療愈生命的創傷,創傷不是無期徒刑,每一個創傷底下都有一個沒被開發的寶藏。

團長在這裡,期待大家的世界變得更加豐盛!

樸小5鬧脾氣

團長,我對金錢沒有限制性信念(非理性的觀點,往往會阻礙我們的生活),但是有點害怕錢,這是為什麼?

A:你都害怕錢了還不叫限制性信念嗎,哈哈哈。

薩提亞心理學有個理論叫冰山原理。

我們露出水面的表層,叫行為。行為的底下是應對姿態(我們的習慣),再下面是感受,而感受的下面,是觀點。

也就是說,我們的感受取決於我們的觀點。

當你有害怕的感受,你一定有一個非理性的信念,而這個信念就是限制性信念。你怎麼還說自己沒有限制性信念呢?

比如說,你認為自己有了錢後會幹壞事。或者覺得自己駕馭不了錢,有一種不配得感等,都是對金錢的限制性信念。

但如果你相信自己,有了錢後有能力讓它發揮更大的價值。那想到金錢你一定是開心、快樂的。

《夏洛特煩惱》裡面有一個情節,夏洛回到20年前,讓死黨大春買房,後來他問大春買得怎麼樣了,大春給出了一句經典臺詞:

「我讓我媽在二環邊買了兩套房,買的時候兩千七,剛過半年漲到兩千九,我一看房子漲得太變態了,就讓我媽和親戚把房子全賣了,租房子住。」

大春錯了嗎?其實沒有,錯就錯在苦日子過慣了,當賺錢機會真的到來時,他反而怕了。

沒錯,他害怕金錢,害怕擁有錢的自己。最可怕的窮病,是「金錢恐懼症」。

仔細想想,類似的情況是不是在你身上經常發生?

你現在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信念了,看到是改變的開始。你愛錢,錢才會愛你。你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一生。

祝你成為一個富足的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餘華《活著》: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
    「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有病得治」、「不要放棄治療」,這幾乎成為很多現代人的日常用語。但是「窮病」似乎人人都有,比如每個月固定一個日子「服藥」(領工資)治窮病,然後清算完每個月各種帳單,又得開始病得恍恍惚惚。「窮病」有沒有那麼可怕呢?正如餘華在作品《活著》中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 密集恐懼症是真的有病,還是只是公舉病?
    那麼恭喜你,毫無疑問地你也算是密集恐懼症俱樂部中的一員了。這種恐懼主要來源以對密集空洞的害怕,尤其以活物尤甚。如果你對此感到懷疑,不妨好好觀察一下鼻子上的黑頭,奶油泡沫中的氣泡,或者好好欣賞一顆草莓~但是密集恐懼症真的被記錄在冊嗎?有很多人對此感到深深的懷疑。於是國外就有了一個無比好奇的人士專門為此走訪了近10個心理學家。這些活躍在專業領域中的人們,幾乎都表示自己不曾聽過這個病症。
  • 《愛我就別想太多》: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APP上,很多男人最喜歡看這種小故事:男人入贅後,在家裡地位卑微。 但講真的,我非常不喜歡李洪海這個人物。我覺得他就是「人富心窮」,找個女朋友還想找年輕漂亮的,關鍵還要求人家不圖他的錢……那人家圖你什麼?圖你年紀大,還是圖你不洗澡? 金錢,很多時候也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真正自信的男人,不會因為把金錢、權勢、地位等等外在的東西剝離開自己後,就自卑成這樣子,因為他們篤信:自己還能賺到錢。
  • 窮,是一種基因。
    就是覺得心底裡有種負罪感父母一邊又會覺得:花我的錢為什麼讓我主動?因為窮,限制了一個人太多了。不敢談戀愛,不敢逛街。有了錢首先想著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父母那句「我砸鍋賣鐵供你讀書」。不知道影響了多少人。自己可能去麵館吃碗麵都會考慮:自己這一碗麵的錢夠買一家人吃的麵條了。愧疚感油然而生。畏手畏腳,做什麼都要和一種無形的尺度丈量一下,有錢卻不好花。
  • 窮病到底有多可怕,讀懂太宰治《人間失格》下的葉藏就知道了
    「窮病」已然變成了一種精神病態,它侵蝕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和愛情。如果有一本書,可以用簡單的筆調,平順的情緒,真實地勾勒出一個角色的情感與一生,並且還又能應照現在年輕人的社會動機,那麼這本書就是日本作家太宰治所寫的《人間失格》。在《人間失格》裡有很多人物,但主角只有一個「我」,葉藏。
  • 為什麼人們會受到金錢的誘惑?這是我聽過最走心的答案
    二十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被譽為歐洲沃倫·巴菲特的證券教父安德烈·科斯託拉尼曾經對於「為什麼人們會受到金錢的誘惑?」這一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圖片|來源於網絡為何人們會被金錢誘惑?一個詩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很多錢,我會把所有的錢都給那些很有錢的人,因為他們很愛錢。」我知道有個人最喜歡的消遣就是看看銀行帳戶裡有多少存款,他說這樣可以消除無聊。世界上也有這樣一種人,雖然可以買到許多珍貴美麗的東西,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他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他感到很滿足;他感覺到金錢的光輝,他就覺得很幸福。
  • 「密集恐懼症」不是病,是生存本能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小貼士:本文不包含任何會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或視頻,可放心食用~❤️)有人說,現在人們好像變矯情了,有各種各樣的「恐懼症」——恐高症、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巨物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 莫泊桑《項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邊窮一邊愛慕虛榮
    「你要我穿什麼衣服去丟人現眼?」「我沒有像樣的行頭,我不能去參加這樣的晚會。」她的老公對她還是很疼愛的,立馬掏出自己的積蓄,用四百法郎給她買了一件漂亮的裙子。然而馬蒂爾德依然內心焦慮,因為她發現自己沒有一件像樣的首飾去搭配。
  • 《圓桌派》缺錢:人為什麼會感覺越來越窮
    入不敷出,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沒有存款,也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窮。2,攀比心理中國人向來是最愛攀比和面子的。小時候我們就能聽到恨鐵不成鋼的媽媽說隔壁家的小孩考試成績多好,多聽話。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男主角賀涵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從他的女朋友唐晶手上搶走了一筆大生意。因為這筆生意的合作夥伴是賀涵的朋友,這位朋友在拒絕唐晶時說道:在我每次談生意喝地爛醉如泥的時候,都是賀涵大半夜開車送我回酒店。無論交情深厚,多去結交一些朋友,就意味著你能多得到一些資源。現在很多人都很清高,也可以說是情商比較低,包括我自己。
  •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
    程勇這個角色前面是隨著生活的推動劇情的發展而改變,從最開始不願意走私違禁藥,到因為父親的病需要更多錢而找到老呂,願意幫他買藥中間商賺差價,而後半部分更多的就是程勇人性善良的一面促使著他幫助那些可憐的病患。而法與情,對於人們來說太難抉擇。這種刻畫著最真實的劇情就越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執法者也做不到冷血無情。
  • 蔣勳:我對物質有很大的尊重,你沒有窮過,哪裡知道窮有多麼可怕
    因為出生於戰後第二年,小時候經歷過非常貧窮的年代,經歷過非常多的恐慌,所以他在訪談中說道:我對物質有很大的尊重,我一點都不會去嘲笑富有這件事,因為你沒有窮過,哪裡知道窮有多麼可怕,窮可以逼到人甚至沒有人性……認真想想,何止沒人性,「為一鬥米折腰的事」何其多,因為窮,很多時候連自尊也是無從談起的,更別說理想之類的東西。01幾年前,我裝修房子。
  • 常見的恐懼症與自我康復
    青年期與老年期發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見。國外報導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77‰,我國各地調查患病率的平均值為2‰左右。恐懼症常見的有四種類型:幽閉恐懼症:患者總是擔心在此場所中,會昏倒、發作某種病症、失去控制,而又無法逃離現場。總是擔心在此場所中,會昏倒、發作某種病症、失去控制,而又無法逃離現場。社交恐懼症:不僅害怕與陌生說話陌生人,連已經認識的人也一樣。
  •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無藥可救,就是「窮」
    沒有錢,你只能精緻窮。賺錢不多,又想要過得精緻,為了追求精緻,為了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為了能夠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於是很多「精緻窮」開始拆了東牆補西牆,不過是為了買一個喜歡的口紅,連續一個星期只啃饅頭。為了一條好看的裙子一個名牌包包,甚至可以吃一個月的泡麵。
  • 有選擇恐懼症的人不僅窮,還都是甩鍋俠
    劉亦菲和新垣結衣誰才是真的愛我?彩票中了五千萬存到哪家銀行夜裡才不會失眠?飯在床上她在鍋裡,怎麼選?不是所有需要做選擇的問題都能編輯A郭靖+B黃蓉,查看一個隨機的緣分指數。就連暑假作業後面的標準答案都會出現"略略略",硬往你期待的大臉甩上五號宋體的嘲諷。操蛋的生活對有選擇恐懼症的人真的挺不友好。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CHRISSIE GILES封面:Alex Andreyev11歲那年,茱莉亞第一次犯了密集恐懼症。這天,她像往常一樣,一回到家便癱在沙發上,準備看她最喜歡的動畫片。屏幕上布滿了一個動畫人物的臉——這個男人的腦袋很大,下巴上還有些巨大的裂縫。突然,一股噁心的感覺湧上心頭,她立馬閉上了眼睛,關掉電視。
  • 「心窮」的女人有多可怕,請遠離身邊這3種女人
    一場婚姻上,男女雙方正準備雙方對拜了,女士突然藉口頭紗對男士說,彩禮錢也沒給夠我家裡,要麼你寫一個保證書給我在房產證上加上我的名字,不然我就不結了,男士礙於廣大親朋好友在場,只能答應。
  • 2020年底希望這句話與你無關,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是我
    所以希望這句話與你無關: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是我。這是一句自私又現實的話,窮與我無關我怕是什麼,我怕的是窮得是我。窮到底是不是罪過,我不知道,但是有一段時間窮是一個集體現象。我國建國到改革開放前那個年代,因為計劃經濟,貧富懸殊並不大,那個時候大概可以說沒有誰比誰富有,只有誰更窮困,那是一個集體現象。
  • 一邊渴望擁抱一邊害怕靠近,害怕戀愛算病嗎:或許你有戀愛恐懼症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愛情是神秘又充滿誘惑力的,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愛情的真諦,而有些人則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做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愛情的魔幻神力相信沒有人是不嚮往的。但在現代社會裡,對於愛情,許多人是一邊渴望擁抱,另一邊卻在害怕靠近。
  • 世上只有一種病是窮病,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藥神》引人深思
    大家都知道,生病是一件特別難受的事情,相信誰都不想生病,但是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生病不可怕,及時去治療,相信一定可以治好的。很多得病的人,為了治病家裡積蓄都被掏空了,很多人為了治好自己的親人,不惜砸鍋賣鐵,但治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費用也高,導致最後看不起病。於是有人就看到了商機,從國外買同款藥回來進行倒賣,賺了不少錢,但其實這樣做是違法的。
  • 她因「異性恐懼症」而毆打男性,父親成為第一個受害者!
    一、 伊波真晝《迷糊餐廳》中的伊波真晝是個17歲的高中生,由於父親從小就非常疼愛她,長期對她進行「男性都是可怕生物」的教導,所以患上了異性恐懼症,尤其是一句「男生都是大灰狼,真晝會被攻擊,然後被吃掉」,讓她的異性恐懼症達到新的高度,連雄性動物都會害怕。不過和普通的異性恐懼症不同,真晝的異性恐懼症表現為:對男性進行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