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起火仨漁民跳海漂了近兩小時,打手電求救遇上路過貨輪……

2021-01-11 海報新聞

半島記者 王洪智 實習生 趙薇

9月1日是開海的日子,日照漁民張龍田開船帶著兒子和另一名船員出海作業。本期望出海捕魚滿載而歸,豈料一行三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當天晚上漁船在作業時起火,三人無奈跳海。幸運的是,中創物流旗下子公司青島遠大均勝海運有限公司的遠大先鋒號貨輪發現險情,並及時將三位漁民救起。為表謝意,日照有關部門和張龍田專程來青,送錦旗致謝。

船艙起大火,三漁民棄船跳海

9月1日晚上8時30分許,張龍田的漁船正在進行捕魚作業,突然船艙內起了火,而且越燒越大。發現火情後,船上人員立即停止作業,拿出船上的4個滅火器進行滅火。儘管三人奮力滅火,但是火勢不減反增,迅速在船上蔓延開來。「當時火勢太大,四個滅火器用完了,火一點都沒減小,漁船很快變成一片火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船長張龍田仍是後怕不已。

張龍田救火時留下的傷。

「火繼續燒下去,漁船肯定要沉,機艙內全是柴油,也可能會爆炸。作為船長,我迅速做出了決定,必須棄船跳海。」據張龍田介紹,在滅火20多分鐘無果後,他和兩位船員穿上救生衣拿著救生圈跳海逃生。「我們船上有救生筏,但是火太大了,救生筏早已經被燒壞了。」

海中漂兩小時,多虧帶了手電筒

據了解,跳海的三人中,只有張龍田會遊泳,一位船員也會遊泳但技術不太好,而張龍田的兒子不會遊泳。「跳入海水中,我們千萬不能分開。我和另一名船員將兒子抱在了中間。」張龍田說。事發時雖不是低氣溫的季節,但是當時已經是晚上,加上泡在海水中的時間較長,三人越來越感到煎熬。

「除了燃燒的船,當時海上烏黑一片,我們就這樣在海上漂了近兩個小時。」張龍田說,自己在救火時雙臂被火燒傷,藥品等也全在上,手機進水無法使用。不過,富有經驗的張龍田在跳海前,特地帶上了一個手電筒。「晚上在海裡呼救,很難被遠處的船發現,而手電筒的燈光可以更好地發出求救信號。」

貨輪發現起火船,三漁民死裡逃生                                 

9月1日下午,中創物流旗下子公司青島遠大均勝海運有限公司的遠大先鋒號貨輪由連雲港開往青島。當晚10時5分許,遠大先鋒號航行至日照港外時,發現日照2號錨地東面海域有一艘疑似著火漁船,船長陳少雄指示水手調整航行,靠近事發海域。十幾分鐘後,遠大先鋒號距離目標1海裡,陳少雄用望遠鏡進行查看,確認是漁船著火,立即向日照交管中心進行匯報。

隨後,船長陳少雄通知大副、水手長到船艏瞭望,二副上駕駛臺協助搜救,打開探照燈並加派人手加強瞭望。當晚10時25分,遠大先鋒號人員發現船艏左舷10度方向,距離0.5海裡有一可疑漂浮物,時有時無發出燈光,判斷可能是漁船落水人員。為避免對落水人員造成二次傷害,遠大先鋒號停車滯航慢慢靠近,並向日照交管中心匯報,日照交管協調其他附近船舶一起參與搜救行動。當距離約0.1海裡時,大副聽到有人呼救,並向船長報告。船長與日照交管中心匯報後,根據海況、風流情況作出決定,放救生艇進行施救。大副、水手長、機工長、水手四人穿著救生衣,攜帶救生圈隨艇下。當晚10時50分,大副報告成功救起3名落水人員,被救者神志清醒,生命體徵穩定,無生命危險。當晚11時,救生艇回收,落水人員上船。

「遠大先鋒號的船員將我們帶上船後,見我們凍得渾身打哆嗦,就安排我們去洗了澡,還提供了保暖的衣服和棉被,還有食物。要不是遠大先鋒號,我們仨人就懸了。」張龍田說。9月2日凌晨1時22分,3名被救人員被中國漁政37368輪接走。

貨輪已非首次救人,被救者來青送錦旗

9月6日上午,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村發展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路街道、北京路街道南張家村村委、起火漁船船長張龍田專程來青,趕到青島遠大均勝海運有限公司,送上一面寫有「落難之時伸援手 救命之恩永難忘」的錦旗。「我非常感謝遠大先鋒貨輪,我代表我們南張家村全體漁民感謝遠大先鋒給我們出事的這三個船員的第二次生命。」南張家村主管漁業張繼光主任說。

在接受半島記者採訪時,中創物流旗下子公司青島遠大均勝海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春玲表示,這已經是遠大先鋒號貨輪第二次海上救援了,第一次是2016年9月份在連雲港海域救助了3名漁民。「全體船員在救助的過程中,也體現了他們比較專業的協作精神和高尚的情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一個榜樣。中創物流作為青島轄區的一家上市企業,希望他們能繼續發揚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練好專業本領,在航海運營當中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也會繼續發揚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給予他們表彰。」曲春玲說。

遠大先鋒號貨輪已不是首次救人,此前曾獲表彰。

提醒>>

開海了,小心漁船火災

眼下剛剛開海,又到了漁船忙碌的時節,預防漁船火災至關重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值班制度,能夠有效解決因看管不嚴、責任心不強等原因造成的機艙火災。按時對漁船機艙常用設備進行簡易維護、清潔等工作,定期檢測高壓油泵、做好各類油管的日常維護工作,禁止出現隨意拉線、亂放電器設備的情況發生,要求各類易燃品(如破布、手套等)不得放置機艙或遠離各類輪機及電氣設備。做好明火作業管理,加強消防安全演習和消防培訓等工作。

相關焦點

  • 海船貨輪和漁船的區別與優勢
    危險程度:貨輪噸位大多數都是萬噸以上,甚至十幾萬噸,安全係數非常的高,人員少,有醫療室、有配備救生船,可以說是非常的安全,而漁船則大多數是木船,工作人員多,噸位非常小千噸左右船隻,安全沒有保障。漁船出海時間:貨輪國內一般1-3天靠港一次,遠洋10-15天左右靠一次岸,由岸吊或者塔吊進行裝卸貨的,海員則在這個時間定期的進行船體維護檢查船況後,不當班的可以自由活動,旅遊或者回家,不耽誤船期都有工資,然後安全的前往下個港口
  • 黃河口外「怒海救援」 歷經6小時救下受傷船員
    原標題:黃河口外「怒海救援」 歷經6小時救下受傷船員孫效寶一行四人克服大風,救起受傷漁民濰坊新聞網9月26日訊 9月23日,「魯壽漁60035」漁船一名漁民在作業時,船上的鋼絲繩突然崩斷,導致其腿部受傷。
  • 在貨輪上和在漁船上工作的海員有什麼區別?
    在貨輪上工作的人員被稱為海員,而漁船上工作的人員叫漁工。兩者工作性質是完全不同的。1、貨輪噸位大,長達200-500,寬30-60米不等,噸位在3-40萬噸不等的巨大貨輪上。在貨輪上工作的海員首先是不暈船,在海上航行就相當於一個小島。
  • 告別「水上漂」安心搞種養 長江枝江段漁民退捕轉產記
    6月29日,長江枝江段百裡洲長江與松滋河分枝處,夏汛奔流,昔日數條漁船聚集在洄水沱捕魚的場景一去不復返。「從去年5月開始,我們村13個漁民就陸續上岸轉產了。」百裡洲鎮沿江村黨支部書記周金山對記者說,「轉產最快的是周傳生,他種了近百畝豇豆。」
  • 安慶日報:宿松309名漁民揮別「水上漂」近一年,漁民岸上新生活有...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  老楊自主創業忙  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 告別「水上漂」,來看江都266戶漁民的新生活!
    讓他們徹底「洗腳上岸」,談何容易從今年開始長江實施十年禁漁計劃江都266戶漁民告別「水上漂」開始新生活。長江禁漁即將半年漁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記者來到大橋鎮興港社區實地採訪興港社區在長江邊上,共有166戶漁民。
  • 紅十字水上救援教科書式施救 平潭海上遇險兩漁民終獲救
    紅十字水上救援教科書式施救 平潭海上遇險兩漁民終獲救 2020-12-21 21:32:30突然間,陳福看見紅巖山莊青嶼島南面有一艘漁船,在波浪間顛簸浮沉。  這麼大的風浪,怎麼還有船隻出沒?陳福就召喚劉智一起注意觀察。當一陣陣大浪過後,船上隱隱約約似乎站起兩個人不斷揮手求救。憑藉多年養成的對海上安全的警覺性和敏感性,他們馬上感到事態的嚴重性:船只有觸礁或被風浪打翻的可能,船上人員隨時都有落水的危險!
  • 恐怖漁船:太平洋上的「大逃殺」
    7、2011年7月9日,失蹤漁船現身。8、2011年約7月20日晚,夏威夷以西2000海裡,漁船「大清洗」殺戮,開啟公海上的「大逃殺」。9、2011年7月25日,日本以東1000海裡,漁船進水,發出求救信號。
  • 巨浪掀翻漁船3人遇險 邊防官兵怒海中緊急救援
    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聶忠維立即帶領所內2名官兵和漁民家屬駕駛公邊艇趕往陳某武捕魚海域進行搜救。當地鎮政府接到消息後聯繫東裡漁政中隊派船支援。  開展救援時,海上依舊刮著6、7級左右的大風,海浪高達2米,給搜救行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 還漁民一個海定波寧的「新」生活
    每天單是從這裡收穫的海虹,就有60萬噸,年產量佔到全國總量的近七成。對於依海而生,耕海而獲的漁民們來說,本該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可是自打一群無惡不作的「漁霸」出現在這片海域後,只要一提出海打漁,漁民們是人人害怕、個個打怵,一時間生計都成了問題。為了還漁民們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為了讓日照這片海域重回海定波寧,一場轟轟烈烈的打擊海上霸痞專項行動開始了!
  • 我市萬名漁民有了安全雨褲
    9月16日中午12點,歷時4個半月的東海伏季休漁全面結束,我市6000多艘大小漁船、輔助船等全面解禁。汽笛聲中,漁船開足馬力向海區進發。和往年不同的是,在聲聲祝福中,我市參加漁業互助保險的1萬多名漁民,都收到了一份實打實的安全大禮包——連體救生雨褲,這套防護將進一步提升海上作業的安全係數。我市是漁業大市,漁船和從業人員數量眾多。
  • 印度一油輪在斯裡蘭卡東海岸起火爆炸,載27萬噸石油,對船員...
    據海外網消息,《印度快報》報導,當地時間3日,印度石油公司(IOC)租用的「新鑽石」號油輪在斯裡蘭卡東海岸起火。船舶跟蹤數據顯示,這艘油輪裝載著科威特出口原油,從科威特艾哈邁迪港出發,前往印度帕拉迪普港。
  • 一網撈上來一甲板小眼睛帶魚 漁民捕魚視頻刷屏舟山人朋友圈
    昨天,遠在東海的漁民給我們發回現場視頻,背景是波瀾壯闊的大海,漁民雙手舉著帶魚,聲音裡是難掩的喜悅。 這次,我們通過舟山商務局和舟山綠色漁業有限公司,找到雷達網漁船合作。這些雷達網漁船即將滿載著大海的饋贈陸續返航,馬上就能吃到美味的小眼睛東海帶魚啦。
  • 繼南海後東海也出事了,一條貨輪突然失聯,船上帶近6000頭牛
    圖為大型船舶就在全球都在關注印度之後,東海出了一件大事,一條貨輪突然失聯,船上還帶著近6000頭牛,由於受惡劣天氣影響,一艘名為海灣牲畜1號的萬噸貨輪在日本附近海域被迫發出求救信號,當時這艘貨輪上除了大量活牛外,同時還包括40多名船員,但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搜救力量抵達事發海域時,只找到一名倖存者,看來繼南部海域之後東海也出事了,事發之後,紐西蘭自己叫停了國內活牛出口。
  • K571列車故障停車近兩小時消防車趕到未起火
    昨天17點多,由北京西駛往福建龍巖的K571次列車,在江西省行駛時停車近兩個小時。有消息稱,列車局部起火。而昨晚南昌鐵路局稱,該列車並未起火,停車是因為發生了「臨時故障」。列車隨後恢復正常運行,沒有乘客受傷。
  • 三艘拖輪護送受損貨輪送修 兩小時抵達廈船重工船塢
    昨日下午,貨艙進水的「華茂369」貨櫃貨輪,在三艘拖輪的拖帶下,從海滄新海達碼頭前往廈船重工維修。  1月2日,從珠海港前往上海港(不掛靠廈門港)的「華茂369」輪,在航經南澳島東南附近水域時,突發貨艙進水,廈門港接到求助信息後火速派出引航員,成功將該輪安全引領靠泊新海達碼頭(詳情見本報1月5日A12版報導)。
  • 太湖岸邊的漁民新村
    我熟知捕魚生活,卻不太見過人在漁船上養花。大概是因為,我自小熟悉的是海船生活。我的祖父是海民,靠海吃飯。海浪像晝夜不停奔馳的白馬,嘶鳴著,萬古如一地奔湧。天上的月那麼近,有時濺起的浪花幾乎可以將它打下,碎落在大海裡,變成一瓣瓣泡沫。祖父說,雖然他們的漁船很大,但一有風浪,覺是沒法睡的。船實在太晃了,像篩子一般,把所有的睡意都篩了出去丟進大海裡。
  • 千年漁港海鮮五花八門吸引遊客,漁船出海前女人不能上船
    據記載,早在宋代時已經有人在此以打漁為生,到明代這裡已成為出遠洋打魚的港口,潭門漁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與海為生,足跡遍布整個中國南海。如今,潭門中心漁港也是首批全國文明漁港,能停泊上千搜漁船,成了海南小有名氣的旅遊打卡地。
  • 即將「消失」的長江漁民
    11.3萬多艘、漁民近28萬人  65歲的老漁民嚴正華十分想念長江魚的滋味。  根據沿江各地測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共涉及沿江10個省市的合法持證漁船11.3萬多艘、漁民近28萬人。   「千斤臘子萬斤象」  涪溪口是長江上遊昔日豐饒漁業資源的縮影。這裡盛產鯽魚、鯉魚、草魚、青波、白鯰、黃辣丁、墨鯰、油魚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