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海上「漁霸」!還漁民一個海定波寧的「新」生活

2020-12-16 中國長安網

剷除海上「漁霸」

還漁民一個海定波寧的「新」生活

日月穿梭一天天,寒來暑往年又年。

山東政法護平安。

說起日照嵐山漁港,那可是個水產豐饒的地方。每天單是從這裡收穫的海虹,就有60萬噸,年產量佔到全國總量的近七成。對於依海而生,耕海而獲的漁民們來說,本該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可是自打一群無惡不作的「漁霸」出現在這片海域後,只要一提出海打漁,漁民們是人人害怕、個個打怵,一時間生計都成了問題。為了還漁民們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為了讓日照這片海域重回海定波寧,一場轟轟烈烈的打擊海上霸痞專項行動開始了!

01

海上「漁霸」橫行圈海欺壓漁民

深秋的下午,碧空澄澈。海風吹拂下的日照嵐山漁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剛剛出海返港的漁民老楊看著碼頭上往來買貨的人群,皺紋在黢黑的臉上舒展開來,爽朗的笑聲飄出很遠,「現如今,咱們出海一趟少則5、6萬,多則10幾萬。這要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啊。」

漁民出海喜獲豐收

出了一輩子海的漁民老楊,曾一度對出海打了怵。有人可能會奇怪,老漁民經驗豐富咋還不敢出海了呢?各位看官休急,且容我慢慢道來……

話說2016年的一天,老楊和其他漁民夥計們一起,正駕著自己滿載漁獲的小船,哼著小曲唱著歌返航。突然遠處出現三溜水線,直奔老楊他們的漁船而來。老楊來到船頭攏目光定睛觀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說時遲那時快,三艘快艇已經來到了漁船切近。只見每艘快艇上,都是三名彪形大漢,手裡拎著鋼刀鐵棍,各種兵器。一個個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一百二十個不含糊。快艇一打橫,幾名大漢縱身跳上老楊的漁船。為首大漢一把就薅住了老楊的脖領子,惡狠狠地說:「老傢伙!你敢跑到我們的底盤上來打魚,你是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膽。知道爺爺是誰嗎?」

老楊哪見過這陣勢,早就嚇得腿肚子轉筋,動彈不得。這時身邊一名年輕的夥計開腔了:「你們是誰啊?這海又不是你們家的!」這一句話可捅了馬蜂窩,幾名大漢二話不說衝了過就是一頓拳打腳踢,挨打的夥計被打倒在船板上痛苦地哀嚎。

一看勢頭不對,老楊趕緊上前說好話。「各位,這孩子不懂事,你們別跟他一般見識。有什麼事和俺說。別打了!」

一聽這話,對方這才停手。為首的大漢對老楊說:「老頭兒,你也不打聽打聽。俺家大哥叫叢雲鵬。俺們是『海上保安隊』的。」

一聽這話,老楊不由得一激靈,原來前不久本村的漁民剛被人在海上搶了,好像就是什麼「海上保安隊」。沒想到自己這麼倒黴也碰上了這夥「漁霸」,看來這趟出海算是白幹了。

這個「海上保安隊」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彪形大漢口中所說的叢雲鵬又是何許人也呢?原來,在江蘇連雲港有一家前島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叫叢雲鵬。他僱傭一個叫王建國的人為公司總經理,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先後吸納了孫欽國、王世龍、侯寶山、莊緒飛、孔得志、杜格之等10餘人組成「海上保安隊」,專門負責海上看護。其中,孫欽國和王世龍等5人有犯罪前科。

2016年以來,在叢雲鵬授意、王建國指揮下,張旭英等人以養殖區被破壞為由,駕乘漁船、快艇,攜帶鎬把、彈弓等工具,先後多次在魯蘇交界海域強行扣留被害人漁船,採取威脅、打罵等方式,逼迫受害人漁船駛進江蘇省連雲港市的海棠碼頭、高公島碼頭並非法扣押,實施索要「罰款」「賠償款」等違法犯罪活動,逐漸形成了惡勢力犯罪團夥。可以說是為害一方,不可一世。

這次老楊就是遇上了這夥「煞星」,結局可想而知,不但人被打了白打,還連海貨加現金倒賠給他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02

雷霆出擊剷除「漁霸」

「漁霸壟斷海域,只要船隻經過他們的『地界兒』,他們就強行扣留漁船,暴力毆打、恐嚇辱罵、敲詐勒索……我們風裡來浪裡去,掙的不夠他們扣的。」

依海而生,耕海而獲。臨海靠港的嵐山坐擁2624.67平方公裡的海域,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水產養殖更是連續20年名列山東省第二。海虹的產量更是可觀,就有60萬噸,年產量佔到全國總量的近七成。可「漁霸」圈海欺負漁民、海上私搭亂建、違規養殖用等問題,深深困擾著當地的漁民,也觸痛著當地政府。

據日照市嵐山區掃黑辦工作人員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嵐山區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全面部署啟動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大力宣傳造勢,發動群眾積極舉報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重拳打擊海上霸痞勢力。」

在掃黑除惡強大的宣傳攻勢下,像老楊一樣受害的漁民們鼓足勇氣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據受害漁民說,「以前,出海就怕遇到這一夥兒「漁霸」,他們乘快艇,有的蒙面,有的手持鎬把、彈弓等械具,逼迫我們把漁船駛進他們的碼頭,隨即船就被他們給扣下,向我們要『罰款』『保證金』,不給錢就打人……」。

當地公安機關全力偵查,長期盤踞在魯蘇邊界海域為非作歹的惡勢力犯罪團夥浮出水面,有關部門單位迅速循線深挖、開展案件研判,跨地域成功依法打掉叢雲鵬、王建國等15人「海上保安隊」惡勢力團夥。據悉,該惡勢力團夥利用海上爭議區域,成立「海上保安隊」,採用暴力毆打或者恐嚇威脅手段,強行扣船,以罰款或賠償款的名義向被害人勒索巨額款項,自2016年4月份以來,共有28船次漁船、貨輪被其非法扣押,敲詐勒索人民幣112萬元。主犯叢雲鵬、王建國被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10萬元,其他同案犯被處並相應刑罰。

03

清除惡勢力念好致富經

「掃黑除惡維護了海上安全秩序,保護了我們漁民的人身安全,挽回了我們的經濟損失,掃除了我們的出海恐慌……」漁民們紛紛表示,沒有了海上惡霸的滋擾敲詐,安全感和幸福感日益俱增。「掃黑除惡」彰顯了嵐山區維護漁民利益、守護好每一畝海域的決心,如何建設平安海區,讓當地經濟走向「深藍」,又如何讓百姓更好地靠海吃海?

面對問題,嵐山區委區政府領導明確表示,「海洋是嵐山在區域競爭中最大的優勢,海上安全問題,必須從根子上解決!」,於是,嵐山區趁熱打鐵,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部署實施了為期三年的「平安海區」建設專項行動,打出了海上掃黑除惡「組合拳」。「平安海區」建設的軌跡和思路,從一組數據可見:向「三無」漁船的存在和運行發出了震懾性動作,一次性拆解42艘「三無」涉漁船隻,堅決推進以取締「快艇偷捕」「灘涂造船」為重點的集中整治,進行海上「拆違」,阻礙船隻進出港口的9333公頃非法養殖區被強力拆除,保證了進港航道一路通暢。

曾經「圈海牧漁」的老王雖說對「平安海區」建設很是支持,可也很是不舍,「以前搞養殖,自己隨便弄了一塊海,養點對蝦、海參之類的,可這是違規用海,佔用航道、影響正常海上生產活動,咱們響應國家政策,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清拆了。」沒了生計的老王,不是沒犯過愁,這促使他積極尋求「新」形式的致富出路。自家房屋靠近海邊,風景好;嵐山交通四通八達,物流方便;線上銷售,大有前途。看到了商機,老王以大海為背景,直播賣起了海產品,換種方式開啟了「吃海」新生活!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行業受到很大的損失。不過在嵐山,老王他們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每天晚飯後,老王夫妻兩人一人在鏡頭前直播,一人負責統計訂單、打包產品。家門口往常接送貨的小貨車被每天來取件的快遞運輸車取代,疫情之初更是創下了3小時售出4萬多單的好業績。

線上直播賣貨

就這樣,在摸索中,老王重新上崗了。海還是那個海,賣的還是那些魚,只是老王的魚這回已經賣向了全國。在老王忙著「觸網」的同時,嵐山區精準施策溫暖著漁民的心。

據嵐山區人社局工作人員說,當地相關部門組建了漁民安置保障專班,一對一摸排漁民就業及社保情況,按照推薦就業一批、技能培訓一批、支持創業一批、公益崗位託底一批的思路開展幫扶,讓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漁民「應業盡業」、特困人員「應扶盡扶」,切實解決好漁民生計問題。同時,全力做好漁民就業培訓轉產工作,依託資源生態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綜合種養、生態漁業,增加產業就業空間。

「應扶盡扶」助力漁民轉產,依託資源生態優勢,發展生態養殖

貝參鮑藻魚蝦蟹立體養殖示範區——七彩海洋

而伴隨著平安海區」的創建,掃除了「向海經濟」發展的羈絆,嵐山區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速度加快:世界最大的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1號」建成下水,開創了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日照市首座國家級海洋牧場大型遊釣平臺「陽光1號」落戶嵐山;嵐山區8個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第一批優選項目中,有5個涉海項目,順應海洋產業發展新趨勢,嵐山正做大做強海洋新興產業,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座深海漁場——深藍一號

打擊漁霸惡勢力,守護一方平安;

幫助漁民搞經營,實現安民富民。

正是有了「平安海區」的建設,

才能為「向海經濟」保駕護航,

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航拍海南疍家漁排 成千上萬漁民組成部落 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
    為什麼會說海南疍家漁排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呢?當然這不是貶義詞,也不是說他們與世隔離,生活以自己為中心,更多的是形容這種生活方式。關於疍家漁民的說法有很多種,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漁民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這是一個與海戰鬥的部落,常年要和風浪鬥爭,如蛋殼一樣的脆弱,所以就稱為「疍民」。
  • 紅十字水上救援教科書式施救 平潭海上遇險兩漁民終獲救
    紅十字水上救援教科書式施救 平潭海上遇險兩漁民終獲救 2020-12-21 21:32:30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夢媛 責任編輯:郭夢媛     12月20日,兩位平潭漁民海上遇險獲福建省紅十字
  • 漁民岸上新生活有哪些改變?
    漁民岸上新生活有哪些改變?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老楊自主創業忙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 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位於廣東陽江,這裡的人曾經生活在海上
    海陵島戶籍人口約9.8萬人,是一個融自然海景和漁鄉風村於一體的海島。海邊有個農場,經常可以看到當地漁民在海上勞作,他們的身影與欄、網、山頭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生動而富有水墨畫感覺的畫面。黃昏時分,在柔和的燈光的照耀下,幾何的美感更是這些圖片都是攝影師最喜歡的拍攝素材。
  • 安慶日報:宿松309名漁民揮別「水上漂」近一年,漁民岸上新生活有...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近一年來,作為全省水面最大、從事漁業捕撈人數最多的宿松縣做了成功嘗試,縣鄉聯動、多措並舉,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  老楊自主創業忙  轉型創業,是50多歲的老楊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 臺要造50艘「微型飛彈艇」,開歷史的倒車,還和自家漁民過不去
    因此,這個「微型飛彈艇」不過是老瓶裝新酒而已。對岸希望它具備一定隱形能力,能夠在戰時混跡於漁船當中,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威懾我大中型水面艦艇,不過,這種為了達到目的,不管自家漁民死活的腦迴路,島內不少網友都十分不滿。
  • 【新春走基層】三都澳的「海上郵遞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海域,有一位「海上郵遞員」,他專門為海上的漁排人家和偏遠小島的居民遞送信件和包裹。今天的新春走基層一起去認識這位叫石進全的郵遞員。
  • 我市萬名漁民有了安全雨褲
    和往年不同的是,在聲聲祝福中,我市參加漁業互助保險的1萬多名漁民,都收到了一份實打實的安全大禮包——連體救生雨褲,這套防護將進一步提升海上作業的安全係數。我市是漁業大市,漁船和從業人員數量眾多。據統計,我市漁業從業人員76651人,其中從事海洋捕撈的約有1.9萬人。
  • 用防腐木搭建一個海上漂浮的別墅
    用防腐木搭建一個海上漂浮的別墅這兩周在福建的一個漁島小縣城度過了一段悠閒的日子,偶然在海邊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建築,是一個浮於海面上的別墅,後來才得知其實這家主人原本是自己按照漁民搭建魚排的方式,希望自己搭建一個在海上的家
  • 三亞「海上書房」點亮海疆快樂之光
    詩人海子說「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三亞市政府就為人們「造」了這麼一所嚮往的房子--「海上書房」。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海上書房「風吹哪頁讀哪頁」的閒適,及其所代表的一種自由的、浪漫的、精神坐標的意義。
  • 城市B面 海上疍家人的落地生根路
    七八十年代是他們的風光無限時,打工人一個月勤勤懇懇賺幾十塊,但他們出一趟海就能賺上百塊。如若駛去更遠,收穫更多的話,出一趟海甚至可以收益上萬。鼎盛時期,新灣疍家有2000艘以上的漁船,一艘船上可以容納二十多個人,最遠可以去到廣西、北海、北部灣等地方。而疍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對於陸上之事接觸較少。
  • 漁民把海星切開的瞬間,你還想吃嗎?
    漁民把海星切開的瞬間,你還想吃嗎?海鮮應該是不少人都非常喜歡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外觀看上去非常漂亮,不過很多人應該都沒有吃過海鮮生海鮮的美麗,前段時間有人在網絡上曝光了日本漁民處理海鮮的畫面,很多人看過之後都表示自己再也沒有食慾了,這輩子都不想吃海鮮,因為它切開海鮮的瞬間確實太噁心了。
  • 從靠海吃飯到特色旅遊的大神堂漁民新生活
    十多年前,劉佔鎖賣掉自家漁船,幹起修船的營生,兒子開起了這家飯店,每年收入都在六位數,而且不用在海上顛簸。劉佔鎖、劉福軍爺倆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為了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改善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2016年大神堂村拆遷工作開始陸續啟動。村民們通過宅基地換房,以及補貼等政策,紛紛就近搬入了漢沽城區。「都搬走了,都搬到漢濱、泰達美源和梧桐苑去了,都住上大樓房了。」
  • 這裡的漁民不捕魚 卻過上了「小住亦神仙」的生活
    但洞頭不只物資豐饒,在長期澤海而居的生產生活中,洞頭人民也誕生了許多自己獨特的文化。這些文化,延續至今,見證著洞頭人民的創新與創業、智慧與果敢。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館長陳燦淵:中國螺鈿文化的傳播也是我們中華文明傳播的一個體現,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當時整個東亞有做漆的地方都有影響,學術研究顯示就有日本、韓國、朝鮮、緬甸、泰國、印度,甚至埃及,我們希望把這些文化都研究出來。
  • 海上城市讓人嘆為觀止,水電網絡唾手可得,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中國人的建造和生存能力遠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不僅平原有人居住,在高高的高原上,在乾旱的沙漠裡,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生活著大量的中國人,即使在海上也有一座海城,人們生活在海上,房子漂浮在海上。
  • 休漁期漁民都在幹啥?男人修補漁網很賢惠,女人持家悠閒度日
    趁著這樣的好天氣,在海口新埠島的裡亮腳港,漁民們紛紛對漁船上的漁具進行修整,為休漁期結束後下一次的出海做好準備。亮腳港所在的亮腳村人口不多,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都是靠打漁為生,這個港口北面臨瓊州海峽,海岸線長約6公裡,是附近漁民出港、漁船靠岸及回港避風的主要港口,保留著濃厚的漁家生活傳統,平日裡男人們出海打漁,女人們負責將各種漁獲拿到市場上去賣,過著夫唱婦隨的漁家生活。
  • 東海進入伏季休漁期 漁民休整「充電」待來年再出發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川 責任編輯:田博川   (抗擊新冠肺炎
  • 原來海上是這樣捕蝦的,怪不得蝦都這麼貴了,原來如此!
    原來海上是這樣捕蝦的,怪不得蝦都這麼貴了,原來如此!每當到了春末初夏小龍蝦上市的季節,大街小巷的燒烤店都充斥著人,而人們在喝啤酒擼串的同時都少不了點一盤小龍蝦,可以說神仙般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了,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小龍蝦的喜愛,也不禁讓人產生蝦是怎樣捕獲的疑問。原來海上是這樣捕蝦的,怪不得蝦都這麼貴了,原來如此!
  • 海域高密度養殖整治的寧德答卷:海上「牧場」 風光正好
    1997年至1999年,宋向國從這片門前海賺得盆滿缽滿,還成立了水產養殖公司。 那幾年,環三都澳漁民眼看著「水產養殖能致富」,紛紛從傳統捕撈轉向海上養殖。大黃魚、海參、鮑魚、海帶、紫菜、龍鬚菜……一下子「填滿」了這片海。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海水養殖從業人員達到60萬人。不少漁民「靠海吃海」,走上發家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