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拖輪護送受損貨輪送修 兩小時抵達廈船重工船塢

2021-01-08 閩南網

  昨日下午,貨艙進水的「華茂369」貨櫃貨輪,在三艘拖輪的拖帶下,從海滄新海達碼頭前往廈船重工維修。

  1月2日,從珠海港前往上海港(不掛靠廈門港)的「華茂369」輪,在航經南澳島東南附近水域時,突發貨艙進水,廈門港接到求助信息後火速派出引航員,成功將該輪安全引領靠泊新海達碼頭(詳情見本報1月5日A12版報導)。

  近兩日,「華茂369」輪船上的貨櫃被卸載、轉運。同期開展的專業勘查結果顯示,該輪不能自主航行。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三方討論,決定使用海上拖帶(頂推)的方式,護送該船前往廈船重工。此次拖帶距離約為9海裡,由海事海上交通指揮、港口引航員引領、港務船務三艘拖輪(廈港拖13、拖19、拖24)執行拖帶。

  昨日下午3時許,廈門港內達到高潮位,「華茂369」輪被拉出泊位。隨後,兩艘拖輪護在「華茂369」輪一側,保持其平衡,防止側傾以及貨艙破裂處繼續擴大;另一艘拖輪在「華茂369」輪艉部頂推,4輪「結伴」緩慢前行。經過2個小時的航行,下午5時許,「華茂369」輪安全抵達廈船重工船塢。

  據悉,為確保萬無一失,在執行拖帶作業前,「華茂369」輪將船上汙油水全部抽淨。(廈門日報記者徐景明)

原標題:三艘拖輪護送受損貨輪送修 兩小時抵達廈船重工船塢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山東港口東營港翎航公司拖輪作業艘次突破1100艘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小傑 通訊員 王建泉12月17日上午,隨著翎航拖1輪協助首爾汽船靠泊海科2號泊位,翎航公司2020年度拖輪作業成功突破1100艘次。2020年是翎航公司成為山東港口東營港控股企業元年,也是翎航公司融入山東港口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之年,翎航公司始終秉持業績為王的經營理念,堅持內拓外擴的經營思路,對內,提升服務質量,積極穩固東營港區市場,目前,翎航公司在東營港區拖輪服務市場佔比90%以上;對外,積極拓展渤海灣港口集團內部拖輪市場和海上拖帶業務,在山東港口濰坊港拖輪租賃公開招標中成功中標,所屬拖輪抵達濰坊港作業
  • 高質量發展看東營|山東港口東營港翎航公司拖輪作業艘次突破1100艘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孔祥茹 通訊員 王建泉 東營報導12月17日上午,隨著翎航拖1輪協助首爾汽船靠泊海科2號泊位,翎航公司2020年度拖輪作業成功突破1100艘次。東營翎航港務有限公司作為山東省港口集團東營港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拖輪公司,自有全迴轉大馬力拖輪5艘,其拖輪具有原地迴旋、拖頂結合的特點,常年承擔著輔助東營港東營港區船舶靠離泊、消防守護、應急搶險等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東營翎航港務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在行業內擁有良好聲譽和較大影響力的專業拖輪公司。
  • 一貨輪因惡劣天氣在煙臺擱淺 8名船員全部獲救
    一貨輪因惡劣天氣在煙臺擱淺 8名船員全部獲救 2020-12-29 14:27: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羨 責任編輯:劉羨
  • 常州港錄安洲碼頭迎來今年最大噸位載重貨輪
    10月17日上午10點,滿裝載著58000噸礦粉的大型船舶「國裕701」號輪在3艘海巡艇、2艘大馬力拖輪和1艘護航艇的護送下,緩緩靠停錄安洲中天碼頭。該船總載重噸達7.5萬餘噸,這是今年常州港迎來的最大載重噸位貨輪,其載貨量也刷新了年度記錄。
  • 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 沉沒之謎
    5月1日中午,當「躍進號」航行到朝鮮濟州島附近的蘇巖礁海域時,突然向國內發出了「我船受損嚴重」的電報,下午2時10分,交通部收到了「躍進」號第一次發出的「SOS」國際求救信號。下午2時左右,躍進號沉沒於黃海中。下午2時左右,中南海西花廳周恩來辦公室,電話鈴聲急促地響了起來。周恩來聽完電話,臉色頓時嚴峻起來:「躍進」號貨輪在赴日途中突然沉沒!
  •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貨輪擱淺,多方營救!人員平安!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貨輪擱淺,多方營救!人員平安!航拍救援現場。據了解,為防抗此次大風,煙臺方面於28日上午10點發布了海上風險黃色預警,28日下午3點轄區所有客船全線停航,截至目前,煙臺轄區有190艘貨船在碼頭避風,有77艘在錨地避風,暫未接到其他險情報告。 據預報,煙臺海域29日中午到夜間,陰有小雪轉大到暴雪,最大風力北到西北風7-8級,大浪大湧。
  • 驚險:煙臺海域一貨輪擱淺 8名船員全部獲救
    救援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飛 通訊員 郝光亮 周洪洋 煙臺報導12月29日凌晨,煙臺港內錨地一空載貨輪因大風錨鏈斷裂,繼而漂航擱淺,經各方全力救援,8名船員全部獲救。06:19時,抵達事發海域的拖輪報告,現場浪高2米不具備拖帶作業條件,並且船舶擱淺位置水深太淺,大吃水的拖輪無法靠近施救。09:45時,因事發水域風大浪急,「達豐6」輪船況不穩,船長決定棄船,請求救助。接報後,煙臺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協調力量組織人命救援。
  • 大連遠洋運輸公司一貨輪沉沒 船員全部獲救
    據新華社報導,這艘裝載圓木的貨輪,在從馬來西亞駛往張家港的途中,遭遇強東北季風,造成船體破裂進水,船舶嚴重傾斜。中國海上搜救中心28日15點15分接到救援報告後,交通部部長黃鎮東召集有關部門指揮搶險。廣州救撈局先後派出「德利」、「德進」號救助拖輪趕赴現場,香港海事處派出飛機和船舶參與救助。經各方全力施救,船上的27名船員全部脫險,無一傷亡。
  • 各國蜂擁而至,數十艘貨輪現身中國港口!花費數百萬也得等半年
    現在國內外的疫情形勢十分嚴峻,所以許多海外造船廠都處於停工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的貨輪維修訂單都開始轉移到國內。據知情人士透露,實際上許多貨船早在半年前就開始進行報價預約,僅是鑫亞船廠的訂單早在半年前排滿了一整年,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不斷增加的海運訂單,據海關部門消息稱,僅是在2020年1-11月份,浙江省的進出口總值就已經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
  • 揭秘|首航即沉沒的第一艘國產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
    基本簡介新中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是由前蘇聯專家幫助設計,大連造船廠建造,採用當時最新的技術裝備,載貨量13400噸,滿載時吃水深度9.7米、每小時18.5海裡,馬力遠洋貨輪紀念章1958年11月27日,「躍進」號萬噸遠洋貨輪建成下水,大連造船廠特製作一枚紀念章,銅質鍍金,紅色琺瑯,通徑3.2釐米,上方副章上鑄有「第一艘萬噸遠洋輪紀念」主題文字,主章中間為「躍進」號遠洋貨輪側面英姿,凸出於章外,更顯出巨輪的雄偉壯觀。其外形設計很有特色:左邊為齒輪形狀;右邊為輪船錨鏈,整體代表造船工人。
  • 5艘油輪中的第一艘已抵達委內瑞拉
    5艘伊朗油輪中的第一艘在委內瑞拉海軍護衛艦的護送下已於5月24日抵達委內瑞拉港口,並正在卸下油品。其他四艘將會在今明兩天陸續抵達委內瑞拉。在伊朗油輪出發後,美國曾公開聲明,這幾艘伊朗油輪將無可避免地被美國海軍武力攔截。但是,傳說中的美國大爺至今仍未出現。
  • 停靠中國、日本、柬埔寨,這三艘郵輪命運大不相同
    「眼尖」的中國網友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三艘大型郵輪——3700人的「鑽石公主號」、2300人的「威士特丹號」和4800人的「歌詩達賽琳娜號」,分別停靠在日本、柬埔寨和中國天津,接受三種不同的政府應急處置,於是三艘船上的數千名乘客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運,令人唏噓。 其中,「歌詩達賽琳娜號」在天津經歷了24小時「生死競速」,應急處置迅速結束,轉運和疏散平穩有序。
  • 四年內生產上萬艘軍艦 萬噸貨輪30天就能完工 令對手望塵莫及
    就拿軍用艦艇來說,數不清的船廠加足馬力,晝夜開工,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內美國人就造出了一萬多艘軍用艦船,僅航母就有200多艘。到了後期,建造速度也達到了頂峰:一艘排水量1萬噸的貨輪在剛開始製造時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後來只需要一個月就能完工。一九四三年十月,一艘名叫盤尼號的貨輪從鋪設龍骨到完工只用了30個小時!儘管那個時候的貨輪比較簡單,但這樣的速度的確是令對手望塵莫及。
  • 北洋水師更恥辱一幕:六艘新軍艦向弱敵屈膝,1900年比甲午還不堪
    不僅如此,葉祖珪作為水師總指揮,完全拋棄了仍在水雷營碼頭停泊的四艘「海龍」級驅逐艦,沒發出任何「迎戰」和「逃避」的命令,讓驅逐艦和艦員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束手待斃。 在大沽口的幾艘北洋艦艇中,只有「飛鷹」驅逐艦由於前幾日完成了修理離開了船塢,及時逃離了大沽口戰場。仍在船塢中的驅逐艦「飛霆」號,同樣成了列強的魚肉對象。
  • 百年瞬間:我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通過驗收
    來自內蒙古新聞廣播00:0002:07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1968年1月8號,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宣告「東風號」全部建成。您現在聽到的是1960年「東風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時的慶祝會原聲。
  • 百年瞬間丨我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通過驗收
    1968年1月8號,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宣告「東風號」全部建成。您現在聽到的是1960年「東風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時的慶祝會原聲。
  • 各國蜂擁而至,數十艘貨輪現身中國港口,外媒:中方才是大贏家
    數十艘貨輪現身中國港口根據《環球時報》近日的報導,由於中國的疫情控制得相當之好,因此中國的出口訂單激增,而這也使得許多相關的外國船隻都不得不專門到中國進行維修保養,由於進口量增加,這些貨輪的耗損量也在進一步加大。
  • 一艘艘30萬噸級日本貨輪駛向中國,滿載著我國急需的寶貝
    據媒體報導稱,日本商船三井公司所有並營運的破冰型液化天然氣(LNG)油輪,6月25日起開始從俄羅斯亞馬爾經由北極航線東北航道,預計7月中旬抵達上海。一艘艘30萬噸級以上的日本巨型貨輪滿載著我國急需的寶貝——天然氣,正在海上狂奔,不久後抵達中國。對於這份來自俄羅斯的厚禮,我國笑納了。
  • 中國超大型貨櫃貨輪抵達希臘比港
    新華社記者于帥帥攝中國超大型貨櫃貨輪「中遠海運雙魚座」輪在經過近一個月的航行後於15日抵達歐洲,停靠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這是此貨輪今年1月15日交付以來首次航行。2月15日,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遠海運雙魚座」輪進港。 新華社記者于帥帥攝2月15日,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遠海運雙魚座」輪進港(航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