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傳統特色年夜飯地圖:美食與愛都不辜負

2020-12-14 芸淡風傾

小冒堅持原創的423天 一年一度春節到,重拾兒時的期待和儀式感。

美食就是愛。

即使對吃再無講究的人,也不能否認自己記憶裡有很多熟悉的味道。

一頓家裡做的美味佳餚,就是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滋養著平淡落寞的日子,也可以撫慰疲憊受傷或者孤獨怯懦的心靈。因為那是一種無言但溫暖的交流,是做飯的家人與吃飯的我們之間一種充滿默契的情投意合。

所以,雖然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的精彩,各地的美食琳琅滿目,嘗過之後,對家常飯的思念就帶著點千帆過盡,返璞歸真的感覺。

逢年「過」節。尤其是傳統節日,其實過的重點,就是一個「美食」,尤其是吃的就是一個「年」。

然而,每到年關將至,大家總會心裡充滿期盼;也總會有越來越多,能勾起我們內心對傳統美食的嚮往的事物,比如這部逢春節必刷一遍的大片——

《舌尖上的新年》

這是一部關於「重回時間」、「尋找年味兒」紀錄片電影,透過中國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串接一個個新年故事,展示東方的文化習俗,用鮮活的鏡頭語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檔案,帶觀眾重尋舊日的習俗和年味兒。

(一)「年夜飯「的C位到底吃什麼?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在一定區域內,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歷史、物產,飲食風俗,文化和習慣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中國美食文化形成了豐富多樣,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並被全國各地所接受和享用的地方菜餚。

這成整套的地方菜餚,就逐漸演變成為一種菜系。

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以太公望最為代表;春秋戰國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表現出了差異;唐宋時期,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到了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格局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與傳統「四大菜系」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塑造了大江南北各具特色風味的「年夜飯」,自然各領風騷,別具風味。。

所以作為年夜飯傳統「重頭戲」,能引發大規模辯論的千古難題來了:

過年到底吃什麼?餃子還是年糕?

北方人,毫無疑問會選擇餃子。

當「過大年,吃餃子「的紅紅火火的理念,傳遍全球各地的時候。每個外國人,也許分不清湯圓,餛飩,包子,鍋貼,但只要告訴他,dumpling(餃子),就立馬能形象地理解,這也是一類帶餡美食。

餃子看似簡單,其實「內容」可以很豐富——羊肉牛肉豬肉魚肉海鮮雞蛋,搭配芹菜韭菜蘿蔔葫蘆各種蔬菜,就能搭配變化出豐富的味道,營養均衡又健康。

南方人,過年的主打也不是只有包湯圓,蒸年糕這麼單調。

閩西北可以用蛋液煎年糕片,配以酒菜,代替了米飯;西南少數民族的年糕不是用糯米磨成米漿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餈粑——將一鍋蒸熟的糯米飯,放進石臼搗爛,揉搓成一個一個的小餅團,趁熱配上白糖,紅糖,芝麻。吃不完也不要緊,風乾後還可以保存,下次加熱就可以吃。

在「年夜飯」的標誌符號美食上,就能看出,「南甜北鹹」,「北面南米」,早已經變成約定俗成的文化習慣。

北方的麵食,不僅可以做出花樣繁多的食物,僅麵條一項,去麵食大省山西,就能每天吃一種面,一年不重樣——聞名全國的刀削麵,扯麵,拉麵以外,還有剪刀面,剔尖面,一根面等等。

南方也充分發揮想像力,把缺乏麵粉粘性的大米,一樣做出了像麵條一樣形狀的「米粉「 有韌性又有嚼勁。各地都有不同的米粉做法:湖南衡陽,江西撫州,重慶長壽,四川綿陽,福建興化,廣西桂林,新疆特色……除了米粉,還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融水濾粉,賓陽酸粉,武鳴生榨米粉,欽州豬腳粉,防城港卷粉……形態各異,味道不同。

(二)除了主角,八大菜系「年夜飯「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眾和特色美食?

一年一度,最重要也最有意義的節日裡,年夜飯怎麼會只有餃子和年糕?

1.魯菜:

口味鹹鮮為主。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鹹鮮為主火候精湛,精於制湯,善烹海味。

「二十三,糖瓜甜」,糖瓜這種已經演變成一種意象的手工食物,製作非常複雜,因為中空造型又不方便運輸儲存,不確定性又很多:看天時地利人和,註定只是被小範圍享用,然而對山東萊蕪人來說,沒有吃到好吃的糖瓜,年就不完整。

2. 川菜

口味麻辣為主,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諸味)。川菜的平實質樸,就在於它的不過分修飾,非常接地氣,一看菜品就能看懂用料和做法。

四川香腸臘肉為什麼在各地都特別有名?就在於調料的川味——麻,辣,鹹香適口。配上蒜苗等蔬菜乾炒,可以將油脂溢出;用煮過香腸臘肉的水來熬菜湯,既能緩解大魚大肉的油膩,又將每一分食材充分利用好。

3. 粵菜

口味鮮香為主。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肇慶的裹蒸,融合了柊葉,糯米,綠豆和五花腩等平凡食材,不僅老少鹹宜,製作過程更是充滿了一家幾代共同的歡樂回憶。

潮汕各種海鮮吃法,就更讓人大開眼界:

4. 蘇菜

口味清淡為主。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別。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揚菜,講究選料和刀工,擅長制湯;蘇南菜口味偏甜,注重製醬油,善用香糟、黃酒調味。

淮揚葷菜裡的魚就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但要過了年三十,初一才能開始食用。四大品種裡,白魚鯿魚不吉利,鯽魚尚可,寓意富貴吉祥的鱖魚成為主角,可紅燒,可醋溜。用鹽醃製的風雞可做清蒸風雞,風雞獅子頭等。還有芙蓉雞片,芙蓉魚片,「鳳求凰」(老母雞燉湯)等。

素菜方面,必備兩樣,首選俗稱「路路通」的水芹,再來選有平安寓意的豆苗(「安豆苗」)。

5. 閩菜

口味鮮香為主。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三大特色,一長於紅糟調味,二長於制湯,三長於使用糖醋。

紅鱘米糕:

鳳梨醬:可不是菠蘿。用來做調味料進一步烹製美食。

三色蛋:皮蛋+雞蛋+鴨蛋

6. 浙菜

口味清淡為主。菜式小巧玲瓏,清俊逸秀,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運用香糟、黃酒調味。烹調技法豐富,尤為在烹製海鮮河鮮有其獨到之處。口味注重清鮮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態講究,精巧細膩,清秀雅麗。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東南部口味偏鹹。

海邊石頭小鎮上的人家,總會留些新鮮的海鮮,曬成魚鯗,過年時配著肥潤油大的鹹肉一起蒸熟,或者加大把薑絲爆炒,簡單又美味,把年一樣過得認真又踏實。

7. 湘菜

口味香辣為主,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香辣、香鮮、軟嫩。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湘菜調味尤重酸辣。相對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勝一籌,幾乎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煨,在色澤變化上可分為紅煨、白煨,在調味方面有清湯煨、濃湯煨和奶湯煨。小火慢燉,原汁原味。

湘西的莽莽大山,山貨就是最好的自然饋贈。山民們開動智慧,醃製,風乾,發酵等方法,將生長在春天自然的精華,留存到了春節——野蕨菜,香椿,春筍,配上臘肉,灌腸粑粑,就是讓時間逆行,留存美味的魔法。

8. 徽菜

口味鮮辣為主。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歷來的,其獨到之處集中體現於擅長燒、燉、燻、蒸類的功夫菜上,不同菜餚使用不同的控火技術,形成酥、嫩、香、鮮獨特風味,其中最能體現徽式特色的是滑燒、清燉和生燻法。

產在霍山白馬尖的大鰱魚,醃製成鹹魚,下鍋煎出魚油,熬成濃稠的湯汁。碗底鋪上碎魚肉和黃豆,倒入湯汁,放在外面,就是一道「鰱魚凍」,配上熱米飯融化在口中,不禁胃口大開,欲罷不能。

全國各地,美食數不勝數,眼花繚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管飲食文化多麼不同,也不論富貴貧窮,認真吃,過好一個年的踏實願望,都是相同的。

(三)親手烹製年夜飯的意義何在?

說實話,近幾年雖然大家都在強調儀式感,但是年味反而逐漸轉淡。畢竟都在追求高效,快速,便捷,和休閒。能花錢解決,為什麼要費時費力,親歷親為?年夜飯都可以出門餐館外包,何況其他傳統節日?

年輕一代,經常找著藉口,不願意回去幫忙枯燥繁瑣的過節準備,現成食物應有盡有,覺得外面的一切都好。

然而,所謂的節省心力,節約時間,有時想想,不過是為了大家快速進入茶餘飯後,各奔東西,各自抱著手機,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不知道真正節約了什麼,便捷了什麼,又放棄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在這部《舌尖上的新年》裡,我看到所有樸實又隆重的年夜飯:

所謂的儀式感,不是注重精緻的食物,而是用心的過程。

親手精心準備的過程,哪怕最後不那麼完美,但是你可以體會到一種接了生活地氣的踏實。

內心豐富,熱愛生活。一家人,有溝通有互動,讓每一個特殊節日裡歡聚一堂的美好時光,成為美好回憶,才能抵抗住日復一日的平淡歲月裡的相似性。

蔡穎卿在她的書裡寫到,日本著名的帝國飯店的料理人告訴她,

料理的最高意境,就是飽含愛,功夫和真心。

年夜飯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想要給自己和親朋好友最美好的食物,打從心底覺得,用「味」填報他人的「胃」,是一件快樂的事,對完成美食的人和品味美食的人而言,都想要並且能夠從美食中得到幸福的感覺。

花費時間和心力,表達感謝和祝福,都是值得的。大家一起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待,迎接新年的到來。

我一輩子享你的福,我也是感激你的

我姥姥已經85歲,逢年過節,依然奮鬥在準備一線,有條不紊指揮。那份心力,是我們年輕一輩永遠都沒有的。

我家不局限於本地特色美食,隨著來自各地的家庭成員的加入,八大菜系,也開始豐富起年夜飯的餐桌。

華特·班傑明說,「閱讀使我們成為移民」。出現在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各地招牌美食,不也是一場全家參與其中的別樣旅行?不就是可以讓因為緣分走在一起的不同地域的親人,聯繫得更加緊密?

過年,就是要一家人整整齊齊,團團圓圓,一起勞作,一起聊天,一起分享美食和歡樂。

過年,就是要無私地拿出自己的東西,和左鄰右舍一起分享。

過年,就應該充滿活力和包容性,尊重並接納每一個不同的文化和習慣。

成年人的世界裡,事情越來越多,紀念越來越少;生存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少;記憶越來越多,回憶越來越少。自我越來越多,溝通越來越少。

帕斯捷爾納克的詩說道,

很多時候,人不是活一輩子,也不是活幾年幾個月,而就是活那麼幾個瞬間。

年夜飯,就是這樣的瞬間。而生活本就應該,一天一天,認真細緻溫暖地過。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新年丨年夜飯特輯下,犒賞全家,歡聚五星酒店
    過年,就是團聚,就是那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小時候,年夜飯是一種藏不住的期盼,喜悅俘虜了稚嫩的臉龐長大了,年夜飯是一杯倒不滿的酒
  • 回顧丨「舌尖上的詩情」線上美食分享活動
    客家人在年三十當天,在外的親人都相聚在一起,一家「老嫩大小」圍在飯桌前,吃著自己動手做的年夜飯,喝著自己釀的客家娘酒,聊著一年來發生的事情,描繪著即將到來新一年的場景。傳統客家人在年夜飯,必不可少的菜式:蘿蔔丸、釀粄、扣肉、雞子酒;每道菜都具有它的意義,願吃到這道菜的人在即將到來的一年中,獲得它的寓意祝福。
  • 大年三十南北方不同的年夜飯,都是舌尖上的美味,滿滿家的幸福
    大年三十南北方不同的年夜飯,都是舌尖上的美味,滿滿家的幸福今晚是除夕也是大年三十,轉眼間鼠年馬上來到,過了年我們又漲了一歲,小時候最盼著過年,不僅有新衣服還有好吃的,年齡大了以後最怕過年,歲月如飛刀年年催人老,人道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平時分布在全國各地
  • "廚神入化 舌尖上的較量" ——歐典兒園第一期線上活動!
    「人間有味是清歡」,愛與美食最不可辜負,食是一種幸福,品味是一種享受,製作更別有一番風趣,2021年2月1日起,我園開展「廚神入化,舌尖上的較量
  • 舌尖上的年夜飯大盤點!附帶杭州本地吃處指南
    辛苦一年,奔波回家,為的是和家人團聚吃上一頓年夜飯。為了這一頓,無論在哪裡,爸爸媽媽總是廚藝大爆發,把滿滿的愛料理到一道道菜餚中。小編陪你訪遍全國,找到這份色香味俱全的「春節美食大地圖」,並羅列出杭州本地出產這些美食的餐館:        問中國人傳統年夜飯吃啥,回答驚人地一致:餃子!
  • 舌尖上的中山,探訪廣東中山民間美食,堪稱當地最具特色傳統美食
    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有如世外桃源,而中山的美食更是出眾,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共識,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中山民間美食,這幾道民間傳統美食堪稱當地最具特色的傳統美食。
  • 舌尖上的新年│ 全國年夜飯菜譜大全, 值得收藏!
    「發財就手」在廣州人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實際上指的是髮菜蠔豉燉豬手,現在生菜和髮菜都能相互替代,髮菜或生菜在粵語中都有發財、生財的意思,而蠔豉也有「好事」的諧音,豬手則意指就手,也就是得心應手。廣東人的印象中,燒鵝是一道傳統名菜,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滋味醇厚。若是佐以酸梅醬蘸食,更顯風味別具。最好選用清遠本地的烏鬃鵝,口味更佳。
  • 10本最好吃的書致意「舌尖上的新年」 書單來了
    說到本次書單的主題「舌尖上的新年」,書房菌本人就情不自禁吞咽了三大口唾沫,沒其他原因,就是這幾個字實在太香了有木有!
  • 舌尖上的春節!全國各地年夜飯大比拼!
    以清遠雞為主,將元貝、紅蘿蔔等材料烹煮出味後,再浸入全雞一起烹製而成,出品皮爽、肉滑,連骨都有味,配上姜蒜等特製佐料,最能體現粵菜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的特色,是節日的必備佳餚!這菜中的扣肉滑醇香肥而不膩, 梅菜香濃,非常受大家喜愛。在中國傳統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講究年夜飯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那就是魚!在湖南的傳統做法裡,用剁椒來搭配魚,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紅紅火火、年年有餘!
  • 舌尖上的年味:2016年春節青島美食地圖出爐
    整個山東的春節美食,大同小異。對青島人來講,春節既有北方必不可少又具青島特色的水餃:鮁魚水餃、墨魚水餃、三鮮水餃、黃花魚水餃等,還有魚乾、臘腸等不能缺少的新年味道。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青島那些結合本地風味演繹的魯菜吧。推薦理由:喬記漁莊的旗艦店,有巨大停車場。中式裝修,古樸雅致。主做海鮮,味道不錯,服務都不錯,適合聚會、宴請。
  • 全國年夜飯地圖,全國都有什麼必不可少的美食?你家吃啥?
    而且還要布置一個長桌,上面放上萬年青,還要放一個鬥,鬥里舖上米,上面再放上一顆用紅線紮起來的長生果,兩者都寓意健康長壽,討個口彩。80後的年味:「一直都有大掃除的習慣」「不用做作業,零食吃到飽」「買大包小包的年貨走親戚」新年大掃除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任何小細節都不會放過。
  • 舌尖上的新年:中國34省的年夜飯,有你家的嗎?
    湖南人除夕一定要吃雞、肉、魚三樣。湖北人吃年夜飯講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雞、全鴨、全魚;「三糕」就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魚丸、肉丸、藕丸,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 舌尖上的世界!出國旅行途中怎麼吃,推薦!世界美食地圖——希臘
    如果說一次次的旅行是心靈的洗滌,那麼旅行途中的美食就是對於味蕾的洗滌。旅行途中的美食也是對於當地人文、文化了解的一個窗口。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推薦世界旅遊美食地圖的是——希臘。說到希臘第一想到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 舌尖上的年夜飯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年夜飯菜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其宗旨就是飯菜要代表吉祥,象徵著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要萬事順利。年夜飯菜譜講究名稱吉祥如意,菜做出來要色香味俱全。        傳統自製年夜飯,依舊是中國多數家庭的選擇。中國吃網曾發起網絡調查《除夕不放假,你的年夜飯在哪裡吃?》結果顯示,87.39%的投票者選擇在家裡吃,排在第一位。
  • 中國的年夜飯大地圖
    中國人確實是一群有愛的吃貨。辛苦一年,奔波回家,為的是和家人團聚吃上一頓年夜飯。
  • 舌尖上的黔西南,濃濃溫情年夜飯
    中國人重團圓,年夜飯在很多地方被稱為團圓飯。一年到頭的這一頓豐盛大餐,人們吃的不僅是可以回味的美食佳餚,吃的更是一份久違的團圓,一份圍爐的親情,一份合家歡聚的喜悅。  伴隨著新年腳步的日益臨近,黔西南人也開始為年夜飯忙前忙後,精心地烹製一道道具有黔西南州味道的「專屬年夜飯」。在黔西南州人的年夜飯中,臘肉香腸、折耳根、長菜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舌尖上的親密之旅
    春節將至,在華人的傳統文化裡,這是一家人的團圓時刻,是華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個恩情儀式。在這個裝滿一整年期待的日子裡,美食或許是傳遞愛的最好媒介。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常常承載著許多與美好和愛有關的記憶,親密之旅的課程中,三人小組的破冰,也常常聊到自己喜歡的食物。
  • 舌尖上的潮州——潮州美食地圖
    潮州的精華就在這些街頭小吃,豐富多樣又極具特色。吃貨們,走起!1.潮州腸粉地址:牌坊街的一個入口潮汕的腸粉絕對是當地旅遊不可錯過的美食。、香黃片制的)甜餡,捏成一粒粒較荔枝果大些的「鴨母捻」,放進白糖湯中煮熟,每碗四粒,配上甜湯;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同。
  • 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原標題: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2021年春節 年味從一桌團圓飯開始 你家的年夜飯 被上海老飯店承包啦 上海老飯店,是上海人都知道的「老字號」,也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的保護單位,一年到頭,回頭客巨多。
  • 「年夜飯地圖」來了!浙江人的家鄉味好吃勾魂,看到第一個就思念炸了!
    桂花與蓮藕都是杭州的特產,桂花之香,蓮藕之糯,搭配上糯米和糖漿,就變成一道從底子裡都甜軟的年味小食~東坡肉 | 美食攻略的必點杭州味杭幫菜源遠流長,到杭州旅遊的人,攻略上必做的事情之一,定是去嘗嘗這道東坡肉。作為年夜飯的硬菜,好的東坡肉呈小方形狀,需燜到筷子一戳即進。沾滿醬汁的皮肉,每一口都是酥而不爛、肥而不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