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0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曾經祖國的花朵
今天最美的逆行者
曾經需要被保護的90後
現如今已經擔負起保護所有人的重任
在這場全民皆兵的「戰疫」中
90後作為中堅力量奮戰在一線
「只爭朝夕」堅決打贏防疫攻堅戰
「不負韶華」我們用自己的生命書寫
最華麗的青春篇章
「90」後的擔當 用青春築起疫情的城牆
朱琳是商丘市中醫院心病科一名護士,90後的姑娘。2月21日,她和商丘市另外86名醫療隊員作為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抵達武漢市,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開展救治工作。她將愛心、勇氣、專業化作抗「疫」的力量堅守在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朱琳這位90後姑娘用柔弱的肩膀擔起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重任,她主動請纓到防控一線。朱琳說:「疫情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寫了請戰書,請求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去救治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作為一名護士,能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覺無比自豪。」
朱琳告訴記者,當她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時,心情是難以掩飾的激動,沒有絲毫的恐懼與害怕。「我就想儘快的熟悉流程和專業事項,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武漢人民渡過過這次難關。」
朱琳說,此刻的她現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主要是和遼寧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進行學習、對接。在熟悉掌握了病人的護理工作流程後,3月份就可以正式投入工作中。「因為來的時間比較短,現在是和遼寧隊對接,跟他們學習這項工作。這邊兒的工作流程和我們商丘不太一樣,情況比較特殊。現在我們已經都進入病房了,對他們的救治流程,包括我們做的治療,發放口服藥等工作,因為時間的不同,還需要先和他們做一個配合,24小時輪流值班,每班工作6小時。每次值班朱琳和同事都是提前兩小時就從賓館出發。從不適應到熟悉,從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呼吸不暢到自我調整逐漸習慣下來,每個人都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有的同事會適應不了這種狀態,從醫院回來之後在賓館裡面戴上三四層口罩練習,讓自己運動,讓自己保持缺氧的狀態,去儘快的適應這種工作狀態。本來是來支援的,不想來到這邊因為自己不舒服拖團隊的後腿。
朱琳說,進入工作區域後,雖然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會出現呼吸不暢、缺氧、眼鏡鏡片起霧等問題。動作也變得比平時笨拙、遲緩。但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是對她最大的支持和安慰。「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帶上護目鏡,穿著防護服,病人輸液完畢按鈴之後我就過去要封針。當時我因為護目鏡起了很多的霧,眼睛一直很模糊。所以我就很著急,就一直找不到那個口。我就給病人說,不好意思,你稍微等我一下,我是今天第一天來的,我的護目鏡裡面起霧,看不太清楚。他說,好的,沒事小姑娘,我真的特別感謝你們來這邊救治我們,不要著急,慢慢來。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工作,家裡面估計兩秒鐘就完成了,我在那邊用了兩分鐘的時間摸索。病人就是一直表示理解,對我們表示感謝。」在
給每個病人做護理的時候,患者說的最多的就是謝謝,這讓朱琳很是感動。「我覺得他們心裏面蠻難受,蠻苦的,還能體諒我們,我覺得來這一趟是絕對值得的。不管是盡我的職責能力,還是為他們做心理疏導,只要是能幫助到他們,我都很開心。我來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幫助武漢人民度過這次難關,讓他們的病情儘快得到救治,讓他們平平安安的出院,一家團聚。」
每天工作結束後,朱琳都會給家人發信息報平安,但不會選擇電話或者視頻的方式,因為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怕父母擔心。「我都是用微信文字或者簡訊文字的形式和他們進行交流,給他們報個平安。我在這邊是挺好的,但是我怕他們看到之後會擔心我,記者聯繫採訪朱琳時是2月29號,也是朱琳的28歲生日,她告訴記者,這是她過得最特殊的一個生日,也是最讓她感動的一個生日。她說:「我會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擔好肩上的使命,盡好應盡的職責。雖然今年的生日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我依舊無怨無悔。我有信心,我們一定會勝利的!
完
圖文:商丘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陳思瑾
總策劃:胡淼
統籌:李啟蒙
原標題:《我是好人 | 「90」後的擔當,抗「疫」一線綻芳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