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好叫沒得到的都是好的。拿孩子舉例,家長理想中的好孩子就是自己孩子改掉缺點以後的樣子。
先有期待之後就有願景,沒有家長喜歡不聽話的孩子,沒沒看到孩子不聽話,甚至跟自己對著幹,家長恨不得對上帝許個願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聽話的孩子。的確,從正常角度來看,聽話的孩子更讓家長省心,但是我始終覺得家長忽略了一個細節就是理想中聽話的孩子其實是得具備一個前提。
孩子聽話是因為信任還是服從
我做家庭教育以來見過無數不聽話的孩子,也有極個別特別聽話的「問題」孩子。給我感覺是不聽話的孩子反而好解決,最令我頭疼的恰恰是那些十分聽話的「問題」孩子。
這些聽話的孩子比較不善於表達,同時還體現出對於我的不信任,在為數不多幾次跟這類聽話孩子溝通時候我會做很多準備工作,記得有一次一個家長領著一個好像不會說話的孩子來做諮詢,我給他們分開做詢問的時候,到了孩子的時候他似乎根本聽不見我說話,但是我又很快注意他對於母親好像存在很嚴重的畏懼。
最後是我桌上一塊畫素描用的可塑橡皮吸引了他,我說把橡皮送給他的時候,他才願意開口跟我講話。一直以來父母對他都管教很嚴格,每天孩子就活在一種被監視的環境裡,對周圍的一切都不再信任。
很多孩子看似聽話,實際上只是一種被動服從的表現。我剛才舉的例子是孩子已經進入了爆發期引起了家長的重視,那麼還沒有到爆發期依然忍受著這種煎熬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我不得而知,每每想到這些孩子在家提心弔膽,身心受到了嚴重不良影響父母卻不自知,我就感覺很後怕。
不止一次我提出來新一代到底怎麼了,學霸厭學了,就連過去運動天賦爆表的差生如今也不運動了;女孩越來越蠻橫了,男孩越來越沒有擔當;熊孩子越來越多,聽話的孩子越來越「可怕」。
在探尋答案的過程中,我起初認為多半是因為源自父親的陪伴過少,畢竟父親教育力量代表了智慧了勇氣,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候,太多超出我之前認知的案例湧現我才發現不單父親教育缺失,母親教育也不得當,這才是最可怕的問題。
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和前幾年相比,如今的家長特別害怕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在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孩子身上的同時,一方面遏制了一些不良結果的產生,另一方面卻按倒葫蘆起了瓢,孩子被過度關注的同時,所剩下的只有服從。
正常來講家長所期待的聽話孩子是有主見同時還能聽取大人意見,願意主動接受大人意見的孩子。而在教育實操過程中,家長卻一再給孩子灌輸一種無條件服從的習慣性格。
不論是在小區還是周末的遊樂場,我總能聽到家長對孩子呵斥,動不動就指出孩子哪裡不對,很少願意聽取孩子的辯解,這種心理壓抑從一開始就植入在孩子的心中。
表面上家長是為了孩子好,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為什麼我明明看到的是家長為了在孩子身上去找做家長的權威,為了讓自己以後更省事?表面上孩子確實聽話了,但又有誰會真正去體會孩子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呢?
我們曾經也有童年,沒有誰的童年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都經歷過類似的情形,父母只看到了表面就對自己下定論,還不願意聽自己解釋,甚至會用一個答非所問的方式來斥責自己,現在這種情況恰恰就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感受到了嗎?
今日總結:
前幾天有人恭維我說我很會教孩子,我只是笑著說:「我只是想在孩子身上看到本該屬於我的未來。」每個孩子本身都代表了無盡的可能,他們有表達的權力,家長更有聆聽他們的義務。
教育和管理是兩回事,至少我沒見哪個管理學博士可以直接變成教育專家,說明兩者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別,管理是通過找尋方法讓整體進入共同協作的節奏,而教育則是將一個點逐漸延申最終並軌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