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英文丟了中文,英語比母語重要?

2020-12-23 Veminar

很多家長在少兒教育階段都喜歡問這一個問題——英語和母語,哪個更重要?

原本他們覺得,孩子在國際學校上課都用英語,得先學好英語,否則老師說什麼他都聽不懂,還怎麼上課呀。

至於中文嘛,反正在中國,就慢慢來吧。

母語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一方面,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可以藉助已有的母語水平,將其應用到英語的學習上,以產生積極的影響,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則認為母語和英語是兩門截然不同的語言,孩子若想學好英語,就需要完全擯棄已有的母語知識,把英語當成一門全新的語言,從零開始,這樣才能學到地道的英語,而不是所謂的「Chinglish」。

是什麼產生了以上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呢?

其實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無論是我們的母語,還是英語,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母語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對處於低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不應該把英語和母語對立起來。因為英語和母語都是孩子們了解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和渠道。

著名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桂詩春曾說過:「外語習得和外語學習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語為起點。」

母語對孩子學習英語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運用得當,它可以促進孩子的英語學習;反之,則會對英語學習產生一定的幹擾。

英語裡有句諺語說得好:Each coin has two sides.

父母要正確看待母語與英語的關係,既不能完全排斥母語,又不能過分的依賴母語。

因為孩子們尚且不具備完全使用英語的環境條件:他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完全用英語說話交流的環境中。

只有把握好英語和母語的關係,二者才能相輔相成。

但是母語和英語又屬於兩種全然不同的語系,因此它們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

中文屬於印歐語系,而英語是屬於羅馬語系。

印歐語系的特點是:每一個音節都以不同的聲調表示不同的意義;單音節詞根佔絕大多數,而且大都可以自由運用;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

而英語屬於印歐語系下的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這種語系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在語音方面,清濁音對應存在;在詞彙方面,擁有大量共同來源的詞語,具有相似的語音形式和相似的結構形式;在語法方面,具有曲折變化,要求數、性、格等保持形式上的一致。

因此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表達方式都具有很大的差異。

而語言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的一種工具,在實現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功能的同時,也傳達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

著名的語言學家拉多曾在《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1964)一書中就指出過:「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

所以父母也應該結合各自的文化背景辯證地看待母語和英語的問題。

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母語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英語單詞、短語,還是句子、語法的學習,都不可能完全脫離母語。

要學好英語,更要學好母語。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就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笑,可憐我那娃),我為他規劃了雙語幼兒園到國際學校的培養路線,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他的英語能力還不錯,日常跟外教老師交流發音都沒有問題。那在他整個的學習過程和學校的英語規劃教學中,我也學到了不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 美國孩子學中文有多難?看到他們的考卷,網友懵了:我學了假中文
    我們國家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要正式學習英語了。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學習英語就是噩夢的開端,因為想學好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不過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許多外國人也開始學習中文了,中文對於外國孩子來說難度只會更大。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他工作的時候不怎麼會接觸到需要用英文的地方,也不怎麼接觸到外國人,更不怎麼想過要去國外旅遊。就像我的父母這樣,平平淡淡過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覺得英語有什麼用,也從來沒有用到過英語。甚至我父親在上學時英語學得很好,經常拿滿分,可是出來社會幾十年,連給他講英語的機會都沒有。
  • 小小春不愛學中文,採兒耐心解釋:中文比英語更重要
    整理好心情的採兒打算跟兒子好好說一下,告訴小小春中文是必須要學會的事情,而且她還講述了自己的事情,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回到國內,當時學的第一個字就是「龍」,並且很認真地告訴孩子,中文比英語更加的重要,所以必須要學會。
  • 魔力恐龍|孩子英語學不會?讓孩子以母語的方式學習英語
    例如:孩子在學習母語時,並不是通過語法來學習,而是在中文的語言環境下,通過與父母的交流溝通、以及周圍大量的語言輸入和無意識的影響,自然而然學會的,這一過程就是語言習得。同理,英語習得也是如此。在英語的語言環境下,通過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大量的語言輸入下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英語習得。
  • 大思英語母語式啟蒙:適合0基礎兒童的英語啟蒙
    如今的英語啟蒙方式五花八門,有傳統的英文卡片、英文樂高、英文點讀機;還有科技範滿滿的智能英語閱讀機、AI英語對話系統;有高端的英語夏令營、外教一對一;有可以免費下載的英文兒歌、繪本、動畫片資源。
  • 新加坡富豪榜上,前十中9人是華人,為何母語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但是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如此多的華人,這個地區使用的母語不是中文,而是使用的英語。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一個華人,他就是李光耀,李光耀竟然把別的國家的語言作為他的母語使用。他還沾沾自喜,認為這是他做過最為好的一個決定。 其實李光耀說出這樣的話也是有著原因的。
  • 中英文進化壓力對比:中文的壓力在英文,英文壓力在自己
    1399年繼承王位的亨利四世是第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國王。總的來說,英語最初在歐洲的地位非常低,被視為野蠻落後的文字。後來英語大量引入歐洲高級語言的詞彙,如希臘語詞彙、拉丁語詞彙、法語詞彙、西班牙語詞彙,英語才逐漸完善起來,到18世紀英文最終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語言。1755年山繆爾.詹森出版了第一部英語詞典,標誌著英語最終成熟。
  • 沒有母語環境,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視頻:一個外國學生在中國長大,他的中文溜得飛起,與身邊的中國同學別無二致。而他的英語,卻十分蹩腳。這個外國學生的故事,在微博上引發了熱議,更有人把這當做英語難學的鐵證——連外國學生都學不好!
  • 聽說孩子學英語對學中文有影響,這是真的嗎?
    最近很多家長問我關於學習英文和中文會不會衝突的問題:孩子先學的英文,會不會對TA說中文有影響?孩子學了自然拼讀和學拼音會不會搞混淆?首先我很理解大家這樣的擔憂,畢竟3歲以下的小寶寶中文一般都說的不是很溜的情況下去學習英文,大家潛意識認為這樣操作會對孩子和家長的溝通帶來一些難度和障礙。
  • 免費學習英語口語怎麼學?英語達人分享幾點學習法則
    而過了語音關之後,英語說起來還是很中式英語,這就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語句語法句式來完善了。下面為大家介紹的都是關於自學英語口語的小技巧,當然自主學習口語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學習基礎,想要更好地提升英語口語水平,最好的方式還是找一個專業的口語外教進行對話練習,給自己創造純正的母語氛圍,有人及時糾音,效果更好。
  • ...英文寫作 這些方法很實用|拉丁|教育|歐美|外語|留學生|教材|英語
    對於在英美澳加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留學的人來說,英文寫作是無法繞過的門檻。對多數人來說,口語不好可以通過使用簡單詞彙和手語實現溝通,閱讀和聽力水平則可以通過浸潤在英語環境中被動提高。但相比較而言,英語寫作能力很難快速提升,甚至會因此拉低單科乃至整體成績。本文將介紹一些較為實用的英文寫作思路,以供海外學子參考。
  • 8歲英語0基礎學了四年,12歲創20萬字英文小說!原來英語是這樣學
    8歲英語0基礎,用了四年時間,12歲創作20萬字英文小說!原來英語是這樣學後疫情時代加速了教育在線化的發展趨勢。英語學習正是被疫情加速的重要賽道之一。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校外培訓機構幾乎全線停擺,與之相應的則是線上教育的全面開花。ivy先生蹭擔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英語專業教授一職,13年教育經驗。其學生遍布國內外。
  • 給你三個必須學英語的理由!
    我們中國很多人排斥學習英語,認為英語又不是母語,學它幹嗎?甚至以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不愛國等藉口逃避英語學習。但是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英語老師,我對逃避學習英語的孩子深感可惜,英語真的有必要好好學習,尤其在現今社會,處處都充滿了英文元素!
  • 大思英語英語啟蒙APP:科學啟蒙,環境很重要
    外教來自英語國家,說著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但在教學過程中,他只有語言,沒有環境。外教對小朋友說英語,小朋友聽不懂。為了讓小朋友懂,外教只能翻譯成中文,把生詞句子寫出來讓小朋友背。這種教學的效果和中國老師教英語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優勢就是外教口音純正,孩子不會學成方言英語。但是外教脫離環境的中英互譯式教學法最終培養的還是中式英語,不能培養英語思維,也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水平。
  • 寶寶學齡前接觸英語的利和弊!75句英文短語給寶寶創造語境
    學齡前沒接觸英語的孩子,到了小學可能是這樣:積極影響:覺得英語很新穎,充滿好奇和挑戰。消極影響:習慣了母語的表達,不理解為什麼要學,容易排斥。所以,學與不學,對孩子的影響取決於孩子的本身是否積極樂觀,再說深一點,還是看家長的引導。多大學英語最好?出生在雙語家庭,當然是出生就學。
  • 學習英語佔學生學習時間的一半,把英語當作比母語還重要,沒必要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 中文裡夾英文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為什麼有人喜歡中文說話加英文?
    「效率優先———這是我對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效率優先,就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使用什麼來表達,能夠最快速、最高效地讓聽者明白、理解,不產生歧義,無需大腦進行額外的運算。這既包括中文夾雜大量英文,也包括為了追求中文純淨度,刻意將英文都轉換成中文。」
  • 孩子聽不懂英文,到底能不能翻譯?
    開不了口,沮喪......學了十幾年感覺都浪費了。(圖片來自網絡)到了自己孩子英語啟蒙的時候,我們接觸到了「習得」,仿佛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嚯!原來英語可以這樣學啊,不用翻譯,沉浸在語言環境裡,跟孩子學中文一樣。
  • 李小鵬妻子不講中文只飆英文,曾被吳京直懟,「中國娃」該咋教?
    就拿前奧運冠軍李小鵬的妻子來說吧,她參加中國節目從來不講中文,只飆英文。這樣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爭議很大,就連硬漢吳京也忍不住在節目中直接回懟「不要和我說英文」。對此李小鵬多次解釋,也有人認為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講中文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