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各個軍功顯赫嗎?他就不是

2021-01-08 木頭人侃歷史

鐵帽子王是皇太極稱帝後,封賞開國建功的八個人。爵位可以世襲,也就是爵位是世襲不變的,如果在爵位者因有罪被罷免,這個王爵的爵位改由親屬中的其他人承襲,但不會削除。這八個王爺都是靠軍功封的嗎?有一個是特例。

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分別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熟悉清初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幾個人都是皇帝的子孫。因此,這一次封王,既考慮了戰功,又考慮了受封者的身份。

入關前所封這六個王都是嫡出的。代善,生母為努爾哈赤元妃佟佳氏所出。多爾袞、多鐸,生母為努爾哈赤大妃烏拉納喇氏所出。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的嫡六子,努爾哈赤侄子。豪格的生母為皇太極的繼妃烏拉納喇氏。嶽託,是代善的嫡長子。其中,代善是正紅旗旗主,多爾袞是鑲白旗旗主,濟爾哈朗是鑲藍旗旗主,多鐸是正白旗旗主,豪格是正藍旗旗主,嶽託是鑲紅旗旗主,因此這六個王,又被封為和碩親王,即一等親王。

這裡面沒有軍功的是多鐸。多鐸被封為旗主,是努爾哈赤生前確定的。天命七年(1622),努爾哈赤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的三月以後,他就把他統領的兩個旗,一旗分給阿濟格和多爾袞,一旗分給嫡幼子多鐸。而這弟兄三個是一母所生,生母為努爾哈赤最後一個嫡妻大妃。

當時多鐸僅9歲(虛歲),努爾哈赤就暫領多鐸的一旗。天命十一年八月,努爾哈赤死後,多鐸就成為了一旗之主,因為滿蒙民族的習俗是父產傳於嫡幼子。此時的多鐸只有13歲。皇太極繼位後的天聰二年,15歲的多鐸與同母兄 17歲的多爾袞,才第一次隨從後金大軍出徵。當然,在清軍入關的戰役中,以及掃平明朝餘黨的過程中,多鐸是立下很大戰功的。

因此,13歲的多鐸以旗主受封為和碩親王,完全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嫡幼子。根本不是因為憑軍功,而是靠關係。

相關焦點

  • 八大鐵帽子王聲名顯赫,多爾袞也是其中之一,但首位卻是他!
    八大鐵帽子王聲名顯赫,多爾袞也是其中之一,但首位卻是他!想必大家在看清朝的歷史劇時,都會常常聽到一個名詞,那就是鐵帽子王,那往往都代表著非常強大的地位與實力,那麼鐵帽子王到底代表著什麼樣的身份與地位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清太祖嫡子代善:清朝鐵帽子王之首,八大鐵帽子王他家佔三個
    一般情況下,恩封的爵位屬於世襲遞降,降到輔國將軍為止,而功封的爵位則屬於世襲罔替,意思就是不會逐層往下降級,而且從字面上我們也能看出其中功封的爵位是最有實權、最有地位的,因此這個爵位的王爵也被稱為「鐵帽子王」,但這個「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人獲得呢?
  • 八大鐵帽子王到底是誰?多爾袞就是其中的一個
    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當時冊封的八大鐵帽子王吧,這個封號都是從清朝的君王和親王中比較顯赫的人物中封出來的,直接顯示出顯赫的地位和功績,一般都是對國家的建設那是戰功赫赫,流血流汗廝殺戰場的親王。歷史上眾多的親王也就只有八位出色的親王封為八大鐵帽子王,今天就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清朝「鐵帽子王」到底鐵不鐵?說相聲的于謙是世襲什麼帽子王?
    導讀影視作品中,我們常看到所謂的「鐵帽子王」手握重兵,位高權重!但你清楚清代」鐵帽子王」的歷史意義嗎?」鐵帽子」到底是鐵不鐵?正文「鐵帽子王」其實是一種俗稱,是清代專指可以世襲罔替、永不降級的親王、郡王宗室爵位。
  • 鐵帽子王:清朝時期的承襲爵位,于謙祖上竟是8大鐵帽子王之一!
    今天小編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清朝那點事——鐵帽子王滿清鐵帽子王有正經和不正經之分。據著名"歷史相聲學家"郭德綱教授分析,于謙老師祖上就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綠帽子王!滿清鐵帽子王可不簡單,允許其子孫世世代代傳承其爵位,而且,級別不降!于謙老師祖上的鐵帽子王更了不得!別的幾個王的鐵帽子都不允許染色,只有于謙老師祖上倍受皇帝恩寵,允許染色。
  • 清朝鐵帽子王,看似硬核,其實一點也不「鐵」,經常「生鏽」
    不過,清朝的鐵帽子王是個例外,鐵帽子王的襲爵方式是世襲罔替,無需降等!有點類似於企業中的高級合伙人。在清朝大公司剛註冊的時候,只晉升了八位鐵帽子王,清朝中後期又恩封了四位。整個清朝一共才十二位。從分布上看,和碩親王獲得這一榮譽的概率最大,佔有十個席位。另外兩個是多羅郡王。
  • 世襲罔替的清朝「鐵帽子王」都是誰?有歷經百餘年,也有一代而終
    在清朝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所以並非像其他封為王爵的皇子皇孫那樣,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而是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民間則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
  •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帽子是夠硬了,命卻不夠硬,且看幾人得善終
    話說清初八大鐵帽子王那都是赫赫有名的主,他們都是當時皇帝的嫡系子孫,對清朝統一全國都是立了大功的,都是「世襲罔替」的王爺,爵位是掙下了連後代的的也給掙下了,就是不知道自己享受了幾天,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第一位和碩禮烈親王代善。
  •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他是其中一支的始祖,兒子孫子皆皇帝
    歷史上李顯是唐中宗,他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他的母親是武則天,他的弟弟李旦是唐睿宗,他的兒子是唐殤帝李重茂,他的侄子是唐宣宗李隆基。也就是說他的身邊加上自己一共出了六位皇帝,因此李顯也就得了一個六味帝黃丸的綽號。這樣的事情當真是十分罕見的了,可是清朝時期有一個人也比較傳奇。雖然他自己不是皇帝,但是他的兒子和孫子後來都做了皇帝,此人是誰呢?那就是醇親王奕譞。
  • 清朝四大貝勒,一個是鐵帽子王,兩個下場悽慘,最牛的是他
    清太祖努爾哈赤當時就設了四個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他的二兒子)、二貝勒阿敏(他的侄子)、三貝勒莽古爾泰(他的五兒子)、四貝勒皇太極(他的八兒子)。當時這四大貝勒共同主持朝政,權力和地位是同等的,被稱為四大貝勒時期。但是努爾哈赤死後,這四大貝勒的命運卻迥然不同。大貝勒代善。代善在努爾哈赤死後,雖然他在兄弟們當中排行最前,但是因為他以前的過錯,很早就被父親努爾哈赤排除在繼承人之外了。
  • 雍正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子孫世襲罔替的權力,為何被慈禧給廢了
    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所有王爺們最想得到的爵位封號,因為清朝的爵位,隔代是要降級的。比如說你是親王,那麼一般情況下,世襲你爵位的下一代只能是郡王,除非他自己也立下大功。所以說在和平時期,想要獲得鐵帽子王的封號,要麼跟皇帝的關係很好,比如說怡親王胤祥,要麼就是立下了大功勞,比如說恭親王奕。一、12位鐵帽子王都是誰?1、清初8位創業期的鐵帽子王。
  •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你都知道是誰嗎?
    人們常常把這樣的爵位稱為鐵帽子。第一位:禮親王代善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他隨清太祖徵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圖魯」。這個代善以前是滿清的太子可是最後卻被廢了,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嶽託擁皇太極即位,1636進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代善又主持立福臨為帝。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兩個被削爵。
  • 清朝最高榮譽的鐵帽子王、三眼花翎究竟是什麼?誰擁有這個榮譽?
    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通常都會對一些做出突出貢獻的人賜予一些特殊權力,而對於在前線作戰的將士們,各個王朝也會賜予他們子孫後代榮譽,以此來收買人心,使得部下的將士能夠盡心為自己作戰。
  • 胤祥: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後代命運如何
    大清朝二百多年歷史,只有12個鐵帽子王。 物以稀為貴,對於愛新覺羅氏的宗室來說,被封為鐵帽子王是至高無上的榮耀,12家鐵帽子王中,親王有十家,剩餘兩家只是郡王,爵位低了一等。而十家親王中,第一個不靠軍功受封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只可惜,得到這樣的優待,子孫依然難逃衰落的命運。
  • 尋找八大鐵帽子王后代,坐吃山空,由富變窮,有人三代蝸居兩居室
    清初有個八個王爺因戰功卓著,在乾隆時期被追封為「世襲罔替」的爵位,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八大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他們的爵位世襲罔替,他們的榮華富貴與國鹹休。當然,他們的後裔一直延續。這些曾經的王府阿哥們就在北京某一處犄角旮旯。有的甚至幾代人擁擠在一起生活。他們從榮華富貴到落魄潦倒,也僅僅只有幾十年的時間。
  • 真的是雍正為了鉗制胤祥嗎?
    雍正如果想牽制胤祥為何要替他養個女兒?把他兒子帶在身邊不好嗎?要知道古代時女兒根本沒有政治地位,更別說做人質了。再說了,如果皇帝想拿大臣的子女做人質,何必養在宮中?四九城(北京城)沒有地方了嗎?一人兩王爵清朝有十二大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是指能夠世襲罔替而不降爵的王爵,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除了清初因戰功封的八大鐵帽子王和清末封的三個划水王爺,唯一一位非軍功鐵帽子就是清中期雍正封胤祥的和碩怡親王。
  • 十三阿哥胤祥備受雍正器重,成為鐵帽子王,他的後代混的如何?
    愛新覺羅·胤祥是清朝十二個鐵帽子王之一,也是清朝首個恩封的鐵帽子王,在此之前鐵帽子王必須由軍功取得,胤祥則因輔佐雍正治國而破例晉封鐵帽子王。早在雍正繼位的第二天,雍正便任命四位總理事務大臣,胤祥便是其中之一,並且當天就晉升胤祥為和碩怡親王。
  • 大清「鐵帽子王」,如何從實權派淪落為一個榮耀的虛名!
    其中禮、鄭、睿、豫、肅、莊等六個親王及克勤、順承二個郡王,世襲罔替,一般稱為「鐵帽王」。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顯然他們的權力遠比清初時期的鐵帽子王小的多。一、清初鐵帽子王的權力順治年間,「開國諸王」掌握了兵權,攻打大順、大西農民軍,消滅南明政權,鎮壓各地抗清武裝,主要是由他們掛帥出徵的。
  •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亦劻的人生
    然而自康熙三藩之亂被平定之後,異姓不王已經成為默認的規則。能封王的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弟,生來天王貴胄。 一般的王爵其實也不是最尊貴的,爵位中最牛的當屬鐵帽子王。清朝王爵承襲,幾乎都是降爵襲封。比如說父親是親王,兒子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比親王低。為何說鐵帽子王最尊貴,是因為鐵帽子王的親王爵位是世襲罔替的。
  • 揭秘四大鐵帽子王八字:富貴沖天,命由天定,生死有別,各安天命
    八大鐵帽王,關於他們的功績、府邸、園寢,甚至他們的子孫後代的事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在清朝統治者眼裡,他們是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他們也是彪炳史冊的英雄人物,他們為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他們的命運又是那樣的不同。有的明哲保身,一生富貴榮華;有的中道薨逝,卻遭清算;有的身陷囹圄,難以自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