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海軍的軍艦一般按噸位大小分為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在二戰期間還有一種噸位更大的戰列艦。但是世界各國海軍發展到今天,戰列艦已經完全被巡洋艦和航母所替代,其他軍艦紛紛成了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的護航軍艦,因此噸位也直線下降。一般來說,海軍除了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之類噸位比較大的軍艦外,一般的軍艦噸位都在1萬噸以下。但在各國的軍艦當中也有一些比較另類的軍艦,有些是噸位小實力強大,比如俄羅斯和我國的軍艦,而有些則是噸位非常巨大,但是戰鬥力很一般,這就是歐洲的部分軍艦。今天要說的就是F125型護衛艦,其滿載排水量高達7100噸,已經趕上我國的驅逐艦了。
驅逐艦是世界上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軍艦之一,其特點是性能非常強大,飛彈數量多而且各型武器搭配比較均衡。護衛艦一般飛彈裝數量比較少,攜帶直升機的數量和其他武器也不多,一般用於各種行動中的護航,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國的054A,也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護衛艦最具代表性的型號。
F125型護衛艦的艦體數據非常誇張,其長度達到150米,寬度18.8米,滿載排水量7100噸,艦員120人,但速度只有26節有些偏慢。我國052D是我國目前的主力驅逐艦,長度為157米,寬度約19米,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噸,可以說我國的052D和F125型護衛艦尺寸和噸位上基本相當,但是在武器搭載方面,052D 遠強於F125。
052D的主要武器為64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可以發射防空飛彈巡航飛彈和反潛飛彈等多種飛彈,還有近防炮以及近程攔截飛彈。F125型護衛艦的火力就遠遠弱於052D型,首先它的反艦飛彈是8枚西方通用的魚叉反應飛彈,防空飛彈的性能和數量都很普通,而且在隱身設計方面也很大的差距,是一款很有潛力但是現階段戰鬥力很一般的軍艦。
其實F125型護衛艦隻是個影子,我們要說的是為什麼歐洲的部分軍艦在非常大的噸位情況下卻有如此不堪的作戰能力。首先說明一點,我國的052D絕對不是一款特別優秀的軍艦,因為它的艦型受到很多限制發展的潛力已經很有限。在其他國家052D的全套武器系統應該至少安裝在8000噸級的軍艦上,而這也是我國要大量建造055軍艦的原因。
F125型的潛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依靠這麼大的噸位可以方便的加裝各種武器系統和垂直發射系統,重量比較大的相控陣雷達和其他電子系統也非常容易安裝。如果歐洲國家願意的話,像這種噸位比較大的護衛艦,完全可以改裝到我國驅逐艦的級別。
其次噸位大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就是非常好的戰時持續作戰能力和適航能力,歐洲國家的整體環境都比較和平,所以爆發大規模戰爭甚至小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這種噸位大武器少的軍艦可以降低維護保養的難度,成本也能得到下降。另外在平時的國際行動當中,這種設計對於一般的武裝分子或者海盜是綽綽有餘的,還增加了成員長時間作戰的效率。可以說歐洲軍艦之所以這麼設計,是有明確目標的,和我國的發展思路還是不太一樣的。
那麼我們有必要學習歐洲的思路嗎?答案當然是沒有必要,首先我國是要將海軍發展到世界數一數二的級別,即便要像西方那樣執行一些常規任務,那麼也有大量的054A或者056這種級別的軍艦。西方已經把軍艦造成了遊艇,一旦國際政治和軍事局勢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這些軍艦顯然是不足以應付的。比如說西方的歷史強國,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還算比較強大,但是除去航母和潛艇之外,它的水面艦艇非常一般,甚至不如日本和韓國,很難適應大規模的戰爭。所以各國有各國需要面對的現狀,因此不能簡單說哪個好哪個壞,只不過軍艦的首要任務是戰鬥,如果過分強調其他因素,顯然是點錯了方向,這一點西方的很多國家都已經有些誤入歧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