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罈子」是南方一些地區對泡菜罈子的稱呼,陳年罈子中不同食材的複雜味道,在乳酸菌的慢慢作用下會越來越醇香鮮爽,壇沿水封好,能存好多年。老壇易開難守,操作簡便也需要悉心打理,否則可能一夜之間前功盡棄。今天,就請廚友@凱特貓菲婭 為大家講解了如何養護泡菜罈子,學會可傳家喲~
-- 泡菜罈子養護傳家大法 --
By 凱特貓菲婭
--用料--
【開壇(以下均以5斤容量小壇為準)】
清水 可用礦泉水或冷開水,詳見做法。用量淹沒醃製蔬菜
白蘿蔔 適量
辣椒 適量(小米辣、美人椒均可)
青椒 適量(深綠二荊條)
花椒 一小把
醃製鹽(泡菜鹽) 適量(略多於平時做菜的量)
白糖 適量(參考量1tsp~1又1/2tsp)
老薑 一小塊,切片
大蒜 數粒,整粒去皮。獨蒜亦可。
八角 1顆
高度酒(桂林三花為佳,可用二鍋頭替代) 適量(參考量2tbsp)
老壇水 300~500ml(可選,有則最好,成功率與口味都事半功倍)
【日常增補】
子姜、榨菜、豆角、毛竹筍(或甜竹筍)、刀豆、蒜苗、藠頭 具體品種可選,適量
醃製鹽 適量
高度酒 適量(參考量1又1/2tbsp~2tbsp)
花椒 按個人喜好增補
--做法--
❶ 準備一個大小合適的密封容器,可水封的罈子最好(土陶最佳,玻璃亦可),隔絕外界空氣同時能排出壇中發酵的多餘氣體。如用密封罐需確認密封性好,並定期開瓶放氣(迅速蓋上)。
❷ 容器洗淨,有條件的話用開水燙過為宜。晾乾。
❸ 同時準備一雙新筷子,確保無油,專筷專用。後續切菜的板子也必須保證無油。
❹ 準備清水。罈子分生水壇和開水壇兩種,前者使用礦泉水(比如農夫。不要用自來水),後者用冷開水。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其中一種後必須貫徹始終,不要混用。我個人用農夫山泉。
如鄰舍有老壇水,借一小瓶。老壇水有豐富的發酵菌,可幫助新壇水儘快穩定。
❺ 罈子中放入充分晾乾的3。同時間隔分布放入調料類(老薑、蒜、花椒、八角、辣椒、鹽、白糖),領會精神即可,加水後都會均勻。
加2中清水(如有老壇水,一併加入),淹沒壇中材料,水面距離壇口至少一寸。材料不要太少,以罈子放得下為準。
❻ 加高度酒(2tbsp左右,約莫1~2瓶蓋)。蓋上壇蓋,封口,壇沿注水(此為密封用,一定要加足。用水最好跟壇中水種類一致,比如我繼續用農夫)。罈子靜置於陰涼處。壇沿水會蒸發,記得定期查看補充,保持清潔。
兩周後酸罈子即成。期間可觀察幾次,正常情況下壇水清澈,蔬菜周圍會有少許氣泡,說明發酵在正常進行。
❼ 後續關鍵步驟之養護:第一次起的罈子可能風味不夠,也可能偏鹹,隨著多次醃製乳酸菌會增多,也更加爽脆。壇水起白,可加入一些筍(毛竹筍為佳,甜竹筍或冬筍也可),一兩天後就會恢復澄清。此外壇沿需保持清潔,水量要足。
❽ 後續關鍵步驟之增補蔬菜:列在可選裡的是個人覺得比較適合醃酸的蔬菜。每次加入新菜請重複步驟3,洗淨晾乾,切合適大小醃入。同時注意適量加鹽和高度酒。隨著日漸成熟,乳酸菌益發強大,後續蔬菜需要泡製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幾天就行。
--小貼士--
❶ 選擇蘿蔔開壇是因為它醃製後性狀穩定,不易變質,成功率高。功效與之類似的還有藠頭。其餘子姜、豆角等好吃但容易起白黴變,建議等壇水穩定後再醃(尤其豆角,需要洗淨吹蔫或曬蔫一些再入壇)。二荊條青椒和紅辣椒對罈子提味作用明顯,建議壇中長期保持有。胡蘿蔔或黃瓜類不宜醃入,適合做快手泡菜。
❷ 加入的蔬菜無論品種,洗淨後必須充!分!晾!幹!所用筷子、切菜板子及其它接觸壇內的東西一!定!要!無!油!否則容易導致罈子變質。開蓋時注意壇沿水不要滴入壇內。
❸ 糖的作用主要是幫助發酵,後期無需再添。喜歡甜口可添加量。
❹ 菜量以罈子放得下為宜。
❺ 鹽選用醃製鹽(泡菜鹽),無碘鹽也可以。碘會加速泡菜綿軟,影響品質。放鹽後可稍稍嘗下,比平時做菜稍鹹即可。
❻ 為安全計,前幾次醃製建議都等兩周以上再吃。醃製一周左右亞硝酸鹽濃度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消減,兩周後趨於平穩。
❼ 罈子一定要注!意!密!封!用普通瓶子也做過,終究沒有罈子效果好。
❽ 如果罈子起白(或者叫生花,慘劇發生了你會知道的),推薦加一兩塊筍(前述品種),兩三天後即萬事大吉。手頭沒筍的話加少許高度酒也可改觀,但效果不如筍明顯。以上前提是你的罈子或容器不漏氣,如果漏氣建議先換容器。
❾ 雖是老壇,但酸菜不要泡太久,常吃常新比較健康,尤其泡得比較綿軟的要及時夾出。半年以上的罈子可能會有較多沉澱,有條件的話可將酸菜夾出,壇水取澄清部分,泡淡了的花椒撈走換新,待罈子洗淨消毒晾乾後再重新放入。
下廚房最受歡迎的人氣菜餚
超6000人做過的人氣菜譜,爆好吃
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藏66個實用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