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紅塵》,看到這書本名的時候,直覺就是名字挺紅塵的,如果不是之前拜讀過《遙遠的救世主》我定不會有打開這本書的欲望。這本書由「見路不走」這四個字貫穿始終。「見路不走」,是我拜讀這本書之前從未知道的詞。「見路不走」,真的是看見路而不走的意思嗎?想必作者有更深的意喻,我尚不得解。葉子農是本書的主角,從書中的描述我在腦海中莫名的浮現出著名音樂人雪村老師的身影,貌似、神似、才氣、灑脫…… 幾乎在我拜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涉及葉子農的部分腦海中總是不由得浮現出雪村老師的形象,就像是我自己腦補的電影主角。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態度裡,都按自己的標準衡量各種關係,什麼關係承載什麼內容,核定多少擔當。有人要錢不要命,有人要心安不要命,有人連橫穿個馬路都可以不要命,形形色色,看人了,所以叫大千世界嘛。」大千世界,千人千面,我們在知己知彼或不知又揣測的心思中穿行,讓千念萬念的想法產生種種情緒的流動,接著演繹成了你、我、他的故事。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有的人沉浸在角色中無法自拔和覺醒,有的人忽隱忽現不走心的游離於劇情的邊界......
利己是人的本性,亞當·斯密認為利己才是符合人性並有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他的著作《國富論》一書中提出許多經典理論,在其闡述經濟行為背後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維。就是那隻神秘的看不見的手,操縱著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或者說,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切人都稱為商人。」
有位同事,在公司工作一年後因為各種原因提出離職,離職後的一個月後又重回公司繼續上班,為什麼?回答:市場經濟,沒有做不成的買賣,只有談不攏的價格!顯然,這不符合我的價值觀,我雖可以直面但與他人,我已然在內心參了,如同商品,標了價!
《天幕紅塵》中布萊恩對葉子農的評價是:「這個人的心思不在錢上。這個人只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才去掙錢,掙到夠了他就停了。這是個矛盾,如果他的心思在錢上,他也就不太可能有思想了,有的只是知識,是生存技能。」看到這裡,我有種想走進書中和布萊恩握手的激動,只因強烈認同。
註: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