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從章子怡升級當媽媽之後,整個人畫風就變了
微博一派歲月靜好,順道成為了一個曬娃狂人!
章子怡表示做母親實在是太幸福啦!
現在章子怡微博與其說是宣傳渠道,不如說是育兒記事本。
在娛樂圈混,國際章可要做好工作的準備哦~
很多媽媽也會產後立刻回到職場,畢竟,尿布錢很貴呀~可是,當媽媽回到職場便無法再親餵寶寶,寶寶就得用奶瓶喝奶。然而,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對奶瓶通常很抗拒,甚至有些寶寶會大哭不吃,餓了一天就是要等到媽媽回家餵奶。
該如何讓寶寶接受奶瓶?寶寶喝得太少,會不會營養不足?其實,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劃,媽媽就必須掌握從親餵轉為瓶餵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到底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喂,是不是就能避免轉換過程的困擾?不論用什麼方式,親餵或是瓶喂,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用奶瓶喂,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樣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不過,由於瓶餵時寶寶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餵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餵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
當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時,需注意奶陣一來就會有噴乳反射,習慣用奶瓶喝奶的寶寶,當噴乳反射開始作用時,就容易嗆奶,因而會不肯吸吮媽媽的乳頭。
例如早產兒必須住在保溫箱,等到能離開保溫箱跟爸媽回家之後,已經習慣了用奶嘴喝奶,要轉為親餵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候,媽媽更需要家人的支持。
臨床上,會發生乳頭混淆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媽媽有乳頭凹陷、乳頭太大,造成寶寶吸吮困難,進而抗拒吸吮媽媽的乳頭。若媽媽的乳頭狀況正常,只要多嘗試,還是可以成功轉為親喂。不過,如果寶寶不肯吸,媽媽也不要勉強,畢竟只要寶寶喝到母乳才是重點。
至於有計劃重回職場的媽媽,想要轉為瓶喂,一定要及早開始,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喝奶方式。為了避免寶寶乳頭混淆,最好在寶寶1個月左右就慢慢接觸奶嘴。尤其奶嘴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親餵模擬奶嘴,奶嘴儘量和乳房形狀觸感一致,且吸吮的方式也最好一致,只有吸了才有奶,讓寶寶自主掌握吸吮節奏,就像在媽媽的懷裡親餵一樣。這樣媽媽以後如果想轉換回親喂,寶寶也不容易乳頭混淆。
除了必須給寶寶充裕的時間慢慢適應之外,剛開始轉換時,要注意採取漸進的方式,從一天一次瓶餵慢慢增加到兩餐瓶喂,或是調整為白天瓶喂,晚上親餵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突然完全改成瓶喂。此外,改用奶瓶時,建議由家人來餵奶,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奶嘴分不同的尺寸大小,就連奶嘴洞也有不同的類型,例如圓洞、十字洞、Y字洞等。有些媽媽覺得寶寶喝的速度很慢,就想要給寶寶換用大一點的奶嘴孔,或是直接把奶嘴孔剪大,這麼做,反而使得寶寶容易吸入過多的奶量而嗆奶。建議4個月大以前,應該使用小圓洞,十字洞較適合在4個月大以後使用,若是兔唇寶寶,則建議使用Y字洞。
每一滴母乳都十分珍貴,需要注意正確的儲存方式。每次吸出的母乳應儘快冷藏,如果3~5天之內要食用的母乳可以存在冷藏室,若要長久保存則需存於冰箱冷凍室。母乳冰凍後體積會膨脹,容器中應預留一定空隙,但不宜超過3/4。在儲存前,最好註明吸乳日期及時間,以免錯過最佳食用時間,另外,儲奶袋勿重複使用。
母乳的儲存時間也需注意,新吸出的母乳在室溫下不可放置,4度的冰箱冷藏室可放3~5天,零下16度的冷凍室可放6個月,零下18度的深凍冰櫃中可放12個月。解凍過的母乳不能在室溫中儲存,並且不得再次冷凍,4度的冰箱冷藏室中可放10個小時。
背奶的媽媽儲奶可以選擇用儲奶瓶,可重複使用,方便攜帶也比較衛生。儲奶袋也比較方便,一般可先用吸奶器吸在一個奶瓶裡,然後再倒入儲奶袋,這個倒入的過程,要儘量排空袋內的空氣再封口,否則母乳儲存過程中相對容易變質,也比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