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曬娃成癮~親餵轉瓶餵,哺乳媽媽如何做好重回職場的準備?

2021-02-13 好孕媽媽

話說自從章子怡升級當媽媽之後,整個人畫風就變了


微博一派歲月靜好,順道成為了一個曬娃狂人!


章子怡表示做母親實在是太幸福啦!


現在章子怡微博與其說是宣傳渠道,不如說是育兒記事本。


在娛樂圈混,國際章可要做好工作的準備哦~

很多媽媽也會產後立刻回到職場,畢竟,尿布錢很貴呀~可是,當媽媽回到職場便無法再親餵寶寶,寶寶就得用奶瓶喝奶。然而,習慣了媽媽親餵的寶寶對奶瓶通常很抗拒,甚至有些寶寶會大哭不吃,餓了一天就是要等到媽媽回家餵奶。

該如何讓寶寶接受奶瓶?寶寶喝得太少,會不會營養不足?其實,如果有重回職場的計劃,媽媽就必須掌握從親餵轉為瓶餵的技巧,才能避免寶寶不吃的困擾。


到底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喂,是不是就能避免轉換過程的困擾?不論用什麼方式,親餵或是瓶喂,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用奶瓶喂,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樣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不過,由於瓶餵時寶寶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餵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餵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

當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時,需注意奶陣一來就會有噴乳反射,習慣用奶瓶喝奶的寶寶,當噴乳反射開始作用時,就容易嗆奶,因而會不肯吸吮媽媽的乳頭。

例如早產兒必須住在保溫箱,等到能離開保溫箱跟爸媽回家之後,已經習慣了用奶嘴喝奶,要轉為親餵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候,媽媽更需要家人的支持。

臨床上,會發生乳頭混淆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媽媽有乳頭凹陷、乳頭太大,造成寶寶吸吮困難,進而抗拒吸吮媽媽的乳頭。若媽媽的乳頭狀況正常,只要多嘗試,還是可以成功轉為親喂。不過,如果寶寶不肯吸,媽媽也不要勉強,畢竟只要寶寶喝到母乳才是重點。


至於有計劃重回職場的媽媽,想要轉為瓶喂,一定要及早開始,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適應不同的喝奶方式。為了避免寶寶乳頭混淆,最好在寶寶1個月左右就慢慢接觸奶嘴。尤其奶嘴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親餵模擬奶嘴,奶嘴儘量和乳房形狀觸感一致,且吸吮的方式也最好一致,只有吸了才有奶,讓寶寶自主掌握吸吮節奏,就像在媽媽的懷裡親餵一樣。這樣媽媽以後如果想轉換回親喂,寶寶也不容易乳頭混淆。

除了必須給寶寶充裕的時間慢慢適應之外,剛開始轉換時,要注意採取漸進的方式,從一天一次瓶餵慢慢增加到兩餐瓶喂,或是調整為白天瓶喂,晚上親餵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突然完全改成瓶喂。此外,改用奶瓶時,建議由家人來餵奶,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奶嘴分不同的尺寸大小,就連奶嘴洞也有不同的類型,例如圓洞、十字洞、Y字洞等。有些媽媽覺得寶寶喝的速度很慢,就想要給寶寶換用大一點的奶嘴孔,或是直接把奶嘴孔剪大,這麼做,反而使得寶寶容易吸入過多的奶量而嗆奶。建議4個月大以前,應該使用小圓洞,十字洞較適合在4個月大以後使用,若是兔唇寶寶,則建議使用Y字洞。


每一滴母乳都十分珍貴,需要注意正確的儲存方式。每次吸出的母乳應儘快冷藏,如果3~5天之內要食用的母乳可以存在冷藏室,若要長久保存則需存於冰箱冷凍室。母乳冰凍後體積會膨脹,容器中應預留一定空隙,但不宜超過3/4。在儲存前,最好註明吸乳日期及時間,以免錯過最佳食用時間,另外,儲奶袋勿重複使用。

母乳的儲存時間也需注意,新吸出的母乳在室溫下不可放置,4度的冰箱冷藏室可放3~5天,零下16度的冷凍室可放6個月,零下18度的深凍冰櫃中可放12個月。解凍過的母乳不能在室溫中儲存,並且不得再次冷凍,4度的冰箱冷藏室中可放10個小時。

背奶的媽媽儲奶可以選擇用儲奶瓶,可重複使用,方便攜帶也比較衛生。儲奶袋也比較方便,一般可先用吸奶器吸在一個奶瓶裡,然後再倒入儲奶袋,這個倒入的過程,要儘量排空袋內的空氣再封口,否則母乳儲存過程中相對容易變質,也比較浪費。

相關焦點

  • 媽媽要上班,寶寶卻不肯喝奶瓶!七招教你順利親餵轉瓶餵!
    轉眼間要上班了,考慮到母乳的營養價值,她不辭辛苦,還是繼續起了「背奶媽媽」。沒想到,出師不利,第一天就狀況連連:自己剛上班狀態還沒調整好,寶寶那邊習慣了母乳親餵又不肯配合瓶喂,這讓重返職場的她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欣欣面臨的困惑可能也是不少職場媽媽要解決的問題,畢竟終歸是要重回職場,上班後就沒有辦法頓頓都親餵了,但寶寶不接受奶瓶,怎麼辦?
  • 寶寶抗拒瓶餵,「背奶族」媽媽該如何做?三招讓娃乖乖接受奶瓶
    媽媽上班了,寶寶卻說什麼也不接受奶瓶,非要哭鬧找媽媽,這可咋辦?讓娃接受瓶餵需要一段時間,三招就可以輕鬆解決。寶寶抗拒瓶喂,「背奶族」媽媽該如何做?寶寶抗拒奶瓶,媽媽如何做習慣了媽媽溫暖柔軟的乳房,突然換成硬邦邦的奶瓶,寶寶不開心也是情理之中的。1. 提前練習瓶餵像香麗這樣火急火燎地瓶餵一刀切,寶寶是很難適應的。
  • 媽媽想要母乳瓶餵,決定之前,請先了解瓶餵的5個不足和2個風險
    所以母乳瓶餵的營養全面性和高效性是不如母乳親餵的。4)從操作方便性來看母乳親餵更容易做到按需哺乳,只要寶寶餓了就能立刻滿足寶寶,媽媽撩起衣服就能餵奶,不受地點、時間的影響,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帶寶寶出門的時候,特別能體會到親餵的便捷性。
  • 奶瓶餵養的娃如何從瓶餵轉到親餵?
    很多寶媽在剛開始做媽媽的時候,往往都是不適應的,尤其是剛開始的幾天,根本不相信眼前的這個醜醜的皺皺巴巴的娃是自己的。
  • 一大波明星曬哺乳自拍照:我餵母乳我驕傲!當眾哺乳不low!
    國外網站總結的媽媽帶娃跟爸爸帶娃的區別,這畫風也是沒誰了!  我是媽媽我驕傲!
  • 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只是,因為黃疸住院用的是奶瓶,諾諾乳頭混淆,瓶餵了快三個月才糾正過來。不止是我,很多很多的媽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奶水過多奶速過快、乳頭破裂、偶爾外出、重返職場等,有時候不得不暫時放棄親喂,採用瓶餵的方式。那麼,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 別再用奶粉瓶給娃餵母乳,隱含三大危害,附奶瓶使用的注意事項
    母乳分泌不規律、公共場合哺乳不方便、寶媽上班無暇親餵……於是乎,瓶餵母乳一時間成了流行趨勢。但是,瓶餵母乳終究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一旦寶寶習慣了奶瓶喝母乳,媽媽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意外的變化。別再用奶粉瓶給娃餵母乳,隱含三大危害閨蜜小椿生娃後2個月,就回到單位去工作了,一邊捨不得孩子這麼早吃奶粉,一邊又無法實現母乳親喂,最後小椿想到了一個兩全的辦法,就是瓶餵母乳。
  • 聊一聊母乳瓶餵的那些事兒
    每次親喂,饅頭要吃飽,就得吃上個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或者,饅頭嫌累的時候,只吃10分鐘便睡著,然後隔一個小時不到又要吃。因而當時,母乳親喂,與我而言,就等同於讓饅頭整天掛在我胸前。且不說哺乳後的腰酸背痛,光是乳頭頻繁被吸吮,足以讓我每次親餵時都疼的咬牙含淚。於是在月子裡便開始了母乳瓶喂。
  • 新生兒降臨,新手媽媽不要怕哺乳,看看這幾點建議
    有顆想要哺乳的心,卻又擔心不能成功餵奶,還好女兒張開嘴就順利含乳,令人瞬間就愛上了親餵的親密時刻!看著寶寶努力喝奶的認真表情,又看著他認真喝奶吃飽飽,再沉沉地睡去,這幸福時光絕對會是支持你持續哺餵母乳的最大動力。
  • 開團|雙胞胎哺乳枕,「枕」救媽媽們的哺乳困難
    @yy~豬頭#寶寶3個半月本人90後新媽媽一枚,雙胞胎兒子三個半月,混合餵養,在懷孕初期開始就一直在關注孖仔幫的各種推送。每天哺乳10餘次的雙胞胎老母親在月子裡已經腱鞘炎了。二、孖仔幫哺乳枕測評情況在孖仔幫的推文中看到這款哺乳枕就被驚豔到了,簡直完美避開了我之前購買那款哺乳枕的缺陷,果斷提交了試用申請,並感謝被抽中。即使不被抽中,本人也做好了購入這款哺乳枕的準備。
  • 哺乳媽媽重返職場,如何做到上班、餵奶兩不誤?
    產假再長也有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很多職場媽媽逃不開的「魔咒」,每到這個時候,媽媽放不下懷裡的娃娃、孩子似乎也離不開媽媽。所以,經常收到過很多媽媽的求助:要背奶,辦公室沒冰箱怎麼辦?能不能用背奶包?背奶的奶瓶用什麼材質比較安全?在公司吸奶,怎麼刺激奶陣?如何判斷吸出了奶陣?.
  • 嗆奶、堵奶、開奶、含乳難、恢復親餵都好使的——半躺式哺乳姿勢
    「媽媽乳頭凹陷,還能餵上奶嗎?」半躺式可以試試。「寶寶不肯親近我,不肯吃我的奶,怎麼辦?」用半躺式的話,肯親近嗎?——嗆奶、堵奶、開奶、乳頭扁平或凹陷導致的含乳難、寶寶不肯親喂,半躺式都值得嘗試一下,半躺式就是這麼全能!
  • 阿滋媽母乳親餵和擠出來餵是一回事麼?
    傑克紐曼大爺指導過的這位「媽媽」深諳此道:這是一位女兒身變性成為男士後以GAY的身份結婚的加拿大「媽媽」(轉折略複雜……),兩位成年男性成立家庭後決定領養一個孩子,為了跟孩子有更親密的聯結,這位變性後的男士希望利用自己曾經的女兒身採用「親餵」的形式哺育孩子。
  • 睡霸飯渣、雞娃牛娃、親餵瓶餵、高需求寶寶、雲配偶?【媽媽養娃黑話大全】來了!
    公眾號:積木育兒(jingguanyuer)前幾天帶孩子打預防針,大廳裡幾個抱嬰兒的媽媽在聊天。「你家是 親餵 還是 瓶喂?」「聽說 瓶餵 效果也不錯,別有心理壓力。」「掛餵 幾天能有效果?」……旁邊坐著一位老大爺,一臉懵圈地聽了一會兒,一臉懵圈地默默走了出去。
  • 躺餵、抱餵等多種哺乳姿勢學起來,怎麼舒適怎麼餵!
    對於準媽媽媽媽而言,選一個舒適又放鬆的哺乳姿勢很重要,不僅可以讓自己在哺乳過程中得到放鬆,同時還可以愉悅心情,利於泌乳。事實上,正確的哺乳姿勢,也有利於寶寶的營養吸收哦。為此,我們收集了一些關於可以讓準媽媽躺著餵、抱著餵等相關的哺乳姿勢,方便準媽媽參考了解,以便準媽媽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到怎麼舒適怎麼喂。
  • 我的瓶餵轉親餵溫和經驗,不傷感情無壓力
    但我採取了溫和的轉換方法,這樣不用感覺那麼崩潰堅持不下去,雖然耗時比較長一些,但是媽媽和寶寶的心情都保證好好的,更利於奶水的充足。,於是開始想要改成親喂。我們從出生一直都是先親餵再瓶喂,即使親餵吃的很慢很少,她習慣了這個流程。
  • 親餵姿勢錯誤 www.013578.com
    親餵姿勢錯誤  www.013578.com小心哺乳疼痛奶量不足
  • 看她遇到的親餵母乳+擠奶問題
    關於產後哺乳、我發現好多媽咪容易放錯重點、一直問吃什麼會有母奶 其實要有母奶的重點是『勤勞親餵+擠奶』、湯湯水水才是輔助!所以柔媽咪這篇就以我生了三胎的經驗來做個總整理和方法分享。 誰說剖腹產沒有奶水!
  • 這大熱天的,重回職場的背奶媽媽該是多不容易!
    此時,對於即將重回職場的麻麻們來說,似乎有一丟丟的殘忍(但無奈啊,養娃就是養了臺碎鈔機啊),還是得拎起包包進入匆匆的人海中! 而小編覺得,重新找回上班的感覺是難事,還有一件難事在等待著重回職場的麻麻們:戒奶or背奶。
  • 職場媽媽哺乳秘籍看這裡!
    但是,但是,但是……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好難啊!!! 上班上到一半脹奶,怎麼辦? 這時,吸奶器作為「間接哺乳」的一大神器,簡直是給這些媽媽們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