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2021-03-05 諾媽咪的小日子


一直都聽說母愛是天生的,可是和很多媽媽們交流後發現,母愛原來是在和寶寶的相處過程中一點一點油然而生的,特別是哺乳。我永遠忘不了諾諾第一次吃奶的樣子,那麼點點大的小人,躺在我懷裡,用力地吮吸,小腮幫子一鼓一鼓的。那種感覺太美妙了,真的是母愛爆棚。

孕期本來只打算母乳六個月,為了不忌口、為了身材、為了工作,太多的原因讓我想著斷奶。可是現在,我只是想,如果我有,如果他吃,為什麼要刻意斷奶呢?

只是,因為黃疸住院用的是奶瓶,諾諾乳頭混淆,瓶餵了快三個月才糾正過來。不止是我,很多很多的媽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奶水過多奶速過快、乳頭破裂、偶爾外出、重返職場等,有時候不得不暫時放棄親喂,採用瓶餵的方式。

那麼,瓶餵母乳,你準備好了嗎?

裝備準備

吸奶器


如果要瓶餵母乳,吸奶器是必需的。吸奶器分手動、電動和單邊、雙邊。個人認為——電動吸奶器適合需要吸出來瓶餵的媽媽,手動吸奶器適合奶水豐富、寶寶喝完還有存餘的媽媽。而單邊和雙邊吸奶器的選擇取決於瓶餵的頻率,如果媽媽只是偶爾把母乳吸出來給寶寶瓶喂,選擇單邊吸奶器就足夠使用;但如果寶寶一天的口糧都需要靠媽媽把母乳吸出來,那選擇雙邊吸奶器的效率會高很多。

儲奶瓶/儲奶袋

儲奶瓶或儲奶袋也是瓶餵母乳必備的,用來儲存母乳。如果家裡奶瓶多,也可以用奶瓶充當儲奶瓶。但是千萬不能拿普通塑膠袋和保鮮袋充當儲奶袋使用噢。

 

母乳怎麼吸?


這個標題看似有些廢話,怎麼吸,不就接好-對準-按開關嗎?但是我自己瓶餵了那麼久,覺得還是有些技巧的。最初每次都能吸到100毫升以上,後來醫生和月嫂都說,寶寶不吮吸光用吸奶器的話,奶會越來越少的。果然,不出幾天,每次的奶量掉到每次70-80毫升了,家人甚至已經準備好給寶寶搭配奶粉了。後來憑著我一定要給寶寶純母乳的信念,「孜孜不倦」地找技巧,終於吸出來的奶量越來越多,不僅寶寶夠吃,還能有富餘。

1.吸之前熱敷。

2.吸的時候配合按摩。

只要按在一個地方有奶出來,就不要換地方,一直吸,吸到按著的地方沒有奶了,再換一個地方。

3.可以用吸奶器的喇叭口刺激一下乳暈,也能增加泌乳。

4.不要為了追求縮短吸奶時間就一下把吸奶器加到最大檔位。

一般吸奶器的設計都是科學的。先是頻率較快較短的刺激泌乳,然後是頻率較長的吸奶階段,然後檔位逐漸加大。根據這樣的檔位,比一味加大檔位能吸出更多的母乳。

5.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每次都要吸空排空!

身體很神奇,會根據寶寶的需求分泌母乳。如果每次都偷懶,沒有把母乳排空,身體會自動判斷為你泌乳有富餘,會做調整,然後奶就會越來越少噢。

母乳怎麼存?


母乳的儲存是困擾媽媽們的一個大問題。用什麼存、存在哪裡、能存多久,似乎都沒有那麼簡單。

用什麼存&存在哪裡?

母乳吸出來,如果很快就要給寶寶飲用的,用儲奶瓶或者奶瓶裝,放在冰箱冷藏保鮮的隔間就可以;如果是寶寶沒有那麼快飲用的,需要倒進儲奶袋,放進冰箱冷凍隔間。

倒進儲奶袋之後,要把儲奶袋裡多與的空氣排出來,不然可能增加汙染菌的生長。儲奶袋封口後,要在袋子上寫清楚母乳的毫升數和當天的日期。這樣方便今後給寶寶吃的時候,可以選擇從日期較早的開始吃。

雖然一般的儲奶袋都能儲存180毫升左右的母乳量,但是建議媽媽們每次不要完全裝滿,因為母乳冷凍後體積會膨脹的,一般裝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但是建議每次少裝一些,多用幾個儲奶袋。因為每個寶寶每個時期的奶量都不一樣,如果一袋奶太多,全部解凍熱完,寶寶喝不下就浪費了。母乳少量分裝,寶寶奶量多少,就取多少熱,這樣寶貴的母乳就不會浪費。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放在冷藏室還是冷凍室,都不要放在冰箱門附近,儘量放在冰箱靠內。因為家用冰箱經常開關門,放在冰箱門附近,得不到持久的恆溫控制,影響母乳的儲存時間。

能存多久?

國際母乳協會對母乳的儲存時間建議如下:

可儲存時間是理論上母乳不會變質的時間,但是由於家用冰箱很難保持穩定的低溫環境,所以最好儘快飲用。母乳也不建議在室溫下放太久,如果寶寶不是馬上喝的話,建議還是放進冰箱冷藏室吧。

母乳怎麼熱?


首先媽媽們要明確一點,冷藏過著冷凍過的奶可能出現水油分離,乳水和乳脂可能會分離漸層,這是正常的,絕對不是表示母乳壞了噢,千萬不要輕易丟棄,非常可惜的。只要給寶寶喝之前搖晃融合就好,搖晃不要上下搖噢,這樣容易搖出很多氣泡,寶寶喝了容易脹氣或吐奶。最好是藉助手腕,輕輕畫圈搖晃。

冷藏過的母乳

很多家長會用奶鍋加熱或者微波爐加熱這樣的方法溫熱母乳,這其實是非常非常不可取的!會把母乳中的活性營養成分都給破壞掉!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隔溫水加熱。

1. 取一個容易注入溫水,然後把奶瓶放在容器裡,讓母乳隔水加熱。

2. 或者是使用溫奶器隔水加熱。

最適宜寶寶飲用的溫度是37-40度,媽媽們把奶熱到奶瓶用手摸起來不燙也不涼,貼在臉上溫溫的就是差不多了。餵寶寶之前在手腕內側滴1-2滴,如果感覺適度溫熱,不燙,就是合適的溫度了。

溫奶器的優點在於可以恆溫控制,傳統隔水加熱的優點在於經濟實惠,媽媽們可以自主選擇。

冷凍過的母乳

冷凍過的母乳千萬不要直接拿熱水衝或者用熱水隔水加熱噢,這樣會破壞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而且容易變質。

最好的方法是提前一夜從冷凍室裡取出來,放在冷藏室內解凍。室溫不高的情況下,也可以放在是室內常溫解凍,或者放在涼水裡隔水解凍。

等凍過的母乳融化成液體了,再用加熱冷藏過母乳的方法加熱即可。

NO!

以下這些行為不可以噢!

1. 加熱過的奶再次冷凍

2. 加熱過的奶,沒吃完,反覆加熱

3. 加熱過沒有喝完的奶,和新鮮吸出來的奶混在一起。


瓶餵母乳是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不得已的選擇,母乳媽媽們,FIGHTING!


我是愛烹飪愛手作愛生活的諾媽咪

美食、甜品、生活中的小情趣

寶寶營養飲食 前沿育兒知識 親子互動分享

讓我們和寶貝一起

做快樂的孩兒他媽


歡迎關注

 諾媽咪的小日子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一鍵關注



相關焦點

  • 聊一聊母乳瓶餵的那些事兒
    當然,如果親餵沒有痛苦,能親餵的情況下一定是親餵最合適,也更省錢省力,畢竟寶寶的吸吮是帶著情感的。③乳頭混淆。好多媽媽問過我,又親喂,又瓶喂,寶寶不會乳頭混淆嗎?其實我們都小看了小寶寶,要相信,小寶寶其實非常聰明,他們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語言家,對各種方式都能「來者不拒全盤接受」。
  • 為什麼要母乳餵養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優!
    由此便可以斷定,透過母乳哺育的方式除了能夠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外,更可讓他們處於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中。此外更有統計指出親餵的寶寶長大後,他們總是比一般的孩子來得較有自信,這則是與嬰幼兒階段的口欲期發展有無被滿足有較大關係。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在開始進行母乳哺育前,媽咪可能會處於親餵與瓶餵間的拔河拉鋸,猶豫不定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進行母乳哺育最好的方式。
  • 媽咪課堂精彩回顧丨母乳餵養你準備好了嗎?
    母乳餵養是媽媽——最好的選擇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珍貴的禮物,當您決定用您的乳汁哺育你的孩子時,
  • 媽媽想要母乳瓶餵,決定之前,請先了解瓶餵的5個不足和2個風險
    有個媽媽提出了這樣一個疑惑:可不可以把乳汁吸出來拿奶瓶餵給寶寶,這也算母乳餵養吧?寶寶的餵養方式有純母乳親餵、純母乳瓶餵、純母乳親餵瓶餵混合、奶粉餵養、奶粉母乳混合餵養,不論是哪種餵養方式,媽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選擇,這是無可厚非的。
  • 2020.11.18詩安媽咪課堂丨母乳餵養你準備好了嗎?
    母乳餵養是媽媽——最好的選擇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珍貴的禮物,當您決定用您的乳汁哺育你的孩子時,
  • 章子怡曬娃成癮~親餵轉瓶餵,哺乳媽媽如何做好重回職場的準備?
    在娛樂圈混,國際章可要做好工作的準備哦~很多媽媽也會產後立刻回到職場,畢竟,尿布錢很貴呀~可是,當媽媽回到職場便無法再親餵寶寶,寶寶就得用奶瓶喝奶。到底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喂,是不是就能避免轉換過程的困擾?不論用什麼方式,親餵或是瓶喂,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
  • 媽媽要上班,寶寶卻不肯喝奶瓶!七招教你順利親餵轉瓶餵!
    「你幾點下班呢?孩子早上一醒來沒看見你就開始哭了,我給他餵奶餵了幾次,她也不吃,都哭了快一個早上了,聲音都哭啞了!這樣下去孩子餓壞肚子可不行啊!你不是有哺乳假嗎?趕緊先回來吧!」電話那頭,欣欣的婆婆著急的說到。原來,今天是欣欣產後第一天上班。產前就已經下決心要堅持給寶寶母乳餵養的她,在產假期間一直都是保持著母乳親餵的做法。
  • 母乳親餵和瓶餵,到底有何區別?「糊塗」寶媽可別搞混淆了
    醫生聽了曉琳的話解釋說:選擇瓶餵其實是許多上班族媽媽的無奈之舉,實際上母乳親餵對寶寶最好。如果有母乳親餵的條件還是不要選擇餵養。曉琳聽完才明白原來婆婆的堅持是有道理的。嬰兒餵養無小事,母乳親餵和瓶餵區別明顯,5點不同,寶媽別忽視1)母乳親餵利於寶寶發育寶寶吮吸母乳的過程耗力,同時會牽動臉部肌肉,利於肌肉發育。而甁餵極大減少了吮吸力度,寶寶吃起來更加輕鬆自如,在今後會產生對奶瓶的依賴。
  • 媽媽感冒了,孩子還能餵母乳嗎?
    介紹你的朋友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媽媽感冒了,還是想要繼續餵母奶,這時候到底能不能吃藥呢?感冒時可以繼續餵母乳嗎?解答:一般藥品不會,除了下面情況要注意外;提醒媽媽們也可以跟醫生說自己在餵母乳,請醫生開藥特別注意。1.應停餵母乳的藥物:抗癌化學藥物、放射性同位素、毒品、抑制母乳分泌的藥物。
  • 答疑系列 |母乳親餵寶寶肯定沒辦法規律作息?
    「母乳不扛餓,不可能規律餵奶。「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麼我不可能親眼見證成百上千的媽媽們在純母乳親餵的情況下,實現規律作息。這個看起來「很有道理」的常見誤區,根本禁不起推敲。「母乳不扛餓。」這句話更準確的說法是母乳比配方奶更容易被寶寶消化。但容易消化和規律進食並不矛盾啊。反之來看,母乳親餵的寶寶如果沒有規律,頻繁喝奶,只要媽媽「扛得住」,就沒問題嗎?
  • 別再用奶粉瓶給娃餵母乳,隱含三大危害,附奶瓶使用的注意事項
    母乳分泌不規律、公共場合哺乳不方便、寶媽上班無暇親餵……於是乎,瓶餵母乳一時間成了流行趨勢。但是,瓶餵母乳終究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一旦寶寶習慣了奶瓶喝母乳,媽媽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意外的變化。瓶餵母乳,可能存在的三大危害用奶瓶給寶寶餵母乳,在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危害,你知道嗎?1.
  • 碎碎念| 不餵母乳,就該感到愧疚嗎?
    如果有溫暖如果有慰藉不餵母乳,就該感到愧疚嗎?
  • 加入背奶大軍,你準備好了嗎?
    最好是與吸奶器配套的奶瓶,而且需要有對換的奶瓶,所以準備4-6個,150ml就可以,不佔地方不浪費,或者有的媽媽喜歡直接用儲奶袋,準備若干,也OK!母乳進瓶或者裝袋,一定要在無菌狀態下,否則母乳受到汙染,後患無窮。
  • 寶寶抗拒瓶餵,「背奶族」媽媽該如何做?三招讓娃乖乖接受奶瓶
    提前練習瓶餵像香麗這樣火急火燎地瓶餵一刀切,寶寶是很難適應的。在寶媽回歸職場之前,需要一段2~3周的過渡期,讓寶寶逐漸適應瓶餵的感覺。所謂的過渡期,就是循序漸進地採用瓶餵母乳的方式。餵奶器沒有及時準備也沒關係,諮詢專業的醫師,採取正確的手法擠壓,同樣可以擠出母乳來。
  • 奶瓶餵養的娃如何從瓶餵轉到親餵?
    而且還得去哺喂,去照顧這個小娃娃。心裡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打鼓的。於是乎,雖然我們早就知道要早開奶、早哺喂,但是猛然到了自己身上的時候,什麼都忘了。。。於是,在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在跟家人爭執不下的時候,很多人的奶瓶就不得不上場了。。
  • 母乳餵養:柯以柔都生三個啦!看她遇到的親餵母乳+擠奶問題
    無論你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柔媽咪都建議剛生完以「全親餵」為主 。 直接用寶寶的嘴幫忙通乳腺是最快的,尤其第一胎的媽媽會辛苦一點 因為沒有經驗,通常被吸破乳頭或是疼痛難耐都是正常的~畢竟你和寶寶初次見面還在磨合期,你也正在學習如何親餵不是嗎 ?這些痛我都經歷過,所以想餵母奶的第一關就是必需要克服親餵母乳。
  • 特殊時期還要親餵母乳麼?哪些時候餵奶不安全?
    尤其是家裡已經有其他病人的情況下,媽媽可以準備兩套衣服,一套護理病人,一套護理寶寶。有條件的話,母乳媽媽儘量也和病人單獨隔離。去年冬天,年糕流感時,為了保護好小發糕,糕媽就準備了兩套家居服,隨時切換。此外,每天可以用溫水清洗乳房和乳頭,但是不需要每次餵奶前清洗乳頭,洗的太勤快反而容易導致乳頭髮幹、發炎。
  • 關於餵母乳的點點滴滴 !
    在寶寶出生前,我就希望自己能餵母乳,也瀏覽很多的文章,希望一切能為她做到最好。寶寶睡覺的時候,我試著徒手擠奶,擠到兩手都酸了,也只有一兩滴奶水。
  • 母乳哺餵技巧大公開
    ,但含豐富的抗體和活的白血球;接著一兩個星期所分泌的母乳稱為——成熟乳,奶水量會增加,顏色較初乳清淡。•新生兒階段,只要寶寶想喝就喂,不用限制餵奶時間。•過了新生兒時期後,一般母乳在嬰兒體內消化時間約為一個半小時,因此大約2-3小時就應餵一次。•小嬰兒階段,一天約餵食10-12次,慢慢調整餵6-8次。•即使是夜晚也要持續哺乳,此時泌乳激素分泌較多。•兩邊乳房要平均餵奶,以一次餵食一邊為原則,避免較少餵的一側乳房因此減少乳汁分泌。
  • 餵母乳對媽媽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璐璐兩次生寶寶都是剖宮產,生大寶時因為觀念錯誤,在開始的幾天錯加了配方奶(璐璐為此也特意寫了「寶寶快出生了,要不要準備好配方奶?」一文),子宮恢復很慢;生小寶時產後堅持母乳餵養,子宮第二天就下降了很多,三天後腹部基本恢復到懷孕三個月的狀態,連護士都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