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榮飛
自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以來,建立自由貿易區是發展我國國際貿易的重要戰略。我國在亞太地區積極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合作,目前已籤署並實施14個區域性貿易協定,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已籤署尚未生效實施的區域性貿易協定有3個,正在商談推進的自貿協定有10多個,同時還計劃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於2020年內籤署。在這些已籤署並實施的區域性貿易協定中,與池州有貿易往來的自貿區協定有10個,分別為中國—秘魯自貿協定、亞太貿易協定、中國—東協自貿協定、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中國—智利自貿協定、中國—紐西蘭自貿協定、中國—哥斯大黎加自貿協定、中國—瑞士自貿區、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以及中國—韓國自貿協定,這些自貿區協定對池州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使得企業從自貿協定中獲得重大商機。
發展現狀
2020年1—3季度,池州共籤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210份,同比增長17.13%,籤證金額6630萬美元,同比增長42%。其中簽發一般產地證370份,佔比30.58%;籤發優惠產地證840份,佔比69.42%。從優惠產地證來看,優惠產地證籤證量較大的企業為安徽龍溪外貿麻油製造有限公司、池州豪邁機電貿易有限公司、安徽鴻葉集團鴻亮竹業有限公司等,出口的主要產品有黃白芝麻、機電產品、竹筷竹籤等。
隨著我國出口貨物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及我國與其他國家不斷商籤自貿協定,歐盟、瑞士、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我國貨物實施畢業制度,不再給予普惠制關稅優惠,也造成了池州轄區內普惠制原產地證書的籤證量出現下滑。2020年1—3季度,共籤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明書125份,貨值376.1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7.9%、0.3%。
與此同時,自貿區原產地證書的作用日益顯現。目前池州轄區內中國—韓國自貿區、中國—東協自貿區、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區三類自貿區原產地證書已成為主要籤證增長點。2020年1—3季度,共籤發三類優惠原產地證書565份,貨值3554.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2%、104.9%,共為池州商品在進口國減免關稅213萬美元。
優惠原產地證優勢
區域性原產地證是屬於區域性經濟集團成員國之間相互給予的關稅優惠憑證,與普惠制產地證的作用相比,普惠制是發達國家單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的關稅優惠,而與一般原產地證相比,一般原產地證是證明貨物原產地的產地證,所對應的最惠國關稅是國際貿易的基礎。而區域性優惠安排的關稅是在最惠國關稅基礎上進行的相互關稅減讓,中國在區域性優惠政策中既是給惠國,又是受惠國。
當前普惠制優惠政策開始減弱,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的作用日益凸顯,區域性優惠貿易安排已成為我國企業利用的主要優惠原產地政策。貿促機構應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區域性原產地證,幫助企業獲得利潤和商機,在開拓國際市場中取得更強的競爭優勢。
存在的問題
企業對區域性優惠產地證認識不足。企業不熟悉區域性優惠原產地政策,為了滿足客戶要求、保證結匯安全才被動中領證書,同時片面地認為優惠原產地證所帶來的收益由進口商享受,認識不到優惠原產地證對貨物出口的促進作用。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業務人員水平有限。以中國一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為例,目前收到的退證查詢大多以中國一東協原產地證書為主。這就要求出口企業必須熟悉協定規則,提高籤證質量並必須嚴格按照協定要求運輸貨物。而企業原產地證申領人員流動性大,缺乏基礎業務知識,企業高管對相關政策知之甚少,缺乏相應規避風險的能力並且對買賣變造原產地證書等違法行為的防範意識也不強。
進口原產地證未被充分利用。很多進出口企業尚不了解進口貿易中可以利用原產地證書尤其是自貿區原產地證書帶來的雙邊關稅優惠來獲得相應的關稅減免,因此增加了生產成本。
對策與建議
建立高效溝通服務平臺。認真研究和了解各自貿區原產地籤證操作程序,收集實際籤證操作和退證查詢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每年召開的自貿區談判委員會會議及時與國外海關進行溝通。對於新出臺的原產地政策和籤證規定、升級自貿協定相關變化內容,及時告知企業,引導企業正確申報,符合籤證要求,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損失,使企業盡享自貿區優惠政策的紅利。
加強部門聯動與數據共享。目前市貿促會已與池州海關籤署《服務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合作備忘錄》,構建雙方在數據共享、工作協同、業務培訓、經貿活動、涉外商事法律服務、違規查處等更寬工作領域的合作機制。下一步市貿促會將繼續對轄區企業出口情況及產品信息進行摸底調研,主動介入、靠前服務,與海關、商務等部門配合用好用足優惠措施,共促地方經濟發展。
深化原產地籤證便利化。一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服。簡化申報手續,實施原產地證籤證全程無紙化,提高執法監管效能。二是推廣原產地證自助列印。利用遠程終端技術,讓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產地證出徵認證,大幅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三是推進原產地籤證一體化,實現異地通籤。四是靈活務實運用原產地規則,努力使更多產品獲得原產資格。
加大自貿區優惠政策宣傳。一是集中開展政策宣講。定期舉辦FTA產地證業務培訓班,發放《產地證服務指南》宣傳手冊,惠及企業近百餘家。二是實施上門幫扶送政策。組建工作專班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的宣貫,收集企業具體訴求,提出應對舉措,規避貿易風險,提高優惠原產地證的利用率。三是充分做好政務公開和對外宣傳。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企業QQ群、LED顯示屏等平臺及時有效地提供各類產地證信息,便於企業查詢。
(作者單位:池州市貿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