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坪:易地搬遷挪窮窩,黨建引領幸福路
像肖大芳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在曾家鎮和順家園社區就有121戶。「搬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深山老林只是脫貧的路徑,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樂業安居,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曾家鎮黨委書記陳德鈞說。
-
三合鎮:挪窮窩 換窮業 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紅網時刻慈利11月16日訊(記者:黃莉莉 田鵬)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為確保搬遷群眾不但「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三合鎮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易地搬遷的貧困群眾挪出了「窮窩」,換掉了「窮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11月12日,記者來到三合鎮雷巖教學點,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學樓,郎朗的讀書聲飄蕩在校園內。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二十七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5月8日,天光初亮,湖南永州雙牌縣瀧泊鎮大路口易地搬遷貧困戶蔣吉軍便帶領員工前往種植基地下秧谷。
-
...智慧】書寫易地扶貧搬遷「大文章」 188萬群眾一步跨入新天地!
【中國的脫貧智慧】書寫易地扶貧搬遷「大文章」 188萬群眾一步跨入新天地!「軍令狀」作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省份貴州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截至2019年12月完成10090個貧困自然村寨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黨建引領促搬遷 安居樂業天地變
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思南縣強化黨建引領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基層治理實施方案》,對安置地黨建工作實行定期調度,及時聽取和研究解決存在困難,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突出黨建引領。推行主動報導、主動履責、主動匯報、主動關懷「四個主動」工作模式,全面摸清黨員底數,完成搬遷黨員組織關係轉接134人。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來自共產黨」,7月15日上午,筆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金竹衝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時,寫在安置房上的標語映入眼帘,向我們揭示了金竹衝貧困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奧秘。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仲冬時節,筆者走訪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部分安置點,處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場。不僅如此,還有各類小配套設施、就業場所、服務組織等,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
-
...評線】太陽鳥時評:點亮百姓思想之航燈,讓扶貧「金字招牌」閃閃亮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入住。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近千萬貧困人口「挪窮窩」「換窮業」,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易地扶貧搬遷,讓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的「安居夢」照進現實。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易地扶貧搬遷篇:搬進新天地 共築...
2019年6月,隨著3019戶、12090人全部搬遷入住新家,貴陽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如今,從大山深處搬出來的群眾入住各安置點已至少一年以上,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安置點都實現了「五通三化」,配套建設「八個一」服務工程,每個搬出「窮窩」的群眾都在新家「安居」。
-
河南南召縣易地搬遷群眾生活樂陶陶
同時,同步建設有綜合市場、黨群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室等設施,文化設施、公益設施齊全,群眾日常生活舒心方便,做到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目標。南召縣「十三五」期間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投資61234萬元,建設集中安置點35個,完成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872戶、9739人。目前,縣裡工作重點轉移到社區管理、產業發展和就業幫扶、文明創建等方面。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2016年,為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讓貧困群眾走出大山,挪出窮窩,金寨縣率先實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試點。如今的漁潭村,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依山而建,一張張笑臉隨處可見,山綠了、水清了、燈亮了、路通了、人笑了,「遷」變給這裡帶來了新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新生活。昔日貧困落後的小山村如今已變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小「香」村。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四引四促」,切實抓好搬遷後扶,取得了顯著實效。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
桑植縣龍潭坪鎮:搬出深山「挪窮窩」 奔向幸福新生活
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紅軍村村民李滿英原來住在龍潭坪鎮的大山深處,交通非常不便,去年一家人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龍潭坪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生活交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為了解決556名易地搬遷戶的就業問題,龍潭坪鎮政府與湖南省軍區扶貧工作隊積極籌資,結合自然資源優勢和湘鄂邊粽葉貿易重要集散中心的區位優勢,以龍潭坪鎮湘鄂邊粽葉產業發展示範園為基礎,圍繞粽葉加工廠,與湘籃農產品有限公司籤訂了用工協議,幫助搬遷戶通過務工解決搬遷後的就業問題,老百姓真正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原標題: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
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住戶拎包入住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4日電「大家請看,這裡就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已經完成易地搬遷住戶整體搬遷入住,現在大部分搬遷戶已經入住。」6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直播在會澤舉行。端午節前夕,記者跟隨中冶天工集團工作人員,通過手機屏幕來到了雲南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B7地塊。該項目經理武冬生表示,這個易地扶貧項目能夠解決10萬餘人的搬遷入住問題,工程體量如此之大,在全國縣城扶貧搬遷工程可謂首屈一指。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寨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三臺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一個縮影。
-
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人民日報》點讚昭通鎮雄縣
11月22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發文章關注云南昭通鎮雄縣易地搬遷挪出窮窩、斬斷窮根,雲南實施大規模易地搬遷扶貧工程,數十萬貧困群眾實現從深山到城鎮的跨越。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在貧困群眾面前開啟的,不僅有蒸蒸日上的新生活,還有廣闊的奮鬥新天地。
-
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題: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新華社記者字強烏蒙之巔,金沙江畔,雲南省會澤縣脫貧攻堅戰正酣。寒冬時節,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二期安置小區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搬遷群眾來來往往,有的抬沙發,有的拆行李,有的搬大米油鹽,有的收鍋碗瓢盆……此時,73歲的李粉英唱起了山歌:「搬進新城過得成,年輕人搬來能打工,學生搬來能讀書,老人搬來不愁吃,幸福日子萬年長……」悠揚的歌聲在小區裡迴蕩,鄉親們熱烈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