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2020-12-21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題: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新華社記者字強

烏蒙之巔,金沙江畔,雲南省會澤縣脫貧攻堅戰正酣。

寒冬時節,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二期安置小區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搬遷群眾來來往往,有的抬沙發,有的拆行李,有的搬大米油鹽,有的收鍋碗瓢盆……

此時,73歲的李粉英唱起了山歌:「搬進新城過得成,年輕人搬來能打工,學生搬來能讀書,老人搬來不愁吃,幸福日子萬年長……」悠揚的歌聲在小區裡迴蕩,鄉親們熱烈地鼓掌。李粉英動情地說,山歌唱給黨,讚揚新生活。

連日來,會澤縣寶雲街道6個村159戶636名群眾搬出大山,成為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二期安置小區的首批入住群眾,開啟了新生活。

會澤地處烏蒙山主峰地段,境內山高、坡陡、谷深,山區面積達95.7%;約有38萬人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冷涼地區、泥石流滑坡地帶,其中,貧困群眾有4.2萬戶12.25萬人,脫貧成本高、難度大。

會澤縣委書記譚力華介紹,「十三五」期間,會澤規劃建設安置點125個,安置1050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627人。在會澤縣城以西兩公裡處規劃新建271棟、165.5萬平方米安置房,分兩期搬遷安置8125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768人,搬遷對象涉及20個鄉鎮(街道)、293個行政村,整村搬遷514個自然村。

目前,會澤在鄉鎮完成119個安置點建設,搬遷安置23811人。會澤新城第一期項目已完成搬遷安置20361人,2020年春節前第二期項目將搬遷安置1.2萬餘人,6月前完成搬遷安置4.8萬餘人。

記者在會澤新城看到,「新市民」們有的在工地上搬磚、拌水泥,有的在扶貧車間製作服裝,有的在種植基地培育草莓,有的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習充電,孩子們就近上學,老人們在活動廣場休閒娛樂……人們快速熟悉環境、融入城市生活,整座新城朝氣蓬勃。(完)

相關焦點

  • 搬出大山天地寬 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思源小區。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貴新 伍得良 李波 隆回報導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全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典型案例。隆回縣是湖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6163戶19455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2420戶9650人。隆回縣130萬幹群勠力同心,戰天鬥地,一舉摘掉了貧困帽,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山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搬出大山,告別危房,住進城鎮,昂首挺胸向小康邁進。
  • 雲南會澤:易地搬遷再建一座幸福城
    1月23日拍攝的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遠處是會澤縣城(無人機照片)。雲南會澤地處烏蒙山主峰地段,境內山高、坡陡、谷深,山區面積達95.7%;約有38萬人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冷涼地區、泥石流滑坡地帶,其中,貧困群眾有4.2萬戶12.25萬人,脫貧成本高、難度大。 為了幫助當地百姓脫貧,「十三五」期間,會澤規劃建設安置點125個,安置1050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627人。
  • 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住戶拎包入住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4日電「大家請看,這裡就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已經完成易地搬遷住戶整體搬遷入住,現在大部分搬遷戶已經入住。」6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直播在會澤舉行。端午節前夕,記者跟隨中冶天工集團工作人員,通過手機屏幕來到了雲南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B7地塊。該項目經理武冬生表示,這個易地扶貧項目能夠解決10萬餘人的搬遷入住問題,工程體量如此之大,在全國縣城扶貧搬遷工程可謂首屈一指。
  • 雲南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全部搬進縣城過端午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搬遷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聊天,身後是一棟棟搬遷公寓(資料圖)。 繆超 攝中新網昆明6月24日 (繆超)記者24日從雲南省會澤縣政府新聞辦獲悉,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會澤實施規模宏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計劃將超過8萬名深居烏蒙山的貧困民眾與隨遷戶一舉搬遷至縣城,今年端午節前夕,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完成,6月底前完成剩餘的隨遷人口搬遷。
  •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新疆葉城:搬出大山天地寬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位於新疆喀什地區的葉城縣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十三五」期間,葉城縣紮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近3萬名群眾搬出大山告別絕對貧困。
  • 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張順用:我只想為街道疫情防控做點貢獻
    說簡短,是因為這次捐贈前後就只有物資搬運、遞接和擺放短短幾分鐘過程;說特殊,是因為這些捐贈物品來自於去年5月剛從會澤大山深處搬遷到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鍾屏街道澤興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說起這捐贈,背後有故事。
  • 看電視、刷抖音、開餐館……會澤新城的易地扶貧搬遷戶過上了不一...
    雲南電信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賀靜)2018年4月,雲南會澤縣啟動了易地扶貧搬遷「搬進縣城十萬人、再建一座幸福城」項目建設。為了滿足易地扶貧搬遷戶對信息生活的渴望,中國電信會澤分公司積極履行央企信息扶貧義務,為新城小區提供寬帶、無線接入,讓搬遷戶看上電視、用上WIFI,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記者走進會澤新城的木城社區,一個名叫「龍兄虎地鮮菜館」的餐館映入眼帘。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來自共產黨」,7月15日上午,筆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金竹衝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時,寫在安置房上的標語映入眼帘,向我們揭示了金竹衝貧困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奧秘。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曲靖市會澤縣衛健局防艾知識宣傳走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12月1日,會澤縣衛健局組織疾控中心、鍾屏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到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開展「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本次活動,會澤縣衛健局抓住全縣衛健系統在「12.1」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前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防艾宣傳活動的契機,針對易地扶貧搬遷來的山區貧困群眾過去接受防艾、防病等健康知識教育宣傳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低的狀況,發揮衛健系統的職責和優勢,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際,緊扣「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宣傳活動主題,組織20名醫務人員走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身邊普及愛滋病防治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這一成績是我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的結果。如今,全省上下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哪些人要搬遷  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別山「三山」地區,我省有25.97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處。
  • 搬出大山心敞亮——西海固農民老馬的搬遷脫貧路(9)
    新華社照片,銀川,2020年12月31日搬出大山心敞亮——西海固農民老馬的搬遷脫貧路拼版照片:上圖為寧夏西吉縣白崖鄉半子溝村村民準備集體搬遷至寧夏銀川市金鳳區潤豐村。下圖為銀川市金鳳區潤豐村迎來首批138戶移民入住,來自半子溝村的群眾統一乘坐大巴搬出大山,來移民新村開始新生活(無人機照片,2017年8月17日攝)。馬幫林祖祖輩輩居住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白崖鄉半子溝村。這裡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老馬一家靠幾十畝山地種些馬鈴薯、小雜糧維持生活。面對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現實,易地扶貧搬遷成為唯一的選擇。
  • 瞭望|雲南百萬人口如何搬出新天地
    ,不僅要嚴格進行建設風險評估,還要提升土地利用率,否則很難滿足搬遷需要為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雲南組建「背包隊」「保障隊」「建築隊」「服務隊」4支不同的攻堅隊,互相配合趕走搬遷路上的攔路虎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靜在易地扶貧搬遷考試中,雲南拿到的,是一份2019年年度搬遷任務全國最重的考題。
  • 大涼山易地搬遷:搬出生活新天地
    本報今起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專欄,反映深度貧困地區的今昔變化和各地多措並舉、攻堅克難的扶貧工作進展。  「群峰嵯峨,四時多寒」,謂之涼山。行走在大涼山,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青山環抱中,是充滿彝族特色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新居:或灰白,或土黃,密集的是樓房小區,開闊的是聚合新寨。  「真是想不到。」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會澤: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會澤縣「十三五」期間建設集中安置點125個,搬遷安置105068人,通過提升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確保易地扶貧搬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在縣城建設集中安置點6個,共安置81257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768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分兩期進行,其中:一期建設1個集中安置點搬遷安置20361人(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入住;二期建設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6089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407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安置房已全部建設完成。
  • 景泰縣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易地扶貧搬遷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景泰縣對2396戶996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搬遷,一大批群眾開啟了致富新篇章,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其中,就包括搬遷到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1000多戶困難群眾。孫治秀是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搬遷戶,家裡有6口人。搬遷前,她家住在20公裡以外的山裡,靠天吃飯,種的是旱沙地,住的是破舊房子,全家年收入不到一萬元,感到生活沒盼頭。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二十七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5月8日,天光初亮,湖南永州雙牌縣瀧泊鎮大路口易地搬遷貧困戶蔣吉軍便帶領員工前往種植基地下秧谷。
  • 為了搬遷移民幸福安康——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如何把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打造成為搬遷移民的新起點、城市發展的新亮點,區委、區政府在謀劃,市民充滿期待。為此,零陵區委、區政府領導進行廣泛調研,深入聽取易地搬遷貧困戶意見。先後出臺了《零陵區「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意見》和《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規劃》,從實際出發,對因資源、交通等硬體條件限制無法就地脫貧的群眾進行扶貧移民搬遷,解決易地搬遷貧困戶生計和致富問題。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新屋組組長徐修身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從大山深處走出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他說:「過去小孩上學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遲了就趕不上去縣城的班車了。」電管站的老職工徐祖浩仍記憶猶新,「沒有搬遷那些年,我一個月要到漁潭村好幾趟,今天這裡電線斷了,明天那裡設備燒了,到了過年用電高峰時,家家戶戶連電視都放不了。」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安居區易地搬遷,搬出穩穩的幸福
    經過全區上下努力,四年時間,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累計13214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139個、安置住房1505套,分散安置住房2992套,入住率達100%。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區圓滿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如今,安居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實現了「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