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景泰縣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2020-12-26 每日甘肅

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蘆陽鎮石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見聞

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

易地扶貧搬遷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問題的根本之策。「十三五」期間,景泰縣對2396戶996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搬遷,一大批群眾開啟了致富新篇章,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其中,就包括搬遷到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1000多戶困難群眾。

孫治秀是蘆陽鎮石城安置點的搬遷戶,家裡有6口人。搬遷前,她家住在20公裡以外的山裡,靠天吃飯,種的是旱沙地,住的是破舊房子,全家年收入不到一萬元,感到生活沒盼頭。2019年,孫治秀一家搬遷後,生活發生了巨變。

「以前做夢都想不到有這麼好的房子住,兩室兩廳88.6平方米,公攤小、結構好,對於我們全家人來說,真的是打心底裡覺得滿意幸福!」孫治秀特別愛惜現在的家,她每天都將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走進蘆陽鎮石城安置點,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住宅樓,加上整潔乾淨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該安置點屬城區規劃範圍內,規劃建設19幢住宅樓,共安置1242戶536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16戶4807人。主要安置來自蘆陽鎮、草窩灘鎮、喜泉鎮等6個鄉鎮的山區貧困村民。截至2019年10月,貧困戶已全部完成搬遷。

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難題就是收入問題,為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景泰縣多措並舉讓搬遷群眾穩定脫貧。蘆陽鎮副鎮長安松山告訴記者,距離安置點小區100多米的扶貧車間製衣廠即將建成投入生產,到時可吸納200名工人。

除了扶貧車間,石城安置點所在的石城村還大力發展生態綠色蔬菜大棚農業,為搬遷戶打下產業基礎,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穿過環境優美的安置點小區,來到石城村設施農業示範園區,只見一排排農業蔬菜大棚錯落有致。「石城村通過流轉土地300畝,建設大棚62座,以種植草莓、番茄、聖女果等,建成現代設施農業基地。後期還將計劃流轉土地1500畝,建設設施農業綜合示範園區和觀光體驗區。屆時將能吸納1400人進園務工,為石城及其周邊各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地搬遷戶提供產業致富的平臺和就業崗位。」石城村黨支部書記、集體經濟法人李天澤告訴記者。

離家近、能就業、有收入,易地扶貧搬遷讓石城安置點的廣大搬遷群眾不斷從中收穫著幸福。如今,他們正譜寫著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易地搬遷幸福來
    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科學謀劃 繪就美好藍圖    寧遠縣地處湘南,毗鄰兩廣,四面環山,2002年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7年底脫貧摘帽。
  • 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題: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新華社記者字強烏蒙之巔,金沙江畔,雲南省會澤縣脫貧攻堅戰正酣。寒冬時節,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二期安置小區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搬遷群眾來來往往,有的抬沙發,有的拆行李,有的搬大米油鹽,有的收鍋碗瓢盆……此時,73歲的李粉英唱起了山歌:「搬進新城過得成,年輕人搬來能打工,學生搬來能讀書,老人搬來不愁吃,幸福日子萬年長……」悠揚的歌聲在小區裡迴蕩,鄉親們熱烈地鼓掌。
  • 為了搬遷移民幸福安康——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科學規劃 高標準描繪藍圖走進永州市零陵區各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寬闊乾淨的馬路,整齊排列的樓房,設施完善的廣場映入眼帘。安置點四周綠樹環繞,三兩老人帶著小孫子在樹下或是乘涼玩耍或是拉起家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來自共產黨」,7月15日上午,筆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金竹衝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時,寫在安置房上的標語映入眼帘,向我們揭示了金竹衝貧困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奧秘。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為新社區打一個幸福的「中國結」——共青團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
    這裡是貴州省晴隆縣打造的極具民族風情的國家3A級旅遊扶貧示範小鎮,也是我們這次走訪的9個共青團參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服務項目之一。9月底,我們一行數人,在10天的時間裡,先後走訪了陝西、重慶、貴州、廣西4個省區市的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調研這裡的共青團參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工作進展。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仲冬時節,筆者走訪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部分安置點,處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場。不僅如此,還有各類小配套設施、就業場所、服務組織等,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
  • 「易」得廣廈千萬 開啟幸福新篇——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4年時間,170個集中安置點完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774個貧困村根植產業大樹,22001名搬遷貧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訓走上就業崗位,幸福生活的畫卷徐徐展開——這是易地扶貧搬遷的「永州溫度」!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項浩大工程,是人類向貧困宣戰的一次偉大創舉。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寨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三臺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一個縮影。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本報記者李英華李運海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也捷報頻傳。截至9月底,我省今年計劃建設的416個安置點已全部開工,開工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省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進入掃尾階段,集中安置點建設基本完成,已搬遷入住建檔立卡貧困戶8.4萬人,佔計劃總數的86.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7.3個百分點。
  • 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發展推進會在布拖、昭覺召開
    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發展推進會在布拖、昭覺召開 2020-12-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股泉鄉:易地扶貧搬遷 遷出幸福新生活
    【摘要:近年來,興和縣五股泉鄉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的政治任務來抓,在持續做好搬遷對象識別、人房對接等工作的基礎上,高度重視搬遷前和搬遷後服務工作,讓村民遷出幸福新生活。】
  • 國家發改委來嶽督導調研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嶽西要聞-嶽西縣人民...
    嶽西網訊(通訊員 祝卿)近日,國家發改委評估督導司處長仇軼率自然資源部、住建部有關方面專家,來嶽西縣督導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地質災害隱患和住房質量安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座談會上,督導調研組聽取了江春生關於嶽西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總體完成情況,以及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和住房質量安全問題排查整改工作落實情況的匯報,隨後查閱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管理和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相關資料。督導調研組輕車簡從,首先查看了天堂鎮石橋集中安置點工程概貌和扶貧車間生產經營情況,隨機走訪了搬遷戶王仁全、方元明。
  • 【你笑起來真好看】搬進全國最大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昭通貧困...
    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位於昭陽區靖安鎮洪家營村,距離主城區28公裡,規劃用地2177畝,計劃安置昭陽區、大關縣、永善縣、彝良縣、鹽津縣、鎮雄縣等6縣區搬遷群眾9256戶40549人,是全國最大的跨縣區安置區。
  •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易地扶貧搬遷篇:搬進新天地 共築...
    一場波瀾壯闊的幸福大遷徙,改變了一萬多貴陽兒女的生活和命運。2019年6月,隨著3019戶、12090人全部搬遷入住新家,貴陽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 城口:高燕鎮易地搬遷扶貧 貧困戶開起「輪椅上的農家樂」
    易地扶貧搬新家貧困戶住上明樓房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近日在走訪中了解到,去年10月1日,高燕鎮紅軍村三步梯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熱鬧非凡,紅軍村9戶貧困戶在新家門口集中擺起了「新家落成宴」,歡歡喜喜搬進新家迎接新生活。
  • 雲南雲龍: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 家門口就可以掙錢 人民日報客戶端...
    自從去年年底,從雲龍縣城近40公裡的檢槽鄉清朗村搬到距離縣城只有15分鐘車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福堂社區,建檔立卡戶43歲的石麗珍每天的生活充實、忙碌,有奔頭!雲龍縣福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位於大理州雲龍縣諾鄧鎮,共安置該縣10個鄉鎮591戶2198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其中建檔立卡戶485戶1832人,同步搬遷戶106戶366人,共有漢族、白族、傈僳族、彝族、藏族、侗族等6個少數民族。
  • 雲南鶴慶: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黨建引領提升「幸福感」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充分發揮黨的優勢,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路子,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幸福。,建成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安置357戶13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777人。
  • 三合鎮:挪窮窩 換窮業 譜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為確保搬遷群眾不但「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三合鎮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易地搬遷的貧困群眾挪出了「窮窩」,換掉了「窮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11月12日,記者來到三合鎮雷巖教學點,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學樓,郎朗的讀書聲飄蕩在校園內。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安居區易地搬遷,搬出穩穩的幸福
    經過全區上下努力,四年時間,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累計13214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139個、安置住房1505套,分散安置住房2992套,入住率達100%。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區圓滿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如今,安居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實現了「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原標題: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