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寬 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2020-12-26 紅網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思源小區。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貴新 伍得良 李波 隆回報導

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全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典型案例。

隆回縣是湖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6163戶19455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2420戶9650人。隆回縣130萬幹群勠力同心,戰天鬥地,一舉摘掉了貧困帽,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山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搬出大山,告別危房,住進城鎮,昂首挺胸向小康邁進。

七江鎮寨衝村村民肖桃英原來住在望雲山下的寨衝村,交通、信息十分閉塞,自然災害頻發,生產生活極不方便,小孩上學要走十餘裡的山路。「黨和政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讓我下了山,住進了高家集中安置點,現在條件極大改善,生產生活、小孩上學都十分便利了。」

七江鎮賀家村村民袁水發說,他原來住在山上,由於就醫十分不便,生病後下山看趟醫生要大半天,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袁水發十多年前受傷後未能得到及時治療,落下了終身殘疾,這是他一生的遺憾。他噙著淚花激動地說,現在好了,過去的那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感到很溫暖,很幸福,是易地搬遷幫我變了貧困面貌,改變了我家的一切。」搬遷戶王某的兒子說,他家以前在一個十分偏僻地方,因貧窮修不起房子,易地搬遷讓他搬離了窮窩,圓了進城夢,娶上了新媳婦。

易地扶貧搬遷後,居住區離學校最遠不超過2公裡,上學十分方便。「十三五」期間,全縣共980餘搬遷戶孩子到縣城上學,有2400名貧困戶學生到鄉鎮的中心小學和中學上學。

「沒有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我這一輩子都別想走出大山,孩子也不可能到城裡上學。」搬遷戶袁煥彪說。袁煥彪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5口人,居住在一個極為偏僻的窮山溝,生產生活、上學就醫極不方便,離村一所四年制小學要走五六裡路的山路,讀五六年級要到十多裡外的中心小學上讀。生活更不便利,買包鹽都要跑幾裡路,一般都是5至10天下次山,到集市趕集,買點生活用品回來;就醫更不方便,都是小病拖,大病等,實在撐不下去了才去醫院治療。

據統計,自易地扶貧搬遷實施以來,有500餘搬遷戶子女考入了重點中學,有300餘名搬遷戶子女考上大學,其中,140餘人考入重點大學。

自2019年6月搬遷入住以來,該縣舉行了「易地扶貧搬遷家政服務免費培訓班」,開展家政保潔類、保安服務類、企業生產類共培訓4期,參訓200人次,並已推薦到相關單位就業。同時,大力宣傳園區企業招工用工信息,組織搬遷戶到企業參觀,舉辦多次專場求職招聘大會。全縣有勞動力搬遷戶2167戶,勞動力人口4924人,已落實就業3359人,無勞力能力家庭則落實了兜底保障。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

該縣在安置點建設了朝陽製衣廠、博淏箱包、和碩智聯、黃金井蛋雞廠等扶貧車間,共吸納就業86人。縣城集中安置小區引進了雙惠箱包、鴻飛飾品、姐弟製衣廠、鴻升電子4個扶貧車間,共就業152人,縣城集中安置小區舟龍科技物業管理公司吸納20人就業。

相關焦點

  • 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題:搬出大山天地寬——雲南會澤易地扶貧搬遷見聞新華社記者字強烏蒙之巔,金沙江畔,雲南省會澤縣脫貧攻堅戰正酣。寒冬時節,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二期安置小區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搬遷群眾來來往往,有的抬沙發,有的拆行李,有的搬大米油鹽,有的收鍋碗瓢盆……此時,73歲的李粉英唱起了山歌:「搬進新城過得成,年輕人搬來能打工,學生搬來能讀書,老人搬來不愁吃,幸福日子萬年長……」悠揚的歌聲在小區裡迴蕩,鄉親們熱烈地鼓掌。
  •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新疆葉城:搬出大山天地寬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位於新疆喀什地區的葉城縣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十三五」期間,葉城縣紮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近3萬名群眾搬出大山告別絕對貧困。
  • 國家發改委來嶽督導調研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嶽西要聞-嶽西縣人民...
    嶽西網訊(通訊員 祝卿)近日,國家發改委評估督導司處長仇軼率自然資源部、住建部有關方面專家,來嶽西縣督導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地質災害隱患和住房質量安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省發改委副主任曹發義、以工代賑處處長胡浩民、評估督導處處長吳文建,縣長江春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程謙,縣政府辦、發改委、住建局、資規局、扶貧辦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上,督導調研組聽取了江春生關於嶽西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總體完成情況,以及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和住房質量安全問題排查整改工作落實情況的匯報,隨後查閱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管理和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相關資料。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這一成績是我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的結果。如今,全省上下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哪些人要搬遷  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別山「三山」地區,我省有25.97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處。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來自共產黨」,7月15日上午,筆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金竹衝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時,寫在安置房上的標語映入眼帘,向我們揭示了金竹衝貧困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奧秘。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搬出大山心敞亮——西海固農民老馬的搬遷脫貧路(9)
    新華社照片,銀川,2020年12月31日搬出大山心敞亮——西海固農民老馬的搬遷脫貧路拼版照片:上圖為寧夏西吉縣白崖鄉半子溝村村民準備集體搬遷至寧夏銀川市金鳳區潤豐村。下圖為銀川市金鳳區潤豐村迎來首批138戶移民入住,來自半子溝村的群眾統一乘坐大巴搬出大山,來移民新村開始新生活(無人機照片,2017年8月17日攝)。馬幫林祖祖輩輩居住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白崖鄉半子溝村。這裡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老馬一家靠幾十畝山地種些馬鈴薯、小雜糧維持生活。面對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現實,易地扶貧搬遷成為唯一的選擇。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大涼山易地搬遷:搬出生活新天地
    本報今起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專欄,反映深度貧困地區的今昔變化和各地多措並舉、攻堅克難的扶貧工作進展。  「群峰嵯峨,四時多寒」,謂之涼山。行走在大涼山,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青山環抱中,是充滿彝族特色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新居:或灰白,或土黃,密集的是樓房小區,開闊的是聚合新寨。  「真是想不到。」
  • 發改委: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12月3日,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只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你笑起來真好看】搬進全國最大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昭通貧困...
    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位於昭陽區靖安鎮洪家營村,距離主城區28公裡,規劃用地2177畝,計劃安置昭陽區、大關縣、永善縣、彝良縣、鹽津縣、鎮雄縣等6縣區搬遷群眾9256戶40549人,是全國最大的跨縣區安置區。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編者按: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
  • 為了搬遷移民幸福安康——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如何把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打造成為搬遷移民的新起點、城市發展的新亮點,區委、區政府在謀劃,市民充滿期待。為此,零陵區委、區政府領導進行廣泛調研,深入聽取易地搬遷貧困戶意見。先後出臺了《零陵區「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意見》和《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規劃》,從實際出發,對因資源、交通等硬體條件限制無法就地脫貧的群眾進行扶貧移民搬遷,解決易地搬遷貧困戶生計和致富問題。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新屋組組長徐修身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從大山深處走出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他說:「過去小孩上學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遲了就趕不上去縣城的班車了。」電管站的老職工徐祖浩仍記憶猶新,「沒有搬遷那些年,我一個月要到漁潭村好幾趟,今天這裡電線斷了,明天那裡設備燒了,到了過年用電高峰時,家家戶戶連電視都放不了。」
  • 雲南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全部搬進縣城過端午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搬遷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聊天,身後是一棟棟搬遷公寓(資料圖)。 繆超 攝中新網昆明6月24日 (繆超)記者24日從雲南省會澤縣政府新聞辦獲悉,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會澤實施規模宏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計劃將超過8萬名深居烏蒙山的貧困民眾與隨遷戶一舉搬遷至縣城,今年端午節前夕,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完成,6月底前完成剩餘的隨遷人口搬遷。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安居區易地搬遷,搬出穩穩的幸福
    經過全區上下努力,四年時間,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累計13214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139個、安置住房1505套,分散安置住房2992套,入住率達100%。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區圓滿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如今,安居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實現了「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易地扶貧搬遷篇:搬進新天地 共築...
    2019年6月,隨著3019戶、12090人全部搬遷入住新家,貴陽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貴陽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的決策部署,以「六個堅持」和「五個體系」建設為根本遵循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後在烏當區、花溪區、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規劃建成9個城鎮化集中安置點,並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創新性地啟動實施「共築行動」,持續做好後續扶持,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懷化,從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5796戶103904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建設任務。從2019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安置建設轉向後續幫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搬出來需要勇氣,穩得住需要用心用力。」
  • 「易」得廣廈千萬 開啟幸福新篇——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這個基地不僅能吸納周邊搬遷戶,還可輻射帶動周邊縣區貧困戶就業增收。黃柳英 攝黃柳英 王 珊2年時間,8萬多貧困人口告別「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荒涼大山,遷向城鎮、遷向景區、遷向園區、遷向充滿生機活力的地方,開啟嶄新人生——這是易地扶貧搬遷的「永州速度」!
  • 關廟鄉一安置區入選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關廟鄉一安置區入選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2020-11-30 15:49:46   來源:六安新聞網
  • 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編者按:2020年10月14日上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在北京舉辦,交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的經驗做法,探討鞏固搬遷脫貧成果的路徑方法。論壇上,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6個省市自治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搬遷群眾代表作主旨演講,分別介紹了地方經驗做法和探索實踐,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搬遷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現將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相關內容予以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