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已建成近70個「希望小屋」,為貧困兒童改善生活學習環境

2020-12-13 海報新聞

(上圖)小軒改造前的房間,雜亂昏暗。 (下圖)改造後,整潔美觀的房間。

「我也想和姐姐一起看書。」8月6日,家住奎文區的軒軒打開一本書坐在姐姐小軒旁邊輕聲說。而一個月前,這間小屋裡的書桌前還坐不開兩姐妹。共青團奎文區委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小軒姐妹倆改造房間,打造了屬於她們的小天地。據了解,這是共青團濰坊市委於6月15日啟動的「希望小屋」項目,旨在改善貧困家庭兒童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新房間整潔漂亮,書桌、壁櫥、雙層床設施齊全

8月6日,記者來到奎文區大虞街道小軒的家裡看到,小軒姐妹的「新房間」嶄新整潔,潔白的牆面、木質地板、寬敞的書桌、漂亮的實木雙層床、大大的白色壁櫥和鮮豔的窗簾。

小軒說,她很喜歡自己的「新房間」。她和妹妹把書桌收拾得乾淨整齊,妹妹過了這個月也要上小學了,非常渴望和她一起在這張漂亮的書桌上寫作業。

長約一米半的書桌共有四層,左側一列擺放著水杯和玩具,右側從上到下分別是筆記本、課外書,還有小軒的榮譽證書。最上面一層放著一個大大的紅色存錢罐,裡面已經存了不少硬幣。「等存滿了錢,就去買新的故事書。」小軒說,她特別喜歡看故事書。

書桌前有兩把椅子,一把藍色的,一把黃色的。「我最喜歡的顏色是黃色,代表著溫暖。」小軒說。

散發著松木香味的雙層床就在書桌對面,上層寬1米,下層寬1.2米。小軒把大床讓給了妹妹,自己睡上層的小床,「我怕妹妹爬不上去,我睡上面吧」。

一家五口蝸居在老房,姐妹倆的房間堆滿雜物

小軒姐妹和媽媽、姥爺、姥姥一家五口,蝸居在不到75平方米的小房子裡,東西堆得到處都是,雜亂無章。小小的客廳裡光線昏暗,站著五個人就滿滿當當「無處落腳」,牆邊還放著一個發黃的洗衣機,旁邊的臥室門只能勉強打開;頭頂的煙囪管道,讓人感覺很壓抑。另一個房間既是臥室又是餐廳,床尾的旁邊放著不大的餐桌和冰箱,想打開冰箱門還要挪動餐桌;衣柜上和冰箱上塞滿了雜物,非常擁擠。

改造前,小軒和妹妹的房間只有10平方米,一半的面積堆滿了雜物,大衣櫥上面放了幾個大大的袋子,看起來搖搖欲墜。一張不大的床放在屋中間,媽媽和兩姐妹睡在上面。書桌上堆滿了書本、玩具和雜物,書桌下也塞了滿滿的東西。房間裡光線昏暗、設施簡陋,生活學習環境差。

線上線下募捐籌資,為姐妹倆打造一方小天地

小軒上小學四年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2019年6月,小軒的父親因病去世,小軒的母親由於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患上了重度貧血,一度只能臥床。小軒和妹妹只能借住在舅舅家,靠姥姥、姥爺照顧。為了撫養姐妹倆,媽媽拖著生病的身體到臨朐打零工賺錢,月收入只有2600元。

共青團奎文區委了解該情況後,經過現場調研,發現小軒姐妹擠在一間堆滿雜物的房間裡,僅有一塊不足3平方米的學習空間。根據她的實際情況,決定幫助小軒改造房間,打造屬於她的「希望小屋」。6月底,確定了改造方案及預算後,利用暑假時間進行改造。

共青團奎文區委通過對接美生公益組織、裝修公司和愛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為「希望小屋」助力,同時通過網際網路募捐以及線下海報募捐等形式籌措資金,保證「希望小屋」項目順利推進,嚴格監督設計、施工、用料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做到安全、環保、實用的標準。

7月29日,屬於小軒姐妹的「希望小屋」完成了整體改造,她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這是奎文區建設的首個「希望小屋」。

已募資160萬元今年要建成200間

「每間『希望小屋』的預算在12000元左右,費用面向社會募捐而來,改造計劃和募捐同時實施。」共青團濰坊市委宣傳部長周密告訴記者,「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主要針對貧困家庭中獨立居住和學習的8至14歲兒童,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為主。依託原有住房打造獨立空間,進行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居和學習生活用品,建成「希望小屋」,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小屋建成後,配套提供愛心志願者結對跟蹤陪伴,促進良好習慣養成和自立能力提高。

我市於6月15日啟動「希望小屋」項目,目前已籌集資金160萬元,參與援建單位70餘家,建成「希望小屋」近70個,總認領數達182個。計劃在2020年建成「希望小屋」200間,三年時間內建成350間。

據了解,奎文區作為濰坊市中心城區,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但需要幫扶救助的困境兒童不在少數。共青團奎文區委主動融入「希望小屋」項目,已建成「希望小屋」1處,未來將繼續運用「團幹部+社工+志願者」模式,擴大摸排範圍,並延伸實施「希望書桌」項目,確保更多困境兒童得到幫扶。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關注「希望小屋」,為困境兒童獻出一份愛心。

相關焦點

  • 貧困兒童「希望小屋」中逐夢未來
    截至目前已建成11個「希望小屋」 52間「希望小屋」正在組織施工建設中據了解,「希望小屋」是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聯共同發起兒童關愛項目,經濟困難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14周歲兒童,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兒童為主,依託原有住房打造獨立空間,進行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至今年年底,我區計劃建成63個「希望小屋」。
  • 鄄城:農村貧困兒童有了「希望小屋」
    「我太喜歡這個小屋了,在這裡看書、學習,不管幹什麼心情都特別好。」杜端端高興地說。杜端端是一名初一學生,與爺爺相依為命。擺得下一張學習桌,安放下一張舒適的小床,擁有一間整潔、私密的小屋,是杜端端一直以來的「奢望」,也是埋藏在她心裡最深處的秘密。因為懂事的她知道,自己提出了這個要求,只會讓爺爺的眉頭皺得更緊。
  • 山東鄆城:「希望小屋」助力貧困兒童健康成長
    新華社濟南8月23日電(記者閆祥嶺)「把最近想看的書告訴姐姐,下次幫你帶過來,有任何事情隨時都可以給我打電話……」在山東鄆城縣丁裡長街道王兵馬集村何小妤家的「希望小屋」裡,志願者仲蕾蕾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並承諾很快再來看望小妤。  今年12歲的小妤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
  • 鮑溝鎮攜手吉美教育集團共建希望小屋
    9月20日,吉美教育集團「希望小屋」公益項目捐贈儀式在滕州市萬達廣場一樓西廣場舉行。鮑溝鎮團委書記趙晨代表鮑溝鎮受捐。儀式現場,吉美教育集團向鮑溝鎮愛心捐贈專項資金,用於鮑溝鎮貧困學生「希望小屋」建設。
  • 「希望小屋」點亮希望之光
    像鄭娜這樣的孤貧兒童不止一個。近年來,隨著扶貧政策的完善,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得到改善,但他們想擁有獨立學習生活空間的願望卻很難實現。為此,共青團山東省委等部門今年在全省推出「希望小屋」關愛工程,作為「希望工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為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孤貧兒童「建一個漂亮小屋,配一名輔導志願者,推一套精準幫扶機制」,讓他們生活有尊嚴、學習有信心、未來有希望。
  • 東營市:愛心築起希望 小屋助力成長
    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發起「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是針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兒童,依託原有住房打造獨立空間,進行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建成「希望小屋」,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  匯聚多方力量,強力推進實施,三年任務一年完成。
  • 東營團市委、市青聯:讓愛心築起希望 用小屋助力成長
    現在好了,孩子終於可以安靜學習、睡個好覺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說話間,小娜爺爺感動得熱淚盈眶。如今,置身乾淨整潔的環境,小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為了孩子的「小小心願」,今年6月份以來,東營團市委、市青聯積極響應團省委、省青聯號召,在全市啟動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用心用情助力貧困兒童健康成長。
  • 【希望小屋】寒冬送暖,「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一直在路上!
    1月7日下午,東港團區委聯合日照市陽光助殘志願者協會、日照市愛心聯盟到西湖鎮、陳疃鎮走訪慰問「希望小屋」兒童,為他們送去棉衣、棉被等過冬物資,隨後帶孩子去超市購買手套及日常生活用品。三莊鎮2020年6月份以來,東港團區委積極響應團省委、團市委「希望小屋」建設要求,全力推進「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截至目前,「希望小屋」已建成19間,在建2間。
  • 東營廣饒:圓貧困家庭孩子的「小小夢想」 廣饒建成東營第一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8日訊 擺得下一張平坦的書桌,擁有一個的整潔、私密的小屋,是許多農村貧困家庭孩子的「小小夢想」。為幫助這些貧困孩子實現夢想,6月25日,廣饒縣第一家「希望小屋」在陳官孟莊村建設完成。
  • 莘縣首個希望小屋建成 團縣委邀您一起為困難孩子提供助力 播種希望!
    7月13日,莘縣首個希望小屋在大王寨鎮餘莊村建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希望小屋」是共青團莘縣縣委公益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基層幫扶貧困家庭湧現的代表。一間小屋,不僅帶給孩子們無限的希望,也承載著他們美麗的夢想。  剛下過雨的大王寨鎮餘莊村,空氣裡瀰漫著泥土的芬芳。上午10時,來到希望小屋,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塵不染的牆壁,嶄新的書架、衣櫃和床。希望小屋受益兒童的奶奶潘秀梅告訴記者,這個小屋幫家庭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內心十分感激。
  • 高唐:愛心企業認捐「希望小屋」55處
    去年,鎮上鼓勵企業為貧困家庭學生捐建「希望小屋」,高唐錦博士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承擔責任,與小梅結成幫扶對子。吊頂、粉刷牆壁,購置衣櫃、學習桌、床、椅子等家具……房間大變樣,小梅學習的勁頭更足了。捐建一間希望小屋,孩子就有了一方築夢空間。人和街道趙秦村學生小旺(化名)上四年級,由於媽媽患重病去世,他和爸爸兩個人生活。家裡欠債較多,小旺的居住條件和學習環境較差。
  • 泰安今年擬建「希望小屋」200間以上,三年內增至400間以上
    「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是由共青團山東省委發起的,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兒童,依託原有住房隔斷打造獨立空間,統一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小屋建成後,組織青年志願者與兒童結對服務,幫助解決成長和學習中的困難,助力良好習慣養成和自立能力提高。
  • 青島平度:「希望小屋」共築孩子美好未來
    為了孩子的「小小心願」,平度市城鄉建設局建築業服務中心團支部積極聯繫愛心企業,發起「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為平度市雲山鎮泉北村的2名貧困兒童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愛心小屋。   2020年9月17日,平度市城鄉建設局建築業服務中心團支部會同愛心企業來到了雲山鎮泉北村貧困兄妹的家中,依託原有住房進行了規劃測量施工,於2020年10月20日完工,並配備必要的學習生活用品,改善了孩子的學習成長環境。小屋建設及配套共計資金約2.3萬元。   孩子的夢想,最值得灌溉。孩子的心願,最應被滿足。
  • 希望小屋原創歌曲來了
    當城市的孩子享受著優渥的生活、幻想著美好的未來,確有許多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長期生活在條件簡陋,設施缺乏的環境中;有的孩子甚至連一張像樣的書桌都沒有;有的女孩十多歲了還沒有獨立居住空間;有的單親家庭孩子、留守兒童長期缺乏關愛......
  • 愛心人士伸援手,助貧困學子住進「夢想小屋」
    兩個月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獲悉朵朵家面臨的困境後,隨即上門走訪,發現情況比他想像的還要糟,他找到蘇陳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願意為朵朵家改善居住環境,幫助一家人渡過難關:「這個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樣大,本該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沒想到過得這麼艱苦。」很快,陸政霖找來了施工隊,花費兩萬餘元改造朵朵家的舊房,將陽臺和走廊改造成陽光房。
  • 碧桂園魯南區域「希望小屋」:孩子們,請你安心成長
    住在樓宇中的人不斷切換著空調和暖氣設備,在舒適的房間躲避刺骨冷風,人們只有在出門時打個哆嗦才會感慨還沒來得及反應,天氣便由秋入冬。在這個冷雨和烏云為伴的上午,一行來自碧桂園魯南區域的志願者們,帶上準備好的生活用品——小帽子、圍巾和手套,驅車去往臨沂羅莊區看望兩位在共青團山東省委、臨沂市委等聯合組織的「希望小屋」兒童關愛行動中接受碧桂園魯南區域捐助的孩子。
  • 為貧困兒童定製「希望讀書角」—— 縷縷書香浸潤心靈
    像小文迪一樣,度假區共有230餘名貧困家庭的孩子擁有了自己的「希望讀書角」。「一個家庭的書房,就是最好的『學區房』。」1月8日,度假區扶貧辦副主任劉慧表示,「希望讀書角」是他們為貧困家庭兒童「量身定製」的,旨在補足孩子們的「精神食糧」,讓書香飄進貧困家庭。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度假區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貧困群眾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 「希望小屋」 等您來援建!!!
    「希望小屋」 等您來援建!!!小軒和即將上學的妹妹擠在一間堆滿雜物的房間裡,連一塊可以學習的空間都沒有。他們姐妹倆多麼希望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可以安心學習。小鵬的房間小鵬(化名)今年9歲,家裡共有七口人,小鵬、祖父母、父母親和6個月大的雙胞胎弟弟,共同居住在爺爺55平的福利房中。房子僅有兩個臥室,小鵬沒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寫作業只能在自家的飯桌上完成,性格內向孤僻。
  • 團市委「助學」+「扶智」關愛貧困地區兒童成長
    今年以來,共青團南寧市委主動作為,廣泛動員各界力量,為貧困山區青少年改善求學環境,不斷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託起明天的希望。  愛心助學改善貧困青少年求學環境  團市委持續深化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為貧困地區青少年提供學費、生活費支持,切實改善貧困村留守兒童學習環境。
  • 深化巾幗脫貧六送行動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濰坊市婦聯繫統...
    全市婦聯組織為貧困婦女提供就業崗位1.2萬餘個,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婦女進行「兩癌」免費篩查,動員社會力量為貧困婦女兒童捐款捐物380餘萬元,發放巾幗系列貸款6.7億元,聯合聊城、開州三地四級婦聯組織「巾幗直播帶貨·助力消費扶貧」公益行動,在線人數達40萬人次,打造出一批惠民生、有實效的巾幗脫貧工作模式和工作品牌,經驗做法在全省婦聯繫統推廣、在《中國婦女報》等省級以上媒體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