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正在「希望讀書角」認真閱讀。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家住度假區湖西街道東王村的小文迪(化名)而言,稱得上是難忘的一年,因為他收到了一份特殊而又暖心的禮物——「希望讀書角」。青綠色的木質書架,散發著墨香的新書,擺放整齊的文具……小文迪每天做完作業都要在「希望讀書角」看會兒書,「我從書上學到了很多優美的句子,還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像小文迪一樣,度假區共有230餘名貧困家庭的孩子擁有了自己的「希望讀書角」。「一個家庭的書房,就是最好的『學區房』。」1月8日,度假區扶貧辦副主任劉慧表示,「希望讀書角」是他們為貧困家庭兒童「量身定製」的,旨在補足孩子們的「精神食糧」,讓書香飄進貧困家庭。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度假區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貧困群眾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劉慧在走訪中發現,貧困戶脫貧後,雖然已「不愁吃不愁穿」,但家裡的孩子很少有課外讀物,課餘時間大都消磨在玩耍中,於是她便萌生了給孩子們建造「讀書角」的想法。
「比起物質上的支持,知識與視野對於貧困孩子來說更為重要。」劉慧告訴記者,她的孩子正讀高中,她深知讀書對孩子成長的意義。2020年6月,劉慧個人出資1萬餘元,為轄區內的147名小學生購買了文具和600餘冊嶄新的圖書。「那天在於集鎮小學捐贈活動上,有個孩子接到書後立刻看了起來,別人喊他,他都聽不見。」劉慧說,面對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她更加堅定了打造「希望讀書角」的想法。
2020年10月16日,一份《關於開展「圓貧困兒童閱讀夢」圖書捐贈活動的倡議書》印發到度假區機關各單位,倡議全體幹部職工捐贈適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的圖書,同時充分匯聚社會力量,長期接受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將所籌善款、圖書、文具全部用於貧困兒童的學習成長。
「收到倡議書後,同事們都積極響應,紛紛從家裡拿出了精心挑選的圖書,甚至專門買了新書用於捐贈。」度假區文明辦工作人員何伊寧說。
短短半個多月時間,活動已收到兒童文學、科學探索、世界名著等各類書籍7000餘本。為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度假區扶貧辦還專門定做了雙層木質書架,和整理好的圖書一起送到孩子們的書桌上。「每個書架可以放置約40本書,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閱讀空間,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劉慧高興地說,「看著他們放學後可以坐在桌前多看會兒書,我心裡很欣慰。」
在湖西街道東八村村民董立斌家裡,40餘本書整齊有序地擺放在書架上,坐在書架前認真閱讀的小佳麗(化名)開心得像個小公主。「以前家庭相對困難,平時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很少,除了學校發的課本外幾乎沒有課外書。不過,孩子非常喜歡讀書,周末經常去10公裡外的新華書店看書。」董立斌說,如今家裡就有合適的讀物,孩子再也不用跑這麼遠去找書看了。
1月8日,在度假區扶貧辦的一間辦公室裡,愛心書籍堆成「小山」,工作人員正利用碎片時間,對募集來的書進行分類。
劉慧介紹,「希望讀書角」主要面對轄區230餘名正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兒童。「我們把這些書籍按照年齡分類放於各貧困學生家中的讀書角中,方便孩子在家裡及時閱讀。」劉慧介紹,圖書閱讀完後,貧困戶可聯繫學校老師、幫扶責任人或扶貧辦,扶貧辦將第一時間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送到貧困戶家中,滿足孩子對知識的渴求。
考慮到孩子們年齡增長,接受的知識需要及時擴充,劉慧說,他們準備成立捐贈平臺,一方面長期接受社會的捐贈,另一方面讓書本流動起來。她表示,打造「希望讀書角」不是活動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下一步,度假區扶貧辦將持續加強對貧困學生及家庭的普查核對,切實保障他們享受教育的權利,並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行動」,精準幫扶、長效救助、廣泛覆蓋,讓他們共享脫貧攻堅成果。
來源:聊城日報 (全媒體記者 鍾偉 通訊員 張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