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14: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平谷區海納文化園內的三行拾光書館面積1000餘平方米,從兒童繪本讀物到暢銷小說,從自然科學到中外經典名著,從詩詞歌賦到名人傳記,這裡的圖書包羅萬象,吸引了眾多讀者來此暢遊書海。
王林穎踏入回龍觀地鐵,開始了一天的徵戰。工作兩年後,疲憊和抗拒總是比打卡時間來得早一些。上班——擠地鐵——睡覺——上班,王林穎和許多人一樣過著這樣重複的日子。近日隨著「一個書店」在回龍觀首開智薈街的開業,王林穎的身心有了安放之處,她常常會坐下來看看書,喝喝茶,她的生活變得有了滋味。
近5年來,北京實體書店以親民、溫暖、知性、厚重等多重品質,拉近了與讀者距離,成為人們學習、休閒、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忠實陪伴。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730家,比2018年增加716家,同比增幅70%,比2019年增加431家,同比增幅33%。目前全市2153萬人口,實現每萬人擁有0.8個書店,在全世界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中首次披露的2019年網絡打卡書店數量排行榜,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排在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超過1000平方米的綜合性書城30多家。其中,朝陽區8家,東城區、西城區各5家,石景山區3家,海澱、順義、大興區各2家,通州、昌平、懷柔、延慶、平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各1家。其他5個區綜合性書城建設項目已落地,其中豐臺區在西局舊村、門頭溝區在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產業園各新建1家11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書城,平谷、密雲、房山區以各區新華書店為基礎,分別打造1000至1200平方米的綜合書城。預計到今年10月份,一區一書城建設任務將全部完成。
這5年,是北京閱讀活動、文學活動、交流活動最為密集、最為豐富、最為充滿特色的5年。
北京閱讀季貫穿全年,在社區、機關、學校、企業,閱讀正以無處不在的方式,與男女老少實現無縫連接。300餘位作家、學者、出版界人士以及300餘家出版和文化機構攜手,每年在北京開展各類閱讀活動2萬餘場,年均受眾數量達1000萬以上。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市、北京十月文學月等品牌文化活動、閱讀活動,提升市民閱讀水平,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讓書香瀰漫到城市、鄉村的每個角落。
這5年,北京圖書出版依託眾多精品原創之作,依託多媒體融合的新戰略,以生生不息的力量,顯示出北京出版、北京精品創作的強大實力。
5年來,北京作協立項扶持作家作品近50項,其中簽約作家徐則臣的長篇小說《北上》獲茅盾文學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北京作協副主席、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寧肯的散文集《北京:城與年》和籤約作家石一楓的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獲魯迅文學獎。北京出版集團憑《北上》《雲中記》《中關村筆記》等多部精品力作斬獲多個國家級大獎。
這5年,北京在遊戲產業、網絡文學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中華文化正隨著原創遊戲、原創網絡文學大踏步走出國門。北京建成「國際網路遊戲之都」的美好藍圖正在變成現實。
注重引導、扶持精品,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自2015年開展推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以來,已向廣大讀者推薦了93部優秀作品,多部作品獲得了國家多項獎項。抓好精品創作,探索建立重點選題種子庫;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實施中青年作家、骨幹編輯培養計劃,北京網絡文學一路高歌猛進。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