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2020-12-16 澎湃新聞

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2020-10-04 14: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平谷區海納文化園內的三行拾光書館面積1000餘平方米,從兒童繪本讀物到暢銷小說,從自然科學到中外經典名著,從詩詞歌賦到名人傳記,這裡的圖書包羅萬象,吸引了眾多讀者來此暢遊書海。

王林穎踏入回龍觀地鐵,開始了一天的徵戰。工作兩年後,疲憊和抗拒總是比打卡時間來得早一些。上班——擠地鐵——睡覺——上班,王林穎和許多人一樣過著這樣重複的日子。近日隨著「一個書店」在回龍觀首開智薈街的開業,王林穎的身心有了安放之處,她常常會坐下來看看書,喝喝茶,她的生活變得有了滋味。

近5年來,北京實體書店以親民、溫暖、知性、厚重等多重品質,拉近了與讀者距離,成為人們學習、休閒、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忠實陪伴。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730家,比2018年增加716家,同比增幅70%,比2019年增加431家,同比增幅33%。目前全市2153萬人口,實現每萬人擁有0.8個書店,在全世界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中首次披露的2019年網絡打卡書店數量排行榜,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排在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超過1000平方米的綜合性書城30多家。其中,朝陽區8家,東城區、西城區各5家,石景山區3家,海澱、順義、大興區各2家,通州、昌平、懷柔、延慶、平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各1家。其他5個區綜合性書城建設項目已落地,其中豐臺區在西局舊村、門頭溝區在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產業園各新建1家11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書城,平谷、密雲、房山區以各區新華書店為基礎,分別打造1000至1200平方米的綜合書城。預計到今年10月份,一區一書城建設任務將全部完成。

這5年,是北京閱讀活動、文學活動、交流活動最為密集、最為豐富、最為充滿特色的5年。

北京閱讀季貫穿全年,在社區、機關、學校、企業,閱讀正以無處不在的方式,與男女老少實現無縫連接。300餘位作家、學者、出版界人士以及300餘家出版和文化機構攜手,每年在北京開展各類閱讀活動2萬餘場,年均受眾數量達1000萬以上。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市、北京十月文學月等品牌文化活動、閱讀活動,提升市民閱讀水平,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讓書香瀰漫到城市、鄉村的每個角落。

這5年,北京圖書出版依託眾多精品原創之作,依託多媒體融合的新戰略,以生生不息的力量,顯示出北京出版、北京精品創作的強大實力。

5年來,北京作協立項扶持作家作品近50項,其中簽約作家徐則臣的長篇小說《北上》獲茅盾文學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北京作協副主席、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寧肯的散文集《北京:城與年》和籤約作家石一楓的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獲魯迅文學獎。北京出版集團憑《北上》《雲中記》《中關村筆記》等多部精品力作斬獲多個國家級大獎。

這5年,北京在遊戲產業、網絡文學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中華文化正隨著原創遊戲、原創網絡文學大踏步走出國門。北京建成「國際網路遊戲之都」的美好藍圖正在變成現實。

注重引導、扶持精品,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自2015年開展推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以來,已向廣大讀者推薦了93部優秀作品,多部作品獲得了國家多項獎項。抓好精品創作,探索建立重點選題種子庫;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實施中青年作家、骨幹編輯培養計劃,北京網絡文學一路高歌猛進。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書香北京」主題周啟動 多家書店與圖書平臺打折售書
    11月18日,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書香北京」主題周正式啟動,並以「全民閱讀惠」為主題,聯合線下實體書店、線上圖書交易平臺、電子閱讀平臺、知識付費平臺四大讀書渠道,雙線開展一系列閱讀消費活動。本次「書香北京」主題周匯聚了60餘位名家推薦300餘本書單,同時聯合京東圖書、北京圖書大廈、中信書店等40餘家圖書平臺、書店,設置專櫃、專區,推出專屬優惠購書活動,並策劃名家訪談、讀書會、新書發布、直播帶貨等線上線下活動。
  • 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來源標題: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區圖書館一座難求、實體書店辦出特色、社區閱讀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日前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組走進通州時看到的景象。
  • 2391家!西安實體書店數量在全國城市中躍居第四
    1月8日,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在北京落下帷幕。會上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實體書店數量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成都、南京、瀋陽、西安、重慶。西安市憑藉2391家實體書店位居第四。
  • 2020北京書市:線上線下融合 百場書店直播
    6月5日,2020年北京書市在朝陽公園舉行。(來源:光明日報)    今年的北京書市以「書香飄京城 悅讀頌小康」為主題,共設立四大展區,包括精品出版物及圖片展區、特色圖書展區、古舊圖書展區和兒童閱讀綜合展區。
  • 今年年底,北京通州實體書店有望增加到近200家
    區圖書館一座難求、實體書店辦出特色、社區閱讀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日前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組走進通州時看到的景象。記者還在調研中獲悉,到今年年底,通州實體書店數量有望增加到近200家。弘祥1979文創園裡,隱藏著淵集書店。這家店的創辦人是一對夫婦,兩人都是哲學博士,多年來在北京高校開設過《國學經典導讀》《西方哲學史》等一系列人文藝術類課程。在帶領自己孩子閱讀的過程中,他們深感閱讀經典、讀懂經典的重要性,因此在家附近開了這家精品書店。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西西弗、誠品書店等即將亮相
    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 誠品書店9月亮相萬象天地
    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
  • 北京這家藏在商場裡的書店,打造了一個繁華都市裡的靜謐書香角落
    北京這家藏在商場裡的書店,打造了一個繁華都市裡的靜謐書香角落自從電子書出現並普及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舉著手機或者捧著電子書閱讀器看書,畢竟非常方便而且適應了碎片化閱讀的需求,於是實體書店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在現在的特殊時期,逛實體書店的人就更少了。
  • 北京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位居世界主要城市前列
    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比2019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幅49%。北京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實體書店數量已位居世界主要城市前列。這是記者從12月25日舉辦的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現場會上獲悉的。
  • 數量躍居全國第四位 西安全城遍布2391家實體書店
    西安市以2391家實體書店的驕人成績,躍入全國書店數量排名第4位,這意味著西安每萬人擁有書店2.3家。致敬榜上,西安灃東阿房書城獲得年度「最美書店」;樊登書店錦業時代店獲得年度「主題書店」;嘉匯漢唐書城·城市驛站、樊登書店都市之門店獲得年度「社區書店」;西安品閱書屋鐵一中店獲得年度「校園書店」。
  • 40餘家書店與圖書平臺打折售書,「書香北京」主題周啟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1月18日,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書香北京」品牌周暨「全民閱讀惠」活動在北京圖書大廈啟動。「書香北京」主題周邀請60餘位名家推薦300餘本書,聯合40餘家圖書平臺、書店推出專屬優惠購書活動。
  • 2019年全國書店淨增約3500家,實體書店為何「彎彎扁擔不斷」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尹平平攝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尹平平)8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2019年全國書店淨增約3500家,實體書店為何「彎彎扁擔不斷」》的報導。「我拍了那麼多張,就沒一張你滿意的嗎!」小夥子忍不住衝拉長臉皺著眉在手機上划來划去的姑娘嚷了一句。
  • 順義區李橋鎮新建8家實體書店,快來盡享專屬您的書香時光!
    實體書店作為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塑造地區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地標的有力抓手。為滿足群眾精神生活和閱讀需求,李橋鎮積極推進實體書店建設,目前已建成8家實體書店。今天,請跟隨順義融媒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這8家書店邂逅專屬您的書香時光01、長風書店長風書店以大眾喜愛的文學藝術、勵志教育性、古籍善本、哲學圖書為主,經營面積
  • 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較去年增長近五成
    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增幅47%,提前實現每萬人擁有0.8個書店目標,全民閱讀基礎設施日漸完善,這是記者從8日在京舉辦的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上獲悉的。
  • 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書香北京」主題周暨「全民閱讀惠...
    11月18日下午,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書香北京」品牌周暨「全民閱讀惠」大型推廣活動在北京圖書大廈一層共享空間盛大開啟。  市文資中心副主任禹擁軍、市文資中心規劃發展處(產業促進處)處長劉和華,登山家王勇峰、清華大學學者尹鴻、著名編劇胡坤、北京圖書大廈董事長徐洪生、中國書店董事長張東曉,各位書單推介人和圖書平臺、書店代表參加了此次推介會。
  • 「咖啡+書店」經營模式或是實體書店突破口
    近兩年實體書店慘澹經營的消息不斷傳來,光合作用、季風書園、萬象書店、第三極書局……在全國各地,曾是城市文化地標的實體書店逐漸失去了城市中的位置。然而,一家名為「字裡行間」的連鎖書店,卻悄然開辦了第6家新店。  「字裡行間」為何能夠逆「市」而上?怎樣的經營方式才能讓實體書店重回城市中心?復興書店業又意味著什麼?
  • 「北京書市·書店之夜」百場直播開啟
    12日晚,「2020北京書市·書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動拉開帷幕。當晚,近100場書店直播活動在全城舉行,全市主要實體書店、出版機構、閱讀推廣單位和20多家高校,通過各個網絡直播平臺開展圖書、文創產品的內容分享、宣傳推介、直播帶貨、讀書講座,全城聯動。
  • 2017年十大「最北京書店」出爐
    12月5日,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上,2017年十大「最北京書店」新鮮出爐:甲骨文·悅讀空間、中國書店(琉璃廠店)、三聯韜奮書店、雨楓書館(萬科館)、涵芬樓、外研書店、中國新聞書店、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模範書局、中信書店(福僑芳草地店)  特別推出致敬書店:北京圖書大廈、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
  • 海澱年內計劃新開116家實體書店 扶持項目啟動徵集
    4月1日,為幫助實體書店應對疫情衝擊,海澱區啟動實體書店扶持項目的資金評審工作,將按照成熟一批扶持一批思路,分批次開展項目徵集及扶持工作,推動地區實體書店發展。據悉,海澱區支持方式包括建設補貼、運行補貼、優秀獎勵三種。
  • 「書店+」的新商業模式成型 實體書店換了新面孔
    近日,北京高二學生林凌參加由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的主題活動。「書店的裝修很精緻,還有咖啡店和自習區,在這裡看書覺得非常舒服。」林凌說。眼下,實體書店正在應對手機閱讀、網絡書店、電子書等帶來的挑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轉型與發展,逐漸形成「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書店+」的新商業模式,大量書店走進商業購物中心開設新店,演繹出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