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位居世界主要城市前列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比2019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幅49%。北京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實體書店數量已位居世界主要城市前列。這是記者從12月25日舉辦的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現場會上獲悉的。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對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情況進行了通報。

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中首次披露的2019年網絡打卡書店數量排行榜,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排在全國第一,產業影響力和競爭力日益顯現。今年8月,全市實體書店達到1782家,提前完成「萬人擁有0.8個書店」任務。截至11月底,全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比2019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幅49%。新增書店面積達7.94萬平方米。實現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已超過紐約、巴黎、東京、多倫多、首爾、雪梨和莫斯科等7個國際一流城市平均萬人0.85個實體書店數量。

符合首都文化定位、特色服務鮮明的特色書店已覆蓋全市各區。截至今年9月底,本市已建成特色書店(最美書店)200家。這其中包括特色書店183家、最美書店17家,而東城區有39家,西城區有36家,朝陽區有38家,海澱區有35家。

選品精準、空間優美、格調高雅的書城已遍布全市各區。12月25日,隨著房山區新華書店和華彩復興書店兩家書城舉行開業揭牌儀式,標誌著北京市實體書店「一區一書城」建設全面完成。目前全市共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書城39家。分布數量最多的是朝陽區,共8家;東城區、西城區各5家;石景山區3家。

今年,15分鐘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已在全市基本形成。王野霏說,本市實現了館店結合、園店結合、校店結合、廠店結合、前場後店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閱讀空間和書香網絡布局,15分鐘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已建成。目前,全市各區基本實現了以區圖書館為總館,鎮街圖書館為分館的圖書館體系,以社區書店、村、社區圖書室、城市書房為代表的社區閱讀體系,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部隊等基層圖書室為基層服務點的三級公共閱讀空間體系。

今年北京實體書店遭受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扶持規模也前所未有。今年市區兩級財政部門共統籌專項資金2.4億元支持實體書店建設,資金規模超過」十三五「前四年的總和。截至11月底,已有9個區完成了區級扶持工作:其中,海澱區有53家實體書店獲得1500萬資金支持;通州區有75家實體書店獲得1980萬扶持資金;順義區擬對100餘家書店扶持5000萬元。

在談及明年實體書店建設規劃時,王野霏表示,本市將出臺針對高校書店、商場書店、社區書店等領域的具體措施,推動措施落地,加快建設進度,實施精準扶持。提升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數量指標,推動人口密集地區、新建社區等地區的實體書店覆蓋率,彌補空白和短板。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路豔霞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近日隨著「一個書店」在回龍觀首開智薈街的開業,王林穎的身心有了安放之處,她常常會坐下來看看書,喝喝茶,她的生活變得有了滋味。近5年來,北京實體書店以親民、溫暖、知性、厚重等多重品質,拉近了與讀者距離,成為人們學習、休閒、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忠實陪伴。
  • 不同城市每萬人擁有多少間奶茶店?百度地圖2020年Q3中國城市活力...
    該報告以中國100個主要城市為研究對象,基於對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大數據、POI數據、交通出行數據、中國銀聯大數據產品行業智能決策平臺相關數據等挖掘計算所得,客觀反映了城市的出行態勢、夜間消費情況、人口吸引力和產業創新活力。據《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總體遷徙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主要城市「夜生活」熱度高漲,城市活力較第一、二季度顯著提升。
  • 北京居民受教育程度高,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居全國前列
    12月12日,《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根據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和居民受教育程度均位居全國前列。藍皮書聚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口與社會、人口與經濟、人口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問題開展研究,自2018年起每年發布一次。根據今年發布的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其中,男性79.85歲,女性84.88歲。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規模已達到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7.2%,比重進一步增高。
  • 一線新一線城市閱讀圖鑑:深圳個人閱讀指數最高 北京書店數量居首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不久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線發布了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 深圳圖書館數量最多 北京書店數量一騎絕塵 在公共閱讀服務方面,重慶是區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數量最多的城市,共有43家;天津位居第二,共有29家;北京、上海均有24家,並列第三;成都、瀋陽分別為23、21家;其餘城市均不足20家。
  • 2020年中國43個城市地鐵裡程排行,上海、北京和廣州位居世界前三
    1856年,倫敦開始修建地鐵,到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運營,成為世界第一座擁有地鐵的城市,開創了城市交通新時代。目前倫敦地鐵的裡程是402千米。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成為中國第一條地鐵。和英國相比,中國的地鐵建設晚了100多年,但因為人口多、經濟發展迅速,現在的地鐵建設已經達到世界最先進,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地鐵,排名第二的美國只有10多個城市有地鐵。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中國擁有地鐵的城市。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出爐,長沙位居全國第九
    投資中部 看好長沙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出爐,長沙位居全國第九 2020年10月 國家發改委發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長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群眾和市場主體獲得感、幸福感」的經驗入選「最佳實踐篇」。 長沙晚報12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2020年中國哪個城市營商環境位居前列?
  • 冬運會專線上的又一風景,MPK黑膠書店亮相北京
    被譽為「京城最美黑膠書店」的MPK黑膠書店在2020年12月12日亮相北京,為2022年冬奧會專線又添一道文化風景,該書店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上奧世紀中心丹蘭迪兒童世界3層。 下的品牌店鋪,佳音王科技於2000年開始置身於音樂硬體設計開發生產等,是現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黑膠唱機製造生產商,音樂硬體的銷售額位居全球前列,被譽為「黑膠產業的航空母艦」。
  • 誠品再見,實體書店還好嗎?
    今年4月,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蔦屋書店宣布將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文軒BOOKS招商花園城店成為疫情後國內新開的最大實體書城;世界讀書日當天,「最美書店」鍾書閣的北京第二家分店開始試營業,成為最具潛質的網紅書店。  一邊火速撤離,一邊蜂擁入場,書店行業平添了幾分魔幻色彩。當下,江蘇的實體書店生存如何?
  • 誠品再見,江蘇實體書店還好嗎?
    今年4月,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蔦屋書店宣布將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文軒BOOKS招商花園城店成為疫情後國內新開的最大實體書城;世界讀書日當天,「最美書店」鍾書閣的北京第二家分店開始試營業,成為最具潛質的網紅書店。一邊火速撤離,一邊蜂擁入場,書店行業平添了幾分魔幻色彩。當下,江蘇的實體書店生存如何?
  • 2019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 教育大省擁有全國半數的書店
    近日,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上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報告中列舉了2019年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則顯示了4000多家新開書店。就此,南方財富網根據相關數據,整理出以下信息。
  • 北京全球第一!成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據香港《南華早報》9日報導,有研究顯示,自新冠大流行以來,北京成為這個時代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報導還提到,在新冠疫情之前,紐約曾是這個位置連續四年的保持者,其次是新加坡和東京。(《南華早報》報導截圖)北京此次為何能夠衝出重圍、榮登世界榜首?
  • 北京主要購物中心青睞哪些書店?我們作了統計
    書區、咖啡區、兒童區作為三個功能區域同時出現在同一空間,互相區分又交織在一起,形成活躍的聚集空間,人與人、人與環境,產生奇妙的聚合反應。藍色港灣的西西弗書店,圖書擺放區域400多平米,咖啡館佔地100多平米,是西西弗在北京的首店。店內為美式裝修風格,明亮的燈光、橘色木書架、老照片和逼真的城市裝飾物相配合,增加了書店的年代感。
  • 黑膠淘碟新勝地-北京MPK黑膠書店雙十二正式揭幕
    被譽為「京城最美黑膠書店」的MPK黑膠書店在2020年12月12日亮相北京,為2022年冬奧會專線又添一道文化風景,該書店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上奧世紀中心丹迪蘭商場三層。,音樂硬體的銷售額位居全球前列,被譽為「黑膠產業的航空母艦」。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 誠品書店9月亮相萬象天地
    像是約好了一樣,一批新書店今年將在深圳接二連三地開張—— 3月底,西西弗書店將進駐梅林卓悅匯;9月,誠品書店將亮相深圳萬象天地;8月~10月,深圳友誼書城旗下的覔書店將連開三店;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的簡閱書吧,將在今年新開十家新店以上;位於深業上城的本來書店雖未正式公布開業時間,但雛形已現。
  • 37個城市,100家書店.
    1200bookstore的創始人二囍說,獨立書店,要有不一樣的聲音;烏託邦書店的創始人,在決定關張時感嘆,除了錢,開書店這些年,什麼都有了。據統計,日本東京,是世界上擁有獨立書店最多的城市,大概有1300家之多。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剔除新興經濟體墨西哥的數據,2012年OECD248個城市功能區的經濟-人口比值的中位數為1.01,均值為1.07;其中,有195個城市功能區的經濟-人口比值處於(0.7,1.3)之間,佔比為78.6%;有220個城市功能區的經濟-人口比值處於(0.6, 1.4)之間,佔比為88.7%。
  • 2018國內主要書店品牌拓展報告 購物中心招商了解下
    此外噹噹在12個城市設有物流中心,可以滿足實體書店物流配送的需求。門店面積:2000 - 6000㎡主要進駐項目:重慶PARK108國泰優活城市廣場、濟南貴和購物中心等。目前門店數量:160截止2018年3月,中信書店遍布國內11個省市,共擁有69家機場店,15家城市店,一共84家店。 門店面積:500 - 800㎡主要進駐項目:北京合生匯購物中心、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瀋陽K11等。目前門店數量:84
  • 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重慶位居榜首,武漢、石家莊上榜
    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重慶位居榜首,武漢、石家莊上榜眾所周知,中國擁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即使近年來印度人口飛速上漲,大有超過中國的勢頭,不過就目前來看人口最多的依然是中國。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660多城市,14億人口便居住在這些城市當中。人們對居住地會進行一定程度的篩選,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適合人們居住生活,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無疑是相比之下最受歡迎的。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重慶,重慶比較特殊,說它是個市,但它不管是人口還是面積都有當省的潛質。
  • 深圳跨界書店風生水起,成購物中心標配?
    在今年初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支持深圳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大力發展時尚文化產業。在國內一線城市中,深圳的時尚創意產業在國內位在前列,但是文化產業發展,儘管也發展迅猛,但是與北京、上海相比仍有差距,比如說在書店產業方面差距還是比較大。在「2017中國城市實體書店數量排行榜」中,深圳以945家書店數量排在第15名。
  • 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以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對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