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年內計劃新開116家實體書店 扶持項目啟動徵集

2020-12-16 青瞳視角

4月1日,為幫助實體書店應對疫情衝擊,海澱區啟動實體書店扶持項目的資金評審工作,將按照成熟一批扶持一批思路,分批次開展項目徵集及扶持工作,推動地區實體書店發展。

據悉,海澱區支持方式包括建設補貼、運行補貼、優秀獎勵三種。對符合功能定位和區域布局的特色品牌書店,將給予設計、裝修、改造補貼;對符合重點扶持方向實體書店將給予房屋租金等運營補貼;對門店環境、經營規模、經營模式創新、社會服務獨具特色的書店進行獎勵。申請建設補貼或運行補貼的書店,可以同步申請優秀獎勵。對在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的實體書店將適當提高補貼額度。

為減少人員聚集,區域內書店可通過海澱區核心區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平臺(http://www.bjhd.gov.cn/zxzj/)在線申報。海澱區委宣傳部將組織專家組進行評審,加速完成補貼資金的發放。

近日,海澱同步制定並下發了《2020年實體書店建設工作方案》,將按照分類建設的原則,通過新建、搭載、增設等形式推動轄區實體書店建設,年內計劃新開116家實體書店,扶持資金將重點對新開設書店進行支持,努力構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主體更具活力、主業更加突出、品牌更顯特色的實體書店發展格局。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海澱等提供有力支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譚衛平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書店淨增約3500家,實體書店為何「彎彎扁擔不斷」
    公開數據則顯示,書店的日子似乎沒有那麼「糟糕」。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千家,關閉的書店則為500多家。相較於《中國餐飲報告2019》披露的,「2019年我國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已關閉餐廳平均壽命僅420天」,實體書店行業的數據並不難看。
  • 海淀山後這些地方,有望建設實體書店!居住配套更加完善!
    今年,海澱區計劃新開116家實體書店!根據目前所得知的情況,海澱北部各鎮也都將有實體書店的布局,建成後在文化服務配套上,將更加完善。蘇家坨鎮蘇家坨鎮計劃在安河家園居住片區、北分瑞利社區、稻香湖景酒店、七王墳村等處建設5個面對不同群體,風格特色各異的實體書店,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
  • 北京今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公示名單來啦
    為落實《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依據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項目申報工作於2月26日啟動。經過項目申報、項目初審、項目勘驗、項目覆審、項目終審等環節,3月20日,北京2020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名單開始公示。
  • 各地積極伸出援手扶持實體書店 讓文化「燈塔」點亮城市
    資金斷流難題待解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調研組2月25日發布了千家實體書店調研報告,統計結果令人擔憂。此次參與抽樣調查的1021家實體書店中,有926家暫停營業,佔比90.7%。其中,大部分小微實體書店網上運營能力不強,基本未形成渠道傳播力。
  • 新開書店數量是關門書店的8倍,不被看好的實體書店怎麼就成了網紅?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三聯書店總店重張迎客並將於今年世界讀書日恢復24小時營業。不僅僅是三聯書店,2019年更多實體書店實現「逆襲」。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新開書店數量為關門書店數量的8倍。
  • 實體書店「網紅化」:翻書的不多,拍照的不少
    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千家,關閉的書店則為500多家。相較於《中國餐飲報告2019》披露的,「2019年我國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已關閉餐廳平均壽命僅420天」,實體書店行業的數據並不難看。記者梳理政策了解到,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舉措。
  • 實體書店海報徵集活動簡介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讀書日,我們發起了實體書店海報徵集公益活動,以「遇見一家書店」為主題,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實體書店進行海報創作,在結合主題的基礎上表達出所選書店獨一無二的特色,讓視覺創作與實體書店的魅力碰撞出火花,讓我們共同守護城市精神之光。
  • 開書店最高補助50萬元!成都高新區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申報指南來啦
    書香高新《成都市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申報指南》近日正式印發。目前,成都高新區申報通道已開啟,滿足要求的書店和機構速來諮詢申報。↓↓↓成都市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制定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出臺《成都市實體書店扶持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大力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經過不斷完善,今年的實體書店扶持政策的扶持種類更多、針對性更強、申報門檻更低。今年的扶持政策將引導全市實體書店優化布局,鼓勵實體書店創新經營,鼓勵實體書店發揮社會效益。
  • 徐匯又有實體書店恢復營業!還將新開一家24小時海派書店
    徐匯又有實體書店恢復營業!大隱書局武康大樓店暫休一月有餘的上海大隱書局昨天(2月29日)宣布,3月1日起,包括武康大樓店在內的大隱書局5家門店將恢復營業。疫情期間,實體書店客流與物流受到很大影響,但「那些書還在,倔強而孤獨」。大隱書局創始人劉軍在復業信中向讀者致意:「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實體,上海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源頭活水。
  • 北京全市實體書店已有一千七百三十家,書香浸潤京城每個角落
    近日隨著「一個書店」在回龍觀首開智薈街的開業,王林穎的身心有了安放之處,她常常會坐下來看看書,喝喝茶,她的生活變得有了滋味。近5年來,北京實體書店以親民、溫暖、知性、厚重等多重品質,拉近了與讀者距離,成為人們學習、休閒、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忠實陪伴。
  • 深圳廣州相繼出臺扶持實體書店措施
    本報訊 (記者徐平)7月17日,廣州開始面向社會發放3000萬元文旅惠民消費券,廣州市民和來穗遊客均可領取,消費券可在報名參與活動的實體書店使用。《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計劃操作規程》也於近日正式施行。
  • 關於2020年武漢市實體書店資金扶持評審結果的公示
    根據《2020年武漢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方案》的要求,現將2020年武漢市實體書店資金扶持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8月3至8月7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以實名信函方式向武漢市委宣傳部出版版權管理處反映。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2008年至今,高校周圍校園書店先後倒閉。一些白領書店、二手書店,比如「季風書園」、「小朱書店」也屢陷尷尬。有委員建議,上海可成立針對實體書店的相關基金扶持,鼓勵實體書店多元經營,品牌經營,增加文化附加值或將現有的特色實體書店,作為文化旅遊景點,向外界予以推薦。    自2008年始,一股倒閉潮開始席捲復旦周邊的校園書店。那一年,左岸書店率先倒閉。此後半年,另有3家倒閉。
  • 海澱「最美書店」變身「網紅」 上線外賣送書服務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有「最美書店」之稱的海澱鍾書閣書店(融科店)自2月1日起關閉線下門店,為減少疫情影響,近日重新打造成一家「網紅」書店。店員拿著書本,用手機拍攝,進行線上營銷。同時,該書店正式入駐美團外賣平臺,市民可以像訂餐一樣,點「外賣」購書。
  • 實體書店集體失守,乘風破浪無望?
    今年4月,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蔦屋書店宣布了在華最新拓店計劃:將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 一面是真香了多年的新派書店們在各地黯然退場,另一面是海外書店巨頭伺機而動,高調安營紮寨,雄心勃勃。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就是當下國內書店行業的魔幻現實。 悽悽慘慘戚戚 早在疫情爆發階段,實體書店的困境就已經顯露了。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實體書店生存困境引發關注後,中國實體書店聯盟(書萌)發布了《2020年春節實體書店緊急調查分析報告》,中宣部印刷發行局也下發通知,指導各地對今年前兩個月出版物發行單位特別是實體書店經營情況進行全面調查。 除了個體的表達外,我們來看看中宣部印刷發行局的調查數據怎麼說。據統計,參與抽樣調查的1021家實體書店中,有926家暫停營業,佔比達90.7%。
  • 呼和浩特市補充徵集2020年科技計劃項目凡符合條件的申報項目予以...
    呼和浩特新聞網4月4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宋向華)近日,市財政局、科技局聯合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補充徵集2020年科技計劃項目的通知》,向我市9個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徵集有關疫情防控的企業科學技術項目,對符合條件的申報項目予以資金支持。
  • 誠品再見,實體書店還好嗎?
    今年4月,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蔦屋書店宣布將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文軒BOOKS招商花園城店成為疫情後國內新開的最大實體書城;世界讀書日當天,「最美書店」鍾書閣的北京第二家分店開始試營業,成為最具潛質的網紅書店。  一邊火速撤離,一邊蜂擁入場,書店行業平添了幾分魔幻色彩。當下,江蘇的實體書店生存如何?
  • 上海實體書店進校園、進商場 2019年近30家開門
    2019年12月,隨著西西弗書店·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定製店、上海體育學院綠瓦體育書店、中版書房上海交大店等先後開業,上海實體書店迎來新一輪發展期。盤點2019年上海圖書市場,新開實體書店近30家,其特點是高顏值、高體驗感、高附加值,融合式複合經營,一經開業,往往成為申城網紅店或地標式書店。
  • 石景山今年將添90家書店,通宵書店每年最高支持50萬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1月8日從石景山區「兩會」上獲悉,目前,該區對實體書店的開設、運營給予資金支持,全區今年計劃新增實體書店90家,到2020年底,實體書店將達到140家,實現每萬人擁有2.3個以上實體書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