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騰訊企鵝號獨家合作內容,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策劃:鄧玲玲
腳本:胡難
編繪:朱彥
編後語
伊莉莎白一世漫長的一生中,她的政治生涯經歷了無盡華彩,但她的個人生活卻無比黯淡。
伊莉莎白的母親安妮·博林,是一個野心大於智慧的女人,在她得勢的那段時間內,幾乎把宮廷權貴都得罪光了。所以,伊莉莎白剛剛出生時,就被她母親的政敵視為雜種。當安妮·博林經歷了一次流產後,就被渴求男性子嗣的亨利八世厭棄,最終安上通姦的罪名,送上了斷頭臺。兩歲大的伊莉莎白公主,身份也隨之降為私生女。
亨利八世死後,他的第六任王后凱薩琳·帕爾改嫁託馬斯·西摩(第三任王后的弟弟),伊莉莎白也跟隨著這對夫婦一起生活。在此期間,40歲的託馬斯·西摩時常與14歲的伊莉莎白在閨中嬉戲,並發生一些肢體接觸,某些接觸是不折不扣的性騷擾。
凱薩琳·帕爾死後,謠言四起,說託馬斯·西摩打算娶伊莉莎白為妻,更有甚者,乃至傳言伊莉莎白已經懷上了西摩的孩子。面對流言蜚語,14歲的伊莉莎白表現出異常的沉穩和自信,表示願意當庭對質,以示清白。
母親的命運、西摩事件的教訓,以及姐姐「血腥瑪麗」患子宮腫瘤去世,這一切都使伊莉莎白在對待兩性、婚姻、生育問題上異常謹慎。
作為一國之君,伊莉莎白超出同時代各國君主的最大優勢是,擁有理性和現實的頭腦,把國家的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的宗教信仰、感情生活,都讓位並服務於政治利益。而她的姐姐「血腥瑪麗」卻正好相反,為了宗教,她不惜讓國內血流成河,為了婚姻,不惜讓國家捲入歐陸混戰。
在伊莉莎白看來,戰爭是很不划算的,所以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宗教並不是什麼頭等大事,所以用不著因為宗教問題弄得國內雞飛狗跳。因此,她上臺後,無論國內、國際都選擇了和解,好讓英格蘭獲得喘息和發展的機會。
正因為如此,儘管只要瑪麗·斯圖亞特在世一天,國內外的天主教勢力就不會死心,但是伊莉莎白仍遲遲沒有剷除這個禍根。因為處決瑪麗,就意味著與天主教大國西班牙全面開戰,就意味著財政開支成為無底洞。
伊莉莎白之所為終身未婚,原因也正在於此。在當時,無論地位多麼尊貴的婦女,一旦結婚就成為丈夫的附庸。如果伊莉莎白嫁給外國貴族,那麼英格蘭就會成為該國的附庸,喪失外交獨立性;如果她嫁給國內貴族,也勢必要分享乃至讓出至尊之位。而如果不結婚,則可以靈活地在國內外的利益集團之間周旋,適時地拉攏政治盟友。無論她與法國安茹公爵弗蘭西斯的年齡差距有多麼大,伊莉莎白為了拉攏法國,仍長時間與他保持戀愛關係。
因此,擁有理性和現實頭腦的伊莉莎白,用自己的終身幸福,換取了國家利益和個人權勢,用自然生命的黯淡換來了政治生命的華彩。
後世對伊莉莎白的詬病,主要集中在她統治的後期。和世界上很多長期執政的統治者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伊莉莎白變得遲鈍、健忘、優柔寡斷和過分謹慎,喪失了年輕時的果斷和堅毅,對國家事務也漸漸怠惰,缺少改革的決心和闖勁。與西班牙的長期交戰掏空了財政,伊莉莎白的政府只能依靠賣官鬻爵來飲鴆止渴,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政治、社會問題。
造成社會矛盾激化的另一原因是宗教。自從伊莉莎白在即位之初進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之後,她在接下來的40多年內,不願再進行任何形式的調整。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清教徒要求繼續深入宗教改革,徹底革除殘餘的天主教儀式,然而清教徒的政治訴求一次次被伊莉莎白打壓。另一方面,自從瑪麗·斯圖亞特被軟禁以來,國內的天主教徒就被視為潛在的叛國者,而受到各種限制和歧視。
政治上的不作為與宗教改革的停滯,使資產階級與王權的聯盟逐漸出現裂痕,進入斯圖亞特王朝以後,這一裂痕逐漸擴大,最終釀成了革命和內戰。
伊莉莎白想把宗教改革引入愛爾蘭,導致愛爾蘭人起義,起義軍還得到了西班牙的支持。伊莉莎白派她的寵臣埃塞克斯伯爵出兵徵剿,結果被愛爾蘭人用遊擊戰擊敗。後來,英軍實行焦土政策,破壞所有的糧食,釀成大饑荒,企圖餓死起義軍。然而,這場戰爭的殘酷卻使愛爾蘭宗教改革的希望成為泡影,也使英格蘭與愛爾蘭文化交融希望的落空,愛爾蘭人對英格蘭人的仇恨和不信任一直遺傳至今。
儘管伊莉莎白女王有著這樣那樣的性格缺陷,但是她一生的功績足以彪炳史冊。
有趣的是,伊莉莎白一世還曾經寫過信給明朝的萬曆皇帝,希望英中兩國展開貿易往來。然而,信使中途被葡萄牙人逮捕,信件輾轉送至大英博物館收藏。1986年,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華時,將這封信送給了中國。
這封信的開頭是這樣寫的:「伊莉莎白——蒙上帝恩典,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女王,信仰的守護者,向偉大、威武、不可戰勝的契丹皇帝致敬。」
伊莉莎白一世致萬曆皇帝的信
參考文獻
(英)大衛·休謨《英國史》,(英)肯尼思·摩根《牛津英國通史》,(英)J.E.尼爾《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傳》,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英)西蒙·沙瑪《英國史》。
往期回顧
史上最著名的智商稅騙局被他揭開
哥倫布:給我一支船隊,送你百年輝煌!
蒙古徵霸簡史:成吉思汗如何橫掃歐亞?
好消息,好消息
《千年維新:從周公到光緒》,
已正式上市售賣!
一書覽盡千年維新史,
致敬五四啟蒙運動一百周年!
上京東網搶購鏟史官logo印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