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十二金人,如果真的存在,那流落何方?

2020-12-26 科技黑知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君王,又是第一位統一華夏的君王。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將其融化,鑄成了十二個重千石的銅人。因為在古時候,銅是黃色的,故又被稱作金,十二銅人又有十二金人之稱。秦朝滅亡之後,十二銅人下落不明,成為了一段千古的謎團,這十二金人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鑄造它的目的是什麼,後來這些金人又去了哪裡呢?

這些金人個個威武凌人,身著服飾,每個都特別的巨大沉重,日夜「守護」著宮殿。《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人記載:「銷以為鍾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為什麼秦始皇要耗費一番大力氣來鑄造這銅人呢,而且還一次性鑄造了十二個?關於秦始皇的用意,主要流傳著兩個說法。

第一種說法就是認為秦始皇作為秦朝第一位皇帝,他自然想要秦朝能夠傳承千秋萬代,所以他在尋找和思考可以長治久安的方法。那麼如果想要穩固江山,首先得是天下沒有戰爭,如此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如此秦始皇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天下的各種兵器全都收繳和銷毀,這樣一來,沒有了兵器,自然也就沒有武力戰爭了。秦始皇以一個農民見到十二巨人的消息和民間的一首童謠「渠去一,顯於金,百邪闢,百瑞生」為藉口下令下令所有百姓都上繳兵器,而後鑄造了十二個金人,用以「附靈」。其實十二金人就是以神靈護佑為引子,來收繳民眾的兵器包括刀具。

以上只是民間的一個說法,對於十二金人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有一天秦始皇正在休息,突然天色大暗非常恐怖。隨後一位老者浮現在眼前,老者揮動拂塵對他說:造制十二金人,方可穩坐天下。說完就消失不見了,秦始皇悟到一些道理,於是下令將全國的兵器收到鹹陽,鑄成了12個金人。

以上兩種說法不管出於哪個角度,其實都是利用十二金人這個事來收繳民間的兵器,十二金人只是收繳兵器的一個藉口。 不管是哪種傳說,秦始皇下令鑄造的十二銅人確實是存在的,可為何我們在今天看不到這些銅人呢,秦朝的滅亡難道連帶著銅人也一同消失了?這裡面也有兩種說法。

一是東漢末年董卓率軍攻破長安後,在《關中記》和《三國志·魏書·董傳》中有過記載,董卓毀掉了十個銅人鑄成銅幣,而剩下的兩個銅人又被搬往他處,一直到東晉十六國時期,這兩個銅人被前秦皇帝苻堅帶回了長安銷毀,於是秦始皇的最後兩個銅人也被銷毀。另一種說法是這十二個金人是秦始皇的鎮殿之寶,在他死後這十二金人隨他一同埋葬於秦始皇陵中。

如今秦始皇陵由於技術限制的原因並未徹底挖掘,所以我們無法得知十二銅人是否真的存在於陵墓之中。又或許十二銅人的下落另有他處,只不過由於有限的歷史資料,現在的我們還無法得知,但大家更期盼著銅人還存在於世,一睹數千年前的珍貴文物。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十二銅人
    說起秦始皇,就能聯想起他下令建造的長城,還有兵馬俑。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要說的不是長城,也不是兵馬俑,而是他鑄造的12銅人。秦始皇在為鞏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權,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和封建官僚制度外,也有其他方案。在這些措施當中,其中有一條就是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的所有兵器鑄成12銅人。
  •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要鑄造神秘的十二銅人,它們最後又去了哪裡?
    自此戰亂頻繁的戰國時代結束,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霸業也宣告完成。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完成天下統一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治國措施,包括廢分封而置郡縣,同文字而治重典等等。但這些以外,還有一條措施卻令後來人好奇不已,那就是他還下達命令收繳天下民間之兵器,全部匯聚於鹹陽,鑄造成了十二個巨大無比的銅人。
  •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它們到底有多大多重,最終去了哪裡?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它們到底有多大多重,最終去了哪裡? 十二銅人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據傳是秦始皇用來防止金屬流通,收集天下金屬所鑄,也有傳說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鑄。
  • 秦始皇為何鑄造十二銅人,秦朝滅亡以後,銅人去了哪裡
    秦始皇是一個「手辦狂魔」,他不僅有氣勢恢宏的兵馬俑,還有著名的「十二銅人」。十二銅人今天已經完全存在於史書中,可當年它就佇立在秦宮和漢宮的門前,彰顯著那個金戈鐵馬時代的英姿勃發。十二銅人每個有34萬斤,按照秦漢時期每克的重量換算下來,平均一個銅人重達83.3噸,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這麼大的「手辦」呢?十二銅人最後又去了哪裡?
  • 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銅人後來去了哪裡?
    秦朝之前包括秦朝有三樣無價之寶與皇權有關但似乎只存在於傳說中,雖然正史中有它們的身影,但因為後來失去了蹤跡,它們身上的謎團一直困擾著後世之人,這三樣寶物就是:九鼎、傳國玉璽和十二銅人。他們剛出現在臨洮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而這件事也傳到了秦始皇的耳中,他決定這是個機會,如果能有這樣十二個高大的人護衛在自己身邊,有高大的東西護衛在阿房殿前,必然能震懾天下。就在這天,秦始皇在阿房宮中休息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有一仙風道骨的老者對秦始皇說了一句話:制十二金人,方可坐穩天下。
  • 秦始皇為何「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鑄成十二銅人」?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秦朝時的一石相當於如今的三十七點五公斤,依照這樣來算的話,十二個大銅人差不多有四十五萬公斤。為何剛統一六國的秦始皇還要鑄造這麼笨重的十二個銅人呢?
  • 秦始皇十二金人還能找到麼
    《過秦論》: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專門提到過此事。 《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 秦始皇所鑄十二銅人,被董卓毀掉絕大部分,現今仍然可能有倖存者
    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十二銅人的製造和毀滅。"有長人見於臨洮"——秦始皇造十二銅人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就是始皇帝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鑄造了這十二銅人。按照史料中的說法,秦始皇鑄造銅人的原因是因為有巨人出現在臨洮,於是修築了同樣形象的銅人。《漢書·五行志》中記載,這些巨人有十二個人,身高五丈,足長六尺,穿著異族的服裝。
  • 秦滅六國後收繳天下的兵器,鑄成12個巨大銅人,現今他們在哪裡?
    秦朝長樂宮遺址《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秦始皇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後,於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收繳天下散落在民間的兵器,鑄成十二個重各千石的大銅人,立在阿房宮的前殿。在中國古文化中,十二這個數字是很特別的。古時的人把大地分成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可以代表大地。
  • 秦始皇威震天下,他其實還有一個秘密,就藏在「十二銅人」之中
    秦始皇的「神秘」還不止這些,相傳天下一統後,這位「千古一帝」還鑄成了十二個「巨人」,屹立於自己的宮門前;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為什麼要傾其天下銅器,鑄造這十二個「巨人」呢? 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以為盎人十二,立於宮門」;不僅如此,其他史料中還記載,這十二個「巨人」背後都有篆刻,還是李斯篆、蒙恬書,背上字「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這麼看,十二個「巨人」乃是秦始皇用來記載自己功績的,不過是「以金人為載」;如果事情真這麼簡單也就罷了,重點在於這十二「巨人」還隱藏了秦始皇內心的一個秘密。
  • 秦始皇十二銅人下落何方,專家推測或被埋於地宮深處
    秦朝一統之後,秦始皇下令盡收天下武器造十二銅人,立於鹹陽。可是後來,這十二銅人竟完全消失了!那麼,這些龐大巨物,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難道是被埋在秦始皇陵地宮裡嗎? 據《三輔黃圖》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
  • 下落不明的12銅人,沒葬入秦始皇陵,那究竟去了哪裡?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也是首位能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領軍人物,他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古代兩千餘年的政治體制基本格局,被人稱為「千古一帝。」曾在公元前238年,秦王舉行冠禮時,他便除掉了嫪毐,之後放逐了呂不韋,自此正式掌握秦朝大權。
  • 中國古代真實存在的三大未解之謎,謎團重重,專家至今無法解釋
    中國古代真實存在的三大未解之謎,謎團重重,專家至今無法解釋引言:令人驚訝的不是這個世界為什麼存在,而是這個世界竟然存在,現如今無從考究的,但是根據《永樂大典》記載,由於古時候人們對喪葬文化比較看重,進而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喪葬制度,其中,就有包括在墓室中,放置長明燈的說法,主要的寓意就是,寄託了對自己後世子孫的美好期望而且在《秦始皇·本紀》中也曾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因此,能夠證實長明燈實際上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問題來了,具有常識的人都應該清楚,想要燃燒必須具有充分的氧氣
  • 為什麼沒人記載秦始皇銅人的形態,只因它們的姿勢讓史官難以啟齒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任皇帝,在其平定六國之後對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相當多的改良。這些改良中,大部分措施的初衷十分明顯,就是要避免天下再次陷入戰國那樣的亂世,儘可能減少戰爭的出現。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秦始皇除了「隳名城,殺豪傑」之外,還將天下武庫以及民間的兵器收繳了上來,將其鑄為十二個大銅人。之所以秦始皇會選擇十二這個數字,是因為秦朝時崇奉水德,凡事以六為記。這十二個銅人鑄成之後,便一直在鹹陽城中,成為了秦朝威權的象徵,不過對於這些銅人的外形,卻很少有人記載。不過從後世的一些小故事中,我們還可以覓得蛛絲馬跡。
  • 秦始皇陵銅車馬,先進技術專家無法解釋,最驚豔的當屬車上那把傘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帝王之一,關於他的討論聲向來是不絕於耳的。有人說他殘暴無度,刑法嚴苛,還焚書坑書控制思想,大興土木使得民不聊生,最終逼得天下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起義。秦始皇的功過是非非寥寥數語能夠概括得清,那我們不如聚焦一下有實物可證的秦始皇陵,讓真是的文物來證明一下那段歷史。1980年末,秦始皇陵的發掘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當中。這座陵墓是考古界的瑰寶,是歷史學家們夢寐以求的偉大遺蹟。在陵墓發掘之初,專家們幾乎每天都會被新出土的文物給震撼到,而這天,考古工作者們又發掘出了一項的神奇文物,那就是秦始皇陵銅車馬。
  • 秦朝到底青銅兵器主導還是鐵器無敵?驪山出土文物揭開千年答案
    原始的青銅是自然界的天然存在物,也許是偶然的機會,人們發現了這種物質比石質的優越性,所以開始了青銅的使用,因此很難說人工生產的青銅兵器始於何時。不過,不少考古發掘的資料已經證實,我們的祖先大概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掌握了天然銅的冶煉技術。正是冶煉技術的出現,為兵器的改進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從而使兵器從石質過渡到金屬質。
  • 紀錄片《中國》第四集《一統》:秦始皇統一中國,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天下初定,秦始皇下令將六國貴族和富豪盡數遷入都城鹹陽,在監控權貴們一舉一動的同時,繁榮鹹陽的經濟。他下令收繳天下兵器,熔化鑄造成矗立在鹹陽宮前的十二尊金色銅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天下昭示了不容爭辯的威權。一個新的國家制度成了當務之急。
  • 十二銅人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外界一直不知道秦始皇鑄造的這十來個銅人到底有什麼用處。不明白為什麼兵強馬壯的秦朝要弄十二這玩意立在鹹陽,莫非只是單純看著好看嗎,還是有別的原因。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據史料記載:這銅人上面寫著,皇帝在二十六年的時候吞併六國,對法律和度量衡進行了統一。
  • 影視|紀錄片《中國》熱播,《一統》講述秦始皇統一中國
    天下初定,秦始皇下令將六國貴族和富豪盡數遷入都城鹹陽,在監控權貴們一舉一動的同時,繁榮鹹陽的經濟。他下令收繳天下兵器,熔化鑄造成矗立在鹹陽宮前的十二尊金色銅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天下昭示了不容爭辯的威權。軍事隱患被按下,一個新的國家制度成了當務之急。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摒棄延續已久的分封制,建立了一種強化中央權力的全新體系——郡縣制。
  • 秦兵馬俑的主人是誰:秦始皇尚黑色,為什麼兵馬俑卻是彩色的?
    並且,兵馬俑原本是五顏六色的,但遺憾的是,由於空氣溼度差距太大,它們在剛出土的那一刻,顏料變起翹、乾裂、脫落。好在,當時工作人員及時收集了脫落的碎片,並進行了研究。工作人員通過檢測發現,幾乎所有的兵俑身上有紅、黃、白、藍、綠、褐、 黑、紫等多種顏色,絢麗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