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編譯自尋寶圖Baomap的「金融矮大緊」老師在某國有四大行金融市場部的關於「全球視野下的大類資產配置」系列培訓演講之二。
金融科技降低投資顧問服務門檻
大類資產配置「新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投資者不滿足於傳統另類資產和貝塔收益,轉而越來越多地去追求阿爾法收益已經成為趨勢。伴隨而來的現象是:當政府擴大貨幣投放,實施量化寬鬆時,投資者可以更容易、以更低成本獲取槓桿,而當資產價格被普遍推升後,產生的增值收益更多是被高淨值投資人獲取了——高淨值人群更容易獲得廉價槓桿和較好的投資信息,與普通散戶投資人之間有很大的信息不對稱。另外很多投資品類的門檻很高,如我們上次說的傳統另類資產中的商業不動產以及很多私募基金策略,它們都是高起投門檻。
這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即我們現在要探討的:是不是白領階層、中產階級這些買不了對衝基金的人,或者進入不了其它傳統另類投資來補充個人整體資產組合的人就不應該做投資組合的分析呢?不應該做資產配置?是不是普通大眾就沒有資產配置的需求?作為小散,他們只能在股票、房地產、各類基於信用的「貸款類理財」泡沫吹起的時候,狂熱地做一棵棵隨風搖擺的韭菜?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我們看到了這種趨勢已經出現。一直以來,在海外市場上就有一種服務——投顧服務,根據投資人的收入、家庭情況、稅負、支出、養老、遺產及投資市場的具體情況,為投資者提供量身定製的投資諮詢和資產配置顧問服務,並向投資人收費。這種模式在超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群體中被稱為家族辦公室,稍低一些門檻的則是私人銀行。在過去,這種模式由於其專業性方面的要求、高成本的運營模式、定製服務本身的非標準化特性以及服務的客群難以下沉,很難為大眾投資者享有。
隨著科技和金融的深入結合、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化,新技術和依託移動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降低了傳統服務的運營成本,繼而降低了的門檻。從前在美國,個人約個律師,諮詢費用很貴,現在利用金融大數據來做分析, 比如說問答機器人會分析你所遇到的情況,把他歸入其中某一類:可能很多人會有同樣的問題。過去500美元1一小時才能獲得的專業諮詢,現在把100個同樣的提問匯聚在一起,每個人只需要付5美元就可以獲得解答,就符合很多普通大眾的支付意願了——機器的手段降低了業務門檻。對於資產配置,也是一樣的道理:通過智能化的手段,可大大降低資產配置業務的門檻,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看到的一個新趨勢。
智能資產配置系統:指數化分類與藉助智能模型的個性化投資
我們尋寶圖Baomap做了一張圖,這張圖是我們智能資產配置模型裡反映出來的。
我們剔除了紅酒、郵票、藝術品等沒有流動性、價格不透明的資產標的,把全球相對容易投資的資產放進去(主要是可以證券化的資產)進行分類,如美股、發達國家股票、新興市場股票、貨幣、美國利率(包括美國國債以及美國政府擔保債券,通貨膨脹指數等),發達國家信用、新興國家信用、貴金屬、能源、大宗商品、另類投資(如房地產的REITS或美國以有限合夥制公司上市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做空工具。我們把這些可投標的分成了十幾類,並且對每一類分別編製成了指數。對每一類資產從金融危機後到現在為止,它們之間呈現的以季度為單位的波動性和相關性均值做了分析,紅色代表相關性高,綠的代表相關性低。
圖片來源:尋寶圖baomap
我們做的是事情是:設計一套模型,把我們做FoF基金要運用的一整套關於大類資產配置的分析機理,針對那些沒有錢請家族辦公室、也不想花幾百萬買私募以獲取另類資產,但是願意出5k、10k的那些人的投資本金做到一個合理的資產配置。
我們大致的做法是:先根據投資者的具體情況,分成四種風格類型,也可以說是對投資組合本身風險vs收益的分類,分別是激進、進取、穩健、保守四大類型。通過運用於量化私募的選股模型,把美國和發達國家的上市的所有ETF,根據流動性和風險指標進行篩選,保留一個可以投資的樣本池,以後每支組合就從這樣本池裡面挑,並定期對樣本池進行複查更新。
為什麼挑ETF作為標的呢?管理費用低;對市場的追蹤複製誤差小;人為因素少!一方面,如果投資者的目標只是追蹤大盤的表現或某個行業的表現,實踐中ETF應該是最低準入及最便宜的投資工具;另一方面,從實證的角度來說,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那些以戰勝大盤或者Benchmark指數為目標的共同基金,大概率的情況都跑不過大盤,同時又收取了更高的管理費率(關於這一點,金融矮大緊老師的專欄分析《道聽圖說|根據排名選擇購買基金的方式到底可不可靠(上)》、《道聽圖說|根據排名選擇購買基金的方式到底可不可靠(下)》上有更為詳細地分析)。所以我們只選擇ETF,獲取大盤的收益,然後通過進階的辦法在不同大盤的收益之間作配置和選擇。我們再自己用底層樣本池的ETF,按照大類資產的類別編制了12個指數。把馬科維茨的理論、資產組合理論,結合我們自營的選股策略,用過去10年的歷史數據反覆測試,找到最優的調倉時間和頻率,並確定每個組合最終選定投資的ETF。結合馬克維茨投資組合理論,把一類相關性和其他的都相對獨立但收益相對較高的資產組合起來,理論上是可以提高整個投資組合的收益(也需要大量的數據運算才能得出)。
我們對四種不同風格設了不同倉位的限制,從2010年初做到現在為止,四個倉位模型每個月會作一次調倉,截止目前,激進型年化收益43%,最大回撤8%,年化波動率17% ;進取型年化收益28%,最大回撤8%,年化波動率11.1%。第三種是穩健型,年化收益16% ,最大回撤6%,年化波動率是7.5% ; 最保守型的年化收益是7% ,最大回撤是2%, 年化波動率3.8%,這個就比較接近債券投資。我們還把我們整個倉位的情況展示出來,公布具體倉位在每個大類資產裡的權重配比,這種權重配比我們每個月會調整一次。我們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實盤,實盤出來的結果比回測的還要更好一些。
讓更多的中產人群享受到理性投資和策略化資產配置服務
我們利用智能化手段降低資產配置的門檻,讓更多的大眾富裕階層享受到理性投資和策略化的資產配置的服務。我們提供的是資產配置的諮詢服務,但不是銷售理財產品,也不是在推銷基金,我們更不會收取所投基金的返點。我們會幫助客戶在券商開立客戶自己的投資帳戶,通過這種模式讓客戶可以選擇,客戶可以自己借鑑參考我們的智能資產配置風向標和雷達來操作這個投資帳戶,也可以授權我們來替他們操作,客戶的資金還是放在自己的帳戶裡,我們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資產配置的指南針或者說是對機構的技術引擎。
剛才有聽眾提問尋寶圖Baomap具體是幹嘛的?除了做對衝基金,為什麼還要做這個事?
BAOMAP尋寶圖是一家另類資產管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專注於金融科技研發和數據技術,為機構和中高淨值個人客戶提供高效的智能化資產管理服務和解決方案。旗下擁有尋寶圖資產管理、匯啦科技、尋寶圖數據等業務單元,核心業務包括境內外多策略量化私募基金管理、智能資產配置引擎、程序化交易平臺以及金融大數據平臺。
事實上,我們尋寶圖Baomap重點有兩塊業務,一是對衝基金,我們是私募管理人,同時我們在海外也有美元的對衝基金和投顧專戶。這類基金和專戶主要針對機構投資人和高淨值個人客戶。我們還有一家數據公司,幫我們收集各種行情數據和爬蟲數據,我們的程序化交易平臺依賴我們自己的大數據平臺的支持,向交易所發單的接口、發單模塊也都是自己寫的。我們在國內的私募基金,在海外的交易,依託的也是我們的程序化交易和大數據平臺。
而第二塊業務,智能資產配置,也許更有點個人的情懷使然。親歷的幾輪金融危機促使我們對整個金融市場進行反思,我們認為未來市場中,千禧一代和中等富裕階層會成為主力群體。儘管我們現在觀察到財富是越來越往最富的那幫人集中,但隨著我國的城市化加快和居民財產性收入越來越高,新興的中等富裕階層會越來越多。我們常常習慣以二維看待這個世界:普羅大眾和頂端的富裕人群,而往往忽視了中間的階層——中產階級和中等富裕人群,他們也有很多財富管理需求。
我們想做的這件事情,即除了自己在私募下發產品、做交易外,基於我們已有的大數據平臺和量化模型,把我們的東西拿出來,做了這麼一套能覆蓋到更多人群的智能資產配置,一方面是做理性投資和策略化資產配置的科普工作;另一方面是我們確實也認為資產配置的觀念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我們不希望看到普通大眾都瘋狂地進行股票或期貨投機,我們不希望我國大眾投資人被貼上盲從、貪婪的標籤。
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對待自己的投資組合,每個人就有一張個人資產負債表,每一筆投資怎麼樣,負債有多少錢等等應該得到監控和計算。我們不是反對投資人承擔風險,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我們反對的是投資人胡亂承擔沒有經過計算和考量的風險。
我們不是要賣產品,而是希望倡導一個理念,呼籲投資人建立一個理性的標尺。
個人投資人可以用理性的標尺來打理好個人投資組合,認真對待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如果不會,那麼可以借鑑處於中立位置的專業投顧建議,自己做出判斷。包括企業客戶,個人投資者,都應該有這樣的工具。很多朋友沒有資產配置的觀念,或是沒有理性的對待投資,隨隨便便就相信了一些常識上完全不合理的超高保本保收益的東西,最後被騙。讓我覺得很詫異。
我覺得我們對待個人投資也應該多一些科學的認知,少聽一些市場上那些專門迎合人性弱點的東西(作為個人投資人來說,可能天然的會有一種傾向,低估投資的專業性和難度,常常會把過去自己閉著眼睛買房或者牛市炒股賺了錢的經驗帶入所有的投資中,認為可以很容易的發掘到市場上別人看不到的超額收益,一點小小的懶惰加一點點小小的貪婪,造成了很多聽起來仿若是「吃了白蓮教的藥就不怕洋人的子彈」這種荒唐的有違常理的投資悲劇)。
我們希望大眾投資人理性一些,打理好自己的投資——這就是我們尋寶圖Baomap做智能資產配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