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麵食之一,關於吃餃子的俗語也有很多,足見我們對餃子的喜愛之深。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頭伏餃子二伏面
--冬至吃餃子防止凍掉耳朵
--舒服不如倒著 ,好吃不如餃子
在天津,最長吃的餡就是三鮮餡兒,韭菜配著肉和蝦仁,是很美味的一個組合。當然裡面還可以放點木耳和炒熟的雞蛋。

肉餡要提前拌好,根據自己家的口味,放入對應的調料,我習慣在肉餡裡加入適當的花椒水,然後攪打上勁,這樣吃起來餡料口感也是勁道的。然後再加入韭菜,蝦仁,雞蛋等碎末一起攪拌,因為肉的裹挾,包餃子的時候也方便,都成了一個肉丸狀,餡料不會松鬆散散,不容易包。
餃子皮要用開水燙麵一半,放涼後加入適當的涼水在攪拌麵絮,最後揉成不軟不硬的麵團,醒發一個小時最好(冬天)這樣做出來的麵皮也是勁道的,麵皮口感不會粘膩。然後按照揪成合適小麵團,擀皮包餃子。

包餃子,那真就是各人各樣了。不過不管怎麼捏,最終是以不漏餡為準,不然煮的時候飄了一鍋肉末韭菜段那也是不美的。
很多人說煮餃子之前鍋裡放點鹽,防止粘連,我放過,也有沒放的時候,沒什麼區別考證不出來。只是記住一點就是水開下鍋,如果餃子多,下到鍋裡後水就不沸騰了,可以用筷子探底適當撥動一下,看著餃子隨著轉起來,就放心大膽的放吧,一般都不會煮破。要是有肉的話,煮三個開,砸兩次涼水,大概1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要是純素餡,兩個開就可以。吃熱乎餃子嘍!
最後在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個味碟,最簡單的是倒點醋就行。